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2-05-04 08:15 |
他是文雅的大学老师,也是朋克的摇滚男孩。 他是人人称颂的大满贯影帝,也是被30家媒体联合抵制的“劣迹艺人”。 他是王志文,一个所有矛盾的集合体。 被李少红怒批“太狂”,对着赵宝刚拍桌子,将金主爸爸告上法庭。 朝镜头竖中指,骂自己的电影是“烂片”,因为一个女人发誓此生不和冯小刚合作。 细细算来,王志文应该是娱乐圈当之无愧的“叛逆者”第一人。 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王志文到底是“耍大牌”还是“有骨气”? 一、 1988年,还没大学毕业的小透明王志文,和大导演李少红在电话里争得面红耳赤。 当时李少红正在筹拍一部悬疑题材的电影,看中了还是新人的王志文。 本以为王志文会欣然接受自己的邀请,没成想竟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18线演员身上吃了个闭门羹。 王志文表示,自己要先看过全部的剧本后再决定是否出演。 当时剧本还在不断修改,尚未确定好一个最终版本,自然也就没有拿给王志文看。 尽管王志文十分渴望拍戏,可对于剧本的选择依然慎之又慎。 不管导演怎么苦苦邀请,王志文始终不为所动。 就这么几次三番,导演彻底没耐心了,对着电话那头的王志文气急败坏道: “你不过是个没毕业的学生,也太狂了吧!” 话不投机半句多,二人闹得一拍两散。 这件事只是王志文人生中的一个缩影,作为娱乐圈最有脾气的影帝之一,王志文从小就和别人与众不同。 王志文长在上海,从小就是调皮捣蛋的一把好手。 都说男孩子最擅长数理化,王志文却恰恰相反。 小时候父亲总爱带着王志文去看话剧,这让他对小说话本颇有兴趣,整日手不释卷。 或许是受此影响,王志文的理科成绩一塌糊涂。文科成绩,特别是语文却是学校数一数二的。 在古籍善本的墨水里泡着长大,王志文也染上了一些“文人风骨”。 只要是他认准了的事情,可谓是“虽九死尤未悔”。 王志文年龄很小时,就认定了自己以后要去当一个演员,在舞台上体会那些各有风味的人生。 初中毕业,他放弃了去普通高中学习的机会,转而选择了艺术团专门学习艺术表演。 那时候的艺术学校不如现在这般浮躁,他们将“学艺先学德”这句话,贯穿在所有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 在这里,王志文接受了系统的表演训练,也在心中悬上了一把名为“艺德”的刻度尺。 时间一晃就来到了高考这年,在艺考中,王志文顺利走上了北电的门槛。 只要高考文化课成绩过线,他就能如愿进入北电。 按照王志文平时的成绩来看,他几乎已经一只脚踏进了北电大门。 当然,这是在不出什么意外的前提下。 高考前夕,王志文着急骑车赶去考场,脚下的速度比往常快了许多。 一个没留神,他和前面的汽车撞了个满怀。 强大的冲击将王志文高高抛起,然后重重落下。 性命没什么大碍,可惜全身多处骨折。 在医生的巧手下,王志文被裹成了个“木乃伊”。 似乎是觉得王志文还不够惨,临走前医生撂下一句话: “别乱动,不然可能瘫痪。” 王志文父亲早早去世,全靠母亲一个人的工资将三个孩子抚养成人。 这些年为了追求自己的演员梦想,王志文没少花了母亲的钱。 虽然母亲对此毫无怨言,默默无闻地支持着儿子的梦想。 但对于王志文来说,他的梦想已经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梦想,更是对母亲的一个交代。 医生的话在王志文耳边炸开,将他心中的梦想和抱负炸得粉碎。 不甘和愧疚在他心中盘旋、盘旋... 来不及考虑什么后果,他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坚决要参加高考。 别人坐着写,他躺着写。 别人一个考场一个老师,他一个人一个老师,还有专业的医生在旁边照顾。 在这种条件下,他以文化课第一的成绩“爬”进了北电的门。 本以为进了北电就能当演员,可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二、 王志文绝对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大眼睛高鼻梁的帅哥。 甚至于眼袋、肿眼泡、鱼尾纹、法令纹、抬头纹一个不落。 这些杂七杂八的各种皱纹组合在一起,让王志文看起来老了十岁不止。 北电老师非常直白地指出:“我们招你就是看中了你的文化课成绩,想让你以后来当老师。” 言外之意,当演员你就别想了,条件不够。 果不其然,和老师所言一样,大学四年,别的同学都邀约不断,只有王志文无人问津。 唯一一部男主邀约在他大四这年姗姗来迟,他还因导演不肯给自己看剧本,双方闹了个不愉快。 这就是王志文,只要他坚持的事情爬也要爬到终点。 