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虎 |
2020-07-28 10:15 |
你还记得上一次在野外睡觉是什么时候吗? 老艺术家还记得小时候住的筒子楼没有空调,每年天气热起来后,各家就会抬着竹床、卷着凉席到湖边的草地上,那时候天上还能看到星星,在摇摇晃晃的蒲扇声里,沉睡一夏天。
多年之后,好不容易住进拥有恒温系统的高楼大厦的人们又开始向往野外,单纯在公园里铺块格子布围坐着啃网红零食的野餐已经无法排遣都市人的疲惫和压力。 2019年10月一部叫《露营物语》的日剧在东京电视台和b站同步播出,片名如果直接翻译过来的话就是“一个人露营,吃了然后睡”。
△《一人露营》日本正式海报 / 豆瓣 男女主人公在山间海岸独自露营,因为吃的太香,一度被称为露营版《孤独的美食家》。 两百八十五万的播放里满满都是羡慕和跃跃欲试,毕竟谁都会有一个想逃离现代社会的瞬间。
△剧中令人生羡的生活 / 截图 社畜们在市中心的合租房里一边做白日梦一边精心计算着每天能多睡几分钟懒觉的时候,真正有实力的中产行动了起来。 但是看到各种违规搭建帐篷、乱扔废弃食物的新闻就知道,这明明是打地铺加农家乐,露营才不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心有多大,露营地就有多大 在不少人的理解里,露营一共分三步,把帐篷带上,找块空地,把帐篷支棱起来。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如果不想驱车劳顿,各种人工草坪就成了第一批受害者。
△乱象横生 / 微博截图 本月初,就有当地媒体报道,黄金周期间在衡水滏阳河边的草坪上,扎着几十个颜色大小各异的帐篷,还有人把吊床挂在了树木之间。 因为这片草坪面积大,树荫多,风景好,而且紧邻公厕用水方便,五一期间每天有几百人前来露营。 成片的草坪被踩坏,或是直接被游客的简易炉灶烤焦,露营者更留下大量垃圾。 而就在距离游客十几米的地方,一个写有“禁止破坏公物、乱倒垃圾、非法聚会、践踏草坪”的公告牌在风中凌乱。
△公告牌阻挡不了人们野营的心 / 微博截图 不过在真正的探险家面前,破坏草坪、乱扔垃圾都是小场面,他们可以硬生生把露营玩儿成荒野求生。 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小五台山,距北京市区125千米,是华北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小五台山金莲花被拔 / 微博截图 这么好的风景,不搞下破坏,岂不是暴殄天物?2016年7月,正值金莲花盛开的时候。 由于赶到小五台山的游客太多,无法全部阻拦,原本宣布封山一年的小五台山暂时向游客开放。 随着大批游客涌入小五台山露营,其中就有人为了方便搭建帐篷,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在高山草甸上开辟出大片平地,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 在短暂开放仅六天后,小五台山再次被迫宣布封山。
△高山草甸遭到严重破坏 / 微博截图 被露营逼到关门谢客的景区并不少见。 2017年6月凉山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域发现车辆碾压植被、随意砍伐薪柴烧烤、搭建帐篷露营、乱丢垃圾等人为活动,严重破坏了大风顶保护区域生态环境。 便于当月发布公告:今后未经相关部门批准,一般人员和车辆严禁进入大风顶区域。
△被逼关门谢客 / 微博截图 去年年底,云南泸沽湖也宣布,自2020年1月1日起,禁止在保护区内露营、烧烤,违者处100元上500元以下罚款。 频频走错片场的露营,当然和游客本身的素质脱不了干系,但也是缺乏文化土壤的必然结果。 国外露营文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基于丰富的公益性专用露营地,但在中国,由于土地使用成本和建设成本高昂等原因,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公益性营地和私人营地各占半壁江山的格局不同,我国露营地从发展起步是以营利为主的私人营地。
△国外的露营文化相对成熟 / Unsplash 国外公益性的营地一般只收取基本的运营费用,价格一般为普通酒店的1/5甚至1/10。 中国的露营地却沦为了挂羊头卖狗肉的主题度假村。 游客睡帐篷还要掏酒店的钱,自然就让不少人动了乱搭乱建的心思。
二战后,露营成为流行 如果要追溯露营文化的源头,还真的就是荒野求生。 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淘金者就开始用树枝搭建单坡棚,这些覆盖帆布的帐篷既可以御寒也可以避免野兽的袭击。 拓荒时代结束后,露营这种方式只有在外出打猎或者钓鱼时才会派上用场,仅仅作为一种简单渡夜的方式,而露营所需的种种专业技能,由诸如童子军之类的组织保留了下来。
△美国的童子军 / Mcasiwakuni 1861年,一个名叫弗雷德里克·冈恩(Frederick Gunn)的校长在康涅狄格州华盛顿创建了一个名叫Gunnery Camp的露营地,并带领男生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郊游。 在那儿,冈恩试图通过教授一系列生活技能,包括钓鱼,探险和明火烹饪,来让学生们感受人与荒野的联系,在大自然中入睡自然也是课程计划的一部分。 Gunnery Camp成为美国第一个休闲营地,冈恩被视为休闲露营之父。
