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福寿螺为什么却在印度成了香饽饽?[20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福寿螺为什么却在印度成了香饽饽?[20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姜谷粉丝 2022-04-24 07:13
全球化的今天,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都有机会从故乡踏上另一片土地。不过与人类不同的是,动物的这种迁徙也许会成为一种灾难。生物入侵如今已是全球性的问题,澳大利亚、美国、中国等不少国家都饱受入侵物种的危害。
泛滥的小龙虾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上已有的记录,我国现有660种外来入侵生物,其中有超过70种生物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威胁或者具有潜在威胁,年经济损失超过1190亿。其中不乏福寿螺这样的生物,曾给我国带来3个亿的经济损失
泛滥的水葫芦

这种生物曾经是餐桌上的美味,如今惨遭大众唾弃,农业工作者更是不待见它。除了对我国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外,这种生物还会传播疾病,成为寄生虫的感染宿主。但是在隔壁印度,这种生物非但没有被人们鄙视,并且还成了不少地区的香饽饽被当成饭吃。
福寿螺

为什么福寿螺会对我国的经济造成损失?福寿螺是如何从国人的餐桌上走下去的?福寿螺为什么成为了入侵物种?福寿螺的危害有哪些?本文接下来将从福寿螺的生物特性、福寿螺的寄生虫感染,以及印度的宗教饮食文化这几个方面来解答这些问题。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我国造成3个亿损失的福寿螺,为何却在印度成了香饽饽,还被印度人民当饭吃?
福寿螺基本特征

入侵的福寿螺
如果喜欢在夜市聚餐的小伙伴想必一定不会对福寿螺感到陌生,这种个头大出田螺数倍的淡水螺很有可能会被不法商贩当作田螺滥竽充数。要是没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很有可能就会因食用不当而出现寄生虫感染。那么这种具有食用风险的生物又是怎么来的呢?
福寿螺和田螺对比

福寿螺也被称作苹果螺,原产地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尽管外形看似非常像中国本土的田螺,但是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区分出来。福寿螺的螺壳呈短圆的球形并且螺纹右旋,通常有4~5个螺层。螺塔低,缝合沟深,气孔小,螺壳整体比田螺更大更薄。而且它们的壳背中还有气囊,可以辅助呼吸。
一只直径八公分的福寿螺的外壳

我国引进福寿螺的历史并不长,只有三十多年的时间。最早这种淡水螺是从上世纪70年代从亚马逊流域引入东南亚,到了1980年左右,福寿螺开始引进广东、广西。最初这种淡水螺只是弥补我国淡水生物市场的空白,不过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生物的危害性。
如果仅是把福寿螺当作养殖生物进行饲养,那么处理福寿螺也会有一个相对集中的办法。但是人们发现这种淡水螺的肉质和口感上来讲远不如本地田螺那样鲜美,因此在传统市场上并不是特别受欢迎。
中国圆田螺的外形

后来我国不少养殖户在后来看见福寿螺的市场不如预期后,便开始选择野外投放,这种简单粗暴的解决办法为日后埋下了一个安全隐患。在国外,人们曾尝试过在田地里饲养福寿螺,希望能够得到双丰收。
福寿螺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种淡水螺繁殖能力极快,耐病害能力也强,并以农作物的根茎为食。不少农作物很快就被福寿螺啃食干净,而在我国也同样面临了这个问题。曾经有研究人员对福寿螺的失控蔓延进行过研究,以温州监测为例,福寿螺平均以每年10公里的速度向北扩张。
大个的福寿螺

由于繁殖能力、耐受能力强,在野外的福寿螺很快就开始泛滥起来,侵占其他植物的生长空间,共给我国带来了3个亿的经济损失。
我国进入2000年后就开始陆续对福寿螺入侵展开了处理工作。但这还不是福寿螺走向被人唾弃的最终原因。
成箱的福寿螺

被人嫌弃的福寿螺
如果福寿螺要是好吃,可能在中国还能两说,但问题就出现在这。过去曾有报道人们因食用福寿螺不当,导致上百人出现寄生虫感染。也就是在这一时期,福寿螺在中国彻底失去了存在意义,福寿螺在人们眼中也成为了威胁环境的入侵生物。
福寿螺在我国的寄生虫感染案例中,主要以广州管圆线虫病为主。这种寄生虫容易出现在未熟透的带有寄生广州管圆线虫的淡水产品中,尽管它可以被治愈,死亡率不高,但是会造成严重的头痛、发热,以及面部神经瘫痪,甚至痴呆。
广州管圆线虫,主要寄生于鼠肺部血管

