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拜托这部神剧,千万别烂尾[20P] --]

武当休闲山庄 -> 娱乐影评 -> 拜托这部神剧,千万别烂尾[20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hshiwo 2022-03-30 08:56

   电影的朝圣者,文字的守夜人。
  这几年,“双女主”设定成了欧美影视剧的新潮流。
  《杀死伊芙》中,两个相爱相杀的疯批女人更是爆火出圈,以一己之力将双女主剧集推向高潮。
“难以忘记初次见你……”

  类型划分上,《杀死伊芙》被贴上了“惊悚”的标签
  但看过的观众都知道,这部剧里还包含刺杀、谍战、英式冷幽默等元素,以及我们喜闻乐见的百合情。
  用《大西洋月刊》的话来说,“它是新潮的,不惧权威的,难以归类的。”

  《杀死伊芙》由BBC America制作出品,自2018年首播以来迅速蹿红,并以黑马之姿从《西部世界》《使女的故事》等一众热剧中突围而出,接连创造历史——
  《时代》杂志评选的年度十佳美剧中位列榜首。
  主演吴珊卓凭该剧拿到了金球奖最佳女主角,成为金球奖历史上的首个亚裔视后。
  第二季又紧随其后,让另一位主演朱迪·科默成功斩获艾美奖最佳女主角。

  如今,苦等两年,《杀死伊芙》终于迎来了最终季(第四季)。
  尽管这季口碑有所下滑,但对同类型剧来说,《杀死伊芙》依然有着难以取代的重要地位。
  下面,借着系列完结的契机,时光君跟大家来好好地聊聊它。
  《杀死伊芙》
   打破男性话语垄断

  《杀死伊芙》用间谍动作片的新形式诠释了当下的女性主义,刻画出了两位与众不同的女性角色——伊芙(吴珊卓 饰)和维拉内尔(朱迪·科默 饰)。
  过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间谍片都由由男性所统治,有着老旧刻板的性别歧视。
  包括《007》《碟中谍》《谍影重重》在内的诸多脍炙人口的间谍片,剧情都以男性为主,让女性充当花瓶,为男主的冒险任务增加激情元素。
  而《杀死伊芙》却勇敢地打破了这一切。

  《杀死伊芙》主要围绕伊芙和维拉内尔之间的“猫鼠游戏”所展开。
  伊芙是供职于英国军情五处(MI5)的内勤人员。
  平日里,她无需配枪,无需到现场,只要坐在办公室里敲敲电脑、打打电话就能轻松搞定所有工作。
  但单纯的文书工作,既与她出色的业务能力不相符,也无法满足她对变态连环杀手的热情。

  调查俄罗斯政要遇害案时,伊芙僭越本职工作,将焦点锁定在了一个名叫维拉内尔的天才杀手身上。
  维拉内尔外号“小变态”,是个神秘而危险的女人。
  她时而是冷酷的杀手,有着高超的杀人技巧,几乎每次杀人手法都不重样。她享受杀人的过程,对猎杀目标毫无怜悯之心,总是面带微笑,看“猎物”一点点地失去生机。
  她时而又像个恶作剧的小孩,会打翻小朋友的冰淇淋,会对上司恶作剧,甚至每次杀人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以此满足自己的“戏瘾”。

  杀手身份之外,小变态美丽而优雅,对生活很有品味,会穿名牌服装、住豪华公馆、满世界地旅游,顺便杀人放火,简直就是一位被杀人耽误了的时尚博主!

  在剧中,伊芙和小变态都是反传统叙事的女性角色。
  伊芙作为谍战人员,不再是令人仰望的高精尖,而是工作特殊但生活毫无波澜的普通人。
  小变态作为冷血杀手,不再是纸片化、标签化的危险人物,而是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伊芙和小变态一见钟情,相互吸引。

  小变态让伊芙发现了深藏的自我、感受到了杀人的快感,伊芙让小变态看到了心向往之的平凡生活:“我想要普通的东西,美好的生活,酷酷的公寓,有趣的工作,可以一起看电影的人。”
  两人既是对手,又是“搭档”,她们奋力追查神秘组织“十二党徒”,联手揪出了情报组织里的内鬼,并在接下来的对抗中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
   一身反骨的嗜血娇娃

  表面上看,伊芙和小变态遵循了非常典型的“猫鼠游戏”设定。
  但就本质来看,她们同属一类人——游离于社会规则之外,拒绝任何形式的约束。
  刚开始,伊芙探查小变态,并不是想惩恶扬善,将她抓捕归案,而是出于对小变态的作案技巧的欣赏。
  小变态如一声惊雷,唤醒了伊芙不加掩饰的自我。

