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活化城市更新的墓地文旅,一个活人和死人的千年契约 [70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活化城市更新的墓地文旅,一个活人和死人的千年契约 [70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天人地 2021-04-01 07:18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一千块风格迥异的墓地。
墓地旅游并不经常被行业人放在台面上讨论,但它对于部分客群却是刚需,寻访墓地,不仅为追怀名人,也为探寻历史,那些流传在墓地的古怪异闻和惊魂传说总能让探险爱好者们趋之若鹜。
从某种意义上说,墓地是记录“人”的博物馆,它的多元化设计为城市更新赋予了一抹“清凉”的底色。
本期我们将介绍11个新颖的墓地设计案例,并试图从中找到它们带给城市的“活力”。
图|澳大利亚阿德莱德西部阶地墓地180周年限量版橄榄油
“阴间出品,必属精品”
思安墓园
来自韩国的建筑工作室 IROJE Architects & Planners在光州为死者打造了一处“社区式”的墓园。
数以万计的灵魂以死亡的名义在此相聚,犹如城市中的居民一般。站在这个角度,他们按照城市的尺度来构建一套完整的墓园体系。
图|墓园鸟瞰 / 摄影:JongOh Kim
部分建筑的顶部覆盖着草坪,从上往下看犹如一片片草坪一般。尺度适宜的建筑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小社区”,并通过斜坡与台阶相连。
图|摄影:JongOh Kim
在这样的“社区”中自然也有着例如小公园及广场这样的共享设施。
图|摄影:JongOh Kim
墓园入口处的主广场,则采用了较为跳脱的视觉设计。光洁的水池周围环绕着耐候钢材质的高墙,犹如在向到来的人们示意,这里通往一个崭新的宁静世界。
图|摄影:JongOh Kim
设计方:IROJE Architects & Planners
项目地点:韩国,光州
项目时间:2016
Altach 公墓
在建筑设计工作室Bernardo Bader Architekten看来,公墓的设计应该基于信仰和葬礼仪式,传达出很多关于自然和社会关系的独特理解。他们将这种理念融入进了奥地利福拉尔贝格州的一处公墓中。
图|摄影:Adolf Bereuter
这是一处专为穆斯林打造的公墓,不同于传统的宗教公墓,这里的设计并没有过多宗教元素的注入,反而更趋于简约。
对于墓地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将其与周围的荒地做出区分。
图|摄影:Adolf Bereuter
室内设计则尽可能简洁,大面积采用原木材质,使得整体空间的氛围感呼之欲出,毫无疑问,这和我们传统观念里的宗教公墓有着极大的差别。
图|摄影:Adolf Bereuter
设计方:Bernardo Bader Architekten
项目地点:奥地利,福拉尔贝格州
建成时间:2012
Campos de Paz 公墓
依教堂而建的公墓是灵魂最好的归所。 这处位于哥伦比亚麦德林市的公墓由两大部分组成:火葬区和骨灰祠。
图|摄影:Federico Cairoli
同传统意义上偏功能性的火葬区不同,Campos de Paz公墓的火葬区域中部,有着一块圆形的镂空顶,视觉观感极其震撼。
图|摄影:Federico Cairoli
骨灰祠则依靠在一旁整齐排列,第一次前来哀悼的人们可以通过方便的检索系统很快地定位逝者骨灰的位置。
图|摄影:Federico Cairoli
在白天,室内的光线全部依靠顶部的自然光,让整体空间显得更加自然。
图|摄影:Federico Cairoli
虽然这处公墓的建筑体量比较庞大,采用自然光的目的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节能环保,由顶部倾泻进来的光线也让整个空间多了一份庄严肃穆之气。
图|公墓的入口处 / 摄影:Federico Cairoli
设计方:Hector Mejía、Juan Felipe Uribe de Bedout、Mauricio Gaviria
项目地点:哥伦比亚,麦德林
项目时间:1998
Castel San Gimignano 公墓
这座Castel San Gimignano(圣吉米尼亚诺堡)公墓是意大利托斯卡纳城郊公墓“camposanto”的典型代表。
图|摄影:Filippo Poli
砌块石制的围墙将这块墓地与周围做出了明显的边界。北边的石墙边界则种植了一排柏树,从而使墓地从视觉上更好地融入了周围的景观。
图|摄影:Filippo Poli
