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虎 |
2021-07-27 09:21 |
2021年7月25日 中国第56项世界遗产 花落泉州 散落于山海之间的22个遗产点 揭露出这座 “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的冰山一角 (请横屏观看,“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项目代表性遗产分布示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
它是“港城” 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是马可波罗笔下的 “东方第一大港” (泉州湾,摄影师@王沧海) ▼
它是“佛国” 朱熹说它“满街都是圣人” 更有多种宗教信仰荟萃于此 号称“世界宗教博物馆” (开元寺,摄影师@沈龙泉) ▼
它是强市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GDP已跻身“万亿俱乐部” 连续22年雄踞福建榜首 (泉州GDP占全省比重变化示意,仅显示部分年份,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
对太多人而言 它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也是一座神秘的宝藏 泉州 缘何如此之“神”? 泉州之“神” 神的是山川江海的自然禀赋 神的是古往今来的奋斗人间 01 山海一隅 这本是一个 为世人所忽略的地方 泉州地处福建东南 背山面海、地势起伏 人称“八山一水一分田” (泉州区位与地形示意,制图@陈志浩&汉青/星球研究所) ▼
群山自三面合围 全省第二大山脉戴云山脉 横亘西北 (请横屏观看,戴云山,图片来源@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山间丛林苍翠 云蒸霞蔚 (九仙山,摄影师@王海燕) ▼
其支脉连绵起伏 从内陆直抵东海之滨 (请横屏观看,惠安县小岞镇,起伏的山势绵延至海边,摄影师@赵高翔) ▼
山海相接之处 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大陆海岸线 在短短90公里的直线范围内 生生绕出471.33公里 百转千回之中 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港湾 深嵌其里 (请横屏观看,深沪湾,摄影师@阿拖施晓君) ▼
发源于山地东麓的河流 往往急促而下、奔流入海 纵是泉州第一大河晋江 其全长亦不过320公里 流域面积不足福建第一大河闽江的1/10 (晋江水系示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
群山阻隔了远方 河流亦不能远航 在航海技术不够发达的古代 泉州被封闭于东南一隅 生活在此的古人 则长期以采集和渔猎为生 与中原相比 相当落后而原始 (音楼山遗址出土部分文物;音楼山遗址为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带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图片来源@泉州市博物馆,制图@汉青&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
不过 从魏晋时期开始 中原地区一次又一次的动荡 开始逐渐影响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泉州 它 即将迎来蜕变 02 巨港崛起 从魏晋时期起 中原板荡、战乱频发 大批中原士族南迁入闽 或许是出于对故土的思念 移民们将当地的最大的河流命名为晋江 而另一条重要的河流 则得名洛阳江 (晋江沿泉州城南,奔流入海,摄影师@姚腾飞) ▼
他们敬奉祖先 并以此团结宗族 在艰难的开拓中 同享收获、共担风险 (董杨大宗祠,摄影师@方托马斯) ▼
他们的语言 透露着中原遗韵 (泉州话属闽南语系,带有丰富的古汉语残留,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
他们的城镇 覆盖着中原气象 (朝天门,五代时期城门之一,今为复建,摄影师@郭振愿) ▼
他们带来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与技术 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泉州梯田,图片来源@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更重要的是 他们与原住民相融合 逐渐形成了“新泉州人” 新泉州人一代代繁衍生息 中原移民亦进一步迁入 到了唐代 泉州人口已经多达数十万人 (人口增长,民间习俗亦因之兴盛;图为崇武大岞天妃宫进香,摄影师@张申勇) ▼
日趋增长的人口 与泉州山多地少的自然条件 形成冲突 新泉州人迫切需要 开拓一条全新的生路 这条生路 就在海上 (石湖码头,始建于唐代,图中远处为在建的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摄影师 ) ▼
