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爹 |
2021-07-06 20:44 |
明孝陵气度非凡,布局独特,开启了明朝帝陵的新形制,但也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历史谜团:孝陵的“孝”是怎么来的?孝陵有无字碑吗?孝陵为什么要采用宝城宝顶?朱元璋真的葬在孝陵吗?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位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毗邻中山陵,是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2003年7月,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遗产成员。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明孝陵始建于公元1381年,次年8月,朱元璋原配马皇后去世,9月葬入此陵,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马皇后谥“孝慈”。此后,孝陵工程继续。但也有人不敢苟同,认为将陵定名为“孝陵”,是朱元璋“以孝治天下”之意。两种意见到底哪一种更准确,至今无法回答清楚的,只有问陵中的朱元璋了。 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按其遗嘱,礼葬孝陵。此时,孝陵依然未曾完工。直至公元1413孝陵才终于建成。总共历时30余年。建成时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陵内植松十万株,养鹿千头,松涛林海,鹿鸣其间,气势非凡。 为了保卫孝陵,内设神宫监,外设孝陵卫,有五千到一万多军士日夜守卫。清康熙、乾隆帝南巡时,都曾亲往谒陵,还特设守陵监二员,四十陵户,拨给司香田若干。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孝陵地区成为太平军和清军对峙的重要战场,地面木结构建筑几乎全毁。 时至今日,透过沿途残存的古木,遗落的宫址,依然能够想象出当时的盛景。可叹,繁华时,物是人非梦千年。 墓区的建筑大体分为两组:第一组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第二组是主体部分,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为止。现存建筑有神烈山碑、禁约碑、下马坊、大金门、四方城及神功圣德碑、石像翁仲、御河桥、陵门、碑亭、孝陵殿、大石桥、宝城、墓及清末所建碑亭、享殿等…… 踏进明孝陵,令人震撼的是它恢宏的气势和威武雄壮的建筑。恢宏的陵墓,显示出了华夏文明的光芒。即使因为战乱频仍,沧桑多变,仅余残垣断壁,也让人依稀当年。静静的一座门,深邃悠远,隔开生死两重天,任你生前是帝王将相也好,巨奸大盗也罢,结果都是一样的,任你一世英雄,死后不过枯骨一堆。命运对人类的审判,何其不公但又是何其公正。 经历了600多年的沧桑,明孝陵许多建筑物的木制结构已不存在,但陵寝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恢弘的气派,地下墓宫完好如初。陵区内的主体建筑和石刻,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包括下马坊、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神道、石像路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筑遗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筑的真实性和空间布局的完整性。特别是明孝陵的“前朝后寝”和前后三进院落的陵寝制,反映的是礼制,但突出的是皇权和政治。 明孝陵是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其陵寝制度既继承了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为陵”的制度,又通过改方坟为圆丘,开创了陵寝建筑“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明孝陵的帝陵建设规制,一直规范着明清两代500余年20多座帝陵的建筑格局,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所以,明孝陵堪称明清皇家第一陵。 明孝陵总体布局分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 大金门是孝陵的大门,离门正北70米处,是朱元璋子朱棣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高8.7米,龟趺坐高2.08米,是今天南京附近明代碑刻中最大的一块。令人震惊的是,几年前,人们在距离这里不远处美龄宫东侧的树林里也发现了一个石龟和一方石碑,大小和高度几乎与圣德碑一模一样,所不同的是碑上无字。发现时,龟、碑身首二处,相隔数米,几乎被泥土与灌木丛湮没。人们不禁要问,这块碑当年是否也是竖在陵园中的?为什么从没有史料记载? 一些专家推测,石龟、石碑可能是原先为明孝陵制作的“无字碑”,与现今四方城内的“神功圣德碑”存在着对应关系。墓前立双碑,一碑有字,一碑无字,这种规制始于唐代帝陵,如唐太宗李世民陵前就立有双碑。建于明朝初年的凤阳明皇陵,是朱元璋为其父所修的衣冠冢,也是立的双碑。也有学者怀疑,这是一块刻坏了的石碑。到底是怎么回事,至今仍是个谜。 