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中国八座古城[7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中国八座古城[7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沙漠之虎 2021-09-14 10:12
第一座秋城,南京
“一入秋,南京就成了金陵”
六朝金粉地,最忆是金陵。一入秋,南京就成了金陵。
深秋的某个清晨,我坐上开往南京的列车,思绪开始放空,脑海已经飘向那金陵帝王城。秋天,没有比南京更适合去的城市了。

城内随处可见的法国梧桐,叶子在秋风中缓缓飘落,每一片落叶的每一个身影,都在诉说着南京城古老的记忆。
正所谓“春牛首,秋栖霞”——仅仅一个栖霞山,已足够让你赏秋赏个够。那成片成片的枫树,绚烂耀眼,火红如梦。


明孝陵的石像路,是“南京秋天最美的路”,落叶纷飞之时,帝王将相的故事,也飘落在了你的心间。
从空中俯瞰秋天的美龄宫,如同一串项链中的宝石坠心,那是蒋介石对宋美龄的爱情宣言。


灵谷寺的深松路,有着金黄灿灿的银杏林。走在南师大随园校区,看着学子年轻的面庞,仿佛自己也变得年轻起来。
南京是一座属于秋天的城市。置身其中,一个又一个刹那,你会明白为什么南京的秋,被人那样歌颂。

第二座秋城,苏州
“一入秋,苏州就成了姑苏”
数不尽的桥,画不完的船,逛不够的园子,听不腻的评弹……一入秋,苏州就成了姑苏。
江南的秋天是绝美的,一江秋色江南岸,十里恍然忘人间。忽闻桂花香,方知秋已至。

苏州是江南秋天的代表,阳澄湖的螃蟹肥了,天平山的枫叶红了,定慧寺的银杏黄了。于是,江南苏州城的秋天来了。


姑苏的秋天是一片银杏。人走在银杏叶铺就的老城的街道上,心里愈发宁静了,默默慨叹一声秋天,再叹一声姑苏。
姑苏的秋天是一叶红枫。红枫盛开在古典的园林,秋天,姑苏的红枫和园子最能引起人无限的诗意。


姑苏的秋天是一枝桂花。秋天的苏州,大街小巷都充斥着桂花甜蜜的香气。在苏州的园子里,总是不见桂花影,先闻桂花香。
姑苏的秋天是一曲昆曲。在一个秋日的下午,走进苏州城平江路的昆曲博物馆,听一曲昆曲罢。


姑苏的秋天是一只大闸蟹。江南吃蟹,要配着黄酒,蟹肉鲜美,蟹黄让人食指大动。还有用蟹膏和蟹黄,加入猪油,放入葱姜煸炒做成的秃黄油拌饭,千金也不换。

如果说,有一半江南的诗句来自江南烟雨的春天,那另一半的诗句,一定来自江南的秋天。

第三座秋城,杭州
“一入秋,杭州就成了临安”
“一念成秋,杭州是天下人的杭州。”一入秋,杭州就成了临安。
相看永不厌,唯有西子湖。秋意渐浓的时节,西湖也开始变成透明的深蓝。夕阳的余晖映在桥上,绿荫几片,残荷几方,游船几只,如诗如画。


在花港观鱼,隔岸眺望秋色浸染的南山路,一幅沉静的水彩画跳进你眼里。
满觉陇的漫天桂雨,太子湾的枫叶正红,北山路梧桐灿烂,灵隐路枫叶火红。



秋天的北山路美得一塌糊涂,路边法国梧桐开始变得一片金黄。
宝石山下的老别墅,在秋风中散发出复古浪漫的气息。

秋日灵隐寺的草木,有一种让人安静的力量,不管你有多少烦恼,到了灵隐都会化为乌有。

尝一口完美的龙井虾仁,散发着恰到好处的龙井香气。上好的西湖醋鱼,一筷下去,焯得嫩、滑与鲜美,几乎无腥气。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喜欢杭州,喜欢她的诗情画意,也喜欢她的古韵悠然。喜欢杭州,最喜欢她那清凉爽朗的秋意。
第四座秋城,扬州
“一入秋,扬州就成了广陵”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世人只知烟花三月下扬州,殊不知扬州的秋才更盎然。一入秋,扬州就成了广陵。

秋意迷蒙,让扬州这座浸润在唐诗宋词中的城市,有了不一样的诗意底色。
扬州的秋,太温柔了,温柔到让你只看她一眼,就想要留下。
一扇扇银杏叶抖落着金黄,像是个低头喃喃的闺阁少女,尽数袒露着一腔愁绪,于是银杏爬上青瓦,愁绪长出屋檐。

去大明寺赏一赏秋叶,登上栖灵塔遥望,看古刹与塔影在湖光中摇晃。
在江都水利枢纽的“黄金大道”走走,被满目的金黄簇拥着,步入其中,恍惚误入了童话世界。

扬州园林细致精巧,个园、清漪亭、住秋阁、宜雨轩、觅句廊,每一处都透着古人的雅致。
在那里听春雨、赏夏竹、扫秋叶、望冬雪,四时之景皆不相同。


较之杭州西湖,瘦西湖别有一种清瘦的神韵,漫步湖畔,便有万般诗情满溢。


再点一只蟹黄汤包,用吸管吸食浓浓的汤汁,再嚼一口醇香的肉馅,每一口都回味无穷。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扬州的秋,真的让人回味无穷,这里自古便是一座叫人醉生梦死的城市,千年来都美得令人心颤。
秋天到了这里,你会不自觉的慵懒,不自觉的沉溺在扬州柔软的时光里。
第五座秋城,北京
“一入秋,北京就成了北平”
该怎么定义北京的秋天呢?
秋天本身就是一个让人感到爽朗的季节,与北京的大气范儿,搭配的刚刚好。

