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最后的"背棺人" [23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最后的"背棺人" [23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姜谷粉丝 2022-04-20 07:05
2022年4月3日,清明假期的第一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赶到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的格凸村,为的是亲眼观看一项传承千年的“绝技”。

顺着游客的目光望去,赫然看见悬崖前有一个身穿红色衣服的妇女,好像正在做着徒手攀登的准备。
如此陡峭的悬崖,令人望而生畏,如果想要徒手攀爬,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图|正在崖壁上攀爬的罗登萍
可是这个名叫罗登萍的女人却不这么认为,只见她神情镇定,稍微整理了一下衣服,便伸手抓住崖壁上的一处凸起。
猛地一用力,整个人便离地而起。
只见她紧紧贴在崖壁上,手脚不停地交换,动作迅捷如猿猴,很快她就爬了十多米!
罗登萍身上没有携带任何辅助装备,也没有采用任何安全设施,眼看她已经在近乎垂直的悬崖上越爬越高。

图|正在打量悬崖的罗登萍
在一旁观看攀岩表演的人,不由得发出阵阵惊叹声。
一些胆小的人还捂住了眼睛,生怕罗登萍会不小心坠崖,但是在罗登萍几十年的攀登生涯中,她从未失手。
曾经的背尸人
对于罗登萍这样的人,当地民众称之为“蜘蛛人”。
罗登萍和她的父亲罗开科,都是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自治县格凸村的居民,她的父亲更是当地大名鼎鼎的最后一位“背棺人”。
这里是苗族群众的聚居地,“格凸”在苗语里的意思特别优美,将之翻译为汉语可以表达为“桃花圣地”。

图|身着民族服饰的苗族妇女
这里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独特的地理条件造就了这里独特的山川河流和风俗人情。
徒手攀岩就是当地非常有特色的传统技艺,熟练掌握后就能不借助任何工具,攀爬上几十米乃至百米的悬崖,这项技艺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
不少人会觉得纳闷,好端端地为什么非要爬上陡峭的山壁呢?
就算是为了通行也没有必要吧?

图|山崖上的悬棺
其实,这与苗族的一项独特习俗有关,那也是苗族早期的一种丧葬习俗——崖葬与悬棺。
崖葬是一种古老的丧葬风俗,在贵州多地都曾经有发现。
根据历史记载,贵州当地的崖葬风俗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在清代时出现得最多。
这种习俗的由来,在苗族的神话传说中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传说在黄帝大败蚩尤之后,蚩尤原本统领的九黎部落便四散各处,其中一支就是苗族的先人。

图|黄帝御龙(绘画)
他们辗转来到了格凸河流域一带,随后在这个地方定居。
不过这些人并没有放弃回到故土的美好愿望。
他们不愿客死异乡,所以去世后也不入土,而是让后人把棺材放在高高的悬崖上或者山洞里,期待着有朝一日自己的棺木能够回到故乡。
关于崖葬的来源,还有一种说法则比较现实。
由于靠近大山,这些地方蛇虫种类繁多,各种凶猛野兽出没。
死者的遗体常常遭受蛇虫野兽的侵袭,古人认为,如果人死之后遗体未能保存好,那就会永世不得超生。

图|停放在山崖间的棺木
常言死者为大,后人对此看得极重,所以他们便将死者的棺材放在悬崖或者山洞里,这样更能保持棺木和尸身的完好。
当然,还有一些学者提出,这种习俗的产生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都有密切关联。
紫云县一带大都是喀斯特地貌,土地贫瘠,可耕地面积很少。
古代本来生产能力就较为低下,耕地面积不足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所以为了尽量节约耕地面积,苗族先民才会将棺材放置到悬崖上,这样便减少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不论崖葬和悬棺习俗究竟是因何产生的,要将棺材放在悬崖上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古至今,不是每个居住在苗乡里的人都会攀岩的。
其中一部分人从小就刻苦练习负重攀爬,就是为了将棺材背上悬崖,安置稳当。

