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止裸露的土坡、干枯的戈壁,
更有雄浑的大漠、古老的文明、秀丽的山河,和流不尽的口水... 不少人都直呼:“看完想立刻飞去宁夏”! 01 一半荒漠,一半江南 在地球之上,有一个神秘的纬度带,北纬37°, 大约90%的古文明发源地、70%的古建筑遗迹都在这条线上,它被称为不可思议的“地球生命线”。 而在中国的西北,它也穿过了一片神奇的土地。 黄河文明从这里发源,西夏王朝从这里开始,一条黄河,一座贺兰山,三片沙漠,七十二连湖,它像西北,又似江南,既有铮铮铁汉的一面,也有铁骨柔情的一面。 它就是宁夏。 有人说,这里堪称是中国最袖珍的省份, “如果开车的话,一天功夫,就可以把宁夏转一圈。” 可就在仅仅6.6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却又浓缩着“高山、长城、峡谷、沙漠、湿地、湖泊、高原...”如此之多的景观,令人不可思议。 一座父亲山 说宁夏,绝对绕不开贺兰山。 它阻挡了腾格里的滚滚风沙,柔和了猎猎北风, 向西,是广袤的荒漠戈壁,向东,是秀丽的塞上江南, 从沙场狼烟到塞外田园,从漫漫丝路到阡陌良田,可以说,它不仅是塞上江南的造就者,更是银川平原的守护者。 “岁月失言,唯石能言。” 贺兰山长达200多千米的岩壁上,就刻着远古的痕迹。 近2万副的岩画,把思绪拉到几千、甚至上万年前,仿佛依稀能听见古老部落的低语,一种野性的美油然而生。 贺兰山,站立在草原与荒漠之间, 它冷酷,黑褐色的山石,黑褐色的松林,似乎难以亲近, 它沧桑,见证着游牧与农耕的冲突,干旱与湿润的掠夺, 它古老而年轻,荒凉而丰茂,张开双臂护佑着宁夏平原,它就是宁夏人的父亲山。 一条母亲河 “天下黄河富宁夏”。 黄河穿肠而过,一改它桀骜的本性,变得温柔缠绵, 它将泥沙和养分留在了这里,创造了黄河上游的第一大平原——宁夏平原。 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与古人‘引黄古灌’的智慧,使得黄河之水在这片土地上造就了沃野千里。 一条条走势雄奇、蜿蜒千里的古渠,古渡, 不仅滋养了西北干裂的土地与人民,更筑造了一片荒漠中的绿洲,塞上的江南。 黄河,就是宁夏人的母亲河。 三片沙漠 东邻毛乌素沙漠,西毗腾格里沙漠,北接巴丹吉林沙漠。 宁夏三面环沙。 “黄沙滚滚不见路,跟着驼铃找宁夏。”就是曾经最真实的写照。 只要一场风沙就可以将村庄淹没。 而如今,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沙坡头治沙、固沙造林、漫天黄沙被草方格锁定,宁夏,成为了中国乃至全世界治理沙漠的典范。 从此,荒漠与绿洲交织,大漠长河的奔放与塞北江南的温润交融, 谱写出这片土地“一半荒漠,一半江南”的传奇。 黄河滋润着这里的土地,贺兰山阻隔着东侵的大漠。 一山一河,严父慈母,是这片土地最深的印记, 也正是它们的护佑,才让宁夏成为名副其实的“米粮川”、“塞上江南”。 原始粗犷的大漠、巍巍屹立的贺兰山、塞外江南的秀色, 也许读懂了这里的山与河,才能真正读懂“一半荒漠,一半江南”。 02 黄土之上,向山而歌 看完《山海情》,许多人都被一口黄土味儿的西北话洗脑,纷纷开启了方言模式。 - 是达不是爸;
- 是jiong不是菌(jun);
- 听一天美滴很,听两天忘了普通话;
