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n |
2020-12-16 11:41 |
《追光吧!哥哥》火了。 火得很诙谐, 出圈的内容不是这些男艺人的业务能力, 而是这些东西的反面——
我也不知道是节目组有意还是无心,从节目组,到选手「哥哥」,再到观众,大家对待这个节目都像是在过家家。 舞台呈现和后续的舆论应对方式,都是破罐破摔自嘲式的。 它的各种灾难现场, 恰如其分地满足了网络少一天都不行 的调侃 需求。 然后, 就弄出了这条奇奇怪怪的走红逻辑。
但我还是想试图严肃地和大家聊聊这个节目: 因为我一直相信,每一个爆红的文化现象背后都藏着一种引导性,数据决定了后续市场的风向。 不加批判的调侃,本身只是一种无意识的助长。 《追光吧!哥哥》
最显而易见的一点,《追光吧!哥哥》是赤裸裸的「借鉴」,节目缺乏了本该有的原创性。 它就是看浪姐火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到底合不合适,就把人家的那一套全都照搬过来。 选手上,浪姐是找来30位30+,40+,50+的女艺人进行跨界选秀,它就找来21位20+,30+,40+的男艺人做跨界选秀。
赛制也是一样的。 21位男艺人入住宿舍,进行高强度的集体训练,通过初舞台和三次公演的表现来选男团。 整个是依样照葫芦画瓢,就是把女艺人换成男艺人而已。
而这种身份转换,就注定了《追光吧!哥哥》这档节目是失败的。 一 它注定复制不了浪姐 浪姐的那一套放到《追光吧!哥哥》,根本是站不住脚的。 这是一个明眼人就能看出来的问题,但为了蹭热度,它还是选择这么去复制。 所以,《追光吧!哥哥》比一般的「借鉴」更应该被市场警惕。 浪姐选女团的出发点,是想重新定义30+的女性,让她们能够突破年龄带来的桎梏,社会给予的成见和压力。
30+的女艺人,就是这个人群的代表。 她们要同时兼顾家庭和事业,事业上又缺乏适合她们的本子,大多数时候只能充当婆婆妈妈的镶边配角、恶角,甚至面临无戏可拍的处境。 我们先不管浪姐后面做得怎么样,它在一开始是承载着当下的社会议题,应运时代、甚至是超前产生的节目,绝不只有娱乐性。 但这些困境和压力,你怎么可能在《追光吧!哥哥》里找到呢?
在男权社会里,男性身份决定了既得利益,男艺人的的机会也远比女艺人要多。 中国影视行业里,大多数本子都是以20-30岁男性为主角,也不乏以40-50岁男性为主角的戏,但很少会将30+女性当做主角的。 像护肤品、化妆品等的品牌代言,大多也从由女明星代言,变成了由男明星代言。
当然,这21位男艺人们也有自己的困境。 只是他们最大的困境,并非来自这个社会的压力,也不是一个群体困境,而是一个关于个体的困境: 我没有火,没有爆。 这些追光的「哥哥」们,并不像浪姐的「姐姐」们那么缺乏机会,那么急切地需要一个节目,一个舞台去证明自己。 他们只是想红,想要有一个爆点,所以来到了这档节目。
以得益者为对象,去偷换浪姐的概念,无疑是可耻的。 二 他们选男团干嘛? 更无耻的地方在于,它蹭了热度以后,并没有在好好地做内容。 它套不上浪姐的出发点,就压根没认真地去思考过自己的定位,把这些「哥哥」们凑在一起是为了做什么。 节目里给出的答案,就像是在糊弄观众。 第二期开头的旁白说:“呈现出的是男人的责任和担当,梦想与使命,勇气与力量。”
可选男团,跟责任,担当,梦想,使命,勇气,力量这些词语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并没有。 你把这个文案放到《真正的男子汉》等节目里,也同样合适。 非要说的话,它就跟梦想稍微沾点边吧。
里面有很多曾是男团成员。 像檀健次、符龙飞等都是男团出道的,在当时的环境里,这些初代男团缺乏唱跳舞台,最后很多人都跑去当演员了。
还有像付辛博、汪东城等,曾经都是火极一时的偶像团体的成员,但因为各种问题解散了。 可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都没有办法在舞台上表演,会怀念曾经的那段日子。 付辛博在演唱的时候,自己不知不觉就落泪了。
要是《追光吧!哥哥》的选手都是曾经的男团成员,来这里二次追逐男团梦。 不管选手的业务能力如何,起码它知道自己在干嘛。 人数实在凑不够的话,那再加一批原本就是选秀出道的「哥哥」,毕竟每个男团都有主唱担当、说唱担当,勉强也说得过去。 比如,曾经的快男选手苏醒、于朦胧,超级星光大道冠军胡夏,以及参加过《中国有嘻哈》的艾福杰尼。
然而,节目选手的构成并非如此,里面什么类型的男艺人都有,像是各种东拼西凑组合而成的。 除了男团、选手成员以外,还有相声演员和多名男演员。 他们没有唱跳基础,当选男团显然并不是他们的梦想,更谈不上所谓的使命了。