图|苗族“磨公”形象
古代苗族的葬礼有一个主持人,也就是巫师,在当地这个人被称之为“磨公”,世世代代的磨公自然也是掌握了这项技能的。
在悬崖上放置棺材,一般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在陡峭的悬崖上楔入粗木桩,然后将棺材放置在木桩上固定。
第二种方法则是在山崖上砸出放置棺材所需的坑洞,然后再将棺材置入其中。
第三种方式则是直接利用岩壁天然形成的缝隙或者洞穴。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除了“磨公”本人之外,要想把棺材运到悬崖上放好,还需要五六个帮手,他们也被称为“背尸人”。
古时候的苗族先民在举行葬礼时,往往需要6个攀岩好手。

图|悬崖山洞中的棺木
“磨公”要进行一系列祭祀仪式,祭天地祭祖先,先将存放棺木的位置选好,然后“背尸人”徒手攀爬到预定位置,打好放置棺材的木桩或者凿好洞穴。
随后他们将棺材的组件一件一件地凭人力背上绝壁,进行组装。
最后才将尸体背负上去,放入棺材内,至此葬礼才算完成。
据罗开科自述,在以前,他们这些背尸人还要为死者守灵三天三夜,遇到这样的事,就意味着他们三天三夜都不能吃喝,也不能睡觉。
现在,在贵州不少地方都能发现悬棺的踪迹,这为研究各个时代的民俗提供了确实的证据。

图|峭壁上的悬棺
通过对悬棺以及棺材内的陪葬物的研究,可以推断人们当时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形态。
这些遗迹都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文物,很多地方政府都对其实施了保护措施。
现在的“蜘蛛人”
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和思想意识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一切也影响着苗人的丧葬习俗。
崖葬已经越来越少,“背尸人”这一职业也渐渐消失。
不过当地的徒手攀岩技术并没有失传,在紫云县的许多苗族村寨中,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非常贫穷,人们想要填饱肚子并不容易。

图|在悬崖上攀爬的“蜘蛛人”
能够攀岩而上的“蜘蛛人”们,又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
解放初期,人民生活水平不高,许多生产资料极度缺乏,其中当然也包括肥料。
紫云燕子洞是一个巨大的溶洞,经测量这个洞高约116米,宽约25米。
每年春夏时节,这里的燕子以数十万计,每当这个时候,难以计数的燕子早晚在洞口上下翻飞,蔚为奇观,此地也因此得名。
如此数量巨大的燕子会产生许多粪便,燕子的粪便就是非常好的肥料,其中富含磷酸盐。
但是要弄到这些燕子粪非常困难,必须有人能够攀爬到岩壁上,手工搜集燕子粪便。
“蜘蛛人”为了获得一些额外的收入,开始爬上悬崖采燕粪。

图|在悬崖上攀爬的“蜘蛛人”
他们在腰上拴着编织袋,攀爬上延后,把收集到的燕子粪装入编织袋中,袋子装满后就用绳子把它吊下来放在船里。
当地种植的玉米、辣椒等各种蔬菜,只要在地里施用这种肥料都会长得非常好。
对于“蜘蛛人”来说,这些粪便一方面可以供自家使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卖钱。
据当地人说,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30斤燕子粪便可以卖到5毛钱,现在看来,这5毛钱微不足道,但是在当时这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了。
那时候,几乎每个“蜘蛛人”都会爬到高高的悬崖上,到山洞中搜集燕子的粪便作为肥料。
此外,那些生长在悬崖峭壁的草药和燕窝,也成为他们拿去换粮食的好东西。

图|在悬崖上攀爬的“蜘蛛人”
“蜘蛛人”的攀岩技术大都是家传,罗开科也是从自己的父辈那里学来的。
罗开科是这一代特别有名的人,罗登萍就是他的女儿。
几十上百米高的陡峭悬崖,罗开科可以徒手攀爬而上。
现在很多人热爱攀岩运动,但是大都要借助一些工具和辅助器材。
罗开科却不需要这些,他的一身攀登技术已经炉火纯青。
很多人认为罗登萍既然是罗开科的女儿,那么获得他的真传是理所应当的事。
实际却并非如此,罗开科起初认为家里祖传的攀岩技术传男不传女,所以并未打算把自己的一身本事传授给罗登萍。

