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贾母三段话,字字都有玄机,普通的文字被她表达出力量感[6P] --]

武当休闲山庄 -> 四大名著 -> 贾母三段话,字字都有玄机,普通的文字被她表达出力量感[6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22-02-20 10:18

贾母一辈子的经验非一般人可比。她从出生就是上流社会的顶层贵族,一生荣华富贵,见多了尔虞我诈、人情世故和世态炎凉。她自己也用“大惊大险,千奇百怪”来形容一辈子的见闻。
老年的贾母看透世情,眼里就没有“秘密”,任何人也别想欺瞒她。人生七十古来稀,到了她的年纪已经彻底通透,不是看不穿,只有不爱管。

正因如此,贾母的态度和立场充满了人生智慧,看她说话,尤其在点评人时会叫人恍然大悟,原来话还能这么说。
贾母最有名的“点评”有好几处。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在潇湘馆,贾母就说“这是我外孙女的房子”,又指着惜春说“我这小孙女就会画”,言辞不多却带出骄傲。
让人记忆深刻的是那段评价薛宝钗的话。
(第三十五回)贾母道:“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
贾母讲这话事出有因,之前薛宝钗恭维贾母嘴巧,拿王熙凤做“踩踏”,说“任她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太”。

薛宝钗这话说得不差,问题在于表达的有问题。
王熙凤是贾母的孙媳妇,祖孙对比并不高明。
贾母荣国公诰命夫人,王熙凤如何比得了?
贾母当年管家要面临的局面是什么样,又岂能是王熙凤此时的局面。
薛宝钗拿王熙凤比贾母,颇有点关公战秦琼,不伦不类。
贾母对薛宝钗不会说话也没太客气,直言“比你姨娘强多了”。不迎合就是反对。在此基础上,贾母再夸薛宝钗,无论如何都感觉刻意了很多。

更要注意贾母也不说贾家四个姑娘是谁,就说都不如薛宝钗。
表面看是三春加上黛玉,但要说是“元迎探惜”四春呢?是不是也说得通。
有些话不说透的意思就在于让听者自己去合计。贾母夸薛宝钗的用意就是如此。
薛家只是商贾出身,薛宝钗的身份、地位凭什么比贾母的孙女、外孙女强?薛家又如何比得了贾家?
再有,大家闺秀讲究“养在深闺人未识”,没有张扬出风头的,薛宝钗真被夸奖好也不是什么褒奖。
除了薛宝钗这次“夸奖”之外,贾母与王夫人关于晴雯和袭人的一段对话,更是精彩至极。

(第七十八回)贾母听了,点头道:“这倒是正理,我也正想着如此呢。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谁知变了。”
王夫人向贾母汇报晴雯被她撵走了,先斩后奏木已成舟。贾母当然不可能再说不行。
但她还是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将立场讲清楚。“正话反说”体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
她说“晴雯那丫头我看她甚好”,是针对王夫人说了一大堆晴雯的坏话,核心意思就是不同意王夫人的话。
妙在她又说“只有她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除了晴雯选谁都是错。那还怎么选?晴雯比谁都强,就是最好的“正名”!

最后贾母还说“谁知竟变了”。怎么在她那就好好的,到了王夫人那就变了?言外之意是指出王夫人别想骗她,晴雯什么样她早看得清楚!
贾母对晴雯被撵立场鲜明,就差直说王夫人说谎,更告诉王夫人“好的不选选坏的”是错误的。
(第七十八回)贾母听了,笑道:“原来这样,如此更好了。袭人本来从小儿不言不语,我只说他是没嘴的葫芦。既是你深知,岂有大错误的。而且你这不明说与宝玉的主意更好。且大家别提这事,只是心里知道罢了。我深知宝玉将来也是个不听妻妾劝的。我也解不过来,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孩子。”
贾母说袭人与说晴雯完全反过来。她说袭人从小是“没嘴的葫芦”,告诉王夫人,她更了解袭人。袭人虽好却太有心计,未必是好选择,自然更不如晴雯。
又说“既是你深知,岂有大错误”。贾母从小看着袭人长大,亲自调教,与王夫人比“谁更深知”?“岂有大错误”就还是错误。就问王夫人尴尬不!

最关键的“一击”贾母留在最后,她说贾宝玉就不是个听人劝的,我也改变不了。
王夫人选袭人和薛宝钗,就是看重有人能“劝”贾宝玉走“正途”。贾母告诉她,贾宝玉根本不是听人劝的主,找再多的人去看着劝他也没用用?最终只能“相看两厌”的悲剧收场。
事实果然如此,“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说的就是薛宝钗的“规劝”成为压垮贾宝玉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他离家出家而去。王夫人彻底失去儿子。
贾母看人一针见血,但她的身份决定表达方式不可能像王熙凤那样直来直去。很多都是含沙射影、旁敲侧击,是那个时代贵族语言“进化”的最顶级。

esunsohu 2022-03-10 21:48
贾母是祖宗一般的人物


查看完整版本: [-- 贾母三段话,字字都有玄机,普通的文字被她表达出力量感[6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