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中国的雪到底有几副面孔?[23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中国的雪到底有几副面孔?[23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沙漠之虎 2020-12-16 15:02
这几天一场大范围的降雪席卷了我国
内蒙古等地迎来了入冬的第N场降雪
北京也迎来了今冬的第二场雪
而合肥、南京、上海嘉定、南昌、长沙等
南方多地同样也迎来了今冬的的初雪
可以说这个冬天雪花已飘进了我国大部分地区
翻开各地的降雪数据
我们会发现虽然从天上降落的雪花是一样的
只不过有的雪花大,有的小,有的下落快,有的慢
但是其背后形成的原因却是各有不同
换句话说就是各地区需要满足什么天气条件
雪花才会落下装扮你的家乡呢
一般来说,冬季冷暖气流相遇
且温度小于等于0℃就会形成降雪
冷气流或多或少都会有
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会有暖气流
在没有暖气流的条件下
一些地区仍然可以看见雪花
这是为什么呢
而不同成因形成的降雪,其强度之差也较大
这又是为什么呢
下面我们就走进各个地区一探究竟

▲ 2018年1月秦岭的雪景
东北的雪
冷暖气流交汇形成降雪
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区域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这里冬季寒冷漫长
大部地区10月中下旬就已经入冬
4月份春天才能到来,长达半年的冰冻期
在这次的寒潮过程中
内蒙古图里河创下了-40.2℃的低温
黑龙江漠河也降到了-40℃左右
图里河的气温也是我国
下半年以来国家级气象站的最低气温

▲ 牡丹江雪景
如此低的气温加上水汽的充足
大地就会变成白色的世界
没错,这里就是雪花依恋的地方
东北三面环山
西侧北侧分立着大、小兴安岭
东侧有长白山脉把持
地形像一个“喇叭口”
并且开口朝南的地形有利于水汽的聚集
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
与南海、东海、黄海、渤海以及日本海的水汽
在这里和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在这里汇聚

▲ 东北地区地形
水汽和温度配合之后茫茫雪原就形成了
这里的普遍降雪日数都在10天以上
在吉林、黑龙江东部的地区
降雪日数可达20天以上
特别是在内蒙古阿尔山,吉林长白山等地
受到特殊地形作用的影响
这里的年降雪日数可以达到40天以上
其中以长白山的降雪量为最大
一年可以有9个月左右的时间在下雪

▲ 俯瞰长白山
如此庞大的降雪量也就意味着
这里的铲雪设备和其他地区都不一样
每次遇到下雪天
马路上都会出现这些除雪机
来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

除了除雪机
人们用雪堆起“巨无霸”雪人
用江河里冻严实的冰块制作成大型冰雕

▲ 雪人:我白吗?
华北的雪
回流降雪、冷流降雪
相比较于东北地区的“豪雪”
同样位于北方的华北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华北的雪总是差那么一点儿水汽
因此华北不缺冷空气,缺水汽
如果你认为华北人民因此难见到雪花的话
那你就错了
大自然就是这么奇妙
虽然南支槽、南海的水汽到达不了
但是大自然的“魔力”就在这时显现了
这个“魔力”就是回流降雪

图自:中国天气网
什么是回流天气
所谓华北回流天气是指冷空气从东北地区南下
经过黄海、渤海,以偏东路径侵入华北平原
常引发的降水天气
如果回流与西部东移的高空槽结合
还会更有利于华北平原的降水
没看懂??没关系
简单说就是在没有南方水汽的支持下
北方的冷空气依靠自己的力量拐了个弯
将渤海、黄海的水汽送到了华北平原
于是下了雪后的北京城就变成了这样

▲ 雪后故宫
燕山山脉也变了色

▲ 雪后燕山
但并不是所有的冷空气都有自己的拐弯技术
有的弯拐小了带不上水汽
有的弯拐大了雪又下在了其它地方
大部分的冷空气还是自北向南,一泻千里
但是别忘了华北地区还有个渤海
于是大自然的另一“魔力”展示了出来
它不需要拐弯技术,只需要经过渤海就够了
它就是冷流降雪
冷流降雪是指冬季当冷空气经过暖渤海海面时
在冷流作用下产生的降雪

冷空气裹挟着渤海暖海面气流南下
遇上丘陵抬高,冷气流下降
暖气流抬升,形成空气对流,导致降雪
频繁地降雪使得烟台、威海
成了我国著名的“雪窝”
其年均降雪日可达16-20天
降雪量比半岛南部的青岛多31%
比内陆济南多出整整一倍

▲ 威海雪景
上面提到的两种降雪形式
都是在没有暖气流的条件下
冷气流依靠自己的实力创造水汽
如果此时强冷暖气流共同合作完成
华北地区的降雪的极端性就暴露出来了
我国省会级积雪最深的城市
不在东北,不在新疆,也不在青藏高原
就在华北平原
2009年,石家庄以积雪深度55厘米夺冠
这场凶猛的降雪和深厚的积雪
使得石家庄成为我国所有省会城市中
积雪深度之最
但是此后石家庄再也没出现过如此强度的降雪
可以说那次的降雪是一个
十分罕见的极小概率的极端事件

