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娱乐复兴靠考古,国剧出圈靠翻车!2022上半年的内娱继续摆烂了[65P] --]

武当休闲山庄 -> 娱乐影评 -> 娱乐复兴靠考古,国剧出圈靠翻车!2022上半年的内娱继续摆烂了[65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厨爹 2022-07-17 17:34

2022年下半年才刚开场,周杰伦终于推出了新专辑,而内娱最后一个限定女团“硬糖少女303”解散了,毕业曲叫:《别怕,未来会来》。

未来是肯定会来的,问题是娱乐圈不是每个人都拥有周杰伦一样稳赚不输的未来。

比如邓伦、薇娅在内娱可能没有未来了,景甜还有未来,但三年内广告不会来。

有些人的未来则是同过去息息相关,比如王心凌、薛凯琪,还有再就业男团。

有人的未来忽如其来,但热度退得也快。比如刘畊宏。狂欢式的跳操之后,人们转头追赶下一个热点。

总的来说,2022年上半场所有的热点都缺乏恒久的生命力,除了成为儿歌的《孤勇者》和周杰伦,人们似乎只对一场又一场内娱文艺复兴乐此不疲。

内娱未来肯定是有的,就像某热门综艺的金曲改编写的一样:内娱“现在的一片天,是晴朗的一片天,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总是看得见”。

但常识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人能永远看见星星,有晴朗就有肮脏,有时看得见,就有时看不见,你可以相信内娱过去半年繁星满天,就像粉丝永远相信哥哥的演技天下无敌,唱功宇宙第一,但你看或不看,内娱的困境都在那里。

以下是我们总结出的四个内娱2022年上半场的关键词,以及对内娱上半年的观察。

还是周董说得好,“这世上的热闹,出自孤单。”2022年上半年的内娱江湖好像热闹鼎沸,但又那么像是个孤勇者。

关键词1.考古

考古,一个拯救了2022上半年内娱平淡乏味的神奇词汇。

2022年上半年,一方面是海清,袁立,斯琴高娃等老一辈艺人的经典名场面不断被挖掘出来,被互联网赋予新鲜的色彩,另一方面是经典剧集成为up主们永恒的宝藏。

先说考古娱乐圈名场面。

上半年娱乐圈一片风平浪静,反倒是斯琴高娃的“羊胎素”梗、海清“你是我的神”等名场面被扒出后,引发了网友对老一辈艺人们的考古,大家一边怀念以前轻松愉悦的采访环境,一边发起了对过往经典明星语录发自肺腑的怀念,比如鲁豫“真的吗我不信”,杨幂“你没事吧”。

过去的娱乐圈多有趣,如今的娱乐圈就多无趣。

但内娱考古的背后,其实是娱乐圈一场翻天覆地的地壳运动。

当大环境改变,整个娱乐圈的游戏规则改变了,才促成了风靡一时的老梗复兴。

之所以像羊胎素梗这样的娱乐圈名场面再难出现,是因为如今的娱乐圈似乎变得越来越平和,也越来越平淡了,就连上演过无数贵圈腥风血雨名场面的时尚慈善夜,大家都变得“peace&love”起来。

当正能量成为整个行业的基准线,不管是走心还是拼演技,明星们都在努力成为大众眼中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考古挖掘老梗就成为娱乐圈趣味的来源。

再也“撕不起来”的娱乐圈,是姿态更优雅了,还是越来越乏味了,观众各有结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时代变了。

再说考古经典老剧。

似乎从2022年开始,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为追老剧开个视频会员,以《甄嬛传》为代表的老国剧被翻出来,经典国剧正以另一种形态,成为哺育全国up主的庞大选题库。

不仅是《甄嬛传》这样的经典国剧在22年上半年被网友逐帧观看,甚至造了很多新梗;就连台湾偶像剧的名场面和OST都被网友翻出来重新观看,台剧男主再次成为剧集榜的热议对象。人们还乐此不疲地,用今天的眼光重新去解读台偶中被埋没的女二和被美化的女主。

为什么?

首先还是要归功于这个怀旧的年代。

人们热衷于从熟悉的经典老剧中怀念自己逝去的青春,或者怀念那个创造力充沛的国剧时代。

另一方面要感谢这届国剧的衬托。

当观众对当下国剧的不满日益累积,原本应该被吐槽的“古早剧”,反倒成为新老观众的最大公约数。

不仅是《甄嬛传》这样的经典国剧在22年上半年被网友逐帧观看,甚至造了很多新梗;就连台湾偶像剧的名场面和OST都被网友翻出来重新观看,台剧男主再次成为剧集榜的热议对象。人们还乐此不疲地,用今天的眼光重新去解读台偶中被埋没的女二和被美化的女主。

观众则很容易发现这届最新的国剧,似乎并没有完成对老剧的超越,就像十几年来,没有新歌手能真正超越周杰伦。

比如这届流量明星担纲的偶像剧,几乎都能在早期台湾偶像剧中找到故事和角色原型。

唯一不同的只是,这届偶像剧更善于去其精华取其糟粕,结果就是一届比一届土,一届比一届雷人。

新一届偶像剧霸道总裁和古装绝世美男让这届观众深刻体会到,20年前的台剧霸总有多经典。

新一届偶像剧女主则奋力告诉观众,曾经的台偶剧女主多可爱。

既然内娱偶像剧每次开播,都会逼着观众重刷经典老剧洗眼睛,那为什么观众不直接看老剧。

同样的道理,《甄嬛传》后,一大波大女主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但却用实践告诉观众,新笋未必就不是馊的。

既然追新剧总要踩雷,为什么不重刷经典保平安?

一部2011年开播的《甄嬛传》,历经十年时间凝结成一本厚厚的《甄学》,互联网海量的二次创作甚至比原剧更精彩,干嘛不追呢?类似的还有2006年的《武林外传》、2005年的《亮剑》,经典的魅力被考古放大了。

互联网时代也更推动了老剧被考古。新一代是互联网原住民,经常从一段精彩花絮进入,回过头追剧,他们是老一辈观众怀旧浪潮的局外人,但对于他们来说,老剧新剧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瘾。

结果就是新剧收视每况愈下,2022年上半年电视端收视率一跌再跌,破1已经很难,但流失的观众并没有都上网追剧,因为新剧网播量也在跌。观众宁愿把时间放在考古老剧上,也不追新剧,怪谁呢?