泉州看似偏居一隅 但纵观中国东南海疆 泉州却恰好位于中部 与传统海上商业大港广州、宁波距离相当 是东西航路的交汇处 向东可直通日本、朝鲜 向西亦可远航南洋 而蜿蜒的海岸线 更是缔造出“三湾十二港” 它们深入陆地、水域开阔 是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 (泉州“三湾十二港”示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
再加上 年复一年的季风 更为远航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泉州地处低纬地区 夏季盛行西南风 冬季盛行东北风 风向恰与海岸走向平行 可循季节顺风而航 尤为便利 早在秦汉时期 古泉州人便已开始制造舟楫 渡海谋生 至于唐宋 人们更是制造出 既能装载大量货物 又具备优异抗风浪能力的“福船” (后渚港宋代沉船,现陈列于开元寺内的泉州湾古船陈列馆,摄影师@刘培冲,标注@汉青/星球研究所) ▼
它具备扁宽的船身、尖细的船底 更是采用“水密隔舱”设计 将甲板以下的船舱分隔为 互不连通的若干分区 由是一来 即使某个分区损坏漏水 也不会波及全舱 大大减少了船难发生的概率 (福船外观及结构示意,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
此外 指南针、牵星板等航海工具 也逐渐应用于航行 船队因而得以更精准地确认所在位置 在茫茫大海之中找准方向 (红漆方形罗盘及针路簿,其中针路簿是一种记录航线的航海笔记和地理图籍;图中系清代文物,仅作示意,图片来源@泉州市博物馆,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
与民间的进取相呼应 从五代及至宋元 历代政权对海洋贸易的鼓励与推动 进一步繁荣了泉州的航运 唐代后期 随着陆上丝绸之路逐渐受阻、衰落 后继的统治者逐渐将目光投向 财税丰厚的海上贸易 公元1087年 北宋朝廷在泉州城南设立市舶司 主管进出口贸易与航运 泉州由此与广州、明州(宁波)并列 成为国家海运大港之一 (市舶司遗址,摄影师@吴文理,标注@汉青/星球研究所) ▼
南宋统治中心南移 泉州的地位更是与广州并驾齐驱 号称 “涨海声中万国商” (南外宗正司遗址;南外宗正司系南宋初年迁至泉州的皇家宗室管理机构,图片来源@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标注@汉青/星球研究所) ▼
而到了元代 统治者大力经营泉州港 实施各种优待、奖励政策 泉州港的海外贸易 走向巅峰 终元一世 与泉州通航的国家与地区 多达98个 东亚诸国、南洋诸岛 甚至于更为遥远的印度、西亚、东非 遍布泉州海商的足迹 号称“梯航万国” (请横屏观看,“海上丝绸之路”泉州通航地区示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上述引文出自元大德六年(1302年)庄弥邵所著《罗城上壕记》,“梯航”意即如阶梯一样,逐级航行) ▼
于是 无数的泉州人 传承移民先祖们筚路蓝缕的信念 在海上开拓进取 (九日山祈风石刻;宋元时,人们会在冬夏两季季风到来之时登山祈风,保佑远洋舟船顺风而行,摄影师@徐树春) ▼
香料、珠宝、药材等异域物产 被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 而更大宗的则是中国物产的外销 繁荣的贸易 彻底改变了泉州的面貌 一座举世瞩目的大城 就此诞生 03 大城鼎立 随着海上贸易日趋繁荣 以出口为导向的产业 席卷了泉州的城市和乡村 利润更高的经济作物 遍植于内陆的山岭 以此加工而成的茶叶、蔗糖 远销世界各地 (安溪龙涓,一处铁观音茶园;泉州的地理环境极适宜种茶,宋元时期,安溪县已广泛推广茶叶种植,今日“安溪铁观音”早已闻名全国,摄影师@林昉) ▼
手工业更是迎来了大繁荣 德化的白瓷、晋江的青瓷、永春的篾香 安溪的铁器、南安的漆器、惠安的石雕 和遍布泉州各地的绸缎 均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 这些商品质量好、产量大 深受海外市场的喜爱 (请横屏观看,永春达埔一处制香厂,工人正在晒香;永春制香业极为发达,有“香都”之誉,摄影师@林昉) ▼
而为了货物和人流能够快速集散 泉州建立起四通八达的 水陆交通网络 人们在晋江江口建造内港码头 便于江海联运 沟通内陆诸县 (江口码头位于泉州古城城外的晋江北岸,为古泉州港之内港,是重要的水陆转运节点;图为江口码头与远处的晋江大桥,摄影师 ) ▼
人们在江海之上搭建桥梁 便于连接南北两翼的城市 始建于北宋的巨型梁式海港石桥 洛阳桥 飞架洛阳江上 结构稳固、形态优美 (洛阳桥,摄影师@沈龙泉) ▼
始建于南宋的安平桥 更是长达2255米 是中国现存最长的古代跨海大石桥 (安平桥,其所跨海湾在历史变迁之中已渐淤塞为湖,摄影师@王沧海) ▼
而这张水陆交通网络的中心 即是泉州城 从唐代建城开始 历代都对泉州城进行了营建、扩展 依山傍江的地形 多元荟萃的文化 以及繁荣发达的商贸 令其格局突破了传统框架的束缚 呈现为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 (泉州古城格局变迁示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