一口地道的方言,还原了西北人的豪爽、淳朴和坚韧。 “西海固的音乐和语言,与宁夏其他地方不太一样,更接近陕北一带。” 所以在音乐上,不仅有方言展现的西北底色,更有宁夏的花儿和山歌元素。 一群长在黄土地上的人们,边走边唱,向山而歌。 花儿一唱天下春,花儿一唱幸福来,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再唱花儿等你来。 ——《山海情》片尾曲 宁夏,是花儿之乡,它像是一朵盛开在黄土之上的仙苑奇葩,悠扬、奔放、狂野,像是把歌唱进了心窝窝里,唱进了骨头缝里,硬生生把你从江南水乡,拉到了黄土高原的羊群里。 花儿,也被称为“大西北之魂”、“活着的诗经”, 他们从荒滩山川,唱到黄河浪尖,从家长里短,唱到悲欢离合。花儿,就像是一条条看不见的金丝线,在山头与山头之间交织着,心头与心头之间交织着。 织出游子们抹不去的乡愁记忆。 而贺兰山之下,也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顶着荒野的西北风野蛮生长,他们嚼着沟沟壑壑的风沙,他们把黄土地上百年口口相传的花儿,赋予了新的生命,他们和黄河一起摇滚。” 贺兰山下一马平川,风吹老了好多年,你看那流水不回头,夕阳下了山,不知他们都活在哪里,可再也不回来。 ——《贺兰山下》苏阳 马头琴、唢呐、花儿、秦腔、信天游,这片土地上一切古老的、有灵魂的都被装进歌里。他们唱着干裂的风、刺骨的冷,唱着粗粝皮肤之下的西北柔情。 西北的歌,就是生活。 有泥土的呼吸,有流失的村庄记忆,有血液里发出的哭和笑,无论是花儿还是民谣,都是一群黄土之上,向山而歌的人们,最朴实的表达。 那些饱含泥土与血肉的声音,才是这片土地的回响。 03 西北味道,食在宁夏 “宁夏人想念家乡,比眼泪更先流下来的,是口水。” 这里有最硬核的西北早茶:牛肉拉面配八宝茶;这里有最顶级的羊肉,几乎没有一只羊能活着蹦出宁夏;这里有种类繁多的面食,还有回乡特色的小吃。 宁夏,绝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美食天堂。 滩羊故乡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这样描述宁夏羊肉—— “黄河冲出贺兰山,塑造了宁夏平原,几乎所有美食家都认为,这里的羊肉质地最佳,不腻不膻,丰盈鲜美。” 宁夏朋友说,“出了宁夏不吃羊”,因为看不上。 其中,以盐池滩羊最为出名。 “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沟泉水”,如此造就了风味鲜美、口感爽滑的特色。 而在上百种吃羊的方法中,宁夏人最中意的还是手抓。 将羊肋骨肉斩块,后用清水煮熟,下花椒、姜片等调料,待捞出后再沾以料汁,肥瘦相间的羊肉嫩滑可口,冒着丝丝香气。 手抓羊肉 其次,就是爆炒, 羊羔切块,加入酸菜、粉条、辣椒等大火爆炒,味香色美,简直是当地第一下饭利器。 爆炒,是对羊羔最大的敬意。 爆炒羊羔肉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涮羊肉、烤全羊、羊杂汤、甚至白水羊头。 宁夏人吃羊肉,是从头吃到脚,从里吃到外,几乎不会浪费任何一个可以吃的部位。 “大清早来一碗羊杂,中午吃手抓喝八宝茶,晚上羊肉小揪面,真是咋吃咋香...” 涮羊肉 烤全羊 羊杂碎 面食之域 其实不光是山西、陕西,坐落在大西北的宁夏,也是当之无愧的“面食王国”。 银川的羊肉面、吴忠的羊排小揪面、贺兰山的野蘑菇面、永宁的臊子面、中卫的扁豆子面、中宁的蒿子面、固原的生氽面...每一碗面都是一种乡愁。 