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好友越来越多 却越来越孤独 ?[10P] --]

武当休闲山庄 -> 生活妙招 -> 好友越来越多 却越来越孤独 ?[10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天人地 2022-10-23 08:29
1994年的春天,张楚唱起了《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那时的空气里还暗涌着一股蓄势蓬勃的气息,所有人都在期待着什么,后来才意识到那是来自欲望的冲击。
也是这一年,第一个互联网BBS在中国大陆上线,中国社交网络的野蛮拓荒时代由此拉开序幕;四年之后,腾讯公司注册成立,第二年,QQ的前身OICQ正式上线,9个月后注册用户已达100万,社交网络亟待爆发。
很快,随着网络论坛、博客、SNS社交网站的不断兴起,直至移动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基于网络的社交方式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社交的常态。

智能设备和技术创造的极度便利,让我们拥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充实”的生活:更多的信息、更多的联系人——
生活轻易就能被填满,与周围世界的联系几乎一刻不断。
然而,我们很快发现,尽管物质生活早已不再匮乏,社交网络里的好友也越来越多,我们却无可避免地感受到空虚,感受到孤独。

可是,我们渴望交流与陪伴的同时,又不愿意更多地参与面对面的社交。于是,我们进入了一种矛盾的现代社交心理困境:害怕孤独,却也害怕过度亲密的联系。
01
社交时代的孤独症
我们曾在微博上发起过一个关于孤独的征集——你有没有过突然感觉到孤独的时刻?
在收集来的答案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在看似热闹熟稔的社交空间里,突然孤独的身影:
@爱画画的凉小晶:有开心的事了拿起手机准备和人分享,突然又放下了手机
@DreamerMitty:碰到些事情想吐槽,打字的时候就没了分享的欲望,然后自己默默的发微博或者仅自己可见。再也没有能打电话打好久的人了。
@-跨越九七:有一首歌我喜欢到一直一直单曲循环,觉得每一句歌词都是宝贝,想找个人分享我的喜悦与感动,发现没有那么一个人。
@喬果果:周围都是人,但觉得自己是透明的,没有人看见自己,觉得自己是被一个透明空气罩隔离起来的时候。
@VeronikaCHENWEN:下馆子没法点菜,自己做饭一顿又吃不完,一个人装好了一张1米8的大实木桌子要扶起来又怕闪着腰的时候……
@不仅钟情于黑夜:一个人在地铁上站着,不听歌,不玩手机的时候。
@Li_李某某:遇到一个想不通的问题但不知道该和谁交流的时候。
@Mccree_x:下午睡醒没有灯,一片黑暗,饿着肚子,没有未读的消息,发觉这个世界好像与我无关。

TED上曾有一段很经典的演讲,就叫做《社交时代的孤独》。
演讲人是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她在演讲中为我们描绘了现代社会和网络社交背后我们所面临的相处模式。
如今我们的交流联系早已不取决于距离,而是取决于我们可以使用的交流技术。社交网络平台让我们几乎能够跨越空间、时间进行交流,沟通也变得越来越简单,但我们并没有因此摆脱孤独。
相反,我们越来越习惯一种可以称为“一起独处”的相处方式。

尽管在现实空间,每个人都待在一起,但同时你也会发现,每个人都时不时低下头摆弄手机,因为跨越时空的网络连接,使得每个人都同时“在别处”。
这种便捷的连接和相处方式会给我们带来三种令人兴奋的错觉:

一,我们可以把精力分配到任何我们想关注的地方;
二,总会有人倾听我们;
三,我们永远都不用独自一人。
正是缘于这三种错觉,会让我们独处时的心态逐渐发生变化:一旦失去连接、失去联系,即使只有几秒钟,也会开始变得焦虑、恐慌,坐立不安,然后我们就转向我们的手机,寻求网络上的连接。
但是,这种联系更像是一种症状,它表达着我们的焦虑,却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
这种急迫的渴求连接的方式也在改变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和反省,一旦失去这些网络社交上的联系,我们就几乎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了。
而这种技术也在改变我们自身,长久的躲在荧幕之后的社交,很容易让我们隐藏自我,也缺乏一种观照自身的反省。
由于习惯了虚拟技术为我们制造的保护壳,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时,我们更希望通过社交网络的沟通,因为这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编辑、改正、纠错一些措辞和沟通语言,所以经常听到大家说:“比起说话我更愿意发微信”。
我们开始习惯逃离真实的交谈,逃向更少更浅的交流,以至于越来越希望躲开人。