但若结果并非所愿,他宁愿放弃这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 因为一直没遇上合适的剧本,他选择留校当一名老师。 平常除了拍戏,王志文最喜欢的就是看书,偶尔还会玩玩儿摇滚。 这让他身上既有文雅的书生气,又兼具不羁的浪子气,颇得女孩子的欢心。 当时还是学生的徐帆,被王志文迷得七荤八素,不顾二人师生身份上的差距,对他展开了疯狂追求。 一个是风流浪子,一个是青春俏佳人,天雷勾地火,爱情就这么来了。 不顾所有人的非议,王志文将徐帆从学校接出来,和自己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同居生活。 徐帆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小女人,为了心爱的人,她甘愿洗手作羹汤。 王志文在学校上课,徐帆没课了就来给他做饭,为他收拾家务。 刚开始,二人还是甜甜蜜蜜的一对璧人。 但随着徐帆进入娱乐圈,二人之间便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朋友的介绍下,徐帆认识了当时还没有名气的冯小刚。 冯小刚对她一见钟情,但徐帆那时正和王志文处于热恋之中,对冯小刚的第一感觉并不咋地。 冯小刚身穿一身皮衣皮裤,骑着嗡嗡作响的大摩托。 徐帆心想:“这人怎么这么招摇,和一只花孔雀一样。” 当时王志文虽然还没有那么有名,但好歹是个老师,颇有人脉资源。 徐帆一直想让王志文给她介绍资源,王志文说什么也不肯。 1991年,徐帆在《大太监李莲英》中认识了当时的大导演田壮壮。 田壮壮在导演界是什么地位呢? 就是后来的冯小刚、张艺谋见了他,都得恭恭敬敬的在合照中让出c位。 徐帆这次算是攀上了高枝,背着王志文和田壮壮在片场打情骂俏。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些风言风语很快传进了王志文的耳朵里。 普天之下的男人最怕自己被戴上一顶绿帽子,王志文也不例外。 当场,王志文气血翻涌,只觉得一股恶气憋在心口。 等到徐帆回家,他们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王志文一向是个暴脾气的,看着徐帆哭得梨花带雨的脸,他心里只觉得恶心,不愿意再和她多说半句,拎起她的行李直接扔出门外。 和王志文吹了,和田壮壮也没成,二人拍完戏就分道扬镳,徐帆到最后竟什么都没捞着。 那应该是徐帆人生中最痛苦的一段时间,她整日里躲在房间以泪洗面,吓坏了她的朋友们。 这时,冯小刚得知徐帆和王志文闹掰了,便趁虚而入夺得了佳人芳心。 和徐帆分手后,王志文冷静下来觉得自己不该这么冲动,也许当初他听到的谣言并不属实呢? 可当他回过头来想找徐帆好好谈谈时,徐帆已经和冯小刚成双入对了。 要知道,当时冯小刚已有家室,妻子刚为他生了个可爱的女儿。 王志文对于徐帆插足别人家庭的做法十分厌弃,对于冯小刚的人品也在心中掂量了掂量。 经此一事,王志文再也没和冯小刚合作过。 中国有句话叫:风水轮流转 和冯小刚结婚后徐帆过得并不幸福,对方多次在外面花天酒地,频频被曝出和女星的绯闻。 而徐帆却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镜头前还要为他说好话。 反观王志文婚后,对娇妻有求必应,将她宠到了天上。 也不知徐帆见此作何感想,是否会后悔当初自己的所作所为。 当然,这是后话了。 三、 王志文在北电当老师的生涯并没有持续太久。 1994年,他主演的《过把瘾》播出,凭借这部作品,他火得一塌糊涂。 那个时代最火的演员都长着唐国强、张丰毅这种端正大气的脸,打眼一看就一身正气。 只有王志文凭借痞帅的气质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 小红迎合审美,大红改变审美。 毫无疑问,王志文就是那个凭一己之力改变大众审美的人。 各地影迷给王志文写的信如雪花般朝他涌来,但凡有他出席的活动,现场必定人满为患。 一次,王志文和导演赵宝刚一起出席一个宣传活动,现场被狂热的粉丝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活动结束后,他们被围得动弹不得,迟迟无法离场。 导演赵宝刚着急的想要离开,到处寻找出路。 突然,他看见窗户外面有一处平台,便拉着王志文和其他主创人员准备翻窗逃跑。 窗户刚一打开,外面的铁皮擦着赵宝刚的脑袋划过去,连帽子带脑袋划了一个大口子。 赵宝刚顾不得处理伤口,先带大家艰难的逃出了人山人海。 事后,赵宝刚在医院缝了足足四针。 一直到庆功宴上,他脑袋上还裹着厚厚的纱布。 赵宝刚拍得好几部戏大获成功,他一跃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实力导演。 