随着人们的防范意识增强,不少人开始警惕起福寿螺的危害,越来越多的人也逐渐认识到它们的影响。不过就是这样一种在我国遭人唾弃的生物,到了印度却成了另一种画风。
印度人不仅没有嫌弃这种淡水螺,还把它们制成了菜品,并被当作饭吃。难不成印度人的抵抗力已经强大到可以和寄生虫对抗了吗?还是说他们另有路子?
福寿螺在印度成为美食

实际上印度人当然知道福寿螺的危险,不过对于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和风俗来讲,地方差异造就了这种现象。大多数已有的福寿螺寄生虫感染案例中几乎都是因食用未煮透的螺肉,而印度人在处理螺肉时会将福寿螺完全煮熟并且清理掉不可食用的部位。
螺肉

对于喜欢追求鲜美的国人而言,这种做法无疑损失了螺肉的口感和肉质,过度的高温烹饪将会让螺肉变得又柴又硬难以下口。而印度人的解决办法是撒上大量的香料和调味料,最终做成类似咖喱一样的食物配上米饭食用。经过一系列的烹饪处理,寄生虫和病菌感染风险也基本上被消除,不过这种饮食文化未必所有人都可以接受。
腹足纲贝壳形态图

综合来看,福寿螺在我国由于各种负面报道,以及它本身的生物危害性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不良印象,因此福寿螺即便可以食用也会被人们下意识地给抛弃。对于印度人来讲,特别是贫民阶层,这可是不可多得的优质食物之一,福寿螺就此成为了香饽饽。
宗教文化带来的饮食结构转变
如果我们把饮食拉升到一个文化层次其实就不难看出为什么。提及印度食物,宗教文化一定是一个离不开的话题。从宗教文化上来看,印度主要以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和耆那教为主。食肉对于印度人而言实际上是一个宗教选择问题,例如印度教教义中的不杀生,食肉行为会增加教徒的业障。
印度咖喱

对于伊斯兰教而言,猪肉也成为忌讳,加之牛在印度人心中普遍的神圣地位,因此大部分印度人都会选择食素。总体来讲,除了牛奶和鸡蛋这类具有蛋白质的食物会被大多数印度人接受,肉食不会经常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
据相关资料统计,印度素食人口约占23%~37%。但在不同教派和地方风俗习惯中,吃素又有不同的标准,因此印度人口中的素食主义者要远高出这个统计。
印度种姓制度

如果再将时间推回更早的一个时期,大约在公元5~8世纪,随着印度宗教习俗的改变。主流的食肉祭祀成为了禁忌,如婆罗门这样的高种姓阶层开始转为食素,因此杀生、食肉成为了低种姓的标识。
直到今天,种姓制仍然存在于众多印度人的心中,这种饮食文化的选择使得底层平民只有选择那些便宜的肉食来维持生活。
正在吃饭的女孩

为什么这么说?根据2015年的一项市场调查,加尔各答地区的素食远比肉食昂贵,如果需要完全维持纯素食生活将会是一笔不小的生活负担。因此,结合宗教文化和饮食习惯来看,印度居民的选择实际上非常地被动。种姓、地区文化和宗教社群之间的差异决定了印度人的饮食结构。
福寿螺

大多数底层民众的生活和劳动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及时补充营养和蛋白质对他们而言非常重要。因此像福寿螺这样的生物对于底层民众来讲是很好的食物。他们又何尝不知道福寿螺的风险和危害,但是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去选择食用,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福寿螺能够在印度成为香饽饽。
印度平民

事实上,不仅是在印度,不少东南亚贫穷的地区,人们也会食用福寿螺,这都是无奈之选。因为经济落后使得人们能够选择的食物非常匮乏,能填饱肚子的前提下,又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
当越来越多的新中产阶级在印度教中推崇素食文化,以此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时,以及现代欧洲经济呼吁的低碳环保理念,减少食用肉类来控制碳排放。
正在吃饭的印度人民

从这以上简单介绍的几点,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文化对饮食结构的影响,这种文化影响从侧面来看也反映的是一种政治经济学问题。在西方经济活动和印度传统宗教文化的影响下,印度人民的饮食结构也许才变得如此畸形。

沙漠之虎 2022-04-29 09:42
福寿螺,国家是严令禁止食用

smen 2022-04-29 14:14
说别人畸形 是不恰当的


查看完整版本: [-- 福寿螺为什么却在印度成了香饽饽?[20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