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n |
2020-09-21 11:27 |
《邻里美好的一天》 评分不足5人,不计平均分
1.西帕克7分 影评人。 这可能是阿甘之后,最适合汤姆·汉克斯的角色。 一个角色,隐藏了太多层次,汉克斯扮演了弗雷德,扮演了罗杰斯先生,组成三位一体。这并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传记片,而是一部讲述罗杰斯先生对身边人影响的电影。 没有深挖罗杰斯先生的那些凄惨童年和家庭关系,而是描写他身边每个受到鼓励的普通人。以他们的视角去看这个“圣人”,可以说我们看到的,就是那几代看着他节目长大的美国观众的真实感触。 2.独孤岛主7分 电影文化研究者,选片人。 貌似主角不是传主的传记片,但唯有在面对脸目被无限趋近的罗杰斯(汉克斯)的耀魅时刻,才让主人公醍醐灌顶,这不是削弱,反而是神格化。 3.闵思嘉6分 影评人。 在绝大部分的场景中,汤姆·汉克斯都成功地把自己变做了罗杰斯先生这个符号,这个故事也并没有要探索罗杰斯先生作为一个“人”的特性及意义。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它倒的确是展现了某种关于罗杰斯先生的标签化特性,只有在最后那个场景里,才流露出一丝丝“人”的意味。
4.赛人2分 影评人。 过分相信治愈的影片,其治愈的过程仍口齿不清。 汤姆·汉克斯一出场,我以为他是个病郎中。可我想错了,他自身的家庭状况,基本是在轻描淡写。也许编导对这个人物提不起太大的兴趣。让我怀疑即使汤姆·汉克斯不出场,马修·瑞斯照样能过上甜美的家庭生活,前提是他的父亲并没有那么糟糕。也就是说,影片设置的障碍并没有那么难以跨越。 美国经常有这种甜得齁人的家庭剧,目的好像就是为了放松对生活的警惕性,同时也消解了生活的可能性。 《死无对证》 评分不足5人,不计平均分
1.闵思嘉3分 影评人。 几乎一比一复刻,这是复制,不是翻拍。 《麦路人》 得分4.8分
1.西帕克6分 影评人。 非常丧的港版“小偷家族”。普通人互害的社会,底层人只能抱团取暖。配角表演有硬伤,制作也不够精细,但至少有写实的视角。郭富城的角色就像是驻扎在麦当劳的西毒欧阳锋,解决每一个人的问题,却恰恰解决不了自己的。 2.独孤岛主6分 电影文化研究者,选片人。 直接继承1950年代粤语社会电影风骨与形式,有的地方甚至过犹不及。 3.王昕6分 电影研究者。 影片选择了一个文化研究和城市空间研究的议题——麦当劳与无家可归者(homeless)。 以麦当劳为代表的24小时连锁餐饮店是现代都市、陌生人社会的某种极致形态,却同时也是冰冷无情城市的灯塔和港湾,在其营业的“剩余时间、剩余空间”里收容着各式各样的“麦难民”,并让他们有机会缔结联结和关系。 作为一种普遍的全球现象,“麦难民”是最具能见度的第一世界或者说大都市内的第三世界形象,也是大量移民/“X漂”都曾体会过的人生经验。可以说,这是最适合讲述陌路人形成非核心家庭式的关系和连接的情境(比《小偷家族》的故事更具普遍性)。 然而可惜的是影片设置了过于戏剧化的主视角人物,后半段又流于煽情,各方面都不够自然,削弱了题材本身的力量。考虑到这一群体较少在华语长片中显现,还是值得鼓励,观众可以借此展开自己的思索。 4.LOOK5分 影评人,电影研究者。 剧本过糙,一直停留在挂惨相,缺乏人生的回声、临到绝境处出人意料的人性挣扎。万梓良痴等亡妻的情节编得过分套路。就张达明入狱这情节有点嚼头。杨千嬅的形象偏中产,失真。郭富城的形象,诠释一下的话,是作为金融中心的香港自身衰弱的隐喻。
5.闵思嘉4分 影评人。 城市游荡者和homeless的观察点颇有社会关照性,也足够现实,以麦当劳为据点,可以说是展现了一种现代的、失去附近的城市空间,但落实到具体人物关系做得也太狗血和失真,造成了巨大的割裂感,反而淹没了其选题的现实性。 6.赛人2分 影评人。 仪式化的温情和流水线式的煽情,以及直白的抒情。对于香港的时光不再,远远不够。香港电影若直接地表述自身,手潮一点,都很难落笔成行。 《通往春天的列车》 评分不足5人,不计平均分
1.独孤岛主7分 电影文化研究者,选片人。 专注生活片段编织,令容易类型流俗化的叙事完备烟火气味。 2.闵思嘉6分 影评人。 作为长片处女作而言还是应该鼓励,完成度也不错,东北工厂故事现已成为一种时代叙事,开电动三轮、扮残疾人,而被遗弃的他们是真正的残缺体,连与妻子做.爱也不被允许,成为被阉割的。
3.赛人2分 影评人。 非常概念化,全片大量的夜景也是硬向主题靠拢。底层生活的艰难,好像只能在戏剧性事件中才能发作。一部典型的戏味不够,方言来凑的情节剧。也是一部讨好型的电影,且讨好得不是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