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鸡娃的背后:中国家长的典型防御机制[8P] --]

武当休闲山庄 -> 生活妙招 -> 鸡娃的背后:中国家长的典型防御机制[8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沙漠之虎 2021-12-28 17:46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是千古流传的佳句。父母对孩子最真挚的爱,就是为他们的未来慎重考虑,这本是一段佳话,可如今却被许多父母拿来当做鸡娃的借口。社会上一片声讨鸡娃父母的声音,但有人理解鸡娃父母背后“为何会爱入歧途、因何而困”的心理机制吗?
本文着重分析中国家长的典型防御机制,帮助父母从“我是为了你好”的说教式教育的观念中解放出来,重新审视自己在关注孩子学习行为上的深层次的心理动机,以及促进对自己无意识行为的思考。

图/《小舍得》剧照
下文列举了导致中国父母过度关注孩子学习的九大深层原因:

从众心理
“望子成龙”的思想长期根植于中国的教育土壤,家长把自己未竟的事业、无法完成的心愿同孩子的未来高度捆绑,却常常忘记最初的希冀只是孩子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父母对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的人生实际上都是糊涂的,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他们也随波逐流,反正别人家重视学习,我们家里也重视,这是向大众认同的结果,所以他们不管是意识层面还是潜意识里面都没办法回答“为什么我需要重视学习”的原因。

图/《小舍得》剧照

心理投射:父母向孩子投射焦虑
父母在当年跟他们自己的同学竞争过程中曾是失败者,他们的成绩不好,所以他们想把当年的焦虑投射给孩子,或者说需要孩子来报当年自己作为学习成绩不好的失败者的仇恨。而实际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因为当年的仇恨是当年的事,自己的仇恨是自己的事,那通过孩子来报仇,这个实际上是一个妄想投射式自我防御机制。
投射,指的是把自己的性格、动机、愿望投射到别人身上。投射型家长实际上非常常见。基本上每一个父母都经历过学习和竞争的过程,比如说考试不及格,被自己的竞争对手超过,被老师或者父母批评等等。他们由此所体会到的失败、受挫、焦虑的感觉,在当时可能被压制下来了。但是当自己的孩子作为学生身份出现在他们面前后,这样的受挫感就重新浮现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但他们又是为人父母,都是成年人,这是他们现实角色是不愿接受的。
于是,当年的这些失败、挫折、焦虑的感觉就可能被转移到孩子身上。在父母眼里可能会存在这样一种妄想:我们可以通过孩子能够证明我不是失败者,孩子优秀了意味着我就是优秀的。父母在感觉上好像是拯救了自己,摆脱了当年自己失败者的形象。于是他们对自己的孩子的成绩就格外关注,因为在心理层面,这是和他们紧密相关的。而这样的重视是属于一种被扭曲的重视。

图/《小舍得》剧照

报仇心理
当年学习成绩不好的父母,可能会利用孩子来报当年的失败之痛。那当年学习成绩好的父母呢,他们是否也会出现这种异常或者病态的重视吗?
当年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他们可能在成为父母后也会很重视孩子的学习。但其中一部分曾经当年得到好成绩的父母并不是真心热爱学习,而是压抑了内心对学习的厌恶;他们当年可能只不过是像机器人一样的学习,而碰巧取得了好成绩。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把自己对学习的厌恶投射给孩子,让孩子来代替自己厌恶学习。所以从结果上来看,这样的父母对学习强调得越厉害,孩子的学习成绩越糟糕。报仇这个词儿可能有点重--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家长对自身童年学习不好的缺憾的补偿心理。
很多父母,对为人父母是怎样的,是有自己幻想的一个范本的。为人父母的范本,往往来自与自己是怎样被养育的。有些父母怀有强烈的信念:我不想像父母养育我一样去养育自己的孩子。结果,他们的孩子却承受着和他一样强度的痛苦。

