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广东文化,很多人第一时间便会想到广州,因为广州不仅是广东的省会,也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但其实广州只是广东文化的一小部分,广东文化可以分为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三大板块,而广州只能算是广府文化的中心之一,因为历史上还有一些城市也曾是广府文化的中心,比如说南海。 南海现在虽然只是广东省佛山市下辖的一个区,但它的历史却十分悠久,文化亦格外厚重,它是珠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岭南文化的典型代表,早在秦朝就设立了南海郡,自隋朝以后,南海就一直是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广府文化的核心区域,即便是改革开放后,也曾是与东莞、中山、顺德合称为广东四小虎,素有广东首府首县之称。 虽然南海现在只是佛山下辖的一个区,但它的历史文化却依然厚重,尤其是当我们走进下辖的镇村时,这种感觉格外深刻,这几天渝帆随南方卫视在南海区的西樵镇采风,所到之处,感触良多,一些村庄的历史文化甚至比内地一个市县的文化还要厚重,比如松塘村,仅明清两代就走出过5位进士、20多位举人,多人进入翰林院;再比如本文要向大家介绍的百西村头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仅清朝就走出了2位进士和十余位举人,与松塘村一样,都是广东著名的历史文化名村。 百西村头村历史上就十分繁华,近代有着小广州之美誉,至今仍保存有很多镬耳屋造型的古建筑,其中“潘氏大宗祠”、 “祥斋祖祠”、“仲宣祖祠”、“器斋祖家塾”、“经学祖家塾”、“文武古庙”、“六祖古庙”等便是其中的代表,不仅彰显岭南古村建筑风韵,而且还具有更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百西村头村花岗岩石板铺成的街巷呈棋盘状分布,纵横交错,村子的外面有一条护村河,如玉带一般将古村环抱其中,拦河石坝建造工艺堪称一绝,在岭南古村中实属罕见,曲径通幽、小桥流水,古树、古井、古建筑交相映辉,古韵十足。 百西村头村历代崇文尚学、守礼重义、民风淳朴、人才辈出。仅清朝300年间,这座并不算大的小村庄就曾走出过十余位举人、两位进士, 有道光年间以优异成绩考中进士的潘斯濂,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受到当时皇帝的嘉奖;有清末的钦点进士潘伯镛,曾留学法国多年,回国后成为一位直言敢书的爱国作家;有 清代嘉庆年间开拓番禺万顷沙,争取桑园围岁修款的资政大夫潘进;有为乡民安居乐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清代举人潘以翎、潘斯湖、潘誉徴等,据说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祖上也曾与该村的潘氏一脉有很深的渊源。 据当地年长的村民介绍,有史料记载,百西村头村原名凤溪村,“盖村后来龙开帐,如凤纾翼,村前溪水如带也”。这里的来龙开帐,如凤纾翼为风水学术语,指村后有山冈伸延展开,如同凤凰展翅一般,故名为开帐,又有护村河环绕,所以说该村风水极佳,会出贵人,子孙兴旺。 风水方面咱也不懂,姑且听着,不过一个小村庄竟然有一条环绕的护村河也实属了不起,可惜的是,代现代人们或为开垦土地,或为修房造屋,有几处河段已经被截断,而且一些造型别致的新式洋房如雨后春笋般升起,整个村子从空工俯瞰,略显凌乱;好在听说有重新将护村河修复疏通的计划,或许不久的将来又能乘着小船环游古村,荡舟其间,再现美丽的岭南水乡风情。 百西村头村虽然已经晋升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但是几乎没有什么商业设施,村里依然生活中大量的原著民,我们前往采风的时候也没看到有其它的游客,可以说是一个原滋原味的岭南古村落,而且这里交通便利,路网发达,自驾前往有高速之便,乘车前往有公交之选(樵17),距离广州仅一小时车程,大家如果对岭南古村落感兴趣,可以来逛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