若是站在城北的清源山上俯瞰 泉州城的形状 活像一尾将跃龙门的鲤鱼 它也因而得名“鲤城” (泉州古城北靠清源山,山上的老君岩造像是泉州的象征之一,摄影师@张大炮先生) ▼
而五代时的统治者 还在城中遍植高大的乔木刺桐树 开花时 刺桐满树火红 令人印象深刻 因此泉州也被称为刺桐城 (刺桐大道,摄影师@吴文理) ▼
刺桐城里 民居极富特色 居民们用富含铁元素的粘土 烧制出红砖 形成大量的红砖建筑 组成了饱含闽南风情的图景 (俯瞰西街两侧密布的红砖建筑,摄影师@魏经纬) ▼
众多红砖建筑之中 形态最优美的莫过于红砖大厝(cuò) *“厝”为闽南语中对房子的称呼 它的屋顶往往采用燕尾脊 两边向上翘起 造型夸张、气势不凡 如遇地震、台风等突发灾害破坏墙面 还会临时采用石材、红砖进行修补 形成不规则的“出砖入石” 古朴美观 (泉州民居形态示意,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出砖入石、燕尾脊的出现时期,尚有争议) ▼
商贸亦繁荣兴盛 如唐时即“列屋成街”的西街 地处城内高地 较少受洪涝侵袭 因而成为泉州城中的繁华所在 行人如织、商贾如云 (西街的夜,总是灯火通明,摄影师@陈剑) ▼
而濒临晋江的德济门 更是通江达海、运输便利 诸多货物在此汇聚 (德济门遗址,摄影师 ) ▼
各国商旅海客 因之汇聚于梯航万国的泉州 朝鲜人、日本人、东南亚人 波斯人、印度人、阿拉伯人 不同的族裔 迥异的面孔 在泉州城中和谐共处 各色面孔 带来多元文化 其中尤以宗教信仰最为显著 穆斯林在清净寺中朝拜 它始建于北宋 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庙 (清净寺,摄影师@李琼) ▼
佛教徒在开元寺进香 它始建于唐代 历经一千多年的营建、奉祀 已成为今日福建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请横屏观看,开元寺与泉州古城,摄影师@陈剑) ▼
道教徒亦可以在元妙观 找到自己的神灵 它是福建最早的道观 (元妙观,摄影师 ) ▼
儒者则可以在泉州府文庙 仰慕邹鲁遗风 它集宋元明清四朝建筑形式于一体 为东南地区最大的文庙建筑群 (泉州府文庙,摄影师@杨福添) ▼
而以海为生的人们 则在海神妈祖的庙宇天后宫中 找到寄托 它始建于南宋 是中国建筑规模最大的妈祖庙之一 (请横屏观看,天后宫,摄影师@张大炮先生) ▼
除此之外 关公、城隍、土地公 以及各式各样的民间俗神 (通淮关岳庙,摄影师@方托马斯) ▼
甚至是极为罕见的摩尼教 皆在泉州留下了不凡的踪迹 (草庵及摩尼光佛像;草庵始建于南宋,是国内仅存的一座摩尼教寺庙,图片来源@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就这样 四方而来的众神 挤满了泉州的穹顶 飘飘袅袅的烟火 祝福着熙攘的人间 04 伟大遗产 然而 随着元末的战乱 和明清愈发严厉的海禁 泉州的辉煌 骤然谢幕 (请横屏观看,崇武古城,系明代为抵御倭患所建的卫所,也是中国仅存的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石头城,摄影师@王俊) ▼
阴云之下 许多泉州人沿着祖先走过的航路 远赴台湾和南洋各国谋生 形成数量庞大的台胞和华侨团体 华侨们在当地打拼、致富 同时也将大量的南洋元素带回泉州 建起一座座别具特色的“番仔楼” 时至今日 海外泉籍华侨华人已多达900余万 为福建之最 (梧林番仔楼,摄影师@刘培冲) ▼
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地处对台前线的泉州 又屡屡与国家投资建设擦肩而过 (请横屏观看,金门岛,行政上隶属于泉州,摄影师@吴文理) ▼
至1978年 泉州GDP仅为7.79亿元 退居全省第五 城市建成区面积更是 只比新中国成立时拓展了0.24平方公里 这座古城 一度仿佛被封印在了时间里 但在客观上 这却为较好地保存古城创造了条件 如今走进泉州 你会发现它是一座 洋溢着烟火气与人情味的 “活着的古城”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一次又一次跨过开元寺的门槛 婚丧嫁娶、悲欢离合 一遍又一遍被拿来向神明诉说 敬香之人 不分尊卑长幼 (开元寺中,一位骑在父亲肩头的小朋友,摄影师@刘培冲) ▼
勤佛之日 俱是诚心实意 (农历每月廿六日是开元寺的勤佛日,信徒们参加“绕佛”仪式,以示真诚与恭敬,摄影师@刘培冲) ▼
300多座佛教庙宇 覆盖市县村镇 (雪峰寺,位于南安,摄影师) ▼
500多种各路神明 庇佑百姓千家 (基督教泉南堂,摄影师@方托马斯) ▼
当你走在闹市街头 看到承天寺、清净寺、关岳庙、文庙 彼此紧挨 各享香火 (承天寺,摄影师@张大炮先生) ▼
