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爹 |
2021-04-03 21:17 |
欢迎收看企鹅的固定栏目本地之光。在我们种草、研究全国各地美食的过程中,总会发现一些在当地人气爆棚、有口皆碑的品牌。不仅仅是产品好吃能打,背后往往还藏着很有趣的故事。 借这个栏目,我们想好好聊聊这些还不被大多数人知道的“本地之光”。如果你们家乡也有这样的品牌,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每个80、90后广东人一定有的童年回忆: 小时候,妈妈不想做饭了,就会买一罐豆豉鲮鱼,把鲮鱼铺在米饭上蒸热,再用剩下的豆豉炒油麦菜,满屋飘香。 在没什么油水的年代,家里有重要客人或者过节才能开一罐。以至于去豆豉鲮鱼罐头厂上班,曾是很多广东小孩的梦想。 这枚神级罐头叫鹰金钱,堪称广东人的“老干妈”,杀饭神器。
连蔡澜老爷子,也是这罐头的忠实拥趸,不惜用上极限词来形容:“绝对没有比这渺小的罐头更美妙,更令人满足的送饭菜了。” 它与上海梅林、厦门古龙并称中国三大罐头巨头,经历过相当辉煌的年代,拿过足足3次国家质量金质奖,是国产罐头能达到的最高荣誉。 和它拿过同样奖项的,还有飞天茅台,连大名鼎鼎的梅林午餐肉,也只是银奖。
今天想好好聊聊,这枚神奇的罐头,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为什么明明是一枚罐头,却在挑剔的广东人心目中,地位那么高? 一枚罐头 凭什么征服挑剔的广东人? 广东人向来追求食材新鲜,连吃个猪杂都要蹲守在屠宰场旁,唯独豆豉鲮鱼罐头是例外。 知道你一定很好奇:罐头能好吃到哪去? 它的上头程度,是连吃剩的豆豉,都能干一碗饭! 炸过的鱼肉毫不干柴,反而饱满油润,能吃到丝丝鱼肉肌理,连骨头都是酥软的。长时间的油浸,也让豆豉的风味深深渗进鱼肉里,一掀盖,就能闻到浓烈的咸香。
从原料来看,没有哪个地方比广东更适合做豆豉鲮鱼罐头了。 鲮鱼喜温水,适合在25-30℃的水温生存——而珠三角的自然条件正好满足,鲮鱼产量在全国数一数二。黑豆豆豉,是广东阳江的特产,氨基酸含量特别高,鲜味浓郁醇厚。 把这两种特产,用油封(confee)的方式结合起来,则是独属于珠三角人民的智慧。
原理其实跟法餐里高级的油封鸭腿一样 罐头用的鲮鱼体型不大,虽然肉嫩鲜甜,但细小的鱼刺也很多。广东人把它先酥炸,再跟豆豉一起泡进豆油里,经过长时间浸泡,鱼刺充分软化,鱼香和豉香交融,储存时间也大大延长。 很多人还试着自己在家炸豆豉鲮鱼,做不出罐头的味道,就是少了这道油封工序。
这么一枚滋味丰富的罐头,对不擅长下厨的人来说,简直是救星,直接代替了油和调味料,几乎能跟任何菜一起炒。 不过,跟豆豉鲮鱼锁死的CP必须是油麦菜。 已经很难考证,为什么油麦菜才是标配,有人说是因为食材平价易得;也有人说,这种清苦型的蔬菜,正好能中和罐头的油腻感,跟豆豉味最搭。 但一道下饭罐头,能够被写进餐厅菜单,成为一道经典粤菜,这是老干妈都无法达到的崇高地位。
这道菜,跟骨髓带红的白切鸡,还有Tempo纸巾一样,都是老广相认的暗号。 豆豉鲮鱼千千万 鹰金钱才是真正的老大哥 广东人对于“豆豉鲮鱼哪家强”的争论,一直没停过。鹰金钱、甘竹、珠江桥牌,还有更小众的粤花、金樱花,各有拥趸。
永恒的疑问 有死忠粉测评过六大豆豉鲮鱼罐头,有的鱼肉炸太过,口感硬干;有的豆豉不香甚至发苦;有的油不够好…… 结论还是珠江桥牌和鹰金钱最好,鱼肉口感松化,咸香适中,还能吃出鱼本身的鲜味。 懂行的人还会补充一句,一定要买金奖的鹰金钱。 很多人不知道,鹰金钱豆豉鲮鱼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普通版“金香”,一个是金奖版。所谓“金奖”,就是拿了国家质量金奖的版本,比普通版就贵2块钱,但鱼肉更大片完整,炸出来更漂亮,口感也更好。
小时候,普通豆豉鲮鱼在小卖部就能买到,而金奖鹰金钱,要百货公司才有,价格还比其他牌子贵,但大家还是愿意买。 年纪稍长的老广都知道, 豆豉鲮鱼千千万,鹰金钱才是真正的老大哥。 它的前身,是全国第一家罐头厂,1893年成立的广茂香罐头厂。世界上第一枚鲮鱼豆豉罐头,就从这里诞生。
因为鹰金钱的OG地位难以摇撼,以至于后来的豆豉鲮鱼罐头,要想在市场分一杯羹,都会沿用它设定的包装风格。
