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地域认同和差异化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中国人擅长以地理位置划分人群,大西北,东北,岭南,中原,江南……然而,论地理单元之完整,文化标签之鲜明,谁也比不过深处白山黑水之间的大东北。这是一个总被人们误解的地方。一提到东北,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老铁,喊麦,街溜子,瞅你咋地,来根华子,来了老弟…… 提到东北,就不能不说东北菜。这些年东北菜饱受争议,尤其是在温婉细腻的南方人看来,东北菜粗糙上不了台面,给人一种很low的感觉。其实,说句实话,东北菜的确很好吃,认同的人也很多,但很难入选八大菜系,与它的“粗糙和low”有着直接的关系。今天咱们就聊一下,被误认为是“剩菜”的东北4大硬菜,没吃过都不算去过东北。还有不少网友表示,这些菜看着就上头,太顶了。 1:给东北人一口锅,他们能炖了全世界。铁锅一架,各式各样的食材小火慢慢炖上几个小时,香气从锅盖缝里冒出来直钻鼻腔,光闻味就能下三碗饭。不管是天上飞的鸡鸭鹅,还是地上跑的猪牛羊,水里游的鲶草鲫,大块的茄子,土地,青椒,白菜,粉条,只要你能想到的食材,统统都可以美美的炖上一大锅。 当然东北人最爱的乱炖,酸菜炖血肠,小野鸡炖蘑菇,铁锅炖,一锅出,猪肉炖粉条、鲶鱼炖茄子、土豆炖牛肉,天一冷统统端上桌。寒冬,西北风呼哧呼哧的吹着,一家人围着炕桌吃热乎的炖菜,美美的抿上一口烧酒,这感觉太舒服了。但是,虽然说炖菜很好吃,冬天吃也很应景,但烹制时东北人似乎并不注重它们的颜值,往往都是一大锅,一大盆的端上桌。在很多南方人看来,这些炖菜是妥妥的“剩菜”。 2:杀猪菜,对于杀猪菜东北人有着特殊的情怀。肥猪是要现宰的,血肠是要吃现灌的。真正的杀猪菜,是由猪身上的各部位制成的菜肴,猪的头、蹄、肘、尾、耳朵、肉、血、内脏、肥油……不胜列举。一头猪身上的所有东西就是一席全套“杀猪菜”。酸菜炖白肉血肠,仅仅是庞大的杀猪菜中的一道菜而已。 尤其是临近年关的时候,屋外寒冷凛冽,屋内暖意融融,炉子上炖的杀猪菜咕嘟嘟作响,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肉香,酸菜香。炖得烂乎乎的肉,吸足汤汁的粉条,软烂的酸菜,一碗接一碗根本停不下来。虽然杀猪菜很好吃,但看起来是完全没有食欲,甚至还有一种想吐的感觉。不只是南方人,还有好多北方人,不了解东北饮食文化的,经常把杀猪菜误认为是剩菜。 3:东北凉菜,全国人民都知道北京人豪爽,不拘小节。吃腻了大鱼大肉,怎能没有几道凉拌菜解解腻。首当其中的是东北大拉皮,这在东北人的餐桌上几乎是必上的。其色泽晶莹透亮,绵软滑爽、口感劲道,质感细腻。一年四季,只要有酒的餐桌,一定会有它的身影,在东北菜系里,它是走得最远的凉拌菜。感劲柔爽口,滋味也是鲜香浓郁! 作为东北最受欢迎的凉菜,家里有啥蔬菜,也不管是什么,反正品种也不多,切丝扔进大拉皮,放上调味料简单一拌,就妥了。对于不靠颜值的东北菜来说,这道大拉皮端上桌的时候是很讲究的,根是根,丝是丝,看起来很整齐。但如果浇上料汁的话,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黏糊糊的,妥妥的一盘“剩菜”。 4:东北地三鲜,地道东北家常菜,此菜像极了东北人的性格,豪爽,不扭捏,真性情。土豆,茄子,青椒,作为蔬菜界中三种百吃不厌的食物,强强联合。地三鲜一端上桌,立马遭到一顿哄抢,其它菜肴显得黯淡无光,成了陪衬。 人们都说,东北人豪爽,不拘小节,在这道“地三鲜”上又得到了完美的诠释。茄子,土豆,辣椒,都要规规矩矩地切成大小相同的大块。经过高油温的洗礼之后,再炒在一起。入口味道香浓,一口接一口根本停不下来。在很多东北人眼中,这道菜吃一年也不会腻。虽然此菜很好吃,也很下饭,但是食材全是经过高温油炸的,而且还要再次入锅煸炒,这样无疑就给此菜增大了油量,妥妥的“吸油大户”。对于现在注重养生的人来说,地三鲜好像出了东北并不怎么受欢迎。 东北菜,大多重其味而不重其形。其实粗中有细,荤素搭配,刚柔并济,所有食材的营养交汇融合,形成另一种层次丰富,又不失原味的味道。就像这片黑土地,滋养着淳朴,善良的东北人,延续着特殊的饮食文化符号。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东北菜能入选第九大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