考古老剧的本质,是内娱好东西还是太少。

当老的焕发新生,新的反倒老气横秋,在流量时代列车的高速行驶中被甩到后面。

而老剧却在互联网时代的考古热潮中,被时代的浪头不断拍打到沙滩上,当前浪变成后浪,后浪反倒成了前浪。

关键词2.翻红

在娱乐圈,翻红从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像2022年上半年这样一茬接一茬的翻红,却实为罕见。

首先翻红的是再就业男团,当以苏醒为首的六位07快男以“再就业”为话题登上《欢迎来到蘑菇屋》,没人想得到这档冷门综艺会意外地收获了流量和口碑。

这群平均年龄30+的不再偶像化的“前偶像”,不仅在节目中创造了出人意料的娱乐效果,更掀起了网友对快男快女的考古热情,最后还将观众带回了那个不同于现在的选秀还凭实力的时代。

如果说再就业男团只是小火了一把,那么接下来的浪姐们才真正创造了翻红的名场面,一首《爱你》,王心凌出圈;薛凯琪在粉丝面前哭了;郭采洁早年表演的视频也冲上了热搜。

果然“粉丝只是老了,不是死了”。

而另一个翻红的奇迹则属于刘畊宏,谁能想到直播跳操也能让多年以周杰伦好友的身份为瓜众熟知的刘耕宏,一夜之间拥有如此多的刘畊宏女孩,虽然以另类直播吸引观众的还有辰亦儒,董力等,但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复制刘畊宏的奇迹。

当我们把这些看起来南辕北辙的翻红案例摆在一起,不难发现其中的共通点。

第一,这些都是互联网全民狂欢式的翻红潮,而情怀是最普遍的燃点。

按照网络段子,目前互联网中分三类人群,分别是“刘畊宏女孩,王心凌男孩,孤勇者小孩”。

王心凌以一首《爱你》首先文艺复兴,一首老歌通过互联网完成发酵,屠榜各大平台。甚至引发了台偶考古潮,《微笑pasta》的主演张栋梁事隔多年后又被想起。薛凯琪的情绪燃点则来自于港娱最后的少女。“再就业男团“不用说是快男。

这些翻红都是以某个事件带动全民狂欢,随着核心人物话题热度的上升,大众从舆论场再反向考古,挖掘出更多的后续看点。

第二,翻红背后都有一条全网联动的复古战线。

王心凌、快男的复古老歌、老剧占榜,背后是平台偏爱怀旧风。

当年的偶像剧和歌曲,都承载着年轻人曾经的美好记忆和经历,网友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某某一开口我的青春回来了“。

某某只是载体,青春才是根本。

说到底,不只是个人引发的复古与怀旧,而是他们都自带承载着大众青春美好回忆的深入人心的作品。

三是能翻红的都有真东西。

王心凌被贴上“甜的不做作,唱跳有实力”的标签。07快男那一代普遍被公认实力远超前两年的选秀男团,而且相比这届爱豆们的塑料友情,他们的友情也更真一些。刘畊宏则是深耕健身多年。

但这些翻红案例也都有同样的软肋,就是翻红快,退潮也快。

刘畊宏在直播间里感叹看直播的观众们变少了。王心凌的热度也被媒体指出下降明显。

“再就业男团”更是很难说从这股热潮中获得了多少实质性的再就业红利。

这背后其实是成也互联网,“败”也互联网。

在模仿盛行、流量至上的网络中,“王心凌男孩”里的“真爱粉”从一开始就真假难辨。快男粉丝的爱是真的,但难以持久也是真的。至于刘耕宏女孩,既然连花了真金白银的健身年卡都可以放弃,互联网热潮带动的健身热情又能维持多久?

但这些翻红是有意义的,那就是狠狠打脸了当红的明星们。

王心凌薛凯琪的甜而不腻,让大众看到了内娱遗失的正宗甜妹,07快男则让观众回忆起真正的选秀男团应该是怎样的,即使他们的星途未必畅顺。

好的就是好的,新一届观众审美不同,但任何人都知道新鲜的蛋糕比隔夜的好吃。原本新一代是新鲜的,古早明星是隔夜的,但新一代偶像们除了丑闻很新鲜,传递出的反倒是隔夜的味道,相比之下39岁的王心凌40岁的薛凯琪好像更新鲜。

在内娱摆烂、偶像塌房的反衬之下,王心凌、快男、刘耕宏这些古早艺人无论作品和从业态度都显得难能可贵。

王心凌出道第二年,演唱会开麦连续唱跳两个多小时,放在如今真唱、原声出演都能被粉丝吹上天的的内娱,简直可以吊打绝大多数新晋偶像,但这在当年只是基操,表现不好还会受到媒体的苛责。

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内娱对这届偶像的标准,降得这么低了呢?

关键词3.翻车

有人翻红,就有人翻车。

先说说翻车的剧集。

一年过半,大家普遍的感受是找到“热度刺客“的黑马剧很难,要找高开低走的翻车大剧很容易。

每部大剧我们都能找到最有效的营销点,比如《说英雄谁是英雄》营销的是导演李木戈的审美;《梦华录》营销刘亦菲陈晓的颜值,演技,CP感,龙过CP跨时空重组;《且试天下》营销的是国产武侠剧的崛起等等,但营销调子起得太猛的副作用是:易翻车。

随着很多被寄予厚望的重磅项目开播,剧集bug很快浮出水面,比如《说英雄》让孟子义饰演的女二在雪地里埋处女血,在房间里疯狂洗澡等设定让观众生理性不适;《梦华录》改编自关汉卿的经典,但设定改成了男女主“双洁”;《且试天下》打戏拉胯,男主女的CP感也受到剧迷质疑。

为什么热剧总是逃不过翻车的命运?只能说成功的理由总是相同的,翻车的原因却各有不同。

就拿豆瓣至今还有8.5分的《梦华录》来说,在观众饱经各种大IP、小甜宠的摧残后,《梦华录》的“正常”已非常难得——选角妥当,制作稳妥,颜值在线,男女主的感情转变符合逻辑,没有为了撒糖而撒糖,为虐而虐,服化道也让观众相信这是花了钱的S级大制作。