图/《小欢喜》剧照

掩盖敌意
有很多父母实际上对孩子有潜在的敌意,他们通过强调学习来对孩子施虐。“如果我用别的方法对你不好的话,我自己会内疚,道德上说不过去,但是我向你强调学习重要,这个说的过去。”所以对学习的强调是掩盖对孩子施虐的一个手段。这是一种内心的病态反馈,然后施加到孩子身上去。这种父母通过指出孩子应该学习的真理,来树立家长的威信。
所以我们在生活里经常看到以下一幕:当孩子在非学习方面取得成绩而表现非常愉快的时候,爸爸妈妈就不高兴了,就问:你作业做了没?!这是非常常见的父母跟孩子之间的对话。我们会发现,如果父母亲有分离焦虑的话,他们是见不得孩子快乐的,因为孩子的快乐会让他们产生“自己被抛弃了”的感觉。
所以这些父母内心需要对孩子施虐,就是要让你不高兴。庄子说:“泉枯,鱼相处于陆,相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而有分离焦虑创伤的父母亲,他们不能够忍受孩子变得更好后远走高飞,无法接受“相忘于江湖”。他们宁可制造孩子的问题,然后跟孩子相濡以沫,继续在家庭里共生下去。
父母对孩子有潜在敌意,这个说法也许很多家长不太能接受。我是爱我的孩子啊,我怎么可能恨我的孩子呢?没错,从意识的层面上来说,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是个好爸爸好妈妈,但实际在潜意识里面,很多人没有做好准备去迎接父母的角色,没有办法做到完全接纳和包容孩子。

图/Pinterest

潜意识动力: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反而会让孩子的学习不好
精神分析的看法会认为,如果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孩子学习成绩不好,那我们就可以去怀疑父母潜意识里面是否有暗示性的让孩子“不得不学习不好”的动力。
换句话说,就是父母实际上是在潜移默化的去让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只是这些倾向发生在潜意识层面,他们自己不能够察觉而已。精神分析这门学问可以用来理解很多事与愿违的事情——“我希望是这个样子,可是为什么不能够到达呢?”
事实上,我们潜意识中的希望有可能跟我们能够察觉的希望完全相反。父母如果在学习方面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这是在置换孩子天然的学习热情。即原本孩子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学习,最后却变成了因为外界的压力才被迫去学习。
那这是在用一个弱的动力去置换一个更强的动力,所以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变得会更不爱学习。从长远来看,如果孩子学习的动力是来自外界压力的话,那么他不爱学习是迟早的事。也就是说,为了保护孩子终身学习的动力,我们在此时此刻就不应给他太多的外界的压力。

图/小岳岳辅导女儿作业

逃避情感连接:学习可以合理成为父母与孩子的情感障碍物
很多父母亲在内心里面跟孩子是融合的,是没有跟孩子分开,所以他们需要制造跟孩子的情感隔离。他们没有能力跟孩子一起快乐,当大家玩的很高兴的话,那样会让他感到焦虑。所以他需要通过谈学习来隔离跟孩子的爱。这反而证明他的内心里面的孩子是融合的,没有分化的。实际这类父母的人格不是太独立,他们自己还有没足够成长的充分。
很多父母内心不够成熟,心理分化的程度不够,边界感不强,他们跟孩子是融合为一体的,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另一部分,或者是成为自己的一种延伸。
孩子就是孩子,自己也是孩子,可是另一方面又在害怕跟孩子太过亲密,以至于丢失了自己,所以他们为了避免与孩子之间的过度亲密的这种心理,就把学习摆在中间,回避与孩子进行有情感上的交流,这样可以让他们看起来是和孩子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而如果是跟孩子之间处于一种非常亲密的感觉的话,这可能会让他们感受到焦虑,比如和孩子一起开开心心的玩,那对他们来说可能会动摇他们与孩子之间的边界,所以他们需要刻意的避开这种情感的交流,来显示自己和孩子之间是不同的,以此来确保家长的权威感。

