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正经也 |
2022-12-31 16:40 |
香港回归祖国,至今已有25周年。回想起5年前的香港之行,除了探亲访友、购物游玩之外,更强烈的感受来自这座城市的文化维度、艺术印迹,可谓是看到了一个文化港岛。
尖沙咀畔的香港艺术馆、文化中心和太空馆,既独立成馆,又三位一体,建在靠近维多利亚港湾的绿化丛中,和紫荆花广场隔海对望。我们抵达时,是早上9点半,文化中心门前有两对新人在拍照,另有许多亲友现场观礼,据陪同的亲戚说,新人来文化中心拍照留念是本地常态,堪称新民俗。
这天是个星期三,香港艺术馆的免费开放日,参观者比平时稍多一点,但秩序井然。艺术馆共5层,总面积17500多平方米,以保存中国遗产及推广本地艺术为宗旨。
七个展厅中,五个展出艺术馆珍藏,另两个定期举行本地和海外专题展览。在纪念建馆50周年专题展览中,我们了解到艺术馆前身是香港博物美术馆,1962年3月创办于大会堂高座,1991年迁到现址。馆长谭美儿组织收集了建馆50年的50个动人故事,以此感谢市民的支持帮助和踊跃捐献。艺术馆中陈列着的陶瓷、生活用具、传统书画、图书照片,印证着艺术馆的前世今生,折射出香港市民对艺术的关注及无私奉献,见证了艺术馆的民本性和草根情结。
四楼的书画展览厅,陈列着从唐宋元明清到近代、当代的书画作品,从几十平方米到上百平方米尺幅的作品,或泼墨、或工笔、或变异、或纤细,让人叹为观止。我们情不自禁地靠近观看,有工作人员上前,轻声告知需与作品相距一米。仔细观察,发现这些工作人员似乎都是年长女士,询问后得知,她们都是喜欢艺术,退休后来帮忙的文化志愿者。
在香港停留的几天,我们的行踪遍及旺角的中华书局、社区文化馆、红磡体育馆、公共书吧、社区网吧、演出场所等,见到许多香港市民沉醉于艺术与文化中。那些在书店埋头读书,在美术馆久久流连,在街头运笔速写的年轻人,和香港繁华商业都市的演出季、音乐季、书展等交相辉映,改变了我对香港人重商业、轻文化的刻板印象。
短短两周的港岛走马观花,我看到了一群喜爱艺术的市民,看到了一个文化繁荣的城市。(王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