△The Gunnery Camp / AmericanHistoryUSA 1869年,教育家威廉·穆瑞(William Murray)基于其在阿迪朗达克山脉探险的经历写了本畅销书 《荒野历险记》 ,这本书的发行让成千上万的美国城市居民走入山林露营。 而露营在美国成为一项全民热衷的休闲活动是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由于战争给美国民众在物质和精神上带来的沉重负担,在随后的20年中,数百万美国人步入了丛林露营,借此消磨时间,亲近自然。
△在露营的一家人 / Unsplash 不断发展的市场,也使得之前主要在军事领域使用的户外装备开始有了民用版本。 其中1959年尤里卡公司发明的帐篷,使得普通人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搭建,从而一举解决了露营中最麻烦的问题。 19世纪末,欧美露营文化由随着基督教青年会、美国童军组织等国际青少年组织传入日本,露营也在追求精致的日本人手里进一步削弱了其“野性”,变成了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
△抬头可见富士山 / GoOut 目前在日本最流行的是一种名为“Glamping”的露营方式。 这个词由“Glamorous”(极富魅力的)与“Camping”(露营)组合而成,翻译成中文可以理解为精致露营。这一同样起源于欧美的露营形式在日本发挥到极致。 人们拖家带口,冰箱,投影,洗衣机,音响样样不能少,恨不得把整个家打包带走。 自然的氛围加上现代文明的家具,这大概就是都市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最终幻想。
△榻榻米式的帐篷 / GoOut 由日本知名户外杂志《GO OUT》于2008年起开始举办的GO OUT CAMP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它已经成为日本最著名的露营活动,活动持续的时间一般为三天两夜,会邀请知名艺人与乐团、著名户外品牌特价贩卖场、户外活动教室以及各式美食食专区,更像是一个户外的美食节加音乐会。
△Go Out Camp 2019 / GoOut
别拿露营不当学问 经过多年的发展,看似简单易上手的露营早已成为一门庞杂的学问。贸贸然说走就走,可能会让露营从修仙变成渡劫。 只要以露营和救援作为关键词在新闻客户端搜索,就可以获得大量的露营反面作死教材。
2019年8月,一对外地情侣结伴到瑞安湖岭巾子山游玩。因天色渐晚,两人决定在山里一处小溪流边扎营休息,待第二天再继续上山。 结果受台风“白鹿”影响,一觉醒来,发现溪水暴涨,上山的路也被昨夜的大雨冲毁,导致两人被溪水所困,进退两难。经过消防人员三个小时的救援才最终脱险。
△消防员渡河救援 / 微博截图 给救援人员添麻烦已经算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2010年9名成都驴友自发组织起来前往芦山县大川镇游玩,在返程途中被景色吸引,决定到河滩上露营。 他们选择的露营地距离上游的宝珠山电站大 坝只有1公里左右的距离。 第二天凌晨2点左右,芦山县大川镇突降大雨。1个多小时后,大坝的水位超出警戒线,宝珠山电站大坝的值班人员在拉响警报后的两分钟后,开始放水。凌晨3点半,河滩上沉睡的9人全部被卷进山洪中。
△不止一起遇难事件与山洪暴发有关 / 微博截图 这些看似偶然的小概率事件,其实都是因为在露营前没有做好准备工作,但凡看过《三国演义》也能知道,夜观天象、安营扎寨那绝对是个技术活儿。 有人曾经总结了露营的几种死法:多雨季节在河畔、谷底等低洼的地方扎营;干燥季节在枯落物多的地方扎营生火; 雷雨天气在山脊、峰顶等高耸的地方扎营; 大风天气在空旷的地方扎营。 除此之外,在植被稀疏的陡崖下方露营容易被天降正义,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扎营有变成蜘蛛侠的风险。
△选一个好的露营地也不容易 / Unsplash 看好了天气和地点,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卷帐篷出发了。 在露营里,没有了睡袋和睡垫的帐篷就相当于毛坯房,妄想带个帐篷就出门野营,老艺术家劝你多吃几颗感冒灵预防一下。 而这都只是最低配的苦行僧式露营,如果想要体验一场能发九宫格朋友圈的精致露营,其开销和准备过程只会更加磨人心智。
△刷爆朋友圈的精致,普通人驾驭不了 / Unsplash 今天的露营早已不是当年的“穷人乐”,正如《户外探险杂志》所言“人们喜欢‘精致露营’,却不是喜欢露营本身, 而是在露营中所创设的场景,以及在场景中浸润的情感、格调,所投射的人格和品味给人带来的仪式感、存在感以及认同感。”
如果你又怕苦又怕累,但又放不下那颗睡帐篷的童心,那么老艺术家只能给你一个建议:把帐篷搭在家里吧,关了灯全都一个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