墓地内部的区域则通过由钢线定型的碎石墙进行划分,使得与旁边的Castel San Gimignano的环境、文明、文化背景完美融合。
图|摄影:Filippo Poli
公墓的石笼墙边生长着茉莉。随着季节的推移,这些植物会呈现不同的形态从而改变墙壁的外观,似乎也是在提醒着人们:回忆、生命都是无常人生的一部分。
图|摄影:Filippo Poli
设计方:MICROSCAPE architecture urban design AA
项目地点:意大利,圣吉米尼亚诺堡
项目时间:2019
Dalmine 公墓
CN10 ARCHITETTI给位于意大利北部贝加莫省的两万五千多位居民带来了一个极简的墓地建筑。
图|摄影:Gianluca Gelmini
建筑整体是几个纯粹的几何形态,从侧面看三个洁白的立方体垂直切割并搭配独特的装饰元素。由于取消了立柱,建筑开放通风,外立面会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不同的肌理。内部的龛位相互堆叠排布着,保护在顶部的曲面之下。
图|摄影:Gianluca Gelmini
虽然从建筑体量上来说,这里的龛位数量有限,而对于一旁的老式家族礼拜堂来说,这完全够用了。
图|摄影:Gianluca Gelmini
设计方:CN10 ARCHITETTI
项目地点:意大利,贝加莫
项目时间:2016
Gubbio 公墓
在意大利,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比奥市急需将一处老式的墓地建筑进行扩建。对于设计方来说,这是一次意大利最重要的古老中世纪城市墓地的新扩建,同时也是对公墓建筑的重新定义。
图|摄影:Alessandra Chemollo_ORCH & Massimo Marini
对于一块历史悠久且面积巨大的老式墓地来说,自然不能简单地“扩建”。 Andrea Dragoni Architetto建筑工作室重新梳理了原有的空间结构并仔细研究了当地的历史人文,试图让这处公墓与周边的城市与街道产生对话。
图|摄影:Alessandra Chemollo_ORCH & Massimo Marini
受到James Turrell系列作品“Skyspaces”的启发,设计师在墓园中设计了一系列能够让人放松并思考的艺术空间,将墓园的实用性与功能性进行了解构与重组。
图|摄影:Alessandra Chemollo_ORCH & Massimo Marini
人类置身大千世界中难以整体看清世界,只有先摆脱周遭,才能理解去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建筑可以理解为世界的缩影,它代表了一种界限,人们可以通过建筑,去感知世界。
对于墓地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图|摄影:Alessandra Chemollo_ORCH & Massimo Marini
设计方:Andrea Dragoni Architetto
项目地点:意大利,古比奥
项目时间:2011
Hasshoden 葬骸所
伴随着日本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宗教信仰”变得不再敏感。对于日本的不少寺庙来说,这自然无法忽视。而Hasshoden 葬骸所试图通过一个崭新的空间结构与内涵来回应这一时代趋势。
图|摄影:Love Architecture
设计师将葬骸所周围老式的围栏全部去除,种上了树木绿植进行边界划分,从而在视觉上将葬礼和纪念区分隔开来。
图|葬骸所与原有的寺庙建筑通过一条石板路进行连接 / 摄影:Love Architecture
这里的葬骸所其实有着超过40年的历史,由于使用次数较少,所以被安静地置于一旁。如今重新改建后,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呈现在了人们眼前。
图|入口内部的盥洗池与旋转楼梯 / 摄影:Love Architecture
穿过旋转楼梯,则是如同星空一般的龛位,整体的空间氛围偏暗,配合上柔和的灯光,人们可以在一种相对纯净的环境中面对死者。
图|摄影:Love Architecture
令人欣慰的是,寺庙方反馈说有越来越多的人带着孩子来这里参观,这也正是设计师所希望看到的的。
夏天时孩子们可以在水池里玩耍,这段独特的记忆成为了他们童年的一部分,让他们长大后也会珍惜这里,直到他们结婚生子以至生命结束,寺庙将一直守望着他们的人生。
图|内部的休息区 / 摄影:Love Architecture
设计方:Love Architecture
项目地点:日本,Kawaguchi市
项目时间:2015
Oberriet 墓园
这又是一个墓地改建案例,场地原有的公墓建筑伴随城市的发展逐渐不能承担民众的多种信仰要求,人们扫墓和举办葬礼的活动场所受到了限制,这里急需一个与环境相匹配的祭祀典礼之所。