老北京的味道是让人迷恋的,也让人追忆不已。
而秋日的北京,好像被自动覆上了一层滤镜。
你总是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瞥见无数个旧胶片中的光影。
光是一个故宫的秋,就够我们迷上好一阵子的了。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说——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者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老舍在《住的梦》中写道:
“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


深秋将近,正是奔向北京城看红叶的好时候。漫山的红叶染红了远近山峦,长城在其间蜿蜒盘旋。
红透了的叶子在阳光照耀下,颜色梦幻,排山倒海般向你涌来。
秋季,是北京城最像老北京的的一个季节。


第六座秋城,西安
“一入秋,西安就成了长安”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一入秋,西安就成了长安。
秋天的西安,菊花开满长安的宫殿,一场秋雨并着梧桐落满长安城的街道,街头的栗子散发出甜香。

《中国国家地理》说,“秋雨梧桐叶落时”七字,是对西安秋天最好的写照。
长安的秋天,是“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疏阔,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爽朗,是”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浪漫霸道。


长安,曾经的北地都城,在寒凉的秋日里,秋风乍起,一夜落叶满长安。

一到秋天,银杏先勾勒出长安的古意。
拥有千年历史的古观音禅寺,银杏大概是长安城第一好看的。不知真假,据说寺里的银杏是唐太宗亲手所植。
塑着金身的佛像静卧在金黄高大的银杏树下,在这里,采撷一抹秋意,寻一抹禅意。


现在的西安,古老的城墙依然是它的名片,伴着一条护城河,大雁塔在落日余晖中留下沉默的剪影。
一到秋天,走在西安的街上,某个瞬间总会让人梦回长安。


秋天去长安,别忘了吃一块甑糕,再来一块软糯香甜的柿子糊塌,还有一碗经典的羊肉泡馍,这样享受过几顿, 就不想再离开长安城了。



第七座秋城,洛阳
“一入秋,洛阳就成了洛邑”
一入秋,洛阳就成了洛邑,她曾是世界上最好的城。
那一年,隋炀帝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南东北开凿了“人”字形的隋唐大运河。
一时间,洛阳成为南北交流的核心,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是文化的昌盛。


于是,李白的诗句在这里诞生:“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龙门石窟在这里横空出世——那座逼真又英气的卢舍那大佛,能让人一秒梦回大唐;
白马寺在这里落成。哒哒的马蹄从西方不断运来佛教经典,放进这座“中国第一古刹”。

对于任何一座古都来说,秋天从来都是最迷人的季节,洛阳也不例外。
正所谓“何事古今诗句里,不多说着洛阳秋?”从古至今,谁人不赞美洛阳的秋?


金秋时节,卧龙谷满山红叶灿若丹霞。
秋季的老君山,被浓浓秋意包围着。
登上那高高的玉皇顶,看云卷云舒,感受浓浓的秋意,别有一番滋味。
或是在一场酣畅的秋雨过后,信步走在龙潭大峡谷,雨后清新的空气弥漫了整个天地。


洛阳城一入秋,便渐染上肃然萧瑟,流露出些许怅然伤感,还有一些思念滋味。
或许,这才是十三朝古都原本的模样。
第八座秋城,成都
“一入秋,成都就成了锦官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一入秋,成都就成了锦官城。
秋天的成都,银杏正漫天飞舞,菊花开的正盛。
秋高气爽的日子,最适合在成都喝茶、聊天,或者只是单纯的发发呆。


在宽窄巷子找一家茶馆,坐在竹椅上,来碗盖碗茶,摆一会龙门阵。
看看来来往往的行人,品品成都的市井百态。
就这样享受一个下午,你会感受到成都的魅力所在。


夜里,去看锦里亮起来的红灯笼。
一墙之隔的武侯祠,非常安静,于无声间道尽了三国记忆。
朱红围墙,阵阵修竹,标志性的红墙竹影不知成为了多少人的心心念念。



秋日的文殊院格外好看,银杏黄了,烟雾缭绕中更显静谧。
位于成都市井之地的文殊院,却如处在远郊深山般清净,格外的吸引人。
踏进寺院,滚滚红尘就被隔绝在外;出来,就扑进热气腾腾的烟火人间。


喜欢成都的安逸,也喜欢成都的文艺;喜欢成都的火锅串串,也喜欢成都的饮茶文化;
秋天的成都,更是一座人人都爱的城市。
难怪那些地地道道的成都人会说——想过要离开,但最后还是觉得“烂在这里都好”。


这就是秋天最美的八座城
她们都是如今的“大城市”
却经历了千年风霜
在时光的流逝中
依然保留了一份古老情怀
走在街上,闻着花香
想到一段故事,叶子掉落在你身上
这些城市,每一座都发生过数不清的故事
想到那些似水流年,心就不自觉的慢了下来

一个转身,一个回眸
姑苏的秋,金陵的秋
北平的秋,广陵的秋
长安的秋,临安的秋
洛邑的秋,锦官城的秋
就在你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
一个秋天去一座城
在每一座城中圆自己一场梦
一场穿越千古不愿醒来的梦




smen 2021-09-14 11:56
南苏杭扬 北西洛成  都去过了


查看完整版本: [-- 中国八座古城[7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