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澳大利亚版《摔跤的爸爸》,打破潜规则就这么难[18P] --]

武当休闲山庄 -> 娱乐影评 -> 澳大利亚版《摔跤的爸爸》,打破潜规则就这么难[18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厨爹 2020-03-19 16:14
今天给大家打打鸡血,聊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运动传记片——《赛马女孩》。
女主角的原型,是澳大利亚女骑师米歇尔·佩恩,她因夺得“赛马界圣杯”墨尔本杯闻名于世,影片的剧情就围绕她的夺冠之路展开。
其实像这样的夺冠故事,在传记片里已经屡见不鲜,比如之前我给大家聊过的《飞鹰艾迪》,讲述的是跳台滑雪运动员迈克尔·爱德华兹的励志故事。
再比如《灵魂冲浪人》,说的则是失去左臂、却依旧对冲浪运动无限热爱的贝瑟尼·汉密尔顿的真实经历。
虽然都是励志主题,但这类传记片的主角身上,其实都有着独一无二的闪光点,今天聊的这部《赛马女孩》也不例外。
米歇尔参加的墨尔本杯,被誉为“举国上下屏息凝视的比赛”,每年在公共假日举办,可以说是当地全民参与的嘉年华活动,具有极强的影响力。
同时,这个比赛也是赛马界公认的最高难度比赛之一,全程3.2公里,特别考验骑师的经验、技术和马匹的耐力。夺得这个比赛的冠军,是所有骑师的职业梦想。
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诞生于1861年的赛事始终由男性主导,一直到1987年,才有女骑师出现在墨尔本杯的赛道上。
本片的女主米歇尔出生于单亲家庭,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在她之前,几个哥哥姐姐相继在父亲的培养下成为了赛马骑师。
这样的家庭环境,让米歇尔从小就梦想赢得墨尔本杯。15岁时,她便开始接受系统的赛马训练。
在训练时,父亲总是给她强调,赛马看上去比的是速度,实际上考验的是骑师的耐心。
夺冠的终极秘籍,就是在比赛中耐心等待一个稍纵即逝的突破口,只要能抓住这个时机超越,就能最终赢得比赛。
米歇尔虽然记住了这个窍门,但并没有彻底领悟什么是“耐心”。
在赢得几次比赛后,她自认为已经“出师”,但在父亲看来,米歇尔还远远没有做好准备。
父女俩争执的最终结果,是米歇尔直接离家出走“单飞”。
她辗转于各个赛马场,向驯马师毛遂自荐,希望得到上赛道的机会。
但这个过程并不顺利,因为几乎没有哪个驯马师,会愿意让一个初出茅庐的女骑师拿自己的马匹练手。
米歇尔每次毛遂自荐,得到的回复不是无视和拒绝,就是歧视和骚扰。
在这种窘境之下,她大胆地找借口“偷”了一匹马上赛道。
好在,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她成功引起了驯马师的注意。
之后,为了能上赛道,米歇尔在经纪人的帮助下广撒网。
她从不挑马匹血统,有比赛机会就去;对于马主提出的体重要求,她也是各种来者不拒。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米歇尔都处于开挂模式——
经常是上一场比赛刚结束,就匆匆开车赶去下个场地;马主要求不到一周时间减掉6斤,她也毫不含糊,用尽各种办法让自己掉肉。
靠着这种玩命般的工作方式,米歇尔慢慢积累了口碑和成绩,参加的比赛规格也越来越高。在赛道上,她永远都是最具好胜心的那个骑手。
然而,这样的高强度工作,让她逐渐忘记了父亲叮嘱的那句“耐心秘籍”。在一次比赛中,米歇尔出现失误坠马,导致头骨和大脑受伤严重,一度昏迷。
醒来后,米歇尔的记忆、认知能力、运动能力都严重下降,别说重回赛场,恢复正常人的状态都是个难题。
不过幸运的是,父亲在这时充当起她的坚强后盾,不顾家人的反对,帮助米歇尔进行复健训练。
实际上,当初父亲不想让米歇尔过早参加职业比赛,是因为她的姐姐就曾因为坠马丧生。父亲不希望再有孩子因为赛马出事,才固执地让她留在家中。
但这次米歇尔的受伤,让父亲意识到了她对赛马的狂热;而米歇尔也在复健过程中,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
