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shiwo |
2020-04-24 11:11 |
因为院线迟迟无法开张的关系,毒药君近段时间给大家推荐了不少剧。 只可惜,很多都出现“高开低走”的现象。 大家心怀不满,毒药君感同身受。 多希望,有朝一日我们也能拍出来一部带有电影品质的国剧啊。 当然,品质只是形式,尺度才是让我们解锁高难度剧本的现实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毒药君只能被迫再次把目光对准海外。 有部剧毒药君一直压着没说,观望了3集,质量依旧坚挺。 令人意外的是,如此高质量的内容,关注量却不多。 既然大家都没注意到,那今天我就来推荐一波。 美国夫人 Mrs. America 看过前面几集,让毒药君对这部剧的质量非常有信心。 当初关注的初衷,其实是这剧的主演阵容。 仅凯特大魔王一人,就足以勾起影迷的注意力。 更别说,扎实的配角班底了。 影片中没有如《权游》或《纸牌屋》那样极致的人性斗争刻画。 倒是实实在在讲了一件事:女权VS反女权。 因为话题本身非常符合当下的语境,结合近段时间的鲍某和N号房间事件,联想余地大大的有。 但老实讲,要看懂《美国夫人》这部剧,上手的难度还是有的。 和纯虚构的现实主义题材相比,因为该剧本身反映的是美国70年代女性争取独立的故事,所以必然牵扯大量本土的历史事件和一些时代背景。 建议大家看这部剧的同时,最好一边看一边做功课,以便了解剧中的人物动机。 而说到历史,这部剧正是以菲利斯·施拉夫利为原型展开的。 这姐们是美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人物。 身为女性阵营的一份子,她却是女权运动的坚定反对者。 在自己组建的反女权团体活动下,其创建的组织挫败了这场运动。 此外,她本人对有关女权的态度亦非常强硬。 除了反堕胎,她还认为婚内强X无罪。 作为典型的美国上层阶级,施拉夫利接受过良好而系统的高等教育。 名校出身的她,能够在那个年代和政客就国际局势针锋相对,本身就是一道奇观。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美国大部分女性还是以家庭主妇居多。 即便投身职场,也大部分以秘书这样以辅助性质的文职登场。 女性当年的这种弱势地位,一定程度上和更早期的意识形态引导有关。 二战后,美国急需从战乱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秩序。 除了传统的婚姻观、生育观和家庭观将女性束缚在家。 工业时代下美国家庭的郊区化分布、社会舆论和政策等外力,也是把女性从战时的工厂和机关赶回家里的一大原因。 受这股风气影响,“男主外女主内”成了美国战后提倡的主流价值观。 甚至,社会上还会根据主妇的外在打扮,来判断一个男人在社会上的地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部分不满现状的妇女于上世纪60年代掀起女权运动的第二次浪潮。 典型代表人物有第二次浪潮的发起人之一,贝蒂·弗莱顿。 另外还有葛洛莉亚·斯泰纳姆和雪莉·奇泽姆这类女性先锋。 她们勇于为女性在社会上受到的不公待遇发声,这些声音,代表了第二次女权运动传递的核心理念: 消除性别歧视,要求一视同仁。 ▲奇泽姆是美国历史上首位参选总统的黑人女性 作为当时被压迫的其中一份子,施拉夫利的私生活,并不像她所捍卫的价值观那么光鲜靓丽。 尽管有六个孩子,但施拉夫利的目光并不局限在照顾家庭的层面。 她曾试图进入政坛,结果连年失利,只能被迫退居幕后扮演家庭主妇的角色。 虽然和丈夫的关系和谐,但一些细节在暗示观众,丈夫才是主导这段关系的人。 隐形的男权优势不单单体现在家庭里,社会上各个角落都在传递“这里不欢迎女人”的讯息。 再度抓到进入政坛良机的施拉夫利,好不容易有了和政客交流的机会。 即便如她这样独立有见解的女性,对方二话不说,照样拿她当秘书使唤。 上一秒才支开了秘书,下一秒就让她找秘书要纸和笔,潜在的羞辱意味不言自明。 