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碉楼,人们第一时间便会想到广东的开平,那里不仅有很多的碉楼,还是广东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几乎是国内碉楼的代名词,但我国有碉楼的地方其实并不止开平一地,位于重庆渝西地区的潼南,也有很多的碉楼,接下来,渝帆会用多篇文章为大家分别介绍其中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碉楼,本文为大家介绍的是一栋名为鸭舌嘴的碉楼。 碉楼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民居建筑,因形似碉堡而得名,是一种集居住与防御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它的兴建往往有着特殊的背景,广东的开平碉楼是因为开平因位于“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社会治安混乱,加上河流多,每遇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频发,当地民众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楼以求自保,同时因为华侨较多,所以不仅碉楼数量众多,而且融入了大量西方的建筑元素,所以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而被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重庆潼南的碉楼也是一样,建成时期主要集中在清末及民国时期,当时清廷腐败,社会动荡,白莲教进入四川之后让川内的乡坤人人自危,为了保护家人及财产安全,有钱的大家族纷纷在一些地势险要的地方建起了山寨,仅潼南地区就有天保寨、天台寨、金刚寨、屈家寨、顺天砦寨、蟠龙寨、天龄寨等数十个寨子,而实力稍弱一些的则会兴建一些碉楼,作用易守难攻的山寨相同,但工程量要小很多。 潼南当时建起了大量的碉楼,但现在保存下来的并不多,据文管所徐林副所长介绍,登记在册的有十余处,未登记在册的也有一些,主要集中在潼南的古溪、太安等镇,本文要介绍的鸭舌嘴碉楼位于古溪镇的䘵沟村,因所在的地方叫鸭舌嘴,所以人们便称其为鸭舌嘴碉楼。 该碉楼坐西北向东南,整体呈立柱形,由下向上收缩,边长7.5米,通高12米,墙体全部用坚硬的条石垒成,这些条石厚约30厘米,长约1.2米,重达数百斤,碉楼共有四层,底层有一个拱形大门,里面住有一户张姓人家。 进入碉楼内部,一楼是张姓老人的客厅,二楼、三楼则放有床铺、家具、电器等,是他们居住的主要区域,楼层之间由固定且牢固的木梯相连,唯三楼到四楼处是一活动木梯,上面没有住人,是放置杂物的区域。 每层楼的四个方向都有内大、外小的窗户,也可以叫着瞭望孔,也是碉楼内部最主要的采光来源。 据张姓老人介绍,他的母亲曾是地下党员、父亲曾上过朝鲜战场,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也当过兵,今年已经75岁,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革命家庭,他说从出生以来就生活在这个碉楼里面,关于这栋碉楼由谁修建,他说是当时的一个张姓大地主,修建年代则在民国到解放前这段时间,具体时间不详。 四周各有一个外挑出去的瞭望孔,高约50厘米,长约1米,可以向下瞭望,也可以向下射击,而下面却无法射入碉内,面对匪患时,有极大的防御与震慑作用。 碉楼的顶部修建有穿斗、抬梁式木结构建筑,上面盖有瓦片,屋檐下用竹蔑编扎密实,以防屋瓦跌落,据说整个碉楼自建成以后,唯有瓦片曾经翻新过,其余部分均为修建时的原件,目前依然十分牢固。 屋主告诉我们,现在家里的年轻人都出去了,唯有他们两个老人还住在家里,儿女也曾想把他们接去大城市生活,但他们觉得离开碉楼就不自在,住在碉楼里觉得特别踏实,而且隔热效果好,夏天里面也比其它地方凉爽,住着非常舒服。 两位老人一边晒着刚收的稻谷与花生,一边给我们介绍碉楼,还热情地留我们吃午饭,他们说现在国家政策好啦,他们每个月都有生活补助,家里装了空调,公路也通到屋门口,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鸟语花香,住在碉楼里比住在城里还舒服,环境更好,空气更清新。 相比广东的开平碉楼,重庆潼南的碉楼几乎没有名气,甚至绝大多数的重庆人都不知道,这里也不是景区,不需要门票,老百姓仍生活在碉楼之中,烟火气十足,又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旅游价值,大家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