除此之外,在社交平台上所展示的虽然貌似是自己的真实身份,但实际上我们常常会把自己美化包装成另外的“想象中的自己”,或者“我们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技术恰好迎合了我们每个人的某种脆弱和逃避现实的需求,于是社交时代的我们就变成了:害怕孤独,却又害怕过度亲密的关系。
02
线上社交忽略了非语言的沟通
或许你会质疑,为什么我们就不能适应这种技术带来的沟通变革呢?虚拟世界的沟通和联结,也不一定就是负面的,对不对?
不可否认,我们的生活和日常沟通都因为技术变得更为舒适和便利,也让我们可以和周围的人保持稳定的线上虚拟关系,还可以和在遥远异国他乡的朋友时常联络,维系感情。
但是你是否发现一个问题,每天花这么长时间进行深入的虚拟交流,我们是否已经忘了如何与人面对面地交流?
当这种线上虚拟关系一旦回到现实中,我们即使就坐在彼此身边,相互之间却难以进行真正的对话,不仅没有办法享受彼此的交流和陪伴,我们的注意力还总是被不时亮起的手机屏幕所吸引?

那么,从这个角度看,平板电脑和手机到底是让生活变得更好了,还是让我们变得更加筋疲力尽、徒增压力呢?
最重要的是,社交媒体让我们很容易忽略一点,当我们要想与他人产生有意义的联系,就需要那些由情感驱动的非言语交流。但是,屏幕无法让我们进行非言语沟通。
学会说话之前,我们都在使用非言语的情绪线索来进行沟通。我们会微笑、皱眉、挥动手臂,我们还会跺脚、耸肩、指指点点。我们不用言语也可以理解彼此,因为可以进行眼神、动作和其他非言语线索的交流。
试想,一个尚未学会说话、学会语言文字的婴儿,该如何理表情符号、加粗字体、大写字母和一连串惊叹号写成的带有丰富情感和情绪的信息呢?
一条微信、一封电子邮件,哪怕措辞积极乐观并且极富表现力,对婴儿来说却也什么都不是。

但如果我们坐在一个婴儿面前,用非言语的方式进行沟通,比如运用面部表情和声音,婴儿就会立刻做出反应。
实际上,成年人也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这种先天的反应来进行实质性的沟通。这种对面孔、身体、声音和触感的敏感性对于现在的我们和婴儿时期的我们来说一样重要。
当我们和他人在一起的时候,非言语沟通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只是我们很容易错过或者忘记。那些不注意非言语沟通细节的人可能完全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发展心理学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归功于非言语沟通。但是在虚拟对话中,大部分让我们认识和理解彼此的复杂的非言语信息都丢失了。
03
线上对话无法复制复杂的面对面沟通
有数据显示,至少有75%的沟通其实都是非言语式的。
我们的大脑天生会从他人那里接收非言语信号,这些信号告诉我们对方是否友好或者对我们是否感兴趣,这种敏感性往往很难通过隔着屏幕的沟通获得。
这些信号以惊人的速度在脑中留下印象,我们发送面对面的信息时,同时在接收重要的信息。
当我们看着他人的眼睛去理解对方的表情时,或者看到对方嘴唇的动作、看到他们如何仰头或者如何拉手的时候,这种信息比语言的交流更能够透露出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更重要的是,当我们面对面交流时,如果接收到的一些非言语信号显示出这次沟通并不会产生想要的效果,我们就会立刻做出调整,从而建立一种更强健、更成功的关系。

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是通过线上的虚拟沟通,这个发送和接受的过程往往就会出现明显的断裂。
这就是我们常常遇到的问题,仅从文字表达,没有语调没有表情,我们难以判断对方真实的意图是什么,即使连使用同一款表情包,我们都可能存在沟通的误差。
即便现在的通信即时性已经可以达到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差程度,但是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却会因为信号不匹配而承受倍增的压力。
人脑可以接收数十亿单位的感觉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与其他数十亿单位的信息联结起来,这种能力使得面对面沟通无与伦比。
相较来看,线上沟通就无法完成这样的处理,即使是使用视频通话等能够用视觉传达的方式也很难和面对面沟通相比拟,其实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在进行视频模拟面试的时候,发挥往往差强人意。

所以,当现代人逐步适应了仅存在于线上的沟通时,我们会发现,这催生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把自己隔绝起来。
我们害怕现实的交流和社交,但我们又需要感觉到自己依然存在,证明自己依然活着,所以即使我们并不真正欣赏别人,也会不断地寻求这类虚拟的线上的联系。
我们只是简单地认为,通过这种“永不下线式”的保持联系,就能让我们不那么孤独。
可惜,事实恰好相反。

yhyc0119 2022-10-23 09:08
现代社会通病,希望有学者好好研究一下'这孤独症种现象,拯救陷入其中的人类!


查看完整版本: [-- 好友越来越多 却越来越孤独 ?[10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