实际上,在这次受伤后,米歇尔又经历了7次坠马、16次骨折,全身几乎没有一个好地方,但即便如此,她从来没有过放弃的念头。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见了职业生涯最好的搭档,一匹名叫“彭赞斯王子”的赛马,它和米歇尔一样,曾在比赛中多次受伤。
也许是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米歇尔试骑过后,认定要用“彭赞斯王子”参加比赛,她先后说服了“彭赞斯王子”的驯马师和几个马主,好不容易踏上了墨尔本杯的赛道。
在那场比赛中,“彭赞斯王子”的赔率是1:100,没人看好米歇尔这个女孩能夺冠,连马主和驯马师都没报多少希望,只让她争取拿到前十名就行。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米歇尔凭借技术和经验,充分发挥了马匹的优势。
她找准时机进行超越,在最后200米从外道脱颖而出,一路领先到了终点。
这次夺冠创造了一个纪录——在墨尔本杯155年历史中,第一次有女性骑师获得冠军。
影片结尾的彩蛋里,正是当年米歇尔赛后接受采访的画面,她自信地对着镜头坦言:那些认为女性不够强的人都可以滚蛋了,我们打败了世界,证明了自己。
从这个角度看,《赛马女孩》无疑是一部讲述当代女性突破传统束缚的励志片。
在创造历史之前,米歇尔·佩恩经历了各种“职场性别歧视”,这在片中也有表现。
小时候刚开始接触赛马时,米歇尔就亲眼目睹性别造成的不公——姐姐明明在一次比赛中夺得第一名,父亲却坚持把排名垫底的哥哥送去墨尔本训练,因为“女孩不能参加墨尔本杯”是当时的一种潜规则。
进入赛马圈后,米歇尔也曾因性别问题,屡次被马主和驯马师拒绝,一度找不到工作机会。好不容易参加一次比赛,也不受主办方重视,更衣室就是小卖部旁边的杂货间。
比赛训练间隙,她也没有女性专用的休息室,只能被迫和其他男性骑师共用一个泡澡池。
可以说,周遭的环境都在对米歇尔疯狂暗示:你是女人你不行。
但在米歇尔看来,赛马虽然需要一定的体力,但并非是“男人独占”的项目。
一个优秀的骑师需要懂自己的马匹,需要有掌控场地的技能,需要有耐心,而这些要素都跟性别没有直接关系。
说到这里,让我想到几个月前轰动全世界的综合格斗运动员——张伟丽。
在去年UFC格斗之夜深圳站上,这个90后女孩仅用42秒,便击倒了巴西世界冠军杰西卡·安德雷德,成为UFC新任女子草量级冠军,不仅创造了中国选手在UFC的历史新纪录,也是亚洲人的第一个UFC世界冠军。
张伟丽的格斗生涯,跟今天聊的女骑师米歇尔有个共同之处,她们都是因为对运动的极度热爱,才两耳不闻质疑声,一路坚持到了现在。
但略显讽刺的是,夺冠后的张伟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面对的居然是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比如“你的择偶标准是什么”,“你一个女孩子为什么要这么暴力”,“你结婚以后会不会家暴”……
这些问题一方面反映了国内媒体对综合格斗的误解,另一方面也直白暴露出当下的性别偏见和刻板印象。在某些人眼里,有些运动女性参加就是“不正常”、“不合规矩”。
而对于那些问题,张伟丽也给出了漂亮的回答——女性不应该被定义,女性也可以有很多面。
同样地,米歇尔在墨尔本杯的夺冠恰恰说明,没有什么运动只属于男性或女性,因为运动的最大魅力不是它的性别属性,而是可以让人们尽情释放自己的热情、挑战自己的极限,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样的励志故事也正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够坚持自我,用一生做好一件事,总好过一辈子带着偏见一事无成。

suohan888 2020-03-19 17:07
好的题材大家都争相翻拍

smen 2020-03-19 19:01
澳洲姑娘 就长这样

至尊狼王 2020-03-19 19:11
性别的歧视在哪都一样


查看完整版本: [-- 澳大利亚版《摔跤的爸爸》,打破潜规则就这么难[18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