但优等生也有翻车的点,毕竟原著歌颂的正是底层互救,“仗义每多屠狗辈”。《梦华录》的改编却对人角色身份遮遮掩掩,非要让女主亲口表态自己从未「以色事人」。

对比十多年前的同类题材剧,难怪观众感叹:时间飞快地往前走了,但我们的国剧却不知在前进还是后退。

但《梦华录》即使有翻车的点依然是不完美的优等生,更糟糕的是许多备受期待的热剧已经扑出了内卷。

为什么制作成本不断提高,观众反倒感到许多剧集的品质今不如昔?除了审美水平不够之外,恐怕因为现在拍戏太赶了,没有时间仔仔细细打磨剧本、好好打光,只能片场对付对付,成片搞不定就上滤镜,结果当然是观众看不出S+在哪里。

这背后的行业问题是一致的:商业决策优于创作、大牌明星优于故事、平台决策优于一切。

但国剧现实的商业生态,又决定了整个行业明知问题在哪也不会改,因为改错的成本高于不改的成本。

从平台的角度,制作强戏剧冲突没有错,为了安全改掉任何可能引发风险的故事点没有错,在品质和效率之间选择效率也没有错,但最后得出的结果是错的。

看上去大数据时代的国剧,最大化满足了本土观众的兴趣点。

但电视剧毕竟是艺术创作,不是KPI的游戏。

但国剧现实的商业生态,又决定了整个行业明知问题在哪也不会改,因为改错的成本高于不改的成本。

从平台的角度,制作强戏剧冲突没有错,为了安全改掉任何可能引发风险的故事点没有错,在品质和效率之间选择效率也没有错,但最后得出的结果是错的。

看上去大数据时代的国剧,最大化满足了本土观众的兴趣点。

但电视剧毕竟是艺术创作,不是KPI的游戏。

所以这套看上去有效率的行业规则到底是对是错呢?

只能说无论行业如何变化,有些基本创作规律还是坚持下去才能减少翻车概率,比如制作上尊重专业,尊重观众,起码是不摆烂。题材故事摒弃悬浮,有逻辑有人情味。选角对应人物,群像生动,台词不水。

好像说的都是常识,问题是如果常识都做到了,还会有那么多翻车剧吗?

再说翻车的明星。

其实还是一个常识的问题。

邓伦薇娅作为公众人物偷税漏税被通报罚款,随后个人账号全部注销,最新的案例是刚凭借《祝卿好》进入上升区间的袁冰妍也因为偷漏税风波陷入了事业危机,但不能偷漏税是很复杂的道理吗?

景甜虚假广告代言被通报,未来三年内无法拍摄广告,广告代言翻车的明星还少吗?

既然有常识,为什么不遵守?究竟是江湖走老了胆子走彪了,还是心存侥幸觉得棒子不会落到自己头上?可能是兼而有之吧。

但事实证明娱乐圈没有侥幸。

刘亦菲的故事则给出了另一番启示。

一场粉丝大战最终引发了对家粉丝们合力挖出刘亦菲黑料,一度引出了“北电虚假入学“的新闻,,最后刘亦菲的学历风波校方回应出来了,认为刘亦菲入学符合规定,这关显然是过了,但如果自身不硬,这一下就可能翻车翻得很难看。

说到底是互联网时代的粉黑大战客观上增加了明星翻车的风险。

但无论是自身有错还是被粉丝对战牵连,事实是互联网时代明星翻车的危机大大增加了,没有人能逃得过网民深挖。

那些有问题的明星,要么在翻车,要么在赶往翻车的路上,“出来混,迟早要还”。

关键词4.“85花”

如果说2022上半年有一个群体最令人百感交集,我选85花。

这群一直在转型路上的花旦,一直处于不上不下的阶段,当大花们不可避免的进入减产期,有观众缘有代表作有事业基础的85花不是最有可能接班的一代吗?但最近五年国内女星中完成事业突破、在国际上闯出名堂的是谁?汤唯。

那85花在干什么?

刘亦菲算是上半年扳回一局的85花代表,《梦华录》引发争议但还是爆了,实战证明天仙演古偶还是能打,但演技得到肯定的同时,天仙的颜值多少还是有些争议,赵盼儿确实是古偶剧颜巅,但对于刘亦菲观众要求当然更高。

离婚后状态一直不错的Angelababy在最新的偶像剧中演技也算有进步,《风起陇西》中演技有质疑但同比自己还是进步了,不过最大的问题是随着《跑男》入平淡期,Angelababy已经太久没有爆款了。

刘诗诗在复出连推两部剧集后明显又放慢了脚步,据说在杨幂担纲的新古偶中她是特邀出演,应该是为自己的《竹叶篇》做铺垫,不算作配,但能否凭借这个大IP赢一局还是悬念,她是公认天然美很耐看不作妖的85花,但演技依然是她最大的瓶颈。

这两年陷在古偶难以自拔的杨幂,上半年最大的动静是综艺,但该综艺最集中的评价是无聊,她在节目里还是好看的,但只是好看、“slay”就够了吗?综艺不爆对现阶段杨幂的加成是有限的。

赵丽颖是另一个有突破的85花代表,《幸福到万家》历经波折总算播了,不算爆款但收视热度口碑都不错,这部剧成功标志着赵丽颖终于打开了现实剧的道路,可以像孙俪一样接现实剧至少把花期延长十年。

可赵丽颖在一群演技派中演技只算及格不算突出,要成为现实剧女王还要再努力。

倪妮则是上半年里最令人扼腕的存在,《夜旅人》是有爆款潜质的剧,如果不是邓伦出问题,大概率暑期档会上,但现在前途未卜,错不在她但后果却不得不承受。

作为85花中演技颜值都不低的一位,运气或许是阻碍她的客观原因,通常是事情改变人,人改变不了事情。但要摆脱“出道即巅峰”这句话,就要快些做出改变。

至于唐嫣,虽然我们都知道她是被王家卫的新剧拖住了,但转型才是她现在最大的挑战,没有合适的角色只有佛下去,但佛太久了会被淡忘。

不过拼也未必一定赢,比如发狠演妈妈的87年生的张雨绮,张雨绮是因为《乘风破浪的姐姐》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但失去了综艺加持,如何在作品中见真章,才是真考验。

总的来说85花都没有躺平,上半年成绩参差不齐有人也有突破,但距离破局都有距离。

想想未来如果要考古,考古85花什么呢?绝美红毯吗?想想也不差,至少她们是真的美过。但最能让花期延续完成飞升的,还是作品。

而每个逐渐向中年女性移动的85花,都有一个完成突破的时间窗口,一旦错过,就再也无法追回。所以她们的脚步,最好快一点。

写在最后:当我站在2022年年中,去回顾这半年,脑海里浮现出一连串的问题:内娱到底进步了吗?如果有,他们进步的到底是什么?

