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爹 |
2020-04-03 20:14 |
今天开篇先给大家看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拍摄于1960年代,因为模特大胆的造型轰动一时,甚至带火了那把椅子的销量,之后的几十年里,这个拍照姿势还在被各界效仿。 照片中的模特名叫克莉丝汀·基勒,曾一度登上英国的报纸头条,但她出名的原因并非是惊艳的颜值和身材,而是因她而起的桃色事件直接搅动了英国政局,导致陆军大臣和首相相继辞职。 今天要聊的这部英剧,就围绕这个英国史上最大的性丑闻“普罗富莫事件”改编而来——《克莉丝汀·基勒的审判》。 克莉丝汀·基勒出身贫寒,因为父母离异、继父家暴,她十几岁就来到伦敦闯荡,私生活任性随意,同时与几个男性交往,经常引得前任和现任为其大打出手。 17岁时,她成为夜总会的脱衣舞娘,在那里认识了一个彻底改变她人生的人——斯蒂芬·沃德。 沃德是一名才华横溢的医生,医治的病人非富即贵,与英国政界往来密切。 在他的引荐下,克莉丝汀进入上流阶层社交圈,成为一名交际花,开始光鲜亮丽地出入各种趴体。 天真的克莉丝汀立刻被上流社会的奢华吸引,对沃德言听计从,成为了他拉拢权贵的工具。 在克莉丝汀交往的对象中,有一个重量级人物——保守党内阁成员、陆军大臣约翰·普罗富莫。两人于1961年相识,维持了几个月的婚外情。 本以为能神不知鬼不觉,但没想到,这段丑闻在1962年随着一起枪击案被爆了出来。 当时,克莉丝汀陷于一段混乱的感情关系中,一个被她甩掉的前男友气急败坏地找上门,激动地朝她开枪射击,直接惊动了警察。 有报社嗅到了花边新闻的气息,给克莉丝汀开出高价,让她透露更多的内幕,想夸大“白人女孩和黑人交往”的狗血戏码。 但克莉丝汀不想让小报这么写自己,在此之前,她已经因为接连交了几任黑人男友,遭到妈妈的辱骂。 为此,她想出了一个转移记者注意力的法子:爆料自己曾跟英国陆军大臣普罗富莫、苏联间谍伊万诺夫同时交往。 她称伊万诺夫曾试图从普罗富莫那里套取情报,想知道北约的导弹部署计划。 当时正值冷战的高峰,这个爆料毫无疑问将引发极大的震动。 由于克莉丝汀能拿出普罗富莫给她的亲笔情书,记者就全盘相信了她的话,有关间谍猜测的报道也相继见报。 克莉丝汀瞬间成为媒体追逐的“名人”,她请了一个经纪人,利用这个桃色新闻大做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张椅子照,就是在这期间拍摄的。 在经纪人的指点下,她甚至无故玩起失踪,任由报纸肆意猜测桃色事件的内幕。 乍看之下,克莉丝汀就是一个借丑闻炒作的“心机婊”,从一开始就是冲钱财而来。但与其说她别有用心,不如说她是年少无知,遭人利用。 她时刻肆意彰显自己的青春资本,但却不知道,自己的资本早就成为别人利用的工具。 沃德医生利用她向政界拉皮条,从中牟取金钱地位;经纪人声称为她铺好了成名之路,但实际上是为了五五开的高额报酬,甚至擅自替她签下拍裸 照的合同; 朋友声称关心她,但转头就站到记者镜头前,伺机寻找让自己爆红的机会;就连克莉丝汀的妈妈也是如此,一边羞辱她不知检点,一边拼命向她要钱。 可以说,即便已经成年,克莉丝汀依旧不懂人心险恶,虚荣、天真到愚蠢的地步。 她更是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最终引发了英国政局的大震动。 在报纸铺天盖地的猜测过后,普罗富莫选择向议会撒谎,发表个人声明称与克莉丝汀只是见过几次面的普通朋友,两人之间没有任何不当交往关系。 但与他敌对的工党并不死心,打算从“拉皮条”的沃德医生入手,继续挖掘扳倒普罗富莫及其保守党的黑料。 