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抓住能救命的“白金十分钟” [5P] --]

武当休闲山庄 -> 生活妙招 -> 抓住能救命的“白金十分钟” [5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天人地 2022-11-03 08:51

半年前医生同学发生心脏猝死在医院上班路上,回想起来,之前已经有很多先兆了。猝死是人类最严重的突发疾病之一。我国每年猝死人数约100万,其中70%猝死发生在家中,25%在其他场合,5%在医院;65%在10分钟左右死亡,其余在1.5~2小时内死亡。猝死每年约造成8000亿元人民币损失。如能以“白金十分钟”的理论和实践应对,约90%的现场抢救有可能成功。
猝死是个发展过程,有半数以上的猝死,在其发生的前两周就出现了明确表现。我们用“围猝死(PSDP)”来表述这个突然死亡事件的发展全过程。围猝死期又分为围猝死前期(先兆期)、中期(进展期)、后期(猝死)。
先兆期
表现不典型但干预手段多
围猝死前期(先兆期):猝死发生前约两周左右的时间。在此时期,患者自觉有身体和心理的负荷过重,此时身体还能够代偿。
患者具体表现并不典型,常有胸闷、胸痛,一过性意识丧失、昏厥,情绪焦虑,有外界诱因的失眠或心理压力等。先兆期通过如下步骤,有可能阻止情况恶化。
首先是及时发现,保持敏感;其次要主动作为,自觉休息,缓解疲劳,补足睡眠;最后应寻求亲朋好友关注、疏导或照顾,缓解一切外界诱因。若以上方法无效,可直接就诊,请心内科医生或心理医生帮忙,调整工作进度或强度,寻求领导和组织的理解和照顾。

进展期
抢救机会转瞬即逝
围猝死中期(进展期)属于不稳定期,约在猝死发生前1小时。
这一阶段患者的典型过程表现为长时间胸痛或急性心肌梗死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持续心动过速或头晕目眩等。如果这些症状不向致死性心律失常发展,可迅速到医院进行救治。
在这个典型过程中,一旦出现心电不稳,可迅速进入围心搏骤停期。因此,对待典型过程不能掉以轻心,随时准备应对急骤的变化。
很多患者会进入围心搏骤停阶段,此期既可以是发病后直接进入,也可以是上述典型过程迅速转化而来,通常可持续10分钟左右。
此阶段进展迅速,不能进行转运抢救的患者,应以时效规律为基础,采取现场抢救。
在这一阶段,抢救机会转瞬即逝,不论患者呈现什么症状,进展如何,我们应把握住以下3个时段的表现。

第一时段:生命体征未完全停止,是干预的早期。临床特点有:1.患者的心跳开始减慢,减慢速率加快,但没有到50~60次/分钟以下。2.呼吸断续,呈叹息样。这个阶段血液流动没有停止,是防止心跳停止的最佳时机。由于病因不同,在这一阶段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如主要大动脉不能触及时,要立刻启动心肺复苏程序,开始胸外按压,因为这是恶化趋势和征兆。当血压低于60mmHg,即将发展到第二阶段,干预成功的几率降低。
第二时段:生命体征濒临停止,是干预的后期。临床特点:1.意识丧失呈深昏迷(因严重脑灌注不足)。2.叹息样无效呼吸或呼吸次数低于4次/分钟(因脑干功能仍短暂存在)。3.脉搏不能触及,或脉搏数少于50次/分。这个阶段血液流动缓慢,回心血量显著减少,冠脉灌注不足导致心脏进一步缺血缺氧。这个阶段往往只有专业人员才能把控,通常要胸外按压+自动体外除颤(AED)+药物抢救。
第三时段:心跳停止,是干预的晚期。患者意识丧失,无呼吸动度,无心电或脉搏或心脏电机械分离,血液停止流动。应对措施主要有胸外按压、呼救等。从时效规律评价,这个时段才开始胸外按压已经比较晚了。患者的救治结果取决于其身体基础和对心肺复苏时效的反应情况。
“白金十分钟”
时效策略最关键

针对猝死抢救,我们提出了“白金十分钟”原则。主要包括:
不定的空间。在现场,我们必须首先确保施救者安全。
有限的时效。只有10分钟左右的时效机会,这个阶段中,每延迟1分钟胸外按压或除颤,抢救成功率将下降约10%。在安全原则基础上,必须现场就地抢救,不要盲目转运病人。
施救人员。现场人员是施救最佳人选。电话指导的普通民众立即施行心肺复苏可获得16.7%自主循环恢复率,专业人员5~10分钟抢救的成功率为13.6%。受训过的公众进行心肺复苏则可获得32.9%的自主循环恢复率,与专业人员的35.3%接近。因此,不要苦等专业人员。
牢记时效规律:每个人都应相信,只要把握住时效规律,抓住时机,不太标准的抢救也会成功。

为推动“白金十分钟”的普及,让民众有机会参与到防范“围猝死”中来,由全国专业人员发起的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志愿服务联盟在每年10月10日都开展“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活动。每月的“白金十分钟邻里守望”也在全国超过12个城市固定展开。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公众逐渐意识到猝死可防可治,即便没受训的普通民众也有勇气为避免猝死贡献力量的时候,我国的猝死不良事件将变得更少。


查看完整版本: [-- 抓住能救命的“白金十分钟” [5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