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n |
2020-10-31 13:10 |
在娱乐圈,郭麒麟算得上转型最成功的的“星二代”之一。 去年,一部《庆余年》,让怂且可爱的“范思辙”圈粉无数,收获大量路人缘。 也因为这部剧,郭麒麟这个“少爷”,终于成为能给郭德纲加分的“作品”。
众所周知,郭德纲的家教是出了名的狠。 正因如此,随着郭麒麟的走红,网络上流传出这样一种说法—— 是郭德纲的教子有方,成就了郭麒麟的今天。 恰逢最近,郭德纲谈起儿子幼时的教育方式,让不少人大跌眼镜。 ▼
看得出,他很乐于将郭麒麟所有美好的品质,归功于自己的教育。 可看到他充满优越感地展示,对孩子近乎羞辱的言语打压, 不少人质疑: 这样的「封建大家长式」教育也值得引以为傲吗?郭麒麟没长歪,真的不容易! 的确,“非正常”教育之下,任何一个条件变量,结局都可能指向完全不同的故事。 越了解,越发现,郭德纲的「极端挫折教育」,几乎摧毁了那个稚嫩的孩子。 回头来看,这个不可复制的故事,值得所有人反思。 有关郭德纲跟郭麒麟的父子关系,有个大众熟知的版本: 郭麒麟4岁那年,父母离婚,一穷二白的郭德纲独自到北京闯荡,并把幼子交给爷爷奶奶抚养。 6岁之前,郭麒麟只见过父亲一次。他的童年记忆中,父亲就是:6岁时突然来一男的,告诉我他是我爸。
后来,郭德纲在相声界站稳脚跟,郭麒麟也被接到北京,开始跟父亲朝夕生活。 然而,郭德纲并没有刻意弥补缺失的父爱,反而加倍严厉。 郭德纲有多狠? “见到长辈要说您,在家不能说脏字、跷二郎腿; 师兄来了必须站起来打招呼,还得给他们端茶倒水; 师兄们跟父亲谈话,他是小辈必须站着挺听,还得安安静静; 连吃饭时,好东西都轮不到他,得等师兄们吃完了他才能吃。” ▼
立规矩都算轻的,真正可怕的,是郭德纲所说的,“把他自尊全部打掉”。 拿吃饭这件小事来说,郭麒麟从小爱吃肉,不爱吃青菜。 郭德纲是怎么做的呢?他给儿子夹了一满碗的青菜,当着所有徒弟把他赶下桌。 “白饭上都是青菜,吃去,哭了你就坐边上去,别搅和我吃饭。” 郭麒麟抱着碗米饭,坐在一旁的楼梯上,泪流满面,嚎啕大哭。当父亲的不为所动。 “哭吧,哭完之后别耽误吃。” ▼
师傅侯耀文曾评价,郭德纲一路坎坷、无人扶持步步血泪走过来,他势必要嫉恶如仇。 的确,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郭德纲经历过诸多凉薄人性,世态炎凉。 当时的相声界讲究“师承”,却无一人愿意将郭德纲收入门下,他因此被欺负到墙角。 于是,从血泪中走出来的郭德纲,用了同样“社会”的方式,来磨炼小辈。 ▼
无论徒弟亦或是儿子,都接受过他的精神碾压。 直到今天,徒弟们依然对他的 「冷暴力」 心有戚戚: 师父惩罚的方式,就是不理我们,不说话。 而面对郭麒麟,郭德纲的手段只增不减,势必要磨掉儿子的全部自尊。 我把他欺负够了,远比以后出去给外人欺负,我心里好受。 所以从小到大,他绝不把爱表现在脸上。做得再好,当父亲的从不夸一句。 相反,你犯了错,人越多,我越来劲骂你,你越没面子,我越得意。 ▼
回想起儿子的成长环境,连郭德纲自己,都只能用「悲惨」和「恶劣」这种形容词。 几年前,当着上万人的面,郭德纲半开玩笑地炫耀,我最好的作品,就是郭麒麟。 可换一个视角来看,郭德纲的教育,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呢? 虽然今天,24岁的郭麒麟已经可以平和地回忆起有关父亲的一切,不再害怕他。 可说起被逼着吃青菜这件事,他却记忆犹新。 父亲津津乐道的教育,在当年那个孩子眼里,其实全是委屈。 他真的不懂,让孩子难过到哭的,不是要吃青菜。而是大家都有椅子坐,只有他被赶到楼梯,一个人吃自己不爱吃的饭。 ▼
包括打羽毛球摔倒了,郭麒麟又哭。 只是因为他倒在草丛里没人扶,却看见父亲跟别人的孩子还在打,还玩得特高兴。 郭德纲只觉得儿子不够坚强,却不知道小孩子真正在意的,是父亲视而不见。 ▼
他天性敏感,可父亲用了最残酷的方式,将他碾压成粉末,让他低微到尘土里。 打小,我家里的这种教育都是挫折教育,打碎自尊, 然后孩子长大了,自己慢慢地把这些粉碎的自尊再捡起来,再拼起来,再粘接上。 就如同骨头断了之后,他在愈合的时候会比原来更坚韧。 来源:《人物》杂志 怎么可能不委屈呢? 去年冬天,郭麒麟主演的话剧《牛天赐》谢幕,满场喝彩之际,一只手拍在他肩上,他转过头,看见了忽然出现的老父亲。
