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shiwo |
2021-12-08 12:36 |
阿娇主演的网大《封神:妲己》大家都看了吗? 演技在线但“肉妲己”形象过于辣眼睛,再加上剧情太差、特效低劣...这部网大收获了清一色的差评,豆瓣评分仅2.8。 网友直接喊话阿娇:“答应我不要再接烂片”也有不少人感到疑惑:“想不到阿娇也来拍网大了”“阿娇在干嘛”... 种种讶异、种种疑问,背后反映的正是香港艺人的集体变化。 伴随着香港电影的逐渐衰落,一大批曾风光无两的演员也逐渐在大银幕中黯淡,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机会后,不少港星选择北上。 网大就是他们的主要去处之一。 周星驰《功夫》中的“肥仔聪”林子聪和《天龙八部》中的“段誉”陈浩民,这对老搭档早已携手进军网大。 在《斗战胜佛》里陈浩民挑大梁饰演孙悟空,林子聪则扮演猪八戒,之后二人又合作了《济公之英雄归位》《齐天大圣·万妖之城》等“济公”和“齐天大圣”系列的多部网大。 经典港剧《封神榜》中的“十娘”苑琼丹,现在长期活跃在网大市场中,《奇门密探》《二龙湖浩哥之狂暴之路》《混世四猴:神猴归来》... 咖小的演网大,咖大的上综艺。 大湾区哥哥火了,各种“港星组团综艺”来了。 港普F4蔡少芬、陈法蓉、朱茵、洪欣《请吃饭的姐姐》;容祖儿、阿Sa、阿娇的综艺《因为是朋友呀》,节目嘉宾也都是一众港星。 现在很多港星不仅事业重心转向内地,生活重心也转向内地,纷纷选择北迁,定居内地。 俨然一副要扎根的架势。 陈伟霆、蔡少芬张晋夫妇、钟丽缇等人早已定居北京。阿SA阿娇今年都搬上海来了。 有的甚至将孩子的教育业转至了内地。陈小春应采儿夫妇,早已定居上海,两夫妇对儿子Jasper的寄语是将来上清华北大。 出道这么多年张柏芝一直生活在香港,但今年凭借《浪姐》翻红后,她也定居上海,而且她是带着三个儿子举家搬来。 来内地发展的香港艺人真是越来越多,但有谁真的重回事业巅峰吗?没有。 归根究底是香港艺人与内地娱乐圈的适配性低。 我们先来看看大众心中港星的荧幕形象。 是够狠、够义气、兄弟多的古惑仔; 是插科打诨、卖力搞笑的无厘头们; 是枪林弹雨、热血豪情的警匪大戏; 是黑暗、阴险、邪恶的黄赌毒电影; 这些经典形象,就是香港电影文化的核心,绕不开黑帮、武侠、无厘头、黄赌毒、旧秩序...这是植根于香港文化土壤、经济金融的发展所致。 再来看内地,近年来比较火的影视剧有哪些? 全网大爆的《隐秘的角落》《山海情》《三十而已》。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现实题材、精准聚焦社会观察、本土文化,引发大众强烈共鸣。 电影方面,我们看宁浩、沈腾、韩寒他们拍的电影核心都聚焦在地域文化、人民生活上。 内地更成功的商业片都是在进行本土叙事,是大众共同关注的话题,共同的情感,本土文化所带来的。 为什么沈腾会成为大家心中无可替代的喜剧代表人物? 因为他身上特有的中国小市民的生存智慧而产生的幽默感,用导演邵艺晖的话说,就是:“沈腾时常流漏出一种狡诈的神情,思考着究竟是谁想害我,发现没有人害他时,转而眼神一转,开始琢磨:那我是不是能害他。” 因为对生活的强洞察力,和乡镇出身的背景,他塑造的“夏洛”“王多鱼”“卷莲门副掌门张茱萸”等人物形象既接地气又深得人心。 而这些内地观众喜闻乐见的题材、故事、人物、叙事元素都是香港及其艺人没有的。 所以,香港艺人融入内地创作表达是很难的。如果把从香港走出来的这些艺人,强行放在内地的文化语境中就有很强的违和感。 一个香港演员出现在内地影视剧中最好的角色是什么呢? 大BOSS、古惑仔、游荡在东南亚的毒枭大佬...但这样的角色,出现在内地影视剧叙事中,大多数只是“镶边”角色。 他们在内地影视作品表达里,需要这样的特定身份,才有归属感。但一旦把身份拿掉,放在其他角色里,就会觉得很奇怪,况且他们的普通话又不好。 影视剧发挥空间小,那么综艺真人秀呢? 表面上,港星上综艺,一片繁荣,实际上,只是观众对以往熟悉的面孔的私生活的新鲜感还没有消散。 和台湾艺人不同,台湾艺人在本土竞争激烈的综艺竞争环境里,早就训练出一套特有的制造话题能力,诸如罗志祥、大S,上内地真人秀,时刻出梗,懂得拿捏话题轻重。 但香港艺人身上最薄弱的能力,恰恰就是话题制造能力。 一方面,比起综艺,香港更关注影视剧发展,以至于本土综艺水准薄弱,我们能叫得上名字的香港综艺——《今夜不设防》,已经是三十年前的老节目。 另一方面,香港娱乐媒体格外发达,娱乐媒体靠制造话题谋利,艺人反而被动的放弃了制造话题的能力,一切交由媒体发声,以至于当他们面对内地,迭代较快的真人秀时,往往初登场,能凭借以往的作品标签留下不错的初印象,但是观众新鲜感一过,他们也会很快面临手足无措的综艺标签转型之路。 从行业的角度出发,本来,我们是需要这些香港艺人的——香港演员都经历过香港电影工业的黄金时代,他们磨炼出了一套自有的吃苦耐劳,训练有素的工作流程。 且日薪低廉。 像佘诗曼、林峰这些知名香港艺人在TVB,每集才能拿到65000和50000港币,折算成人民币也就在五万和四万左右,一部戏才能拿到一百多万的片酬。对比如今内地动辄几千万甚至过亿的片酬,简直是无法相提并论,连不少内地艺人的一个零头可能都不到。 但当香港艺人几度北上,直到今天,还抱着零几年打量内地市场的心态,想着这里:竞争小,好赚钱的时候,他们身上的优势也随之消失了。 香港人又很务实,当他们发现影视道路狭窄,综艺行不通时,他们就迅速下沉再下沉,开始直播带货。
今年双11期间,张柏芝首次直播带货,十分钟网友破百万,下单金额超六千万;“香港第一美腿”万绮雯连续直播带货8小时,打破港星直播带货时长记录。 薇娅曾在《吐槽大会5》上调侃“明星的归宿是带货”,如今看来是真的。 我们以为香港艺人带着实现影视梦的初心来到内地发展,能提高内地演员水准,能壮大内地娱乐圈。 而他们最终为了钱,进了一个又一个直播间。内娱也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到来而有一丝丝改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