当你在庙会的大小舞台上 见到南音、梨园戏、高甲戏、提线木偶戏等 饱含古韵的旋律和表演 次第响起 轮番登场 (用闽南语演唱的南音素有“中国音乐史的活化石”之称,它保留了唐代的传统民族唱法,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图为一支演奏中的南音乐队,图片来源@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当你了解到泉州人 将他们的城划分为一个又一个 唇齿相衔的“铺境” 一铺一境 都有专属的草根神明 聆听街头和巷尾 庇佑春去与秋来 (铺境制由保甲制演变而来,整合了基层行政组织“铺”与民间信仰空间“境”,每一铺境的神明,都有一座自己的庙宇;图为一座名叫“白耇庙”的铺境庙,供奉着源于印度教的毗舍爷,图片来源@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你会明白 这座“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真正含义 不仅在于样态之丰富 存续之完整 更在于信仰之鲜活 灵魂之包容 这些岁月的痕迹 被一一揉进了今天的生活 一代又一代的泉州人 继承着这座城市的记忆 白发苍苍的老人 在凝固的时光里曝背谈天 (请横屏观看,人们闲坐于天后宫前纳凉,摄影师@张大炮先生) ▼
忙忙碌碌的中年人 在喧嚷的生活中奋斗打拼 (东西塔下的小巷,摄影师@AKA阿佟木) ▼
天真无邪的孩子 在古老的屋檐下茁壮成长 (来来往往的香客之中,一个小女孩的笑容格外灿烂,摄影师@刘培冲) ▼
对他们来说 这些庙宇、街巷、礼仪、习俗 并非外在的景观或映像 而是他们见证着的、参与着的 也安放着他们人生的故乡 (请横屏观看,古朴与现代、神圣与世俗,在泉州交汇共存,摄影师@李艺爽) ▼
人们虔诚 但不沉溺 故乡的一切 激励着泉州人的进取之心 今天 凭借着改革开放后 一代代泉州人的努力打拼 泉州再次成为福建的经济实力之冠 今天 泉州港正渐渐恢复往日的喧嚣 大小渔船遍布码头 来往货轮穿梭海上 特别是位于泉州北部的肖厝港区 已成福建重要的石化产业聚集地 (祥芝港,渔船整装待发,摄影师@王海燕) ▼
今天 民营经济能为泉州贡献 82.1%的GDP、81%的税收 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民营经济大市” 安踏、特步、七匹狼、鸿星尔克…… 一大批耳熟能详的品牌 从这里走向中国的千家万户 (著名泉州品牌示意,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
经济的复兴 带来城市面貌的革新 桥梁总长逾万米的泉州湾大桥 飞架海上 天堑变为通途 (请横屏观看,泉州湾大桥,摄影师@张大炮先生) ▼
古城保护更是重中之重 近年来 泉州市制定出台“城市双修”方案 同步推进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 “留形、留人、留魂,见人、见物、见生活” 有机改造古城的风貌、设施、秩序 (修缮中的中山路骑楼,摄影师@陈剑) ▼
时至今日 它的过去、它的当下、它的未来 正以此次申遗为契机 越发真切地 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看到它 作为宋元东方大港的神采 看到它 作为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神韵 看到它 作为民营经济大市的神奇 也终将看到它 在这些“神”的背后 是一代又一代泉州人的努力打拼 是一代又一代泉州人 珍视着的、建设着的、憧憬着的 故乡 (请横屏观看,俯瞰泉州夜色璀璨,摄影师@王沧海) ▼
本文创作团队 撰文:江上帆 编辑:所长 图片:煜晗 地图:陈志浩 设计:汉青 审校:撸书猫&刘翔宇&陈景逸 封面摄影师:刘培冲,钟楼 首图摄影师:陈剑,西街晚霞 特别鸣谢 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泉州市博物馆 泉州风光摄影联盟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1]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泉州市志[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陈桂炳. 泉州学概论[M].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 [3]徐晓望. 福建文明史[M]. 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 [4]苏基朗著. 李润强译. 刺桐梦华录:近世前期闽南的市场经济(946—1368)[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 [5]丁毓玲. 闽商发展史泉州卷[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6 [6]李大伟. 宋元泉州与印度洋文明[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5 [7](德)罗德里希·普塔克著. 史敏岳译. 海上丝绸之路[M]. 北京: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9 [8]章巽. 中国航海科技史[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