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不懂造园之法、榭宇布局,普通人游苏州园林,看些什么[50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不懂造园之法、榭宇布局,普通人游苏州园林,看些什么[50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厨爹 2020-11-02 21:19
物道君语:
一座苏州城,半部园林诗。
这还未到十一假期,就已经听人说苏州拙政园人挤人了。
也难怪,因为我们只有假期周末才有空去,这无可厚非。如果可以,最好选个清净日子,才能看见最美的苏州园林。
因为嘈杂拥挤,与苏州园林的美相形而悖。
普通人游园林,其实不必懂造园之法,不必知道叠山理水的规律,亭台楼榭的布局。
因为你走进去某座园,一定可以直观感受到主人留下的生活痕迹,他在园中种的荷花,是他高洁的气质;他在园中搭的戏台,是他的风雅;甚至他留下的笔墨纸砚,是他的诗意,这些是时光也抹不掉的。
图|空谷寻芳 ©
那个诗意的世界深藏在园中的某处,如果你只将其当做景点,随人群来去,就会错过它。所以很多人都说没看懂苏州园林,不就是个公园吗,还没人民公园大?
王澍说:苏州园林那个山水诗意的世界有时隐去了,有时还会悄悄浮现。
想要它浮现,需要慢下来,唯慢得闲,唯慢得静。
有闲心,才会感受到园林的山水美和生活美。有静心,才会感受到苏州六十余座园林深藏的特色。
倘若你有机会能去苏州园林,这篇文章会带你走入它隐藏的诗意世界。
图|空谷寻芳 ©
有人说:没有了沧浪亭,苏州园林就是徒有虚名。
沧浪亭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灵魂。
因为比起皇家园林,苏州园林是文人们为归隐而造,而沧浪亭就是隐逸最好的注解,后世的拙政园、网师园都是出自沧浪亭的精神谱系。
图1|呆呆龙 ©
图2|mingcat ©
千年前,北宋诗人苏舜钦蒙冤遭贬,退隐姑苏。他花了四万钱买了座荒园,造此亭,取名沧浪。化用楚辞: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园林是主人的精神气质的体现,只要能与江山风月,人间草木相伴,名利都是虚幻。没有那些功名利禄,内心才能够怡然自得。所以说,最好的园林都是文人造的,因为他们知道叠山理水间的诗性和浪漫。
沧浪亭,静静地安于姑苏城,稳固苏州的诗性灵魂。
图1|聊聊人生zZ ©
图2|呆呆龙 ©
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园林,也是集大成者,你可以在那里看到关乎苏州园林的一切。
拙政园三分之一都是水,森清的水绕着亭台水榭,花木假石,甚至回廊小径,都弯弯曲曲如流水。这里处处与水有关,叠山引水,是山水之景,雨洒芭蕉,残荷听雨作水之声景。
图1|雨前緑茶 ©
时至秋日,最适宜挑个雨天。步入拙政园的留听阁,看一池残荷俯卧水面,听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境,在山水自然中,感受到心境上的柔和。
有句话说:园林离不开山,也离不开水。如果山是园林之骨,那么,水就可以说是园林的血脉。
地因水而柔,山因水而活,水是园林与苏州的血脉,滋养风物人间,养出了苏州女子温婉,吴侬软语的温柔,还有园林的轻柔。
图1|LeeChen ©
图2|蒽子 ©
网师园旧称“渔隐”,今隐于闹市,悠然闲居。
网师园是几大名园中最小的,但小园至极,恰是小,才有妙。陈从周说:“苏州园林,此园的构思最佳。”
中国人造园,追求一种“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境界,以小见大,网师园就是这种境界体现。
图1|呆呆龙 ©
图2|黑夜微光 ©
张大千曾住在网师园,他最爱简易又不失雅致的殿春簃,同时也是小书房、小画室、也是小院。园中有园,院中有院,极为精巧。殿春簃十分讲究,屋后种着芍药花,因为殿春即春末,芍药是春天最后的花事。
小园也有小园的美,张大千作画倦的时候,就捲帘一看,小园精致的像副画。张大千眼中所见的,是“窗外蓝天白云,山光树影,尺幅窗外是绝妙的画。人在画中,画中有人。”
他说道:“这一方幽幽小园,我爱它独步千古。”
图1|黑夜微光 ©
图2|RED394 ©
拙政园以水为脉,狮子林则以石为骨。
这里石峰林立,形如狮子,抽象怪奇。佛教中狮子是灵兽,是佛的化身,如佛陀被称为人中之狮。
图|星星九曜 ©
这些太湖石虽怪丑,但白居易却说它如鬼如兽,如龙如凤,“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怪石本无用,他却找到审美意象。
周作人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
此句,正合苏州城。
图1|mingcat ©
图2|沉默似神仙 ©
留园布局之美,是苏州诸园之最。
美在于它的“曲”,俞诞说留园“泉石之胜、花木之美、亭榭之幽深”,重在这个幽深上。
图|刘晔5712 ©
走在留园中,初极狭,才通人。但进去后移步换景。走入回廊幽径,谁知尽头却是个兰畦药圃。亭台楼榭隔池相望,曲沼流泉,山石相间,仔细一看的话,后面是一座小亭子,露出一个角。