为了让沃德医生闭嘴,保守党打算把所有的锅都甩给沃德。这个消息传出后,原先跟沃德交往密切的权贵也纷纷与他断绝往来,沃德顿时没了靠山。 之后,警察抓准了克莉丝汀想要尽快摆脱前男友纠缠的心理,一边帮她将男友们以各种罪名打入大牢,一边逼迫她在假证词上签字,承认自己在沃德的挟持下卖淫。 陷入绝境的沃德,开始不断给相熟的权贵写信,表示会把自己知道的一切丑闻全盘托出,但没想到保守党随后选择了断臂求生,让普罗富莫公开婚外情并主动辞职,彻底坐实了沃德拉皮条的罪名。 整个“普罗富莫事件”,最终以首相被迫辞职而告终。因为这个桃色绯闻,保守党在次年的大选中一败涂地。 而这场风波过去后,克莉丝汀再次回到了一无所有的状态,唯一甩不掉的就是“红颜祸水”的标签。 她做不了模特或演员,也没有别的本事,最终沦落到靠救济金生活。尽管之后有过两次短暂的婚姻,生下两个儿子,但晚年依旧孤独终老,于2017年去世。 在这部剧之前,“普罗富莫事件”已经有过影视化改编。 1989年的电影《丑闻》,就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复刻了整个事件的始末。 高分英剧《王冠》,也是以这个事件来承接第二、三季的剧情。 但与以上作品不同的是,这部《克莉丝汀·基勒的审判》并没有采用纪实的拍摄手法还原历史,而是打乱了时间线,重点围绕主角克莉丝汀,以一种主观的视角去重新展现。 如果你之前不了解英国的这段政界丑闻,很可能会因为前两集的剧情,认定女主就是红颜祸水、蛇蝎美人。 她迷恋黑皮肤的异性,经常在街上公开与男友秀恩爱;她在感情里任性妄为,会当着前男友的面与现任调情;她甚至会为了解决与前任的官司纠纷,去勾引知名律师…… 在给报社爆料期间,克莉丝汀贪婪的金钱欲望,更是暴露无疑。 但实际上,本剧在刻画克莉丝汀混乱生活的同时,也给出了另一个角度的反思。 在剧中,当身为婚外情受害者的普罗富莫妻子看到媒体对克莉丝汀的报道时,忍不住反问——我们是不是永远都要把男人的软弱和邪恶归罪于女人? 比如克莉丝汀的经纪人曾经向她发问——你不觉得自己是那种性感而危险的女人吗? 再比如普罗富莫辞职后,一直强调“我做的事,我的朋友都在做,只不过恰巧被抓住罢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这部剧其实与METOO运动形成了微妙的呼应。尽管这个英国史上最大的桃色丑闻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但“美丽”和“性感”在这个时代,依旧被随意冠以危险的标签。 值得注意的是,“普罗富莫事件”至今被人们讨论最多的,并不是克莉丝汀这个“红颜祸水”,而是随着桃色风波暴露出来的阶层分化,和上流阶层的腐朽与无能。 因为公众不会相信,一个21岁的年轻女孩,真的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撼动英国的政局。 实际上,普罗富莫辞职后,英国官方曾发布有关丑闻的调查报告。但报告里认定普罗富莫不存在泄露国家机密的行为,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了品行不端的沃德。 至于那些在趴体上玩弄年轻女孩的政界官员,自然也没有一个得到应有的惩罚,而有关沃德的调查卷宗,要到2046年才能被解禁。 可以说,在权力运作的背后,有人成为了唯一的替罪羊。正如克莉丝汀的一生也被定格在了不堪的一页,尽管事实与真相并非一致。 就像剧集最后所说的——“克莉丝汀·基勒这个名字,一边是故事,一边是我本人。但两边并不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