尽管,给出的理由足够冠冕堂皇。 悲哀的是,施拉夫利并没有承认社会上这种隐性的歧视,而是选择曲线救国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 反ERA组织(《平权修正案》简称)的成立,就是她达成野心的舞台。 前面三集看下来,给毒药君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这部剧略带反高潮的写实性和满满的历史感。 通过一些章节可以看到,即便在两个阵营的内部,大家仍旧对一些问题存在分歧。 无形之中,这已经给后期的获胜/失利埋下伏笔。 有关ERA是否通过进而展开的拉锯战中。 观念上的冲突,导演以两拨人相互对望的戏剧姿态呈现。 让人看到了历史上的女性,为自身权益奋斗过程中存在的某种割裂。 不过就像部分观众看后所言,将这种对立绝对化也不完全正确。 因为归根结底,她们的初衷,都是在为自己的权利呐喊。 从头三集来看,这种“不一棍子打死”的中立态度,其实一直保持得很好。 《美国夫人》不像套路化的商业剧作,会给你立一个明显的正反派。 相反,它从不同角度,为观众呈现了一副历史背景下的女性群像。 在这幅群像中,观众看到的不是一个个非黑即白的角色。 而是如《十三邀》新一期中,金宇澄(《繁花》)所讲的那样,拥有复杂的多面性。 比如主角施拉夫利这个角色,虽然其针对女权运动的一些观点有待商榷。 但关于女权运动和具体到个体的判断,你又不能完全否认其观点的合理性。 看看当下有些变味的me too运动,一些打着性别幌子就乱扣帽子的人,不正是她口中的那些投机份子吗? 更何况,当时以女权主义之名贩卖私货,从而背离运动方针的人也不在少数。 第二次女权运动失败的根源,并不完全出自施拉夫利,女权团体内部的政见不合也是一个诱因。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一个男权主导的社会下,任你能力再强。 只要身为女性,被区别对待,乃至被歧视,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关于这方面,支线中参与总统竞选的奇泽姆,其遭遇就格外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 套用现在流行的“要改变就加入”的逻辑来看,她曾经怀揣远大的政治抱负想以身作则,改变美国妇女,乃至种族的不平等地位。 在一个全是白人男性主导行政方向的政府,这样的选择注定崎岖不堪。 既然是讲政治的地方,利益面前,性别不对等永远算不上头等大事。 被背叛,自然就变得不足为奇。 奇泽姆曾经说过:“权力不对任何事让步,如果不追求真正的平等,就只能永远乞求男人,拾其牙慧。” 可讽刺的是,帮她实现命运突破口的机制,正是由男权社会打造。 她的参选,与其说对抗的是男性,倒不如说对抗的是一种机制的失衡。 尽管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奇泽姆的一小步,为这个国家的后继者开创了一种可能。 但别忘了,希拉里最终并没有重复奥巴马的神话。 而这,大概也是《美国夫人》选在这个时间点播出的原因。 2020美国大选之际,它告诉我们,革命尚未成功,女人仍需努力。 看看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以及当下正在发生的。 你实在很难同意,她们已经获得了真正的解放。 往深了说,这部剧的本质其实并不是在探讨女权是否合理。 而是在呼吁我们关注一个长期被选择性无视的群体。
“看不见的女人”之所以成为常态,某种程度上,和一个制度的失责不无相关。 也正是制度催化出的这种不对等,才在今天这个时代,依然制造着一个个韦恩斯坦和鲍疏明。 鼓励更多女性加入到为自己呐喊的潮流中,或许是这部以保守派视角出发的美剧想要实现的其中一个目标。 她们也许曾经“弱小”过,但她们一定不会甘于平庸。 当聚光灯给到她们的那一刻,历史,已经悄然改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