庆功宴上,认识的不认识的纷纷朝赵宝刚敬酒献殷勤,仿佛看不见他头上裹着的纱布。 赵宝刚一杯接一杯的喝酒,旁边的王志文看不下去了。 也不管在场的咖位有多大,会不会得罪人,他一拍桌子,生气的说: “你们再让他喝酒,我现在就走!” 和王志文合作过的演员江珊曾这样评价他: “他是个很真诚的人,在这虚伪的社会中,这份真诚会得罪很多人。” 从出道以来,王志文身上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 在活动中,他嘴里嚼着的口香糖没地方吐,就顺手从兜里掏出一张纸吐了出去。 谁承想,兜里的这张纸是个记者的名片。 不巧的是,这一幕被名片主人抓了个正着。 面对该记者的质问,王志文恭恭敬敬的道了个歉。 这位记者并没有打算这么轻易就此作罢,继续对王志文咄咄逼人。 “歉也道了,不是也赔过了,你还想让我怎么办?”王志文的脾气也上来了。 在该记者看来,王志文此举不单是对他,更是对整个行业的挑衅。 于是,这件事从这一个记者和王志文的恩怨,演变成了王志文和整个记者行业的恩怨。 记者和演员本就处于矛盾两面,二者早就势如水火。 终于,这根导火索由王志文点燃,烧到了他自己身上。 30多家媒体联合写了一封公开信diss王志文,更有一些记者扬言要将他封杀。 王志文也不虚,一句“观众不是透过媒体来了解我”,将这些记者怼的哑口无言。 毕竟,王志文是真有实力在身上的。 他连金主爸爸都敢怼,更不要提一个小小的记者了。 四、 2003年,王志文将《芬妮的微笑》的投资方告上了法庭。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奥地利女孩为了爱情和信仰永远留在中国的故事。 第一次见到这个剧本,王志文就被这个奥地利女孩的故事打动了。 虽然对于这个剧本有点不太满意,但冲着这个故事,他还是接下了这部戏。 而他接戏的前提是,对方要改剧本,直到拿到王志文本人签名同意的剧本后才能开拍。 并且,这一条白纸黑字的被写进了合同中。 合同签是签了,可王志文没拿到修改后的剧本,制作方突然打电话让王志文进组。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所有工作都就位了,只差王志文进组就能开拍。 此时王志文突然反悔的话,会导致所有人的准备工作付之流水。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部中外合作的电影,如果中方未按照约定时间完成作品,就要赔偿对方巨额的违约金。 尽管王志文不满意这个剧本,顾全大局,他还是硬着头皮演完了整部戏。 拍摄过程中,王志文多次向编剧提出自己的想法。 比如那场结婚的戏,神父不能表现的很慌乱。 教堂外面飞机轰炸,里面神父镇定的主持完婚礼,这样才能烘托出二人爱情的坚贞。 可编剧对自己的剧本固执己见,压根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电影上映后,王志文提出的那些问题,最后都成了观众们吐槽的槽点。 更值得一提的是,首映式上,电影原型瓦格纳夫人在前一天晚上溘然离世。 为了表达自己的哀思,王志文本意在采访时中间空出一个位置,留给未能到场的瓦格纳夫人。 谁知,当晚采访过程一团乱麻,王志文对瓦格纳夫人的纪念方式被乱哄哄的现场毁掉了。 而且主创人员满脸骄傲的对着镜头大谈特谈这部电影怎样怎样好,未曾提过一句瓦格纳夫人。 本来王志文就对这部电影不甚满意,现在更是厌恶到了极点。 当记者让王志文谈谈自己的想法时,他黑着一张脸实话实说: “这部电影我还没看过,不知道好不好。” 记者们仿佛找到了可以挖掘的爆点,接着问: “那您对电影有什么不满意吗?” 王志文毫不留情: “我认为剧本存在很大问题,我当初是冲着题材才接的这部戏。” 当这部电影在电影节上获奖,王志文满脸不可思议: “莫斯科人瞎了眼吧!” 制作方一气之下将王志文告上法庭,王志文也不甘示弱,接着送了投资方一张法院传票。 不愿意做的事不做,不乐意说的话不说。 这就是王志文,一个绝不向资本低头的叛逆演员。 为了给观众呈现更好的作品,王志文从来不接广告,也不上综艺,甚至很少在访谈中出现。 在王志文看来,每次在除作品之外的镜头前出现,都是在消耗自己作为演员的灵气。 别人王志文看得多了,再看王志文演得戏,就会觉得没什么信服力。 反观如今众多因拍广告、开直播捞金的演员们频频翻车。 不得不说,王志文此举当真是个明智的选择。 怼记者、对投资方、朝镜头竖中指...... 对于王志文而言,这世界上就没有他不敢怼的人。 可就是这样一个放荡不羁的演员,对自己的家人和影迷却非常温柔。 为影迷朋友手写信表达心意。 老婆怀孕时化身大厨为她变着花样的做饭。 儿子出生后化身“宝爸”,看孩子的眼神温柔的要掐出水来。 是怼天怼地的百变影帝,也是颇具江湖仗义的摇滚书生。 有王志文,是内娱的福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