建筑学家波特曼说:“曲线更有吸引力,因为自然,无论是海洋的波涛,起伏的山岳,或天上朵朵云彩,哪里没有生硬笔直的线条。”
曲则柔美,所以有人说:苏州园林如执红牙拍板,轻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可见其婉约。
艺圃,是苏州园林里最接地气的。
艺圃曾归属文征明世家,文征明的曾孙文震孟罢官回苏州,建了座园圃,种满了香草,取名药圃(后改名艺圃)。艺圃如今并不起眼,显得安静多了,它容不了那么多人,甚至旅游大巴也开不进巷口。
图1|戴昊翔 ©
图2|另存为saveas ©
苏州人把艺圃当作后花园。
艺圃虽小,但有苏州最大的水榭延光阁,如今已成茶室。老苏州人都懂它的好,每逢有闲,就来这泡上一壶龙井。望着窗外一池碧水,白墙倒映水面。时光仿佛在这里停止,偶有几位老人家用苏州话说着陈家李家的故事,才打破这宁静。
热闹属于其他园林,艺圃自有它的恬静平淡。
图1|别梦寒 ©
图2|黑夜微光 ©
耦园的耦字,是今日的“偶”,单就这个字就是一段故事。
安徽巡抚沈秉成,在人生最失意的时刻,遇到了耦园,也遇到了严永华。才子佳人,秀美之园,两人闲时读书弹琴,赏石玩水。夏听雨后芭蕉声,秋留残荷听雨声,自此躲进小园岁月静好,不再问世事。
图1|葱花家 ©
图2|黑夜微光 ©
有人说:耦园,是唯一一座体现了男女平等的园林。因为苏州园林不求对称,只有耦园是例外,这里到处可以看到成双成对,对称相等的建筑和风景。
有一亭为枕波半亭,上面有匾“枕波双隐”,意思是双双归隐山林。有东西两斋,都名为还砚斋。斋上有楼,名为双照楼,每年农历八月十八,这里就可以看到日月双照。园中有双廊,一个筠(君)廊、一个樨(妻)廊。
所有的建筑,一一对应,阴阳有分,暗合夫妻双人,长长久久。
图|庸人蛋扰 ©
中国园林,分皇家园林,文人园林,以及寺庙园林。
西园寺是苏州市内最大的寺庙,有吴门首刹的美誉。这是座寺庙之园,园中有寺,寺中有园,里面有苏式园林的曲水假石,也有古木香草,比园林多了一份念经之声,木鱼梵乐。虽临凡尘闹市,但却喧嚣,幽深静谧。
推开园门是凡尘,闭上园门是深山。
图1|叶枫行摄 ©
图2|寒水石为衣 ©
每逢节日,总会有许多游客来此祈愿。祈愿完后,可坐在池塘的石凳上,看着僧人喂鸽子,可发呆,可休憩。或者走入水榭,泡一壶茶,抄一段经,这是闹市难得的避世之所。
西园寺,真正让园林寺庙成为生活方式,每个人都能找到生活的禅意。
图|涵子-JS ©
退思园,是中国唯一一处贴水而筑的园林,所谓贴水,是所有的建筑都紧贴水面。园子里建筑都很小巧,浮于水面,远远看去,就如水上之园,有如海上仙境。
退思园主人任兰生中年失意,遭遇弹颏,退回苏州城外同里镇,造了这座小园,后来,朝廷重新任命,任兰生重又当官。所以当时他取名“退思”,意为:“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图|微图老陈 ©
跟沧浪亭、网师园的彻底归隐不同,退思园是退而思,思而进,出世补过,改过入世。是一种进退有方的智慧。
正如退思园远离苏州城,是一种退;任兰生回乡造园,是一种退;但他重又入世,是进;退思园与其他园不同的造境,也是进。
进有进一步的欢喜,退有退一步的安逸。
图|微图老陈 ©
苏州园林的秘密,都藏在环秀山庄的假山里。园林美在山水,走入环秀山庄,便身在万山中。
清代叠石名家戈裕良传世作品不多,环秀山庄是其一。
图|呆呆龙 ©
这里的湖石假山山涧水洞,曲折回环,虚实结合。走入其中,有茫茫空山不见人,但见清泉石上流的感觉,山是峻峭突兀,水是流转蜿蜒,人如游在画中,有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
这是戈裕良的神品,也是古典园林叠山艺术的最后巅峰。
图|小熊爱淘 ©
陈丹青说他二十岁时,只觉得苏州园林烦,那时他满脑子都是欧洲的景观;几十年后,待他从美国回来,在沧浪亭网师园梦游地走一遭,惊讶地发现:“中国园林太好看了,太成熟了,为何以前自己毫无感觉?”
如今之中国,变化迅猛,千篇一律地高楼建筑在城市中拔地而起,吞噬着本就脆弱的中国文化景观,园林也好,古建筑也罢,都在被现代性的浪潮掩盖。到了最后,甚至被“游客们”异化成一个买卖景点的集市。
图1|joaquinff ©
图2|墙里的花园 ©
太多人匆匆而来,草草而去,回来跟人说,逛得脚疼,坐的地方少,还拥挤,人挤人地,没啥可看。他们并不懂,上天在苏州城中保留这么些个去处,是多么用心良苦。
苏州园林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这样珍贵的文化景观,保留了中国人千百年来文化记忆。走入其中,可以领会当时古人的心境,里面的花木泉石可养心性,可摆脱物役束缚,尘嚣缰锁,偷得浮生半日闲,寻求一份内心安逸。
希望每个看完这篇文章的人,不仅知道这些园林的故事,还能真正作为一个居游者,走入园林,感受那里的风月鸟鸣,花影泉声。


smen 2020-11-03 13:30
文人屌客的这种淫求 不学也罢

假正经也 2022-07-29 13:31
除了艺圃,帖子里的其它园林都去过了。


查看完整版本: [-- 不懂造园之法、榭宇布局,普通人游苏州园林,看些什么[50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