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2-11-23 10:52 |
一个高血压患者问华子,他已经服了6个月的降压药,现在血压是150/80mmHg。这个血压算达标么,是否还需要继续服药呢?还需要进一步降低血压么?华子回答说,降压药不能停,要持续服药才能保证降压效果。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并非是一个固定值,而是需要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情况来确定具体的目标。
一、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 我国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血压值大于或是等于140/90mmHg,美国在2017年将高血压标准修改为130/80mmHg,但我国标准没有改变。所以我国对一般高血压患者的控制标准,仍然以把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为目标。 但降压目标对不同的患者有所不同,比如说老年患者,因为年龄的关系,动脉硬化较严重,所以表现为高压升高,低压不变或略低,脉压差增大。这时降压就不能降得过低,以免影响心、脑等器官的血流灌注。所以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降压目标可定到150/90mmHg以下。在此阶段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可以耐受,没有发生缺血症状,就可以进一步调整到140/90mmHg以下。如果是80岁以上的老人,血压标准则可以定到160/90mmHg以下。
但是有些已经发生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患者,如已经发生了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的高血压患者,为了避免器官损害进一步加重,就要把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才可以。如果患者有脑动脉狭窄,血压则不能降至过低,血压可能要维持在160/100mmHg以上才能保证脑部的供血。所以说降压目标不是简单的“一条线”标准,而是要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分别制定。
二、降压达标真的很重要 以《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7.2%,但其中知晓自己患有高血压的人不足一半,而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更是仅有5.7%。与高血压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近3000万人,其中脑卒中患者有1300万人,冠心病患者1100万人,心力衰竭患者450万人。心脑血管疾病是中国居民的首位死因,而高血压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华子见过很多高血压患者,都是感觉自己头痛头晕了,就吃降压药,没有感觉的时候,就不吃药。高血压进展缓慢,在器官损害达到一定程度之前,可能都不会有很大的感觉。但是高血压引起的器官损害很难逆转,等到发现症状时再去治疗就为时已晚了。对于高血压,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而且治疗要达标才可以。
三、平稳降压别心急 华子在工作中发现,很多高血压患者在确定降压目标之后,表现得特别的心急,限不得把血压一下子就降到目标值。天天盯着血压计,吃了几天降压药后,就来问华子,我的血压怎么还没降啊,是不是药不灵,需要换药么? 华子告诉他们,血压的降低并不是越快越好,绝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都需要数周或是数月的时间才能把血压逐渐降至目标值。而且目前所使用多种长效降压药,需要2~4周的时间才能达到最大降压效果。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和已经发生靶器官损害的患者,降压过程更是要缓慢平稳。千万别擅自加量或是更换药物,血压的剧烈波动更容易导致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
四、降压药物的选择 大样本试验表明,中国人的血压对地平类药物较敏感,所以常用的降压方案一般都以地平类中的长效制剂为基础用药(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拉西地平等);对老年人单纯性收缩压升高的患者,利尿剂的效果很好(如氢氯噻嗪、吲哒帕胺等);如果伴有糖尿病或是肾功能不全,则适用普利类或是沙坦类的降压药;而对于合并冠心病或是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使用洛尔类的降压药可以较好地保护心脏。 降压药应坚持长期服用,才能持续的控制血压,保护身体的器官。在使用单药降压效果不好时,应考虑多种降压药物联用,而不是加大药物用量。多药联用可以减少每种药的用量,药物之间可以产生协同与互补作用,从而减少副作用。
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使药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可以减少降压药的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