图|摄影:Ladina Bischof, St.Gallen
图|摄影:Ladina Bischof, St.Gallen
为了将其打造成“离天堂最近的地方”,设计师将建筑基底和屋顶均打造成光滑的材料表面。颗粒状粗糙的混凝土立面在光滑的地板与屋顶之间拉伸开来。
图|摄影:Ladina Bischof, St.Gallen
木材的温暖与天然的材质特性以及全新的空间尺度,营造了亲密怡人的建筑氛围。对于一个公墓来说,这的确比较独特。
这种独特的公墓氛围,想必也能为痛失亲友的人们带来一丝精神上的抚慰。
图|摄影:Ladina Bischof, St.Gallen
设计方:Tom Munz Architekt
项目地点:瑞士
项目时间:2016
Pardesiya 开放式公墓
对于建立在城市中的开放式公墓来说,因为取消了传统的建筑外墙,如何将公墓内的氛围与外部区分开是一个难题。Ron Shenkin Studio用他们的作品给出了答案。
图|摄影:Shai Epstein
这个建筑所处的地区位于乡村,设计师最初设计在建筑的周围建立新的住宅和商业建筑。但在后来的设计过程中他们结合周围的环境,综合考虑后取消了之前的设计,在建筑边上建立了一个纪念碑,希望给予死者更加安静的环境。
图|摄影:Shai Epstein
在建筑的北面有一个曲折的线形混凝土结构,从西侧的地面开始延伸,并且从窗户边向上,到达屋顶以及天花板,最后通过墙壁落在地面。就像人的一生,“ash to ash,dust to dust ”。
你似乎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结构看似简单的墓园背后的含义,对于生者来说,他们比任何人都需要一个这样的场所来缅怀故人。
图|摄影:Shai Epstein
设计方:Ron Shenkin Studio
项目地点:以色列,特拉维夫省
项目时间:2015
Velizy 公墓
这个墓地位于德国默东森林的核心地带,由于空间有限,摆在Olivier Rozé Architects、Philippe Harden两位设计师面前的可利用场地并不多。他们将重点放在了建筑材料的可持续性上,目的是为了与周围茂密的森林做出呼应。
图|摄影:Philippe Harden
同建筑本体一样,墓地的围栏也采用了由松木梁制成的镂空木质覆板。钢结构推拉门在白天将一直打开,方便行人进入场地。一个机械的大门集成到木栅栏中,作为相关车辆的出入口。
图|摄影:Philippe Harden
建筑中有墓园看守者的办公室和公共卫生间。视线遮挡处的一个庭院可以通向卫生间和外部浇水罐装设施。两个大窗户让看守人可以看到墓地的两侧,以控制来客进入。
图|摄影:Philippe Harden
墓地内的小径上都有与做围栏所用的相同木材的定位板,刻有区域划分的相关文字,方便使用者第一时间找到位置。
与其说是墓地,这里更像是为死者在静谧的森林中设计的一处自然花园。
图|摄影:Philippe Harden
设计方:Olivier Rozé Architects、Philippe Harden
项目地点:法国,塞纳省
项目时间:2012
Werribee 公墓
同前面提到的Gubbio公墓一样,这也是一处墓地扩建项目,旨在原有墓地空间基础上提供170个额外位置。建筑基于原有的设计语言,将该项目的符号性和纪念性进行了继承与延续。
图|摄影:Tatjana Plitt
墓地内的每个墓群都包含了额外的前院景观,配以混凝土顶棚和青石铺装。
图|摄影:Tatjana Plitt
从远处望去,最引人注目的则是这个巨大的“柯布西耶式”屋顶。采用定制图案的阳极氧化铝屏风更是满足了空间的私密性需求。
整个墓地都在关注着色彩、光线、图案和动感的呈现,给人以墓地不曾有过的温情与柔和。
图|摄影:Tatjana Plitt
设计方:BENT Architecture
项目地点:澳大利亚,墨尔本
项目时间:2019
“墓地该是什么样子”?在查阅了全球这11个设计案例后我依旧无法给出绝对的定论, 对于死者来说,“墓地”注定是一个无法真正被使用的建筑,但 这一严肃的建筑形式却在逐渐为城市带来一些“活力”。
生者怀着敬意来到这里,或祭奠或追思,践行着活人与死人的千年契约。
- END -
撰文/十一
标个星标,让我们常常相见
因为微信推送系统的升级,用户首先看到星标内容,
如果没有星标,我们精心准备的推文就无法和您相见了。
想认识更多文旅、文创大咖
带你进入核心人脉圈
对SMART了解更多
[backcolor= transparent]


smen 2021-04-01 15:28
生命之尊 有来有往


查看完整版本: [-- 活化城市更新的墓地文旅,一个活人和死人的千年契约 [70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