忽视其他发展机会:一种情感压抑另一种情感
出于自己的学习经历及孩子面对的升学压力,有很多父母可能会认为学习是孩子在学生时代最重要的任务,从而对其过度重视。然而这样会导致孩子错失很多能够发展其他宝贵能力的机会,比如人际交往能力的学习。所以有很多书呆子似的孩子,他们的确是把奥数或者其他知识掌握得非常好,但是在人际关系这个方面,基本上是心智化不足的级别;他们不知道怎样开口跟别人说话,不知道怎样跟其他的孩子一起游戏,完全丧失了在一个团队里面跟他人合作的能力。
当下是一个需要合作的时代,如果一个孩子只知道学习书本知识,而没有办法跟其他人合作的话,他取得的成就也是被极度限制的。
一个例子:有一个男孩,他的爸爸妈妈都是老师,对他的学习成绩非常重视,除了学习之外几乎不允许他做任何事情。这导致长大之后他没办法真诚的跟女孩交往,因为他根本没有跟异性相处的经验。后来他在街上看到一个同龄的男孩牵着一个漂亮的女孩的手的时候,他就怒发冲冠了,然后回家去就把他爸爸妈妈骂了一顿;甚至威胁他们说,我要把你们杀死!
这是典型的个案:在早年跟父母亲的关系中间有一些能力被压制了,而有些能力被过度地、急性地发展,那这样的人其实真正成年后只会承受着情感过度压抑后爆发的风险,而对周围的人,尤其是对亲人很有可能会造成不利的因素。

图/《小舍得》剧照

“宁愿欠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也不愿看到孩子卑微的成年”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在童年牺牲学习之外的其他生活领域和发展机会是“值得”的,因为快乐可以以后“补”,但是错过了学习的时段,这个机会就“一去不复返”了。这种思维方式就类似于“宁愿欠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也不愿看到孩子卑微的成年”。其实,快乐的童年与卑微的成年并无必然的联系,但童年的压抑与捆绑是一生无法抹去的阴霾。即便成年后成绩优秀、事业腾飞,对于童年不快乐的人而言,一生都很难真正快乐起来。
当我们赋予学习以过高价值的时候,我们就降低了生命本身的价值。在这时活着本身就是为了学习,而不是学习以让我们活得更好。当我们本末倒置,把学习看得高于生命本身时,就极大地压抑了孩子的生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提升了孩子自杀的风险。这就是为什么在过度投入学习后,有的孩子就想把自己毁灭掉了。
况且,导致成年卑微的往往不是快乐的童年,而是偏安一隅的懒惰和胸无大志的逼仄。父母长期的包办更易使孩子丧失变得“不卑微”的能力,被安排好的人生总归是不幸的。退一万步讲,即使成年后有了体面高薪的工作,也并不能证明“不卑微”。内心世界上的“阿斗”,比物质上的贫穷更加卑微。


转移冲突:孩子成为家庭的拯救者
有的父母想转移夫妻之间的冲突,或者是转移婆媳之间的冲突;他们有太多的痛苦没办法解决,于是他们把冲突转向孩子,每一次当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者是被学习折磨的时候,他们的痛苦就会减轻。这话听起来有点恶毒,但是很遗憾:置换和拯救的心理机制,是临床上经常看到的真实。
当孩子觉察到家庭气氛中弥漫着随时会崩塌决裂的张力,就感到只能献身出来:”我成为了让父母最担心最聚焦的人,那他们就不会因为其他事情吵架了。这个家就保住了!“
因为“爱受困” 所以“爱入歧途”
根据成人依恋研究学者Mary Main的研究,依恋模型里面有一种分类是未解决型。父母曾给婴儿带来淹没性的痛苦,而且没有给婴儿提供任何安全情境,以供婴儿应对调谐这种痛苦。这种灾难性的破裂体验是经常发生的,却从没被修复。这种体验让这些婴儿在自我、他人以及二者的关系方面,形成了多重的、无法连贯一致的模式。
当未解决型个体进入亲子关系中后,过去令人深感挫败的体验会被激活。他们意识层面也许希望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但是无意识层面却强迫性与孩子重新建立起从前的、极度不安全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他们既得不到帮助,也看不到希望。但焦虑的鸡娃父母和家庭气氛则能缓解这些深层的内在冲突。
希望所有父母能从自己的个人议题中舒展开来,能与孩子找到合适自己的育儿方式。而同样重要的是,父母把精力匀出来用于发展自身、丰富自己的生活,注意力转移了,我们对孩子的心态自然也更平和、包容性更强,亲子关系也会从“剑拔弩张”的对阵中解脱出来。孩子自然也能喘口气。
毕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查看完整版本: [-- 鸡娃的背后:中国家长的典型防御机制[8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