如果要给上半年一个阶段性的评价,“怀旧”二字,倒是最为贴切。

现时的不断翻车,经典的陆续翻红。

但除了怀旧,内娱还创造了什么?

华语乐坛一潭浑水,影视剧爆款有限,流量和算法并没有创造更好的内容,反倒制造出新的问题。

《午夜巴黎》的最后,男主人公独白道:“人们总是以为自己生活的时代糟糕透顶,总以为如果能够回到过去,自己会更快乐。但在我们如今认为是身处黄金年代的那些人看来,他们当时所处的世界同样是苍白无力的。”

每个人,怀的都是自己的春,自己的旧。

怀旧救不了内娱,能救内娱的是改变。时间宝贵,切勿浪费。

心气儿没有丢,内娱的运气就不会丢。当大众一再怀旧,其实也是一种反对。

怀念的不仅是曾经的经典,更是经典背后,对观众的一份尊重。

而反对的,是流量至上,集体比烂的时代。

下半年内娱会好吗?答案不是注定的,要改变,就用行动回答——“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文/肥罗君 编辑/YY)

2022年,内娱开启大考古时代。从“打了羊胎素”到“你是我的神”,从《本草纲目》到王心凌,从手握“军烨”CP的《爸爸去哪儿3》到意外翻红的07快男,在4K越来越常见的5G时代,一段又一段座机画质的物料被翻腾出来,又成为流量密码。

时人沉迷考古的理由,无非两大类。一是物是人非。要借那些熟悉的符号怀念自己逝去的青春,或者怀念那个相对简单、人们还未被移动互联网割得四分五裂的时代。

二是对当今内娱感到失望。明星放眼皆“假人”,内容产品也流水线化严重,有钱有技术,偏偏整不出人民群众爱看的东西。

在此前提下,原本更多是吐槽一个内容产品套路明显、过时严重的“古早味儿”,竟逐渐变成了一个轻易不可获得的褒义形容、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安利词汇。就说最近,古偶、刑侦两大经典赛道同时出现了这种凭“古早味儿”获赞的新剧。算是产品的巧合,却是市场的必然。

我们或可借此讨论一下:当观众推崇“古早味儿”,盼着“内娱倒退十年乃至二十年”的大好事儿,大家究竟在怀念什么?

《梦华录》:正常二字,已经难得

《梦华录》,6月2日开播的鹅厂最新S+古偶,由企鹅影视、金色传媒、远曦影视出品,杨阳执导,张巍担任编剧。开播前后,该剧热搜不断,在各大榜单上位居前列,显示出一部大古偶应有的能量。

至于是不是真那么古偶新天花板、值豆瓣8.8分,硬糖君暂持保留意见。在硬糖君看来,其最大吸引力在于“古早味儿”,这也令该剧获得了更多“感情分”。

《梦华录》的“古早味儿”主要来自三个层面,首先是熟人熟脸。

两位主演刘亦菲、陈晓都是古偶起家的85生花,国民认知度较高,合体回归古偶给《梦华录》带来了不少话题度,也吸引了许多路人第一时间观看并加入讨论。岁月都会留下痕迹,但刘亦菲一举一动的身段,陈晓挥刀打斗的精气神,终究比不知哪里来的小年轻们感觉对味儿。

此外,该剧原著、关汉卿创作的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在2002年就曾被搬上荧幕,是《爱情宝典》的五个单元故事之一。“赵盼儿”、“宋引章”这些名字,观众不是完全陌生。

其次是外在包装上的复古。故事架设在宋朝,而非某架空世界,服化与置景的思路都会更加明确:女性角色告别了浮夸的韩式平眉、雷同的“披头散发”,妆容古典,多用盘发;少用特效,多用实景与外景,前几集特意突出了江南的小桥流水,东京则又是另一番气象。

至于成片的画面质感,能看出有些镜头还是进行了磨皮处理。但总体来说,光影细腻,没有古偶剧常见那种后期硬调导致的苍白失真,观感比较舒服。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故事与调性的古早感。宋朝市民文化蓬勃发展,《梦华录》便讲述三个女子凭出众的技艺在市井之间创业、经营一家酒楼的故事。不再是没有实感的宏大叙事,反而很有早年一些古装轻喜剧的感觉。

赵盼儿设计帮姐妹逃脱渣男、在汴京几次捉弄池衙内一伙儿人,正是许多民间传说与戏文里常见的“小人物智斗强权”桥段。放到现在,观众一样喜闻乐见。

当然,比之关汉卿原著、比之更早的《爱情宝典》,《梦华录》还是有一些下头点的——原著歌颂的正是底层互救,是“仗义每多屠狗辈”。《梦华录》的改编却对人物的妓女身份遮遮掩掩、百般找补,还整出个卖艺卖 身的鄙视链来。

女主是被迫沦为官伎的罪臣之女,故事开始时已经脱离贱籍。男主前几集名声不好、职场不顺,很狼狈地被追杀,后面身份揭晓,却是个有原生家庭问题的官二代。丞相爹为讨儿子开心,一出手就平了很多事,包括宋引章即将失败的“离婚官司”。如此种种,难免背离原著精神,削弱人物光彩——最后还是靠官大一级压死人,那女主一番操作又有何意义呢?

