查看完整版本: [-- 全球年度26个必游地之一,南海西樵  [43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旅游讨论 -> 全球年度26个必游地之一,南海西樵  [43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天人地 2023-03-01 07:08
春暖花开,全国各地文旅复苏,人们开始走出来。
春节前后到现在这段时间。
华南最火爆的地方,不是广深。
而是佛山南海西樵镇。
在美国《国家地理·旅行者》中文版杂志《时尚旅游》刚刚出炉的2023年全球26个必游地中。
南海西樵作为特别推荐目的地,位列其中。

以及,随着南海大地艺术节的举办,
西樵镇在春节期间的来访人次近百万。
人民日报、新华社、凤凰卫视等中央级、全国性主流媒体,以及社交媒体争相报道和关注。
成为初春全国人民最想去的地方之一。
不少人因此来到南海西樵并停留2天到四天。
这些游客中,70%来自大湾区,
30%来自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和四川等地。
但,这里绝对不是网红打卡地。
和在地文化结合,
国内外艺术们在这片土地上,
玩出了很多写满西樵威水史的艺术选题。
如一枚火炬,照亮了本就该闪闪发亮的西樵。

△隔着西江,眺望位于太平墟的大地艺术节作品《时间的灯塔》
我们也因此再一次踏上这片土地。
西樵山、听音湖、儒溪村、西岸、松塘村、太平墟、桑基鱼塘间、平沙岛…
每一件作品,都从不同的切角讲述着这里的故事。
讲述着,充满生机的、自如的,破局重生的西樵镇。

在村庄里,在岛屿上,在丛林中,
我们也和当志愿者们的阿姨聊天。
这些土生土长在西樵的阿姨们衣着朴素,
但和我们聊起艺术家们都侃侃而谈,如数家珍。
我们拍下她们 和艺术品站在自己家乡幸福的样子。

△当志愿者的阿姨们,因此对于艺术和生活的融合,开始有了认知,这就是艺术的意义
这就是我们如今的西樵。
这才是如今的西樵。
不仅仅只是黄飞鸿的故乡和醒狮文化而已。
自古以来,西樵都是南海西部区域商贸中心,
城镇群的核心地位,
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
多次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常年位列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区第二名,
上榜2022年度全国千强镇榜单第23位。

在2月14日。
西樵镇重点产业项目签约暨开竣工仪式刚刚进行。
城产人文四位一体良性互动,将在西樵深度融合发展。
这个小镇正以 更高远的格局和更国际的视野,更先锋的速度,向前奔跑着。
佛山最火爆的地方啊,是这里。
01
最初的湾区
南方商贸经济的中心
这次的大地艺术节之所以得到诸多好评。
除了艺术家于西樵在地文化和历史的共生以外,
更重要的一点,是跟着艺术节走遍西樵所带来的惊喜。
8个艺术分区,73个艺术项目。
把西樵的自然、文明和人类之间的社群关系清楚地展现在眼前。
这是大地艺术节在西樵的初衷,
也是西樵镇用一贯先锋的思潮去拥抱艺术节的格局。

△跷跷板是动力,玩耍跷跷板,鱼鳍就会飞起来
西樵山下的 渔耕粤韵 ,这里最瞩目的艺术点之一。
湖心岛,树顶上的 鱼跃鸢飞 ,在阳光下扇动着鱼鳍。
这是艺术家沈烈毅,基于桑基鱼塘而创造的艺术品。

树下的游人坐上跷跷板,在游玩中产生的动力牵引着树冠上“鱼”游动。
寓意着桑基鱼塘里鱼与树,树与塘,塘与鱼,互相交织的关系。
都是传统经典的缩影,也都是在地文化的延续。
这里所说的 桑基鱼塘。
就是 自古以来,西樵的经济起点,和珠三角富饶的源头。

时间倒退回宋徽宗年间。
常年与洪涝灾害斗智斗勇的南海人,开启了北江、西江大堤合围的水利工程,而
后 形成了基围、河涌、窦闸三位一体的灌溉体系。
一来围垦灌溉,再者防洪抗旱,桑园围由此诞生。

