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他花15年拍出摄影界奥斯卡,看得人想出家 [46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他花15年拍出摄影界奥斯卡,看得人想出家 [46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天人地 2022-10-31 09:02


做一件事,
不问结果,不辞辛苦,
一日一日,直到如心,
便是修行。
佛的足迹
幡带道门疏菩提,
重阁殿宇悠然立。

晨钟暮鼓,梵音空灵,
古刹佛影,心自幽静。

这一缕佛韵禅风,
这一抹空灵恬淡,
全都在张望的镜头里。

《佛国》
张望是谁?你可能还不熟悉他的名字,但你一定看过他拍的照片。

若不是因为佛,若不是因为摄影,张望可能还在苦苦追寻人生的意义、心灵的富足。

摄影师 张望
如今,他是素有“摄影奥斯卡”之称的奥地利国际摄影艺术展(国际“奥赛”)中国专题组冠军,后来又成为该项赛事的国际评委之一。

获奖作品《寻佛》
中国摄影最高成就奖“金像奖”、当代国际摄影最高学院奖、“世界佛教论坛”摄影大赛金牌奖······
无数国内外摄影大奖,都已被他收入囊中,填补了佛门摄影的空白。

国际摄影界泰斗罗伯特·普雷基曾评价他的作品:
“和平、空灵、意味深长。它太美了!让人充满无限遐想。”

晨曦中,两位僧人清矍的背影
中国摄影家协会原主席王瑶赞他:“张望的镜头中,佛教清、净的禅境在光影里表现得自然而熨帖,呈现得澄澈而通透。”

早课上,梵音袅袅的幻境
佛教高僧济群法师不吝喜爱:“张望作品虚实有度,擅长使用光影、云雾、水月来经营画面……这种表现形式,契合佛法对世界的解读。”
台湾《摄影杂志》评价:“举凡主题、美学、光影、人性的表现,已超越出神入化的境界。”

《觉者》
2012年12月,张望因禅意摄影的艺术成就,受邀赴联合国总部举办“佛的足迹”摄影展。
次年5月,张望禅意摄影展作为唯一的个人摄影展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大会”。

《自在》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在拿起相机走进佛门之前,张望也曾为人生之意义而上下求索。
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为了给一生不仰人鼻息的纯艺术创作打下经济基础,张望放弃毕业生分配,给自己设下十年期限,南下深圳打拼,创办了自己的设计公司。

《红尘》
1998年底,十年期满,张望毅然将公司无偿赠送给他人,北归杭州,开始艺术的学习与创作,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
恍然间,他记起儿时的故乡:深山古刹,香烟缭绕,雾霭氤氲。

生于佛教圣地天台山的张望,从小就喜欢去天台宗祖庭国清寺游玩。
那些古朴的建筑,庄严的佛像,袅袅青烟,空灵梵音,甚至清净地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虫,都令小张望心生向往。

或许一切冥冥中自有注定。1999年,众缘聚合,张望拿起相机,走入天台山的寺院。

《洗心》
久违的宁静与空寂,僧侣对理想精神境界的孜孜追求,都让张望的心灵时常处于一种美好与感动之中。

寺院里的猫咪从不怕人
他顿悟:自己人生的精神境界和心灵追求与佛教圆满契合。

《过客》




每天凌晨4点,木鱼声响,他便和僧人们一起起床,顾不得洗脸,便背上重重的相机前往大殿。
6点早课,在一片念诵声中,张望也开始了一天的“修行”。

《礼佛》
跟僧人同吃同睡、一起上课、研习佛法,让他对佛理和人生有了更深的认知,也让他的照片,有了灵魂,有了“佛性”。

寒冬夜晚,学僧裹紧棉袍盘腿在榻,打坐冥想

僧人们伴着腊梅花香研读佛经
哪怕最普通的一树花开,也如佛陀拈花一笑,让人心生欢喜。

《梵悦》
花开花落,四季轮回,张望在天台山一拍就是3年。
3年精修之路,他用镜头记录下佛学圣地的庄严清幽,更记录下心的禅悟。

上晚课的学僧,漫长的学佛之路

《心灯》
随着张望的照片在圈里小有名气,各种商业合作和高薪邀约也不期而至,他一 一婉言谢绝。

悠然清静的梵境生活,让他与这个纷繁的红尘世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顿悟》
几度秋月春风,又是一个众缘交合的机遇,张望受邀入住杭州的禅门创作。

佛地花分界,
僧房竹引泉。

净土绝尘境,
岑楼缀远天。

扫地为何?为了净地。
净地为何?为了静心。
静心为何?心静方能见众生。

《净尘》
于是,他再度拿起相机,深隐禅门继续禅摄创作兼修身,又是漫长的一段青灯黄卷岁月。
张望与僧人们同吃共住,凌晨时分即起床拍摄,或登高涉险,寻觅摄录佛教文化遗迹,晚间则挑灯研习各种佛教典籍。
每一张佛光闪现的照片背后,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

《澄境》
为了拍一张寺院雪景,被腰病折磨多年的张望忍痛登上悬崖峭壁,在雪地里哆嗦两个多小时,只为云破晓出、鸿雁惊飞的刹那。

《远尘》

《净域》
为了拍出人和景物的灵魂,他不顾危险跋山涉水,穿越荆棘丛林,无数次彻夜不眠,守候一抹朝霞,静待一弯月光。

《心阙》

《禅迹》
最惊险的一次,张望和一众僧人去普陀受戒的路上遭遇强台风。
30多人挤在一条小船上,如一叶浮萍被海浪击打得猛烈摇晃,但所有人都眼神坚定,没有丝毫退缩。(如错过受戒时间,还要等上好几年。)
僧人求佛的坚定和牺牲精神让张望感到深深的震撼,他也顾不得狂风暴雨,摁下快门,记录下这险象环生的瞬间。

《欲空》
张望的执着和对佛法的深刻领悟,甚至得到僧人们的认可,并被允许随身拍摄。

深入禅门,获许拍摄佛教寺院最隐秘的一角,为我们留下一段珍贵的资料。

《乐土》




用心灵捕捉光影,
用镜头参禅修行。
铅尘洗净,稽首礼诸佛。
浮华已逝,静心观递嬗。

张望的作品一经问世,世人为之惊艳。很多人直呼:看了想出家!

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一句话道出了我们喜爱背后的深层真谛:
“我对于其中一幅两个人在雪地里走向山坡的作品尤为感动,该作品体现了我们在当今世界面临许多复杂问题时,必须具有的精神。”

《净途》
济群法师在《佛的足迹》序中如是写道:
“那些安谧的画面,仿佛一片寂静中传来的远钟,若有若无,又余音不绝,在触动心弦的同时,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乐境》
甚至有很多“心陷泥潭”的人,就是在张望的作品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获得了一种救赎。
“张望先生的作品给人一种空间、距离、对比感,因为他站得很高。”

《聆教》
张望的确站得很高,他远离了凡尘的束缚,以一颗虔诚的、追求智慧的心,审视着自己,审视着世界。

《乐观》
《金刚经》有偈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三千繁华,
弹指刹那。
世间万物,瞬息万变,
缘聚而生,缘散而灭。

功名利禄,
辉煌繁华,
不过幻影云烟,
唯有心之安宁,生之悠然,
才是恒久不变的幸福。



查看完整版本: [-- 他花15年拍出摄影界奥斯卡,看得人想出家 [46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