跨过御河桥,便是明孝陵的神道。神道平坦宽阔,弯曲蜿蜒,共分为两段。一段叫石像路:由东向西北延伸,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独角兽)、骆驼、大象、麒麟、骏马等6种瑞兽,夹道迎侍,或立或卧,两两相对,栩栩如生,共12对24只。另一段叫翁仲路:由南向北,分列8尊人石像,亦两两相对。 其中两对为文臣,头戴朝冠,手持朝笏,肃穆儒雅;两对为武将,身披甲胄,手握兵器,庄严威猛。所有雕像均以整块石料琢成,体型巨大,线条流畅,风格粗犷、雄浑、朴拙,气度非凡。在绿树浓荫掩映之下,威武雄壮地排列在神道两侧,镇魔辟邪,恭迎来者。显示帝王的威严和陵墓的神圣,非常引人注目。 很难想象当时落后的生产条件下,制作如此巨大精美的石刻,需要凝聚工匠们多少血汗和智慧?在物理学中,有一个定律叫能量守恒,我想应该也适用于这里吧。在这条不足千米的石像路上,一石,一斧,一凿,都是古代先辈们血汗智慧的凝聚,而由这种凝聚便化作了穿越千年万年的文化的能量,当这样的能量融入了钟山秀美的自然山水,石像路特别的美便产生了。 神道是属于帝王将相的,但它却是一个人生命之路走到尽头的标志。威风犹在石兽和石雕的文武大臣,护卫着一代英主朱元璋的亡灵升天之后,今天看起来反倒变得无比安祥和宁和。 晨光中,漫步在明孝陵空寂的神道上,巨大的石象、骆驼、骐麟和文武大臣成对成对地夹在路的两边,虽然相隔六百年的时光,却好像只隔了一层纸,游人仿佛可以和古人对话。 透过相机的镜头,这些石兽们高大威武、庄严肃穆。虽然,兽身裂纹纵横,青苔斑驳,却更显历史的久远与厚重。神道石刻威武雄壮,虽然它们既不会思考也不会说话,却亲眼目睹了大明的强盛到衰落,大清皇帝的拜谒,太平天国的短暂还有倭寇的屠杀和侵占。阅尽600多年历史沧桑,至今缄默无语,它们还要再站在那多久?谁也说不清。 跨过神道,跨越棂星门和御河桥,即可见明孝陵的主体建筑。朱红大门坐北朝南,黄瓦红墙,三大拱门,正中门额竖书“文武方门”鎏金大字。进入大门可见一座红墙黛瓦三开间的碑殿,殿中有一只短脖巨龟,驮着一块大石碑,上书“治隆唐宋”四个醒目大字,这是清圣祖玄烨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第三次南巡拜谒明孝陵时题写的。 意思是赞扬明太祖的功绩胜过了唐宗家祖。这块碑高3.85米,宽1.42米,碑下有座。碑的两侧,还有两块立碑,分别刻有乾隆巡谒明孝陵时的两首题诗。 享殿位于御碑亭的后面,原来是重檐九楹,左右有庑,另有神宫监和具服殿、宰牲亭、燎炉、水井等设施,是明孝陵的主要建筑之一。现存的享殿为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在原址上重建的,但其规模大为缩小,殿中挂有明太祖的遗像。 穿过阴暗潮湿的内红门,走过大石桥,一座全部用大条石筑成的大型建筑便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方城。方城正中是一个高大的拱门,拱门内是一条深长的隧道,由54级石阶组成,出隧道分左右二石阶,向南登上方城,便是明楼所在。站在明楼前城墙眺望,整个明孝陵尽收眼底,山环水绕,树木葱茏,红墙黄瓦,跌宕起伏,的确气象非凡,不愧为虎踞龙蟠的风水宝地。 明楼俗称“马娘娘梳妆台”,南面开拱门3个,东、西、北三面各开拱门一个,楼内地面用方砖铺地。明楼原来是有顶的,现仅存四壁。方城和明楼是明代的创新,明以前的帝王陵墓都没有这样的建筑。在宝顶前面建造一座高大的方城和明楼,其中又夹以深送的隧道,更增加了庄严肃穆的气氛,显示出帝王的无比威严。 方城之后就是宝顶,也叫宝城,正面的石壁上横刻着“此山明太祖之墓”7个楷书大字。它刻于民国初年,用以回答游人的提问。宝城是一座近似圆形的小丘,四周围有砖墙,墙以条石作基础,依山就势而筑,高约7米,墙顶厚度2.1米。宝顶之上,树木参天,明太祖和马皇后的地宫就在这宝顶之下。 据说,这地宫完全按南京明故宫前朝后寝形式建造。根据专家考证,这座地下宫殿必定大于北京的十三陵中已发掘的第十个陵墓“定陵”。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曾得到发掘,一旦发掘,必将又是一大奇观…… 有关孝陵最大的谜案为朱元璋是不是真的葬在这里?不知从何时起,民间就有传说,朱元璋死后,从都城13个城门同时抬出13具棺材。也就是说,有12具棺材是假的,目的是让人不辨真假。因此,人们常常怀疑朱元璋是不是真的葬在孝陵里面。有人说,朱元璋葬在皇城的万岁殿下,有人说葬在城西朝天宫三清殿下,还有人说葬在北京的万岁山等等。 所有这些传说的起因,大概是由于朱元璋的性格多疑,再加上他生前杀人太多,怕人掘墓报仇所引起的。这与三国时代曹操死后造了72座疑冢的传说一样,很有可能是从古代某些帝王的“疑冢说”移植过来的,实在很难证实。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孝陵在朱元璋去世以前已经建成,到了朱元璋死的时候,陵墓的一切设施都已就绪。而且,朱元璋是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死的,南京地区已经进入夏季,停灵七天以后,就立即葬入了孝陵。如果在别处另造新陵,在时间上也是来不及的。再说孝陵的位置紧靠宫城,北倚钟山,南有皇墙,内有神宫监,外有孝陵卫的官兵日夜巡逻,其安全程度远较别处高。所以,朱元璋是不会遗命舍此而他葬的…… 夕阳西下,明孝陵被披上了金色的外衣。漫步在这绿树红墙中,总是摆脱不了历史的幻影。仿佛每一块砖、每一块瓦,都在倾诉一段古老的故事。抚摸那沉睡多年的断石残片,细读那爬满苔藓碑文,似乎尚能感受到帝王的威严与尊崇。瞬间,历史的雄伟之风在面前吹过,金戈铁马、泪雨血河从眼前飘过。一种思古的幽情,一种绵长的历史感油然而生…… 如果当年的金碧煌给人的是震撼,那么厚重的沧桑给今人的便是灵魂深处的电闪雷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