基里种桑树,桑叶用来养蚕,蚕的排泄物和蚕蛹又可以喂鱼。
这个良性的生态循环,带动了整个珠三角的经济在近代史的崛起。
到了明清时期。
西樵就已经是广东最有名的蚕桑之乡和丝绸重镇。
所以,我们在八个艺术区的各个艺术点上,都可以看到——
蚕房、 蚕屋在艺术家手中重生的各种形态。
「一船蚕丝去,一船白银归」
成为当时这里作为南国丝都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七十年代西樵乡村的蚕茧交售
也正是桑基鱼塘的积淀,为西樵奠定了如今的繁荣和安定。
当年的辉煌,到现在依旧可见一斑。
西樵山下的 儒溪村。
8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庄。
一走进村庄,就能感受到这里的富庶和安宁。

整洁而古老的宗祠,安宁干净的小桥流水。
围绕着村庄,是艺术家改造的蚕屋,和 观察在地生活,延伸而出的艺术创作。


△儒溪村,艺术家在墙皮上的创作,和村民的日常
水道穿过村庄,数千亩的桑基鱼塘也穿过时光。
行走在村庄里,常常可见 渔民们或是 划桨而过,或是在水道 进行日常打捞。

这就是村民们几百年来的日常。
历史的见证中,有水的地方就有商业。
所以这里一直是 南方商贸的起源中心之一。
旧墟永平市,曾为西樵四大墟市。
而海纳百川的格局和果敢的决断力,就是西樵发展至今的底气。
要论西樵商业和 墟市,自然也避不开 太平墟
它位于西江岸边,
是一条因商旅码头而兴起的繁华街市,
也是当时南海重要的水陆交通节点。

如今艺术家纷纷驻地于此。
用各种艺术形式, 重现上世纪的 热闹和繁华。
当时,每逢初三、初六、初九,
便是太平墟的赶集日。

这里有——
传承了三十年的文兴饼家;
当年熙熙攘攘的太平市场和太平食品站;
珠三角独特音乐形式:南音的延续。

还有当时最有名的印记—— 南海糖厂
1957年,珠三角三大糖 厂之一——省属国营广东南海糖厂建于太平墟墟北,成
为太平的著名地标。
糖厂兴盛时期,家家户户收割甘蔗并换取糖料。
拿甘蔗换糖料的场景,也成为不少老西樵人,对于太平墟印象最深刻的回忆。
渐渐的,墟市越来越热闹, 这里延展出了多种多样的商业形式。
一度被称为 「90年代版的15分钟生活圈。」
这一次的艺术节,就是用更先锋的艺术形式,重现了那个时代。
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叫做 「阿墙」 的艺术项目。
艺术家驻地创作,搜集了这个古老的墟市上,脱落的墙皮。

她说,小镇上脱落的墙皮,离开的年轻人,其实有着相通的类比关系。
于是,她将墙皮脱落的形状进行重新创作,
复刻成同样形状的大大小小的粉色作品,在一个老屋的空间,用丝线悬挂起来。
仔细看这些作品,上面镂空雕刻来自于村里曾经的真实居民的姓名——
阿强、芳芳、晴晴、阿斌、阿明。

时代在前进,回忆也需要延续。
和太平墟一江之隔的 平沙岛 ,也是艺术点之一。
和太平墟隔江就能相望。
岛上保留着大量种满果蔬 的农田和 桑基鱼塘,岛民们基本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这个曾经满是蚕房的岛屿,以桑基和养蚕业、种植业为生。
阿姨也带我们参观用蚕房改建的艺术装置。
老蚕房们改建了多种形态,有榕树攀登而生长,有因为真菌落下,而萌发的灵感。

△阿姨带我们走进来,告诉我们这个作品的故事
光影之间,都分外美丽。
还有一件作品,来自艺术家高瑀的“种植屋之梦”。
不宽敞的房间里,一个少年模样的巨大玩偶席地酣睡,从他头顶长出的嫩芽冲破屋顶。
伸向天空,与旁边黄皮和龙眼树为伴。