图|在悬崖上攀爬的“蜘蛛人”
但罗登萍自幼目睹父亲飞檐走壁,深受影响,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向父亲提出学习攀岩。
罗开科对此自然是不愿意,罗登萍也不甘就此放弃,多次请求父亲传授这门技术。
一天,罗开科特意带着罗登萍出门。
当两人爬到陡峭处时,罗开科回头问连连喘气的罗登萍:“你是真的想学吗?”
罗登萍虽然已经气喘吁吁,但是她仍然坚定地点了点头。
罗开科被女儿的坚持所打动,开始全心全意地传授罗登萍攀岩技巧。
女儿的表现果然没让罗开科失望。
在女儿彻底出师之后,罗开科逐渐隐退下来。

图|在悬崖上攀爬的罗登萍
除了女儿罗登萍,他还收了几个徒弟,这些徒弟将他的一身绝技都继承了下来。
他的大徒弟叫黄小宝,黄小宝在悬崖峭壁上如履平地,一身功夫常常令人拍案叫绝,但是大家都万万没想到,如此身手矫健的黄小宝,其实是一位小儿麻痹症患者。
由于小时候患上了小儿麻痹症,黄小宝的双腿落下了些残疾,平时走路走不快,而且稍微有些跛脚。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攀岩,当人们看到他在几十米高的山壁上来去自如的时候,已经完全忘了他的双腿其实是有些不方便的。
黄小宝在十几岁时便拜罗开科为师,当时因为他双腿不便,罗开科其实有些犹豫——因为学习这门技术也非常艰苦,一个不小心便可能危及性命。
不过黄小宝意志坚决,罗开科也被他打动了,这才收下他作为自己的大弟子。

图|在悬崖上攀爬的“蜘蛛人”
经过多年苦练,在平地上行走缓慢的黄小宝,可以自如地穿梭在陡峭的山崖中,令人无比佩服。
如果仔细观察黄小宝的手掌,会发现他的双手关节和常人不一样。
由于常年用力一些,他的手指关节已经变形突起,而且在手掌和手指间布满了厚实的茧,就像老鹰的爪子一样。
黄小宝的手掌非常有力,手臂力气惊人,这也是他的特色之一。
除了黄小宝和罗登萍,罗开科还有两个徒弟——王凤忠和周小国,他们都是当地出名的“蜘蛛人”。
王凤忠还有一手绝技,他能在悬崖上倒立,做出难度极高的动作。

图|罗开科接受采访
周小国也有自己的特色,他攀岩的速度之快,几乎无人能及。
罗开科的这些徒弟个个身怀绝技,是因为他这个师父技艺精湛。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曾经说过,自己从12岁的时候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攀岩。
家中兄弟四人,他是唯一一个彻底掌握这门技艺的人。
学习攀岩至少要5年时间打基础,他还曾经向记者阐述了4个攀岩的秘诀。
第一,在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要爬上爬下同时学,比如向上爬行两步后退也要退两步,随后再继续向上攀爬。
第二,一定要牢牢记住脚下的道路,不管是手抓还是脚蹬的位置都一定要记住,要做到上得去下得来。

图|在悬崖上攀爬的“蜘蛛人”
这样时间久了,他们就能记住自己曾经攀爬过的每一处山岩,在心里能有一条清晰的“道路”。
第三,在不同的地形要用不同的身法,用手用脚或者用头都必须找到最合理的着力点。
第四,如果身上开始出汗,就要停止继续攀登。
为什么会有这些秘诀呢?
罗开科说,大家都知道上山容易下山难,在向上攀登的时候头朝上,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四周的地形和路线。
但是在下山的时候,人是不可能头朝下攀爬的,依然是头在上,这样就看不到脚底下应该踩踏何处,在攀登陡峭的山崖时,如果记不住路线是非常危险的。

图|在悬崖上攀爬的“蜘蛛人”
即便是已经经过练习,出师了,也不能掉以轻心,在攀登时千万不能走神。
他们曾经遇到过有人因为走神而差点摔下悬崖的事。
在几十上百米的悬崖上,没有任何护具保护,只要稍有疏忽就会有致命的危险。
所以学习攀岩,必须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素质,不能紧张也不能马虎,如果人太过于紧张会呼吸急促,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蜘蛛人”的现状
从2001年开始,格凸村沿着格凸河一带进行了旅游产业的开发。
一些游客发现居然有人可以徒手攀爬到100多米高的悬崖采草药时,大为震惊,很快当地人的攀岩绝技便传开了。
这也顺利成章地成为当地旅游的表演项目之一。

