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1-08-29 07:53 |
与沙面、二沙岛只有一江之隔的滨江路,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 它地处市区中心,却又不近地铁站,附近没有可逛的商圈,常常会被遗忘。 这里的咖啡店都很「千奇百怪」,社区小店、咖啡课堂、艺术空间都有。 我们从白天逛到入夜,做成了这份《滨江路咖啡地图》。 走在滨江路,一家深色系蓝绿搭配的咖啡店非常抢眼。这是「Bem Bom」的新店,才刚开一个月。 店里的隔音极好,关上玻璃门,街外的一切喧嚣都全然消失。 来了才知道,它与江南西的老店不同,专门做咖啡培训,从SCA的专业课程,到爱好者体验课都有。 碰巧的是,这家店正好坐落在一所小学旁。 想在这里喝一杯咖啡,只怕要费一些功夫。店员阿开强烈建议我们亲自动手,无论是意式、虹吸还是手冲,都能尝试一把。 当我们表示出些许怀疑:「不好喝怎么办?」 他信心十足说道:「自己冲的,当然会好喝!」
阿开是咖啡老师,同时也是一名鼓手,相熟的人也会亲切地叫他「细佬」 同行的伙伴体验了一回手冲咖啡的乐趣,穿上围裙的动作充满仪式感,咖啡师的架势瞬间摆开。 阿开全程保姆级指导,每一步都会细致讲解到明白为止。 要是运气够好,就能和我们一样,碰见资深导师Tim哥讲课。 这样,在学咖啡、叹咖啡的同时,还「白嫖」到一些理论知识和行业秘辛。
正在授课的Tim哥 除了是咖啡老行尊之外,Tim哥还是位资深乐迷,他在Bem Bom的二楼,重金打造了一个专业的band房。 他最近正筹划着找乐手,准备组建一支乐队。这个兼顾了教学与排练的空间,也难怪会如此注重隔音,尽管临街却独为一方静谧天地。 深谙「品咖啡豆首选手冲」的资深咖啡迷,一定不会错过梦想舍的手冲咖啡。 店里有十几款咖啡豆,每款都是他们自家烘焙,花果香出众的非洲豆、风味平衡的南美洲豆、口感醇厚的亚洲豆都有,价钱在30-80元不等。 值得一提的是近来大热的国货云南豆,在梦想舍有三种选择,分别模拟出红酒、朗姆酒、葡萄酒的酒感风味。 「梦想舍」已经开了八年,可以称得上是手冲元老级咖啡店。 两个月前搬到了这栋三层小别墅里,其中二楼是咖啡豆烘焙室的专属空间。 负责烘豆的主理人阿豪告诉我们,搬过来之前,每次烘豆都要到近郊的烘焙工厂,路途遥远,开车最快也要四十分钟。 现在只要不是大批量的烘豆,通通都能在这栋小别墅里完成。咖啡烘焙室几乎每天都会开工,期间机器会散出滚滚热浪。
梦想舍烘焙的咖啡豆,除了自用之外,还会供给其他咖啡店 幸好他们早就考虑到这点,将烘豆室独立设在二楼,和客区间隔开来。要不然,我们可能会领略到什么叫「冰火两重天」—— 时而烘豆机热浪席卷,时而空调凉风习习。 进门的瞬间,我们就被咖啡师T恤上的「手冲大师」四个大字吸引住眼球。 随后又被上面的注音「xia/ji/ba/chong」逗笑,这种自信的调侃让人感觉很放松。 我们点了一支「水洗耶加雪菲」,初入口水果糖般的甜感涌现,尔后果酸回甘悠长,像吃了佛手柑那样清凉。 「秋·咖啡」开在了青旅「和平行旅」的大堂,由主理人秋秋独自经营。 要是她有事出门,就找来咖啡师朋友帮忙顶班。 秋秋原本是「梦想舍」的咖啡师,因为开青旅的朋友打算做一个咖啡空间,于是有了秋秋的加入。 即便已经离职,秋秋与梦想舍的关系依然很好。在这里能够喝到的咖啡,统统来自梦想舍烘焙。 在店里,我们还看到了贴着梦想舍logo的热饮杯,「是因为纸杯不够用了,临时找他们借的」。 秋·咖啡没有太多条条框框—— 他们会和客人分享自己正在喝的手冲咖啡。听到熟悉的歌会跟着哼两句,「真想不到当初我们也讨厌吃苦瓜」。 也正因这种随性,大家都感到格外自在。住在青旅的租客,经常穿着松垮垮的T恤,趿着拖鞋就过来。 来自天南海北的客人虽然刚认识不久,却总能喝着咖啡就聊得热火朝天。 「AA Cafe」藏身在滨江东的社区里,对面是开了十余年的「啊群竹升面馆」,身后是「综合市场」。 要是光看AA Cafe亮黄色的窗台式门面,说它是新式烧腊档可能都有人信。 店里面积绝对超不过10㎡——我们三个人到店,立马就把空间塞满。 本来正在为新品特调苦恼的主理人阿欣,霎时活跃起来,「买不买咖啡都行,来聊聊天也可以」。
AA Cafe主理人阿欣 AA Cafe的手冲统一30元,就连有咖啡王者之称的「瑰夏」也不例外,性价比极高。 阿欣向我们分享了「耶加雪菲」的冰冲,咖啡在冷藏之后果酸更加突出,拉升了整体的味觉层次。 以速溶咖啡为原料的「400次」也着实令人惊喜。 一直以来,速溶因品质逊色被视为咖啡鄙视链的末端,但经高速打发而成的「400次」,奶香突出,醇厚丝滑,完全不比意式奶咖差。 阿欣原本有一份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工作,出于对咖啡的着迷,他辞职开了这家咖啡店,「趁自己还不是很老,想试一下」。 话间,他把还在研发中的芫茜咖啡特调全部喝掉,一点都没有浪费。