但无论如何,在饱经各种大IP、小甜宠的荼毒后,《梦华录》的“正常”已足够难得——选角正常,制作正常,人是正常社会人。男女主的感情转变符合逻辑,不为了刁难而刁难,也不为了撒糖而撒糖。看似进展不够快,观众却主动品出所谓“成年人的拉扯”来,照样嗑生嗑死。

《警察荣誉》:鸡毛蒜皮,竟成奇观

《警察荣誉》与《梦华录》同日在豆瓣开分。该剧由中央电视台与爱奇艺联合出品,丁黑担任总导演,赵冬苓、谭嘉言担任编剧,张若昀、白鹿领衔主演,王景春友情出演,宁理、徐开骋、赵阳、曹璐、王同辉、李晓川等主演。

这个幕后配置偏传统,台前则是实力与网感兼具,很有梗。“法医秦明”与国产悬疑第一狠人“李丰田”成了一对怨种师徒,同框的画面令人直呼梦幻联动。

张若昀在该剧中饰演精力旺盛、话痨热心的见习民警,观众齐夸“二哈本哈”。而无人注意,就在《警察荣誉》播出的一周前,最新一版《法医秦明之读心者》也在网络上线。2022年了,主角还延续着张若昀版开辟的逼王人设,再加上演员稚嫩、谈恋爱等问题,该剧反响平平,在五六月份的刑侦剧混战中存在感稀薄。

与受困于从业者摆烂与偷懒的古偶剧正相反,刑侦剧的问题在于内卷严重。在平台舍得加码、新锐创作者与实力演员舍得下场的情况下,刑侦剧的水准提升很迅速,潮流迭代很频繁。

2014-2017年之间,网络平台爆发式产出一批刑侦悬疑剧,可能是受《神探夏洛克》等大热剧集的影响,抑或是因为多改编自网文IP,大多数走的都是奇情悬案逼王流——主角没有点天才的怪癖、过去的阴影或者宿命的对手,都不好意思出来混。

第二个高峰则是迷雾剧场带起来的电影级短剧潮。由神探追凶转向拼质感、拼表演、拼人性挖掘的社会派推理。可没过几年,这一流派的弊端也显露出来:即容易让主创陷入卖弄手法、故弄玄虚的误区,略显油腻。

随着审美的自然轮转,以及更多公检法机构参与出品,细分化、专业化与接地气,正在成为刑侦悬疑剧的“新趋势”——想一想被网友奉为童年神剧的《重案六组》,与其说是新,不如说是一种“古早味儿”的回归。

《开端》里的警察朴实而专业,不掉线也不抢戏。《猎罪图鉴》选择了画像师这个较少被影视化的工种,但破案过程也相当强调规章流程、团队合作。就连看似枯燥琐碎的调查走访,重要性也得到了展现。

《警察荣誉》则是聚焦基层民警,讲述四位警界新人在八里河派出所的成长故事。该剧人物多而不乱,从一位所长、四对师徒与各色案件中折射出社会生活、职场家庭的百态来,足见主创功力。

这里没有高智商犯罪与追车爆炸,电瓶车失窃就够得上一个绵延好几集的“大案”,卧底不是进犯罪团伙而是到高档会所。每个案件的糟心程度却又足以令人感叹一句“民风淳朴八里河”。

然而,对于生活在互联网构筑的虚拟世界,什么异国风光、奇情悬案都见过的年轻人来说,这些鸡毛蒜皮事件、身份各异的当事人和他们的奇葩家属、老警察们有心教授或随口提点的人情世故,甚至土里土气的街景、时不时接入的执法记录仪视角,反而都是一些很有吸引力的奇观。因此,该剧令一些人想起《重案六组》的同时,也被另一些人称为“剧版《守护解放西》”。

论复古的错误姿势

总结一下,所谓“古早味儿”是有一些共性的。

首先是制作上尊重专业,尊重观众,有匠心、不摆烂。其次,题材故事摒弃悬浮,回到地面上,具有本土性与人情味。更重要的是,剧情丰满,群像生动,台词不水。无论主角配角都为故事服务、都能出看点。而非流量明星主角和赶场般的工具人配角,戏份多少会激起粉丝一分一秒斤斤计较。

换句话说,就是粉丝专供的感觉很淡,让大众有参与的可能,也有参与的热情。

相比之下,另一种国剧复古潮就十分简单粗暴、甚至值得警惕了,那就是老剧翻拍。

不管是主动投机、还是迫于无奈,贵圈对IP的依赖有目共睹。四大名著、金庸武侠那是一直反复薅的。热钱时代,争先恐后改编网络小说与海外热剧。寒冬到来之后,则又将翻拍的目光投向老剧。

王心凌在《浪姐3》中一曲翻红,既掀起老歌《爱你》文艺复兴、全网翻跳,又引发了台偶考古潮。紧接着,一张新版《微笑pasta》的组讯在网上流传,这部王心凌、张栋梁主演的古早台偶时隔16年将进行翻拍。

而不盘不知道,这些年,台偶翻拍竟是组团来的。

其中《忘记你记得爱情》《你是我的命中注定》已于2020年播出,评分分别为2.8、5.2

另一遭遇组团翻拍的古早IP是“仙剑”。严格意义上讲,“仙剑”其实是游戏IP,只是早年唐人的两部仙剑改编剧从人物造型到原创梗都太过经典,以至于也像是老剧翻拍。如今在动或者将要动的新一批仙剑IP剧中,仅有《仙剑一》是进行过多次影视改编的,其余都是首次影视化。

还有一部经常用来打脸当今古偶的“网红老剧”《上错花轿嫁对郎》。原以为2021年李庚希那部《花好月又圆》就是它的翻拍新版,哪知今年4月,又有一部新版《上错花轿》开机,还打上“首次翻拍”的tag,兼有老版主演隔空站台。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高分老剧,如《李卫当官》《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从备案或者组讯等资料中,传出翻拍消息。

作为IP,老剧相比网络小说、高分海外剧的优势很明显——国民认知度高,营销造势事半功倍。但这并不意味着开播后成绩就会好。一方面,内娱的改编水准不敢恭维,并且因为政策或者其他原因,许多老剧到播出之际都改了名,想蹭也蹭不到。

更重要的是,有些老剧的“好”不是绝对的,而是情怀滤镜,即便一比一进行翻新,放到现在未必真有竞争力。典型代表就是许多漫改风格的台偶,浮夸雷人的桥段不胜枚举,真真是“相见不如怀念”。