图|峭壁上的悬棺
他们的表演场地大都在格凸河景区的燕子洞景点。
燕子洞是当地非常出名的旅游景点,水流穿梭于巨大的溶洞之中,两旁的悬崖上有着许多年来留下的悬棺。
有时候黄小宝等人会进行安放悬棺的再现表演,这其实也是一种祭奠仪式。
不过一般来说,这种节目不会轻易表演,在演出前需要通过苗族古歌的形式向祖先致敬。
而且其中许多细节也不能全部表现出来,只能做一个大概的展示。
在进行这种表演时,“蜘蛛人”会郑重其事地穿上祭祀专用的服装,打扮得整整齐齐地才出发。
这种表演会在悬棺洞进行,他们要坐着船前往。

图|游客们乘坐快艇驶入悬棺洞
一路上,人们会看到层层叠叠的悬棺挂在悬崖峭壁上。
到达指定地点后,“蜘蛛人”就要以一定的方法祭祀祖先。
他们会将一块悬棺上的木板运送到30米左右高的悬崖上去——这座悬崖虽然不算特别高,但是非常陡峭,攀爬时稍有不慎就会落入河中。
两人背着几十斤重的木板,手脚并用,非常顺利地爬到了悬崖顶上。
在进行遗体入棺仪式时,黄小宝充当了“磨公”的角色,他手里拿着宝剑,开始高声吟唱。
古老的歌曲阐述了苗族遥远的历史,大概意思就是说他们从东方来,死亡后也要回到东方去。
除了这样极具仪式感的展示,“蜘蛛人”最常见的就是徒手攀岩表演,有时候他们还会在绝壁上做出特技,例如倒立、翻跟头、单手吊挂等等。

图|将棺木吊到悬崖山洞中
观者也不禁替他们害怕,有的人将他们称之为“岩壁上的芭蕾舞者”。
出生于1980年的罗登萍,现在已经42岁,她在学习攀岩之初,也没有想到这能成为自己的职业。
罗登萍平时表演攀登,每个月能有3000多元收入,到了旅游旺季的时候,每个月收入能达到8000多元。
罗登萍早已已经成家生子,丈夫替人开车拉货,她还是继续从事攀岩表演,除了能够在悬崖上上下自如,她跟别人也没有什么不同。
随着旅游项目的开发,当地政府发起了不少攀岩相关的活动。

图|格凸村的“蜘蛛人”
2004年8月,当地举行了紫云格凸河首届山地极限挑战赛,在这次挑战赛中,一共有15名来自不同地方的攀岩高手向罗开科等人发起了挑战。
这次比赛在2004年8月26日下午举行,罗开科、黄小宝和王凤忠参加了这次挑战赛。
为了公平起见,这次挑战赛选择的路线是他们三人从来没有攀爬过的。
尽管罗开科等人此前攀岩从来不需要安全绳索,但是这次比赛为了执行国家标准和保证参赛者的人身安全,仍然要求他们记上了安全绳索。
最终,王凤忠和黄小宝顺利赢得第1名和第2名,罗开科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绩。
当时裁判表示,其实明显能够看出罗开科等人系上安全绳后,攀爬速度受到影响,不然他们能够更快到达终点。


这些年来,许多国内外攀岩爱好者都来到格凸河,与当地的“蜘蛛人”进行友好交流和比赛。
“蜘蛛人”们总是轻易获胜,对于他们来说,攀岩如同走路一般寻常。
他们也曾经向记者表示,现在也有一些孩子在学习徒手攀岩,希望后辈们能够将这项技艺发扬光大。
随着时代的发展,“背尸人”和“背棺人”这样的职业已经消失了,比如罗开科,便是贵州最后一位“背棺人”。
但是传统的技艺以另外一种形式留存了下来,罗开科父女俩以及罗开科的三个徒弟,却成了第一批为大众进行表演的“蜘蛛人”。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时代浪潮下的幸运。

沙漠之虎 2022-04-23 08:20
国内有几个地方是有悬棺的,这也是一些少数民族的传承。


查看完整版本: [-- 最后的"背棺人" [23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