▲ 当时石家庄的雪
南方的雪
“多变”的雪
这里说的南方地区包括西南、华中、华东
以及华南北部等地区
因为该地区降雪成因几乎都是冷暖气流交汇
所以把上述几个地区统称为南方的雪
与北方的降雪成因不同的是
南方下雪困难总是因为温度太高
气温往往相差1℃,雨雪形态都不一样
有冰粒、雨、霰、冻雨和雪花

从左至右依次是雪、霰、冻雨和雨
但有时候,情况没这么简单
因为南北方相比,南方不缺水汽
所以南方往往暖气流比较强
如果暖空气非常强,单刀直入冷空气中
就会形成“肉夹馍”的结构--暖空气是肉
而冷空气是馍,这样就会形成冻雨
冻雨既不是雪,也不是雨
但它比这两者的危害都要大很多
我国"冻雨之乡"贵州威宁
常年冻雨日数可达40天以上
其中12、1月份最多,平均都在10天以上
2008年1月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
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雪,而就是因为冻雨

▲ 冻雨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
我国是全球同纬度地区冬季气温最低的国家
这句话在南方地区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冬季,一旦遇上强冷空气南下到
长江流域、云贵高原和南岭以北地区时
如果此时冷空气碰上暖湿气流
往往就会产生大范围的降雪
比如前两天南方的很多城市都迎来了初雪
但是雪花并没有下在南岭以南的地区

▲ 雪落西湖
有朋友可能要问了
为什么南岭以南不会下雪?
不是不会,是难度极大
但万事总有例外
2016年1月
冷空气的老巢——北极涡旋亲自南下
被戏称“BOSS”级寒潮
受此影响
广东北部最低气温降至-7.2°C
突破历史极值
广州市区则迎来了
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唯一一场降雪
此次寒潮过后
不仅让广州市民第一次看到了雪花
也刷新了新中国以来降雪的最南界

▲ 这恐怕是“羊城”的第一个雪人
西北的雪
大湖效应形成降雪
与华北地区雪的形成原因一样
西北之雪也是败在水汽匮乏之上
在南疆、宁夏、陕西和甘肃等地
这里的年降雪日数甚至不足10天
偶有飘雪也难见鹅毛大雪

▲ “冷冷清清”的黄土高原之雪
但西北地区的雪也有例外
这里同样有“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白雪纷纷的景象
只不过这样的景象只存在北疆地区
对于新疆的降水,水汽来源相对复杂
天山以北的新疆北部地区
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地中海/黑海)和北冰洋
而天山以南的南疆地区
以大西洋水汽为主,偶尔会有印度洋水汽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11期
如果说广州下雪是极小概率事件
而北疆的雪则是家常便饭
也就是我们印象中西北雪多的地区
天山山脉与阿尔泰山之间的区域
喇叭口的地形截留住了大西洋水汽
在天山、阿尔泰山等地形作用下
让水汽顺着山脉迎风坡爬升产生降雪
充足的水汽让这里年降雪日数甚至超过了30天
除了大西洋等海洋水汽的输送之外
巴尔喀什湖等湖泊同样也是水汽供应的源头
于是大自然的“魔力”再一次显现
它就是“大湖效应”产生降雪

当冷空气经过未结冰的大片湖泊水域时
由于比热差异
冬季湖面的温度往往较高
产生水汽的蒸发,从而进入空气中
增加了冷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当含有较多水汽的冷空气到达湖泊对岸时
由于又碰到很冷的地面或山地的抬升
从而产生较多的降雪

▲ 北疆阿勒泰之雪
青藏高原的雪
“地形雪”
如果你十分喜欢雪且不畏高原反应
那么请你来这里
此处的雪会让你看个够
平均海拔约4000米的青藏高原
由于高原地形的阻挡
暖湿气流难以进入青藏高原腹地
但是气流会沿着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
迂回北上带来水汽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著名的雪域高原

▲ 雪域高原
在青海中南部、西藏南部等地区
这里的年均降雪日高达50天以上
特别是西藏南部的聂拉木
这里才是我国真真正正的“雪王”
因为它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迎风坡
地形对来自印度洋的降水有明显增幅的作用
对于聂拉木来说
轻轻松松就会下一场特大暴雪
在1989年1月9日这里积雪曾经到达2.3米深
这是我国的国家级气象站的最深积雪纪录

聂拉木齐腰深的雪
在西藏,不仅雪下得大
雨同样不甘示弱
这里也有年平均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
甚至1500毫米的地区
可以和上海等江南城市一较高下
在青藏高原东南部
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
自西向东平行伸展
东南低处正好面向印度洋开了一个大缺口
印度洋暖流凶猛的顺江而上
以及北方寒流在山脉东段一带会合驻留
再加上变化差异巨大的海拔高度
造成了林芝地区拥有热带、亚热带
温带及寒带气候并存的多种气候带

你能想象这里是西藏吗
远处的雪山就藏在云之间
这就是冬天
这就是雪
千姿百态
一片一片
给祖国大地换上新衣

smen 2020-12-16 16:05
除了白 就是个冷啊


查看完整版本: [-- 中国的雪到底有几副面孔?[23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