最左边空白的小黑板,是为新品特调预留的位置 原来AA Cafe在这里已经开了三年,阿欣在今年六月才接手,就碰上了广州疫情反扑,开业不久就遇到了难题。 所以他非常谨慎,没有重新装修,也只是沿用了上一手AA Cafe的店名。 他把更多的精力、资金都放在了咖啡本身,完美诠释了何为老广的务实精神。 「MID CENTURY COFFEE」是典型的社区店,前有菜市场,后有街道办。 店面小,只有六个座位——店里的橘猫还长期霸着一个。 主理人Yonni很喜欢中世纪的格调,于是在吧台两侧都砌上了深色调的木板。 又加上了从欧洲运回来的玻璃灯饰,边角还有裂痕瑕疵,中世纪的电影质感立即显现。 为了实现「躺平」的愿望,Yonni才开了这家店。所以她没有选择江南西、六运小区这些自带流量的社区,而是把店开在滨江路的清静一隅。 她和朋友轮班看店,朝九晚七经营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相当佛系。 就连店猫也是一副「不想上班」的样子,只要发现有镜头对着自己,就开始喵喵骂骂咧咧。 不让摸、也不让拍,浑身上下透着一股「莫挨老子」的气质。 虽说MID CENTURY COFFEE给人一种「懒散」的感觉,但出品并不马虎。咖啡豆有「一号浓郁款」和「二号果酸款」这两支可供选择。 我们点了以二号豆为基底的「卡曼橘美式」,在新鲜柠檬、卡曼橘气泡水的清爽叠加下,咖啡原本的热带果感更容易被感知,咖啡的「苦味」被完全掐掉。 「Chitchat」正对着珠江,坐在靠窗的位子能够看到游船在江面驶过。 店里处处都是生活的痕迹。各种零散的细节,营造出像家一样的温馨氛围—— 家用沙发充当客椅,稍显凌乱的书架,墙上贴着孩子的手绘画,随处可见的干花,自助式饮水台…… 很多客人都是独自前来,用自带杯点一杯咖啡,找个角落看书、办公、打游戏,享受与自己独处的时间。 Chitchat的出品也相当不错,尤其是Dirty系列。 大口喝下,表层的espresso咖啡液圆润柔和,铺底的燕麦奶激发出espresso淡淡的巧克力香甜。 好喝的秘诀在于他们家的「拉杆式咖啡机」,所以制作的espresso泡沫更稳定,口感更醇。 但这种咖啡机相对更难操作,制作速度也慢,平时比较少见。 这也注定了Chitchat的节奏确实快不来。 咖啡师不紧不慢地调整拉杆,像在施展一种魔法,一种能够让时间慢下来的魔法。 SOE(单一产区意式浓缩)是FLOW的主打系列。 店里有一个专门储存SOE豆子的冷冻柜,能够最大程度地保存原本风味。 为了SOE的奶咖,FLOW还特制了一款鲜牛奶,比一般牛奶的香醇,突显出SOE的独特香气。 这家对出品要求极为严格的咖啡店,由三位多年好友一同经营—— 负责全盘运营的Kelvin,负责咖啡出品的Damon,潜心甜品研究的Martin.
FLOW主理人,从左到右分别是Damon、Kelvin、Martin. 他们都有近十年的咖啡、甜品制作经验,所以对出品的把控非常严格。 在他们认为,好的甜品应该是,「从第一口吃下去,到最后一口的体验,都应该是好的」。
FLOW甜品系列——CUP-COFFEE(左),LEMON(右) 尽管咖啡、甜品极佳,他们也不想把FLOW定义为咖啡店或甜品店。 所以在招牌设计时,他们只选用了FLOW的单词,却没有添加Cafe或Cakes的后缀。 Kelvin说道:「以后还可能会做一些咨询服务、分享会、展览等等。」 尽管在时兴社区小店的今天,他们依然选择把店开在150㎡的空间里。坐在FLOW的外摆区,能够望到马路对面的珠江。 看着路人踩着大榕树的斑驳光影,双手绕到背后,悠哉悠哉地闲逛,感觉生活被按下了慢进键。 在滨江路逛了一天后,发现这一带咖啡店气质很难用一个词来概括。 它不似江南西,以社区小店为主;也不像珠江新城,注重高效率。 如此多家千奇百态的咖啡店,神奇地聚集在了城市中心城区的同一片地方,真的很难得。 但也正因如此,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心水的空间—— 快节奏的外带窗口,有人吹水的社区小店,可以独处发呆的空间,适合办公的区域……
咖啡地图系列 撰文:喝咖啡喝饱的格瑞西 编辑:成为咖啡学徒的大力 摄影:早上要喝咖啡的Nickel 喝咖啡就失眠的Santo 设计:饮杯咖啡啦的郭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