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西藏是高原牧区,藏族同胞皆以放牧牦牛和马、羊等动物为主,虽然也会种植青稞等特有的农作物,但只是在河谷地带零星种植而已,并不会像内地省份一样大面积的进行农田种植。 但是,当我们真正深入走进西藏之后,才发现,我们的理解太片面了,虽然这里的藏族同胞的确以放牧为主,但种植青稞的规模并不小,尤其是一些河谷及缓坡地带,青稞更是成片成片的种植,与内地的水稻、小麦看起来没什么两样。 今天我们继续在西藏的昌都采风,早上从江达县的雪巴沟出发,往芒康的千年古盐井急驰,几乎全天都在赶路,除了翻越几座近5000米的高山时欣赏到了难得一见的八月飞雪之外,便没拍到什么景区素材,反而在车上抓拍到了不少藏族同胞丰收的场景。 西藏是世界屋脊,海拔高、气候严寒、无霜期短,很多粮食都种植不了,而青稞算是这里的特有粮食作物,也是除了牛、羊肉之外的最主要食材,他们会将其制作成糌粑等食物。 同行的西藏朋友告诉我们,青稞于藏族同胞而言,就如同麦面之于北方人,或大米之于南方人一样,是他们每日饮食的重点。无论是在农区还是牧区,青稞都是藏族群众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物,尤其是中、老年群体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青稞制作的糌粑,一日不食,便没有饱腹之感。 所以,这才有了我们从江达到芒康的途中,看到成千上万亩、一望无际的青稞地,如今正是收获的季子,这些青稞黄沉沉、金灿灿的,远远望去,极为震撼。让我们没有想到,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竟然能看到如同江南秋收才能见到的丰收景象。 一路走过,每个地方的丰收情景还各不相同,有的是全手工的用镰刀收割,有的是半机械化的用锄草机收割,有的是全自动的机械化收割(江达县的夏乌村),无论是哪一种方式,看上去都很美,而且这种美是一种区别于西藏雪山、圣湖、冰川、草原等壮丽自然景观的大美,是一种超越寺院庙宇、宫殿街巷、朗玛歌舞的大美。 今天的天气并不好,一直下着蒙蒙细雨,却似乎并没有影响藏族同胞丰收的心情,这让我们有些不太理解,因为内地收割稻谷的时候,一般都会挑选一个晴好的天气,一是方便操作,二是便于晾晒,但他们却要冒着细雨收割,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