他们就像是来参加舞蹈版的《跨界歌王》 ,也不知道图啥。 刚演完《八佰》的杜淳,来这里跳了一段广播体操。
刚凭借《烈火英雄》拿了金鸡奖最佳男配角的印小天,来这里扭了一段秧歌。
德云社的烧饼说唱,就像在念一段倍速的快板。
但凡节目组多少还上点心,它起码会在选手的年龄段上设置一个标准。 比如像浪姐一样,你可以邀请一些30岁以上年长的老艺人,比如生于70年代的陈志朋、陈晓东,他们在身材、体能等方面,可能跟不太上这个舞台了。 那节目的看点就会是,看他们如何通过集体训练,找回年轻时的状态。
可这节目里,21位哥哥几乎有三分之一都是90后。 比如,它把《偶像练习生》里的选手,今年才21岁的丁泽仁,《青春有你》C位出道的李汶翰,也都放到了「哥哥」的阵营里。 这哪里是在拍「哥哥」,不是又变成在拍偶练了吗? 这「哥哥」我都叫不出嘴。
整个节目简直乱得跟一锅粥似的。 你连请男艺人来选男团究竟是为了什么,应该让哪些男艺人来一起竞争,这些答案都没搞懂,又谈何做节目呢? 如果这样一档综艺都能火,那就是在助长敷衍了事做节目的态度。 三 如何定义男性魅力? 《追光吧!哥哥》蹭热度的丑恶嘴脸,已经摆到台面上了,但那最多只能说它敷衍。 可它的恶劣程度,远不止敷衍。 整档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综艺,渗透着一种陈旧的社会倾向,那就是有害了。 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奠定整个节目基调的,第一期的旁白开始说起: “20岁,正是追寻自我的年纪,前面是光,脚下是路;30岁,现状交缠着理想,不再敢任意放肆;40岁,辉煌之后,有等待翻越的高山。”
开头的第一句话,它就是在给选手们巨大的年龄跨度搞了个说辞,可完全没有说服力。 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心态和想法上发生变化。 为此,它接下来就强调,男人“心中有一束光”。
“但不论几岁,在每个男人心中曾经的答案永远都在,舞台有一束光,心中更有一束光。 这束光是男人突破桎梏的力量,是男人不畏前险的勇气,是男人终其一生的追逐与信仰。 21位哥哥,砥砺前行,无问西东,向阳而生,追光而上,追寻心中的那束光。” 四个成语,哐哐往外甩,但这束光究竟是什么呢?
它开头说了一堆约等于没说,可从节目环节等方面的设置,其实能看出一点端倪。 这束光跟选男团本身是没有太大的关系。 它强调的主体对象不是男团,而是一个更大的群体,男性。 重点要在节目里呈现的内容,也不是男团唱跳、说唱等的业务能力,而是“男人的力量,勇气,终其一生的追逐与信仰”。
那么,又有新的问题来了,“男人终其一生的追逐与信仰”是什么呢? 它也给了一个答案:“在每个男人心中曾经的答案永远都在。”
那这档节目对标的观众,应该是全国的男性,去引发他们的共鸣,如同浪姐邀请女观众现场投票一样。 但初舞台投票的观众,却是300位不同年龄段的女性观众。 结合节目里的第一个环节,21位选手入住都要进行魅力评测,以及之后的一些问题,其实不难看出来原因。 先来说测试内容。 系统让他们选出自己最有魅力的一个部位,以及拍三张最有魅力的照片,最后会公布出一个魅力测评成绩。
这就特别玩味了。 你选男团,测评的竟然不是他们的业务能力。 而是围绕一个词语“魅力”,再扩充丰满一下就是“男性魅力”。 什么是男性魅力呢? 简单来说,就是男性身上的魅力,它是多元的。 可当“男性魅力”跟评分划上等号时,那它就不再是多元的,而是存在着一个标准答案。
而这个标准答案,显然最为接近节目组所定义的“光”。 在完成21位选手的录入后,它在饭桌上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觉得自己最man的三位哥哥可以吃东西”。
看懂了吧,它强调的是传统的性别特征。 男性应该具备区别于女性的,比如它文案里提及的力量、勇气等特征,而这些特征必定吸引女性的关注。
所以,它才会设置300位女性观众投票,自以为这些舞台能够吸引到女性观众。 这些“自以为”看似无心之举,实则透露出传统的社会观点。 这些男性特征长久以往被社会所接受、内化,只有具备这些特征才具有“男性魅力”,否则就是不及格。
这或许就是《追光吧!哥哥》所追求的“光”。 可它哪里是光? 那都是一些社会陈旧累积的灰。 我们如果还把它看成是一档娱乐消遣的节目,哪怕是在嘲笑它,也只会给它带来热度、话题。 让这些灰越积越高,无法清洗干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