因为平沙岛的劳作者多为老人。
艺术家唯有通过作品回望当地的过去,重现劳作时休憩的场景。
同时也是为年轻人的回归,发出了邀请。
说起年轻人的回归和时代的印记。
讲起艺术品和家乡的历史。
西樵的志愿者阿姨们 都兴致勃勃。
之前从未接触过任何当代艺术的阿姨们,很快就能理解艺术家的意图。
并且愿意很自豪地传播起来。
这才是西樵镇让人感动的细节之所在。
一边厢是艺术家的在地创造,
一边厢就是村民柴米油盐的一日三餐。
堪称真正的——「艺术的日常,在地的生长」。

△大地艺术节驻地创作的艺术家向阳老师,融入到村民的生活中
到了现在。
随着西樵的发展和各方面的产业破局、与时俱进。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涌入了西樵,或者回到西樵。

△西樵学校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公园写生
一方面是因为文化和艺术的赋能,
另一方面,
也是因为西樵愈来愈包容的魅力和城市升级。

02
最好的湾区
生态和文化的融合与延续
不止有 平沙岛,不止有听音湖。
西樵人工作生活在公园里,
生态环境不仅闹中取静,更有着历史烟火气。
一座西樵山,半部岭南史。
状若莲花的西樵山,更是散发着活力和生机。
一山两江,西江和北江,夹着西樵山。

△西樵山在西江和北江之间
万亩的桑基鱼塘,和古村落的历史文明,
让这里一直有着湖光山色两相 合的文旅和生态优势。

△西樵镇听音湖
而事实上,若往前追溯,
西樵山其实一直被称为——珠江文明的灯塔。
回想起大地艺术节的展览主题——
最初的湾区。
这从来不只是一句口号而已。
西樵山。
实则是一座4500万年前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古火山。

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中期,西樵山一带就开始出现人类活动的踪迹。
1958年,考古团队在西樵山发现了华南地区最早的石器制造场,当地文化被称为“双肩石文化”。

所以才有了——
「未有珠三角,先有西樵山」 的说法。
古人曾经赞美西樵山,为「南粤名山数二樵」。

山上有七十二峰,峰峰皆奇,四十二洞,洞洞皆幽。
如今漫步西樵,同样惬意。
有开得灿烂的山茶花,有适合冥想的竹林。


在一片绮丽和幽静之中,
还有不少村落遗迹,和书院雅集。
时间倒退到盛唐时期。
自那时开始,西樵山就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群贤雅士。
山民们开始采茶,西樵山渐渐开始有了生活和日常的模样。
岭南宗祠古建筑们,也渐渐应运而生。

后来,到了明清。
大量的名儒也慕名而来,开设书院。
明代的陈白沙、湛甘泉、方献夫、霍韬等在西樵山设堂讲学。
湛甘泉、方献夫、霍韬分别创立了大科书院、云谷书院、石泉书院和四峰书院。


清代之后,又有了三湖书院、云溪书院、云瀛书院等等。
至今,在上山的过程之中,
我们仍然能看到不少摩崖石刻。
这些都是西樵的当年,也是湾区的记忆。

说来也巧。
我们去西樵山的那一天,刚好赶上了南海狮团诞。
南海狮团12只醒狮,
由南海267支狮队的2000多只狮子中脱颖而出,集结成团。

沿听音湖祈福送瑞。
也在飞鸿馆上演了一场醒狮竞比,完成了当今时代下一次文化融合。
我们看着醒狮们在黄飞鸿的故乡,
昂起头,高高跃起,跳上梅花桩。

仿佛看见西樵镇这个南拳、南狮文化发源地,
也正在摩拳擦掌,
为腾飞,插上翅膀。
03
产业的破局
西樵闪闪发光的未来
推动在地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时,
西樵在各个产业的破局和重建,也并没有停下来。