复古能解救国产剧吗?也许能,但姿势得对。单纯的吃老本、炒冷饭多半是行不通的,不如踏踏实实,回归内容创作初心,获得观众们的“报复性好评”、吃到“古早味儿”红利的几率还大一些。2022年,内娱开启大考古时代。从“打了羊胎素”到“你是我的神”,从《本草纲目》到王心凌,从手握“军烨”CP的《爸爸去哪儿3》到意外翻红的07快男,在4K越来越常见的5G时代,一段又一段座机画质的物料被翻腾出来,又成为流量密码。

时人沉迷考古的理由,无非两大类。一是物是人非。要借那些熟悉的符号怀念自己逝去的青春,或者怀念那个相对简单、人们还未被移动互联网割得四分五裂的时代。

二是对当今内娱感到失望。明星放眼皆“假人”,内容产品也流水线化严重,有钱有技术,偏偏整不出人民群众爱看的东西。

在此前提下,原本更多是吐槽一个内容产品套路明显、过时严重的“古早味儿”,竟逐渐变成了一个轻易不可获得的褒义形容、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安利词汇。就说最近,古偶、刑侦两大经典赛道同时出现了这种凭“古早味儿”获赞的新剧。算是产品的巧合,却是市场的必然。

我们或可借此讨论一下:当观众推崇“古早味儿”,盼着“内娱倒退十年乃至二十年”的大好事儿,大家究竟在怀念什么?

《梦华录》:正常二字,已经难得

《梦华录》,6月2日开播的鹅厂最新S+古偶,由企鹅影视、金色传媒、远曦影视出品,杨阳执导,张巍担任编剧。开播前后,该剧热搜不断,在各大榜单上位居前列,显示出一部大古偶应有的能量。

至于是不是真那么古偶新天花板、值豆瓣8.8分,硬糖君暂持保留意见。在硬糖君看来,其最大吸引力在于“古早味儿”,这也令该剧获得了更多“感情分”

《梦华录》的“古早味儿”主要来自三个层面,首先是熟人熟脸。

两位主演刘亦菲、陈晓都是古偶起家的85生花,国民认知度较高,合体回归古偶给《梦华录》带来了不少话题度,也吸引了许多路人第一时间观看并加入讨论。岁月都会留下痕迹,但刘亦菲一举一动的身段,陈晓挥刀打斗的精气神,终究比不知哪里来的小年轻们感觉对味儿。

此外,该剧原著、关汉卿创作的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在2002年就曾被搬上荧幕,是《爱情宝典》的五个单元故事之一。“赵盼儿”、“宋引章”这些名字,观众不是完全陌生。

其次是外在包装上的复古。故事架设在宋朝,而非某架空世界,服化与置景的思路都会更加明确:女性角色告别了浮夸的韩式平眉、雷同的“披头散发”,妆容古典,多用盘发;少用特效,多用实景与外景,前几集特意突出了江南的小桥流水,东京则又是另一番气象。

至于成片的画面质感,能看出有些镜头还是进行了磨皮处理。但总体来说,光影细腻,没有古偶剧常见那种后期硬调导致的苍白失真,观感比较舒服。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故事与调性的古早感。宋朝市民文化蓬勃发展,《梦华录》便讲述三个女子凭出众的技艺在市井之间创业、经营一家酒楼的故事。不再是没有实感的宏大叙事,反而很有早年一些古装轻喜剧的感觉。

赵盼儿设计帮姐妹逃脱渣男、在汴京几次捉弄池衙内一伙儿人,正是许多民间传说与戏文里常见的“小人物智斗强权”桥段。放到现在,观众一样喜闻乐见。

当然,比之关汉卿原著、比之更早的《爱情宝典》,《梦华录》还是有一些下头点的——原著歌颂的正是底层互救,是“仗义每多屠狗辈”。《梦华录》的改编却对人物的妓女身份遮遮掩掩、百般找补,还整出个卖艺卖 身的鄙视链来。

女主是被迫沦为官伎的罪臣之女,故事开始时已经脱离贱籍。男主前几集名声不好、职场不顺,很狼狈地被追杀,后面身份揭晓,却是个有原生家庭问题的官二代。丞相爹为讨儿子开心,一出手就平了很多事,包括宋引章即将失败的“离婚官司”。如此种种,难免背离原著精神,削弱人物光彩——最后还是靠官大一级压死人,那女主一番操作又有何意义呢?

但无论如何,在饱经各种大IP、小甜宠的荼毒后,《梦华录》的“正常”已足够难得——选角正常,制作正常,人是正常社会人。男女主的感情转变符合逻辑,不为了刁难而刁难,也不为了撒糖而撒糖。看似进展不够快,观众却主动品出所谓“成年人的拉扯”来,照样嗑生嗑死。

《警察荣誉》:鸡毛蒜皮,竟成奇观

《警察荣誉》与《梦华录》同日在豆瓣开分。该剧由中央电视台与爱奇艺联合出品,丁黑担任总导演,赵冬苓、谭嘉言担任编剧,张若昀、白鹿领衔主演,王景春友情出演,宁理、徐开骋、赵阳、曹璐、王同辉、李晓川等主演。

这个幕后配置偏传统,台前则是实力与网感兼具,很有梗。“法医秦明”与国产悬疑第一狠人“李丰田”成了一对怨种师徒,同框的画面令人直呼梦幻联动。

张若昀在该剧中饰演精力旺盛、话痨热心的见习民警,观众齐夸“二哈本哈”。而无人注意,就在《警察荣誉》播出的一周前,最新一版《法医秦明之读心者》也在网络上线。2022年了,主角还延续着张若昀版开辟的逼王人设,再加上演员稚嫩、谈恋爱等问题,该剧反响平平,在五六月份的刑侦剧混战中存在感稀薄。

与受困于从业者摆烂与偷懒的古偶剧正相反,刑侦剧的问题在于内卷严重。在平台舍得加码、新锐创作者与实力演员舍得下场的情况下,刑侦剧的水准提升很迅速,潮流迭代很频繁。

2014-2017年之间,网络平台爆发式产出一批刑侦悬疑剧,可能是受《神探夏洛克》等大热剧集的影响,抑或是因为多改编自网文IP,大多数走的都是奇情悬案逼王流——主角没有点天才的怪癖、过去的阴影或者宿命的对手,都不好意思出来混。