有些模仿太过相似,在90年代还打了官司 大概是实力过硬,鹰金钱在营销上一直比较佛系。后续也有些新晋品牌,试图用狠砸钱投放广告的方式,来疯狂给用户洗脑。 其中一名险些成功的代表,就是甘竹。不少广东朋友应该有印象,当年一打开珠江电视台,就能看到甘竹押韵的广告语,相当上头。
洗脑效果是很成功的,以至于不少年轻人,都开始分裂成了“甘竹派”与“鹰金钱派”,激烈程度不亚于豆花咸甜党派。
其实,直到鹰金钱成为第一批拿到出口资质的企业,向海外输送了14年罐头之后,1988年,甘竹牌才创立。 但仅仅是第一个做豆豉鲮鱼的,成立时间最早,还不足以让鹰金钱,站上广东罐头圈的巅峰。 它一直走在包装食品的技术前沿,甚至还发明了 第一罐八宝粥,制造出 第一罐罐装凉茶,也是国内第一批引进利乐包装的企业。
除了豆豉鲮鱼,鹰金钱旗下还有很多广东人熟悉产品,比如沙士汽水、积士佳饼干。 为什么鹰金钱技术这么🐂🍺? 其实,历史要追溯到1958年,当时鹰金钱所在的罐头厂,被国家合并重整,改名“广东罐头厂”。
选择在广东建厂,是看上这里物产丰富,尤其是水产、水果资源多,加上是东南沿海城市,出口运输很方便。 这是当时 亚洲最大的罐头厂,除了生产豆豉鲮鱼,还有其他水果、肉类等罐头,年产 量一度达到1.44万吨。如果把这些罐头全部摞起来,也就1万多层楼,73座广州塔的高度吧。 因为产量太大,厂里夸张到直接配备了 三个码头,一条铁路,运输甚至要动用军队。 现在你来到鹰金钱的广州旧址——红专厂,还能感受到当年的盛况,制罐、炸鱼的操作面积,都能占到一条街!
50年代的广东罐头厂,虽然规模大,技术还挺落后的, 制作过程土法又硬核:杀菌消毒,全靠大铁锅煮;抽真空,要手动加热;封罐呢,是人工焊锡,放到今天看来,就是个手工作坊嘛。 设备简陋到连 冷库也没有,原料一运过来,就得立刻处理。为了完成任务,广州各大院校和国企纷纷前来支援,最忙的时候,上万人一起赶工做罐头,史称 “原料大会战”。
对了,当年专供香港的珠江桥牌豆豉鲮鱼,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也是由广东罐头厂代工的。 那个时候,一箱珠江桥牌罐头能卖到365元港币,这是什么概念呢?同期中国内地的猪肉价格,才1元1斤。
图片来自@Topick 其实,广东人吃豆豉鲮鱼的历史 不过30多年 有意思的是,虽然广东一直是罐头输出大户,但广东人真正吃上豆豉鲮鱼罐头,也不过是近30多年的事。 在计划经济年代,罐头主要用于出口,外销比例高达90%。罐头属于很拿得出手的奢侈品,想买还得申请批条,一般送礼、请客才舍得买。大家过年还会暗搓搓攀比,看哪家收到的罐头更多。 直到60年代,因为一个意外,广东不少老百姓才第一次吃上豆豉鲮鱼罐头。 那年广东罐头厂火灾,大批罐头的外观损毁,没办法出口,豆豉鲮鱼只能内部消化,降价大平卖。
改革开放之后,豆豉鲮鱼罐头才真正成为大众商品,在市面流通。被压抑许久的消费欲蓬勃萌芽,人们兜里稍微多了一点钱,罐头也从专供出口、军需的稀缺品,逐渐走下神坛。 一个很能说明事实的数据是,1986年,广东罐头厂的出口比例从90%下降到60%。豆豉鲮鱼罐头,终于走入寻常百姓家。 然而,一代传奇的没落 早就暗中埋下伏笔 在大家都能吃得起罐头的年代,罐头却越来越不吃香了。 超市货架上,曾经摆满豆豉鲮鱼罐头的显眼位置,都让给了新兴消费品牌。 从小吃豆豉鲮鱼长大的80、90后,现在还会偶尔怀旧一下,但对于00后来说, “鹰金钱”更像一个考古词汇。
这个百年老字号,也不是没努力融入过现代市场。 2019年,鹰金钱推出了两款新品,香辣红烧鳗鱼、橄榄油豆豉鲮鱼,找来不少媒体发通稿,也努力做线下活动拉新,但似乎没什么声量,某宝上的月销量才一百出头。 从罐头行业整体的发展来看,这不是偶然:报告显示,中国罐头企业的营收5年来下滑了36%。在物资这么丰富的年代,谁还会吃罐头呢?
图片来源:前瞻经济学人 辉煌一时的广东之光,带着几十年未变的包装与配方,在五花八门的超市货架上,显得有些脱离了时代。 但对无数在它陪伴下长大的广东人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只要打开一罐鹰金钱,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都能让人一秒穿越万里,回到童年香气扑鼻的饭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