甚至于成立于银川的布衣乐队,还为羊肉面写了一首歌: “你回家吧,困难的时候,回家妈妈给你做你最喜欢的羊肉面……” 面,永远是宁夏人餐桌上的主角儿。不管去了哪儿,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来一碗面。 小吃天堂 而作为一个回族自治区,宁夏,自然有着地道的回乡小吃。 馓子、油香、糖麻丫、烩小吃、肉粘饭,穿行在油香与碳水融合的街巷,仿佛连呼吸都是满足的,如果有时间,还可以逛一逛当地的夜市,寻觅最地道的风味。 怀远夜市,是银川最有味道的地方。 哈记羊蹄、一品辣条、还有烤串、辣糊糊...这里装着无数人的情结。带着一脸微醺,穿梭在夜市的霓虹与烟火之间,这里才是真正的小吃天堂。 04 宁夏,不能错过的宝藏之地 今天的宁夏,要什么有什么。 要荒芜,它有沙漠有峡谷有戈壁; 要秀美,它有塞上江南,有湿润谷地; 要壮阔,那里黄河穿肠过,曲折动荡; 要人文,要历史,要故事,那更是数不胜数。 这里,是你不能错过“塞上江南”、“丝绸明珠”。 你不能错过“塞上古城”,银川。 览山公园一如古罗马斗兽场,沿着长长的阶梯,眺望远处的贺兰山,夕阳、晚风,一切都那么温柔。还有神似“泰姬陵”的中华回乡文化园,仿佛一秒穿越。 你不能错过“沙漠迪士尼”,沙坡头。 一边是长流不息的黄河水,一边是浩瀚无垠的腾格里沙漠,你可以骑骆驼逐长河落日,也可以驾越野看大漠孤烟。滑沙、羊皮筏子、飞索、这里就是大漠的天然乐园。 你不能错过“东方好莱坞”,镇北堡西部影视城。 这里是《大话西游》《东邪西毒》《红高粱》的拍摄地,狼烟四起、刀光剑影,踏进这里,仿佛闯进了错落的时光。一座座土墙古堡,卷着一场痴痴的武侠梦。 你不能错过“须弥山石窟”。 这是丝绸之路遗落的明珠,在山势的起伏间游走,端详着一尊尊坐立于山崖的佛像,揭开一层神秘的面纱。 你不能错过“黄河大峡谷”,青铜峡。 漂浮在峡谷之间回望古塔,一百零八塔,背靠着山,面朝着水,好似一尊尊打坐的群佛。空气中凝固着黄河的灵动,与古塔的肃穆,像是闯进了另一个世界。 你不能错过“中国版66号公路”。 那里足够空旷,足够遥远,足够神秘。笔直的公路一直延伸,像是驰骋在荒芜的尽头,这是西部的专属浪漫。 你不能错过“东方摩洛哥”,中卫。 面对黄河,背靠长城,遥望腾格里沙漠,中卫拥有得天独厚的美。黄河集宿、秦时长城、这里交织着荒野与新潮的异域风情。 你不能错过“星星的故乡”。 有人说,这里是星星的故乡,四季分明,海拔较高,云层稀薄,是中国最佳观星地之一。一颗颗星子摇摇欲坠,落在山巅、落在沙丘,你仿佛置身于星辰沙海之间。 你不能错过“东方金字塔”,西夏陵。 一座座土堆,屹立在黄沙戈壁之间,那里曾住着一个神秘的王朝,西夏王朝。它们孤独地站在贺兰山下,守望着那段千年之前的文明过往。 你不能错过“沙漠中的湖泊”,沙湖。 一沙一世界,一水一天堂。一面是芦苇萋萋,一面是大漠黄沙,这里将塞外与江南巧妙糅合,站在这里,你仿佛看见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你不能错过“东方波尔多”。 贺兰山东麓是得天独厚的葡萄酒产区,这里遍布着大大小小20多个酒庄,一座座欧式城堡,在童话世界里酿着发酵时光的美酒。 去一次宁夏,就仿佛环游了世界! 它有神秘的“东方金字塔”、有“史前考古的发祥地”、有法式风情的葡萄酒庄,有来自远古的文明密码、有塞上江南道不尽的万种风情。 它虽低调,但绝不沉默,这就是宁夏,一片不能被遗忘的土地! 【汇客廰文旅】一个“任性、好玩、有态度!”的文化旅游社群新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