第二个高峰则是迷雾剧场带起来的电影级短剧潮。由神探追凶转向拼质感、拼表演、拼人性挖掘的社会派推理。可没过几年,这一流派的弊端也显露出来:即容易让主创陷入卖弄手法、故弄玄虚的误区,略显油腻。

随着审美的自然轮转,以及更多公检法机构参与出品,细分化、专业化与接地气,正在成为刑侦悬疑剧的“新趋势”——想一想被网友奉为童年神剧的《重案六组》,与其说是新,不如说是一种“古早味儿”的回归。

《开端》里的警察朴实而专业,不掉线也不抢戏。《猎罪图鉴》选择了画像师这个较少被影视化的工种,但破案过程也相当强调规章流程、团队合作。就连看似枯燥琐碎的调查走访,重要性也得到了展现。

《警察荣誉》则是聚焦基层民警,讲述四位警界新人在八里河派出所的成长故事。该剧人物多而不乱,从一位所长、四对师徒与各色案件中折射出社会生活、职场家庭的百态来,足见主创功力。

这里没有高智商犯罪与追车爆炸,电瓶车失窃就够得上一个绵延好几集的“大案”,卧底不是进犯罪团伙而是到高档会所。每个案件的糟心程度却又足以令人感叹一句“民风淳朴八里河”。

然而,对于生活在互联网构筑的虚拟世界,什么异国风光、奇情悬案都见过的年轻人来说,这些鸡毛蒜皮事件、身份各异的当事人和他们的奇葩家属、老警察们有心教授或随口提点的人情世故,甚至土里土气的街景、时不时接入的执法记录仪视角,反而都是一些很有吸引力的奇观。因此,该剧令一些人想起《重案六组》的同时,也被另一些人称为“剧版《守护解放西》”。

论复古的错误姿势

总结一下,所谓“古早味儿”是有一些共性的。

首先是制作上尊重专业,尊重观众,有匠心、不摆烂。其次,题材故事摒弃悬浮,回到地面上,具有本土性与人情味。更重要的是,剧情丰满,群像生动,台词不水。无论主角配角都为故事服务、都能出看点。而非流量明星主角和赶场般的工具人配角,戏份多少会激起粉丝一分一秒斤斤计较。

换句话说,就是粉丝专供的感觉很淡,让大众有参与的可能,也有参与的热情。

相比之下,另一种国剧复古潮就十分简单粗暴、甚至值得警惕了,那就是老剧翻拍。

不管是主动投机、还是迫于无奈,贵圈对IP的依赖有目共睹。四大名著、金庸武侠那是一直反复薅的。热钱时代,争先恐后改编网络小说与海外热剧。寒冬到来之后,则又将翻拍的目光投向老剧。

王心凌在《浪姐3》中一曲翻红,既掀起老歌《爱你》文艺复兴、全网翻跳,又引发了台偶考古潮。紧接着,一张新版《微笑pasta》的组讯在网上流传,这部王心凌、张栋梁主演的古早台偶时隔16年将进行翻拍。

而不盘不知道,这些年,台偶翻拍竟是组团来的。

其中《忘记你记得爱情》《你是我的命中注定》已于2020年播出,评分分别为2.8、5.2

另一遭遇组团翻拍的古早IP是“仙剑”。严格意义上讲,“仙剑”其实是游戏IP,只是早年唐人的两部仙剑改编剧从人物造型到原创梗都太过经典,以至于也像是老剧翻拍。如今在动或者将要动的新一批仙剑IP剧中,仅有《仙剑一》是进行过多次影视改编的,其余都是首次影视化。

还有一部经常用来打脸当今古偶的“网红老剧”《上错花轿嫁对郎》。原以为2021年李庚希那部《花好月又圆》就是它的翻拍新版,哪知今年4月,又有一部新版《上错花轿》开机,还打上“首次翻拍”的tag,兼有老版主演隔空站台。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高分老剧,如《李卫当官》《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从备案或者组讯等资料中,传出翻拍消息。

作为IP,老剧相比网络小说、高分海外剧的优势很明显——国民认知度高,营销造势事半功倍。但这并不意味着开播后成绩就会好。一方面,内娱的改编水准不敢恭维,并且因为政策或者其他原因,许多老剧到播出之际都改了名,想蹭也蹭不到。

更重要的是,有些老剧的“好”不是绝对的,而是情怀滤镜,即便一比一进行翻新,放到现在未必真有竞争力。典型代表就是许多漫改风格的台偶,浮夸雷人的桥段不胜枚举,真真是“相见不如怀念”。

复古能解救国产剧吗?也许能,但姿势得对。单纯的吃老本、炒冷饭多半是行不通的,不如踏踏实实,回归内容创作初心,获得观众们的“报复性好评”、吃到“古早味儿”红利的几率还大一些。上周三《创造营2021》首播,国际学员实力吊打国内学员,看完整期节目后秀粉们纷纷在感慨“我们内娱好像要完蛋了!”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组“糖果超甜”组合,参加过《偶像练习生》的陆定昊以及参加过《以团之名》、《ProduceX101》的魏子越不仅没有给大家带来惊喜,还让不少粉丝感到失望。自称“回锅老人”,入行六年的陆定昊不仅在初舞台表演中破音,加试环节也没有出彩的地方。整组的自我介绍和表演还被韩美娟吐槽这不是“糖果超甜”而是“糖果齁咸”,他们的可爱让人感到心慌。

请多给我们美娟一些reaction吧!

而其他几组的表演也没有太多亮眼的地方,除了个别学员比如奥斯卡、周柯宇还算是让我觉得实力不错,其他人不是唱歌跑调就是跳舞出现失误,不禁让我开始担心起这届创的水平是不是真的不行了。

低情商:你们跑调了 高情商:你们很有默契

直到第一组国际学员的出场,才让我对这个节目重新燃起了一丝热情。米卡、和马、庆怜三人组的初舞台一开口就让我目瞪口呆,我仿佛是在看一场专业的演出,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加试环节三个人也都完全实力在线,不论是米卡的唱歌还是庆怜的rap都让人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专业,尤其是和马演唱的《水星记》这首大家都特别熟悉的中文歌,不仅让人看到了诚意,也看到了努力,在第二天直播的《创造营首秀副本》中他也提到,这首歌他听了一千遍甚至更多。

此舞台值得反复观看

如果说这一组是Vocal实力担当,那么另一组来自日本的赞多和力丸可以说是《创造营2021》的舞蹈天花板了。一个是世界舞蹈比赛的冠军,另一个则是给知名海外组合做过编舞的编舞老师。二人的舞台可以说是“炸翻全场”,作为一个对舞蹈没什么了解的普通观众,看了他们的表演后心里有着无数的惊叹和佩服,就这个水平来参加《创造营》当导师都不过分吧,不得不说这次鹅请他们来真的是有赚到!