父亲没说话,只是满脸认可的微笑,孩子却已经忍不住主动抱他。 爷俩在台上抱了长达20秒,再抬头时,小郭已泪流满面。
就这样,前一刻独当一面的大人,在父亲面前变回孩子的模样。 他任由父亲牵着他的手,四面鞠躬,完成整场表演。
外人眼里,「挫折教育」下的郭麒麟,懂规矩,对人谦卑有礼,低调圆滑。 他反应极快,说话从不出错,有他在的节目绝不会冷场。 ▼
这样的孩子,太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你以为他从未经历阴霾,所以笑容里满是阳光。但在没人注意的地方,他被打碎过。 “只有被雨淋过的孩子,才会想到给人撑伞。” 情商高的背后,是极度敏感;自尊被磨掉的后果,是自卑到卑微。 他也提到过的,外人调侃的“少班主”、“少爷”,在19岁之前一度是自卑的。 ▼
但幸运的是,郭麒麟一直尽最大努力治愈自己。 他跟父亲 「和解」 ,找寻到脱离的出路,并 「选择」 成为现在的郭麒麟。 更巧合的是,2015年,他暂别相声舞台,追逐演员梦的同时,也得以脱离掌控。 也是在这几年间,那个被打击到一无是处的孩子,凭自己的努力很快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重新把自尊一片片拼接起来。 ▼
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在高压、打击下变得谦卑有礼。 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自杀的孩子。 ▼
是现在的孩子太脆弱、太矫情? 不是,恰恰是有些家长根本不了解、也懒得了解自己的孩子。 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让孩子顶的行为背后,是郭德纲式的家长们认定,跟我们当年比起来,现在的孩子太顺利了。 他们居高临下地觉得,生活这么幸福,你们怎么还不知足? 但凡畏难,那就是矫情,就要拼命打击你,老子当年可比你苦得多。我都能走过来,你凭什么不能? 因怼人著称的李诚儒,对儿子不也是这种态度吗? ▼
他轻飘飘地忽视因离异对儿子造成的伤害,觉得儿子在无病呻吟,还当众讽刺儿子,身上缺少像自己一样的男子汉气概。 儿子大了,步入职场,来到娱乐圈追逐歌手梦想。 当父亲的非但不支持,反而继续打压,你有什么本事可让我夸的? ▼
真正的「挫折教育」,最终目的不是让他们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吗? 可在这种所谓的教育之下,跟父母刻意制造的大大小小的挫折纠缠,反而更容易消耗孩子的意志,让他们产生深深的挫败感。 他们终其一生,就为了得到亲人一句认可,怎么这句“你很棒,我为你骄傲”,就这么难得到。 说真的,这哪是挫折教育,分明是「打压式教育」。 就像那句话说的, “父母在等孩子的一句感激,可孩子却在等父母的一句道歉。” 不知道郭德纲有没有后悔,但人到中年,他的确改变了很多。 比如,会跟郭麒麟放软话,让他多回家吃饭。 ▼
也比如,虽然同样对二儿子教导规矩,但姿态却显然要低得多,也亲昵许多。
很多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即使成年后,依然无法跟原生家庭与自我和解。 回头来看,郭麒麟之所以能顺利走到今天,缺少任何一点运气都不行。 如果不是他天性纯良,早早与父亲和解并决定顺从,他走不到今天。 如果不是他坚定地暂别德云社,跟外面的世界接触,他走不到今天。 如果没有他的天赋,一路努力得到很多认可,他走不到今天。 更重要的,如果没有待他如亲儿子的后妈,和爷爷奶奶等等亲人,给他比郭德纲多无数倍的爱,他也走不到今天。 ▼
所以,挫折教育也好,鼓励教育也好,说到底,父母最终要告诉孩子的是, 无论如何,他们都还有未来。哪怕暂时遇到挫折,只要专注地对梦想投入时间,不断想办法朝着目标付出、努力,终有一天,他们可以获得想要的东西。 想让孩子坚强,不该愚蠢地去挫败他,而是当孩子做得好时,不吝啬地给予认可; 当孩子受挫时,张开臂膀给他个拥抱,鼓励支持他,做他的后盾。 毕竟,普通人的人生从不缺乏挫折,有太多时刻会让人感到寒冷。 但如果父母能给孩子足够的温暖,照亮他们的未来,那有一天,他也能活成一道光,把爱和温暖传递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