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双十一的脚步近了,我已经听到了万千带货主播们,那魔鬼的步伐。 以李佳琦、薇娅等一众主播为首,在各大电商平台推波助澜下,这场一年一度的剁手盛会,气氛搞得比过年还隆重。 俗话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李佳琦Oh my God。 他的一句“所有女生”出口,就仿佛吹响了抢购的号角,三秒钟后就要有人的钱包被掏空。 很多网友都表示,看这些头部网红直播时,钱包里的钱有自己的想法。 看这种购物直播,就像是一场疯狂的冒险,但凡进去的人都会丧失理智。 有人不信邪,想进去围观一下,结果听着主播倒数报库存,就莫名被不断跳动的数字激起了斗志,拿出饭圈女孩抢演唱会门票的劲头奋勇厮杀,最终骄傲地捧回了8瓶辣椒酱。 第二天醒来,看着手机里的订单四顾茫然: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会有8瓶辣椒酱? 而网红主播们,还只是盛大的网络购物狂欢中的一环。 就算躲过了“李佳琦们”的安利,后面还有更多的考验在等着你。 比如,淘宝为了吸引流量推出的盖楼活动,越盖越上头,无数人为了几毛钱红包,争得面红耳赤: 比如,拼多多无孔不入的红包玩法,为了让更多人点进去,最近已经学会了编故事: 还比如,商家打着“促销让利”、“史上最低折扣”和“薅羊毛必备”旗号,放出的各种复杂优惠算法,让人眼花缭乱。 很多网友都感慨,这简直是继高考数学之后,遇上最难的一道题。 然而,套路越来越多,折扣却越来越少。 精明的商家学会了用“优惠券定金连击”来遮掩自己根本没降价的事实,却苦了算数算到头秃的顾客。 算来算去,最后大多数人往往选择两手一摊:管他的,胡X买吧。 双十一搞了这么多年,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种诡异的画风。 购物狂欢结束,商家们偃旗息鼓,回去数钱。 而参与了狂欢的人们,则看着手机发呆:好像我当初网购就是为了省钱,为啥我越网购,越是没钱? 这个灵魂质问的答案,肯定不能用一句简单的冲动消费来解释。 为了避免小伙伴们被买买买的欲望冲昏头脑,我推荐大家在下单前,来看看这部BBC出品的影片冷静一下——《无节制消费的元凶》。 这部纪录片一共三集,总结起来很简单,就讲了三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买东西? 是谁让我们一直买? 他们怎么做到的? 第一集,围绕着所有商家心照不宣的一个“行业潜规则”展开,那就是:计划报废。 计划报废,说白了,就是缩短产品的使用周期。 灯泡本来能用一年,强行缩短到半年;电池本来能用两年,强行缩短到一年半,以此类推。 想一想,为什么苹果手机越来越卡、电池越来越不耐用?还不是为了让消费者赶紧买新的。 为什么手机后盖被设计得严丝合缝?当然是为了不让我们自己拆开改装。 这都是典型的“计划报废”例子。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虽然知道了是商家故意的,但知道了也没啥用啊。 既然他们把产品做得这么容易报废,那到时候还是得买,逃不过。 其实,除了缩短使用周期,片中还介绍了一种计划报废的伎俩——鼓吹一次性消费。 比如,家具家居以前在人们眼中是相当耐用的产品,一辈子都不用换,甚至可以传世。 但自从宜家这样的商家主推“时尚家居”的概念,家里的沙发桌椅在人们眼里就变得像衣服一样,可以过季就换。 连家具都被一次性的概念侵蚀了,还有什么领域能幸存? 其实仔细想想,一次性洗脸巾,真的有必要吗?一次性桌布,真的比棉布好用吗?“当季流行”家具,真的值得入手吗? 很多使用周期短的商品,本来没必要买。记住这一点,能躲过很大一部分的消费陷阱。 而片中的第二集,则主要围绕“贩卖焦虑”的问题展开。 这一集中列举的商品,基本都是那种原本没多大用处,商家凭空创造出了一个需求,吸引消费者来购买的类型。 比如,声称能减缓焦虑、延缓衰老的各种治疗方法: 比如,打着保健旗号,号称能“预防多种疾病”的维他命水: 比如,任天堂的益智小游戏,声称能测出玩家脑龄,然后让玩家继续玩游戏降低脑龄,产生返老还童的快感: 其实冷静下来想想,健康问题,当然应该向医生问诊;而像避免衰老,甚至“返老还童”这种现代医学都完成不了的事,难道吃个保健品就能做到?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人们还是会被这些产品的宣传吸引,抱着“试一下也不亏,万一有效果呢”的想法,钱就花出去了。 而第三集讲述的概念,就更有意思了,叫“儿童消费心理”。 儿童,是商家眼中最完美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心理是“我喜欢这个,我要买,现在就要”。 买完了,往往还会捧着自己心爱的东西,拿着喇叭出去给左邻右舍炫耀,还得上网发个帖子晒一晒,给品牌免费打广告,这种消费者,商家怎能不爱? 这一集,就是通过大量案例告诉我们,商家是怎么把我们这些成年人,一步步变成儿童的。 比如,最为商家广泛应用的“授权制”,内核就是儿童消费心理。 道理很简单:孩子们喜欢小猪佩奇,所以不管什么产品上印个佩奇,他们都愿意买单。 这个规律对成年人也同样适用,看看市场上动漫、游戏周边有多畅销就知道了。 比如,制造各种场景,激发成年人的童心。 像迪士尼乐园、动漫展会、二次元聚会,都是能让成年人理直气壮做小孩、想要买啥就买啥的地方。 比如,利用各种游戏机制,刺激成年人消费。 喜欢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这种天性即使长大了也不会改变,只是被隐藏得更深了而已。 像我们熟悉的养成游戏、抽卡元素、好友排名比拼等等,都是利用了这种消费心理。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游戏机制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 顺带一提,淘宝的盖楼积分,也是游戏机制应用的一种现实案例。 这么说,你就理解我们被这种“儿童消费心理”操控得有多深了吧? 不看这个纪录片恐怕还意识不到,社会已经不知不觉间被消费主义占领,变成了一个精致的巨大商场。 买买买,成为了人们的一种本能。 特别是以前用现金的时候,我们买东西还能意识到自己是在给钱,现在不是刷卡就是扫码,钱花出去都没有一点痛感。 不知道小伙伴们意识到没有,买东西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这确实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了,只不过,花钱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 这是因为,让你的消费过程变得更便捷、更无痛、更多更快更强,几乎是所有商家的共谋。 总之,这部纪录片从多个角度解答了所有人内心深处的疑问:我的钱哪去了? 知道了这些商家的秘密,再去面对双十一这种促销噱头,或许能唤回我们的一丝理性。 别忘了,双十一的购物狂欢节,本身也是一个人造节日。 十年前,这一天还只是个单纯又无辜的光棍节呢。我们这些单身狗,好不容易有个专属节日,结果转瞬间就被抢走了,变成了买买买的狂欢。 不过,我每次冲动购物前,都会想起这部《无节制消费的元凶》。 有时候,根据片中的内容一分析,发现这是典型的消费陷阱,就瞬间缩回了下单的手; 但如果思考完了,发现自己还是想买,那就果断下单,不用担心明天会后悔。 现在,我将这部“防剁手专用纪录片”安利给大家,希望你们有足够的底气去“迎战”双十一,和以后更多的促销活动。 我们的购买欲不应该被商家支配,理性消费,才是掌握生活主动权的最佳方式。 同学们,我就帮你们到这里了,明天剁不剁手,自己看着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