如果其他学员中有人是舞蹈天花板,那他们俩可能就是突破了天空

看完第一期(上)节目,我已经开始陷入了迷茫,国际学员的水平简直超出了我的预期。相比之下,国内学员的表演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惊喜,那一刻我真的有一种“内娱是不是要完蛋了”的感觉。

其实也不是完全对国内选手不自信,只是近几年国内的“101系”选秀也办了很多届,实力优秀的人基本上也在层层筛选中被筛得差不多了。秀粉们也深知现在剩下的人里有很多都是为了露个脸来参加比赛,对他们也并没有抱有什么太高的期待,可这并不代表大家就能接受应付观众的舞台。很多选手都不是第一次参加这类节目,有些人实力是有的,只是缺少运气和人气,有些人几年过去了不仅没有什么进步,实力反倒是倒退了不少,在之前节目中的“滤镜”也逐渐开始破碎了。

正当我还陷入“内娱要完蛋了”的恨铁不成钢中,《创造营2021》第一期(下)提前上线了!这期一上来就宣布了赞多获得满腰(也就是全票),我真的很难想象在场的人里谁能有理由不为他这样的表演“撑腰”

就像周深说的:“我自己理解的国际化男团,是你去到任何地方,没有人认识你,但是你表演完一个秀之后,就是会吸引到人的男团”

“满腰”实至名归!

相比第一期,这期的剪辑逐渐开始“正常化”,许多实力不错的选手依次出场了,曾涵江和刘彰的rap对决、吴海的舞蹈加试开始将国内选手的水平逐渐拉回。

井胧的现场版《丢了你》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惊喜,那个曾经在短视频里的男人他走出手机了,他让我对创4选手的vocal又有了信心。胡烨韬,前一秒我还在称他的外表很“妹妹”,下一秒他的舞蹈加试就让我感受到了“飒”。

甘望星,曾经“一条爆炸”的长沙世界之窗鬼屋NPC,凭借帅气的外表吸引了无数网友的喜爱。但是一开口浓重的口音差点把我带走,不禁感叹挺好个帅哥怎么就长了张嘴呢?果然上天还是公平的,它给你好看的外表时注定是要让你失去些什么。不过在第二天的《创造营首秀副本》直播里,网友提问他“要不我是聋的,要不你是哑的”时,他的回答让我对他有了改观,他说“我觉得你现在就把手机弄成静音吧,你们不能聋,我也不能哑”虽然帅哥现在的实力水平还不够好,舞蹈也只学习了一个月,但好在对待节目的态度是认真的,再加上这个颜值,帅弟弟还是能让我爱下去的!

如果不能成团,拜托考虑去演偶像剧吧!

“回锅肉”组的几位选手也没有让我失望,相比前一期的“回锅肉”选手,这组实力明显好了许多,伯远的加试舞台真的“燃到爆”,尽管参加了好几次选秀也没能成功出道,但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什么叫做坚持,即使每次都是不好的结果,但能够站在舞台上就已经很满足了。

vocal对决也是给了我不少惊喜,几个版本的《永不失联的爱》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国际友人米卡的演唱就不用说了,好听二字已经说累了,俞更寅、张星特的演唱为国内选手挽回了不少面子。让我意外的是甘望星,虽然初舞台一般,但安静下来唱歌时,他的音色还是深深吸引住了我(帅哥抓紧时间好好练习普通话啊!)

经过了这一轮的表演,A班的位置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之前首批A班周柯宇、奥斯卡、林墨全部被换下,于洋、李嘉祥、赞多、力丸、胡烨韬、伯远、俞更寅暂时排名前七。

来自泰国的高卿尘和尹浩宇,只学习了三个月的唱跳和中文是让我感到意外的。以往的选秀节目里我也看到过很多只练习了几个月就来参加的选手,其中不乏有一些唱跳不堪入目的,但是他们两个的表演却让我看到了更多的是态度。虽然他们的表演还不够成熟,也没办法和之前几组国际学员相提并论,但不难看出他们确实做了充足的准备,而不是让你看完就觉得他们只是来这里玩玩。

如果说前面的一些选手为国内学员挽回了一点面子,那么接下来刘宇的出场让我瞬间觉得“我们内娱好像又有救了!”《天下》整组的表现都很好,五个人的中国风舞台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舞蹈的力度和气息的控制都恰到好处且观赏性极强。

刘宇和王孝辰的加试表演《大鱼》更是深入人心,一个舞姿翩翩,一个笛声悠扬。

最后他们还交换了物品,我已经脑补出一个故事了!

本来我以为这就是极致了,结果没想到更让人惊喜的还在后面,我只能说鹅真的很会搞选秀,他们真的太清楚观众想看什么了!刚才刘宇在表演的过程中剪辑就好几次给了赞多,采访时刘宇也有提到赞多的表演。这不,正面的对决就来了,与其说是对决我更想说这是一次文化上的交流,两种不同的舞蹈风格很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毫无违和感。

这真的是不付费就能看的吗

薛八一: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我却没有姓名

看完两期的《创造营2021》,我的心情从“我们内娱要完蛋了”转换到“内娱好像又有救了”,不得不说鹅还是会玩,第一期的剪辑让大家觉得这届国内选手都是“我不行”,第二期就立马来了个“我装的”

总得来说,我对这届的《创造营》还是充满了很多的期待,从前两期的剪辑和选手的发挥上来说都让我有想要看下去的欲望,同时也特别期待后面公演时选手们能够擦除什么样的火花。


suohan888 2022-07-17 20:56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查看完整版本: [-- 娱乐复兴靠考古,国剧出圈靠翻车!2022上半年的内娱继续摆烂了[65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