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1-11-07 07:19 |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塞多纳是世界著名的圣地 塞多纳郊外有着著名的被称作“V-BAR-V遗址”的岩画。 在“V-BAR-V”遗迹绘制有1030余种事物的图案。何时、何人、出于何种目的进行的标记等,这里被包裹在谜团之中。 上方的岩石造成的阴影在短时间内并未移动。这是因为位于上方的岩石是遵循黄道削制而成的。 例如,夏至时,雷电图案就会处在岩石的阴影之下。雷电的下方描绘的是代表水坑的漩涡,也就是在宣告夏至之后雨季就会到来。制造阴影的两块岩石,呈上下排列状。不可思议的是,虽然下方岩石的影子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时时刻刻地移动,上方岩石的影子却在15分钟左右基本停滞在同一个地方。 这是因为上方的岩石是配合黄道(从地球看到的太阳的轨道)削制而成的。也就是说,绘制岩画的人们准确地知道黄道。或许可以说相较于现在通用的格列高利历,在漫长的时间中,准确告知季节节点的岩画上正确显示了太阳的运行。 究竟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太阳的运行,并在演画中表现出来的呢? 在“V-BAR-V”遗址的附近,有一个可能是用于在每天早上观测太阳升起位置的小山丘。在这座山丘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四个时节,在指示太阳升起方位的位置上,都残留有篝火焚烧后的痕迹。或许绘制岩画的人正是观察太阳移动的神官或者被称作萨满的人。 遗憾的是,两块岩石中位于上方的一块,在2018年10月持续的降雨后崩塌了。当地民间传说这次崩塌或许是时代发生变化的征兆。 绘制岩画的部族销声匿迹 大约1万年前左右,人类开始在塞多纳周围居住生活。虽然“V-BAR-V”遗址的岩画可能出自霍皮族的祖先辛纳瓦族人之手,具体的绘制时间尚不可知。在“V-BAR-V”遗址最大的一面壁画上,绘有1030多个事物。 不知为何,现在的塞多纳已经没有以前的原住民居住了,这也成为考古学上的谜题。唯一可知的是,在15世纪初期他们突然从这附近消失不见了。白种人进入这附近的时间是在16世纪初期,所以应该不是被白人驱逐的。也有观点认为是被霍皮族和祖尼族吸收同化了。 不可思议的是,它们似乎迁往了并不适合人类居住的酷热干燥地带。 塞多纳地区既有河川也有泉水,地下水量也十分充沛。那里的绿地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但是作为绘制岩画之人的后代霍皮族,现今居住的地方却是生存条件极为严苛的干燥地带。传说是因为遵从神明的指引,为了避免与其他部族发生纷争而来到了那片土地。 将板状的岩石横过来的话,能够看出其造型与从乌帕基遗迹看到的灵山极其相似。乌帕基遗迹位于塞多纳河大峡谷之间。 不仅如此,塞多纳周围的很多遗迹都位于悬崖的上方。若是没有部族间的纷争,为什么要特意将沉重的石块运送到那种地方,并建造居所呢? 在塞多納这片土地上,当太阳下沉、黑暗造访,这里就变成了夜行食肉动物称霸的世界。如若外出,自己也会不幸成为食物链的一部分。他们就这样在与生死为邻的日复一日中面对“生命”,对自然抱怀着感谢与敬畏之意生存着。 什么时候可以播种、什么时候可食用的植物和可入药的植物会发芽、什么时候进行收获、以及动物们的习性等。或许对于他们来说,知道白然的周期才能左右生死。岩画中还描绘了许多动物的形象。对于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人们而言,不仅仅是人类,所有的生灵都是大地母亲的孩子。当你站在岩画前时,能够深深感受到其传递出的对自然的感谢与敬畏之意。 与航拍照片一致的岩画 岩画的线条发黑是因为在漫长的年月中发生了酸化。另外,岩画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对于生活在现代的我们而言,岩画显得不可思议。 时至今日,霍皮族仍然会在这一天跳起归乡舞。从岩画时代就未曾改变的与白然交流的方式,就这样一直延续着。 有观点认为,右侧梳着团子头的人物表现的是迎接初潮的仪式。中央的人物和其下方的小人则表现的是生产的景象。 沐浴在月光下的岩画还有初潮和生产的场景 从“V-BAR-V”遗迹的正面向左转的岩壁是无法照射到阳光、沐浴在满月光芒下的地方。在那里绘制的是表现女性的岩画。 将头发梳成两个丸子的人物,展现的是女孩子迎接初潮时的仪式。迎接初潮的女孩,在3天3夜的时间中禁止看到太阳光、禁止摄取盐分,磨碾在仪式上使用的玉米粉。在此期间,她们从众多的女性那里学习知识,天亮前与日落后还要在供奉有鹰羽的祠堂中进行参拜。这一仪式如今还在霍皮族中流传着。 岩画中还有生产的场景。双腿张开的人物的下方,绘有小小的人。据说这幅画是出于祈祷母子平安的目的而绘制的。 霍皮族有着母子生产后的3周里都不能见太阳的传统。3周后,他们会清洗婴儿的头部,在婴儿的额头抹上玉米粉,婴儿父亲家的女性会带着孩子的名字去向太阳展示。这样一连串的仪式被绘制在霍南克遗址的壁画上。 据说,有些人在此遗址前会感动到哭泣不止。有人认为,是这些人的灵魂接触到了地球母亲的感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