△南海大地艺术节平沙岛分区
作为南海西部区域商贸中心,西江和北江的发达水运,让西樵繁荣而四通八达。
位置和交通的优势,也造就了西樵成为大湾区的核心之一。
随着西樵文旅业迎来强势复苏、持续带来人气、名气,这个曾经的佛山西部商业重镇、岭南文旅高地,如今依然拥有佛山西最好的生活配套、发展潜力。
在西樵,佛山西城市高地崛起正当时。

△西樵镇山城相依
身处白云国际机场、珠三角枢纽机场连接线中心;
广州绕城高速、佛山一环、广明高速和佛开高速等多条高速在西樵纵横交错;
更不用提,广深之间,两小时的大湾区生活圈。
文旅产业、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三驾马车”,在西樵已然齐头并进。

△西樵镇正培育“3+3”产业发展体系,重点培育发展纺织、陶瓷、卫生用品三大传统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大健康、新能源、智能装备三大新兴产业集群
2022年上半年,西樵镇编制了《西樵镇镇域城乡融合战略规划》。
「一山两江、三片十组团」的城镇空间布局,就是那个时候提出。

产业转型、乡村振兴,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都已经在日程之上。
制造业方面,刚刚进行了重点产业项目签约暨开竣工仪式。
一批重点产业项目也已经集中签约、动工、竣工和投产。
纺织、陶瓷双百亿产业集群,大健康、新能源、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正在积极地涌入。
产业的发展,同样能推动城市的文明,以及对居住环境的赋能。

这里有在公园里工作,在城市里度假的居住体验。
向山,靠湖,住在西樵你可以随时拥抱大自然。
听音湖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与城市生活深度融合,是展示岭南文化的重要窗口。
“小城成本 大城资源”。
这里是佛山镇街文化高地,拥有樵山文化中心、飞鸿馆等高端文体场馆,精品演出,国际赛事每周都在精彩上演。

这里有品质教育在樵山。
作为全省首批教育强镇,西樵拥有 包括位于西樵山脚下的百年老校南海中学,还有位于西岸的诺德安达双语国际学校、广东省一级小学西樵第一小学等名校。

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唯一的音乐舞蹈融创艺术项目《醒狮操》被列入西樵校园大课间必备活动。
新时代全国特色学校建设研讨会在西樵举行,西樵学子砍获世界顶级天文摄影赛冠军、民乐小学学子多次登上央视舞台、各学段学生综合素质和中高考成绩高分段人数连年明显提升……
正是品质教育在樵山的最好例证。
在这个春天,西樵已经扩建学校9所,新增公办学位10730个,创评普惠性幼儿园33所。
这里有配套的医疗体系。
这里是为数不多同时拥有省、市、区三级公立医院覆盖的镇街(广东省第二荣军医院、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
其中,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新建业务大楼投资近7亿元,将打造成为南海区西南部的区域医疗中心。
这里既有烟火气也有诗和远方。
露营、文创集市……吹着清凉山风,欣赏夜间湖光山色,丰富多彩的夜经济,正点燃西樵的“烟火气”,让这座城市更富有魅力和活力。

西樵山上,是5A景区,是最初的湾区;宜居、宜业、宜游,宜自然生态,真的在这座南方小镇上,得以完美实现。
西樵山下,是5A城区,是最好的湾区。

我们在西樵走访的时候,路过 西樵大桥
这座西樵大桥是南海、西樵以及以港澳乡亲同心建起来的。
这让大桥从诞生之初就拥有了非同一般的象征意义。

也正因为此,西樵人一直有着“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精神和初心。
本地人们都说——
“过了西樵大桥就是西樵人!”
开放包容的南海小镇,
显然正在向世界迈进。

smen 2023-03-01 12:17
这种地方 咋就必游了啊?

xyg5503 2023-03-02 16:27
吹吧,吹到天上去了

假正经也 2023-03-15 14:50
感觉这个帖子的标题真的有些不要脸了!


查看完整版本: [-- 全球年度26个必游地之一,南海西樵  [43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