  为了调查小变态,伊芙会越过上级私自和其他情报人员联络,并自作主张地交换手头线索。
  最初,伊芙和小变态的相处状态,让很多人不解。

  小变态让伊芙丢了工作,破坏伊芙和丈夫的关系,杀死伊芙的朋友……面对小变态带来的巨大破坏力,伊芙为何一忍再忍,最后甚至爱上这个渣女?
  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还是有什么别的毛病?
  直到第一季最后一集,伊芙捅了小变态一刀,谜底才正式揭晓:原来杀人的快感,竟如此美妙。
  飞溅的鲜血,让伊芙看到了自己和小变态的相似之处。
  她们同样善于利用别人的信任,同样可以镇定而冷血地伤害别人。
  这一刀,并不是老实人的致命反杀,而是两个杀人者的灵魂交流。
  从第三季到第四季,小变态曾两次摧毁自己的家庭。

  先是将生母杀死,一把火烧掉了那个冷酷无情的家;然后用锤子和刀子,干掉了自己短暂寄宿的牧师家。
  她融入不了家庭,也无法融入集体,更难以融入社会。

  与小变态比起来,伊芙的伪装能力显然更胜一筹,她可以自然而然地融入社会,过上舒适稳定的世俗生活。
  家庭只是一个让伊芙合乎社会规则的附属物。
  对伊芙来说,家庭破碎、告别“正常生活”并不悲惨,反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解脱,有着逻辑自洽的合理性。

  无论伊芙还是小变态,她们都抛弃了主流赋予她们的社会身份,在主流之外尽情地展示着自身的腹黑与危险。
  一如小变态在第二季所说:“生活太无趣了。每天醒来,我都在想:又来了,天哪。我又得重复着无聊的生活吗?我尝试了各种方法,只为让自己有所感觉……”
  神作烂尾?

  《杀死伊芙》由系列小说《代号维拉内拉》改编而来,在原著作者卢克·詹宁斯的最初构想中,两位主角均为男性。
  但编剧菲比·沃勒-布里奇(代表作《伦敦生活》)却秉承女性主义视角,对小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
  得益于这种改编,她塑造出的小变态,不再是男性凝视下的女杀手形象,不再是干练冷酷的扁平形象,而是杂糅了成人行事方式与孩童纯粹本心的矛盾体。
人见人爱的菲比

  可以说《杀死伊芙》的成功,有一大半要归功于菲比。
  自从第三季菲比离开编剧队伍后,该剧的剧作水平不但有肉眼可见的下滑,而且还遮上了烂尾的阴云。
  第三季结尾,伊芙和小变态在桥上背对背地朝不同方向走去,走至半路忍不住回头对望,打破了两人“不要回头”的约定。
  很多人觉得,剧情在这一刻结束,堪称完美——
  持续了三季的猫鼠游戏,最后以猫鼠的相互依恋而告结,总好过下一季的狗尾续貂。

  第四季,编剧打破了两人朦胧的情感界限,试图对这种情感做出进一步剖析,加入了很多不必要的宗教、哲思隐喻。
  于是,第四季一开始,就与第三季结尾产生了严重的断层。
  第三季结尾,两人和谐告别,第四季一上来,两人又莫名其妙地闹翻了。
  大桥道别后,原本应该让两人关系有了灵魂的共振、质的提升,结果兜兜转转再重逢,什么都没留下,将告别时的那抹余韵抹杀于无形。
  与前三季比起来,第四季最大的改变,就是让两人有了更进一步的身份互换。

  失去工作和家庭的伊芙,逐渐放飞自我,她会毫无顾忌地和同事体验鱼水之欢,也会干脆利落地开枪伤人。
  这种疯疯癫癫的行事风格,像极了曾经的小变态。
  而小变态则背道而驰,经历了一段前所未有的平凡生活。

  她唱圣歌、做祷告,尝试金盆洗手,努力适应社会,做一个常人眼中的“正常人”。
  在小变态面前,横亘着巨大的精神矛盾——

  一向藐视秩序、具备反社会人格的她,如何向最重视秩序的宗教皈依?
  结果,不出所料,皈依没达成,倒是反噬先来了。
  由于精神不稳定,思维难自洽,小变态分裂出了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耶稣人格,并上演了一场“我杀我自己”的炸裂戏码。
经此一役,小变态终于看清了自己心里难以丢弃的癫狂与邪恶。

  接下来,剧情回归正轨,小变态与伊芙又陷入了新一轮的相爱相杀,有种兜兜转转复归老生常谈的既视感。
  目前,就故事走向来看,我们可以大致推导出两种结局:
  其一,小变态自认“耶稣”,暗示她或将成为“十二党徒”的新首领;其二,是小变态和伊芙联手,一起向“十二党徒”复仇。
当然,这两种结局仅是推测,并不绝对,具体如何编排,还要看编剧心情。


  但愿能给这部剧画上一个相对完满的句号,不要给喜欢这部剧的观众留下遗憾。

smen 2022-03-30 13:16
乱七八糟 卡巴不下去

suohan888 2022-03-31 22:13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查看完整版本: [-- 拜托这部神剧,千万别烂尾[20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