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g112233 |
2020-02-13 11:23 |
了解三国时期历史的读者朋友们都知道聪明才智的诸葛亮曾经发动过五次进攻北方的战争,为的就是要替刘备夺取曹魏的政权。直到诸葛亮死了以后,这些浩大的北伐战争才结束。但是在当时蜀国的战斗力其实并不高的,和曹魏相比更是显得弱小,实力可能还不足曹魏的一半。然而军队实力如此低下的情况下,他为什么还要执着于发动北伐呢,而且对方还是强国曹魏,你们觉得诸葛亮的做法算是以卵击石、不自量力吗? 在三国中,蜀汉的经济、政治、农业、军事等实力都属于较为低下的,多年来都没有得到发展。后来发生了种种事情后蜀汉的实力更加跌若谷底,就比如痛失荆州重地还有刘备在夷陵的战争失败等等。而地处北方的曹魏实力愈发的强,经济政治方面也发展的越来越好,和蜀汉相比就是两个极端。所以想要顺利拿下曹魏政权,弱小的蜀汉相比守卫只能采取了出其不意的进攻,因为一旦实行守家的战略那么就处于被动的局面,而且蜀汉兵力不足根本抵挡不住对方的强势进攻,如果选择进攻那可能还有一丝的胜率。 曹魏的势力范围很大,足足占满了北方的全部地区,人力物力财力都很充裕。北方的种植面积很大,发动战争后不愁没有军粮,但是在经历了多场战争后,这里的种植条件逐渐的恶化,可种植的土地面积也越来越小。等到曹丕继承皇位后,他发动了三次针对东吴的强势进攻,但是每一次战争的结果都是失败。多次失败后,曹丕决定长时间内不发动战争,在这段时间内好好的培养士兵,养精蓄力提高战斗力,等国家的总体势力提高后,再去攻打其他国家会更有胜率。 曹丕也相继驾崩后,他的儿子曹睿登上了皇位。他年轻气盛,上位后坚持实行着先皇留下来的政策,这样的做法对蜀汉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为蜀汉本就是三国中最没有实力的国家,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曹魏还仍然不断的提高着自己的军事实力,那么之后蜀汉就更不可能打赢曹魏了。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况,诸葛亮决定定期攻打蜀汉以此来扰乱他们休养的政策。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能打赢战争那就再好不过了,如果没有打赢也没关系因为已经打乱了曹魏原本的计划。也有人对诸葛亮这样的做法提出评论,认为诸葛亮的判断以及制定的军事战略是非常正确的。后来也证实了他发动的五次北伐虽然都失败了,但是也耗费了曹魏大量的实力与精力,使得曹魏非常的疲惫加速了衰败,从而也使蜀汉从中得益。 诸葛亮连续发动了多次北伐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化解本国的内部矛盾。蜀国的势力非常的复杂,内部就分为很多帮派,这也导致了蜀汉的实力不集中。荆州帮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诸葛亮了,荆州帮派也算是众多帮派中实力较大的一个,后来在失去荆州后,这个集团也逐渐的衰弱了。还有一个是东洲帮派,大部分都是刘璋的手下,李严就是其中的一个。荆州和东洲两大势力长期都在争夺统治之位,在攻打蜀汉的同时,他们也在暗地里较劲、夺 权。所以蜀汉一直以来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他们内部不够团结,没有想着一致对外,还经常内斗。 三个集团经历了长时间的内斗,而诸葛亮是蜀汉的掌权人,他在守护蜀汉的同时,肯定也想着暗地里提高自己集团的实力。所以他接连不断的发动了多次的北伐战争,这样就可以分散朝廷中的其他势力,逐个击破。因为如果三个集团都遭到打压,面对强势的敌人肯定会在危难关头团结起来,从而缓解内部矛盾。北伐战争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矛盾,但同时也激发了低层蜀地帮派的强烈不满,他们觉得自己本来是这里的主人,但是现在却沦为最低层的集团,蜀汉的内部矛盾最终还是没有随之化解。 北伐战争失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诸葛亮自身的谨慎。我们都知道刘备非常的欣赏诸葛亮,但是却很少带他外出打战,这是因为刘备看出了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这样的人不适合在前线打战。在北伐战争中也是如此,诸葛亮没有及时把握住时机,因为谨慎一次又一次的痛失良机,而且在战争中最重要的是要出其不意制对方于死地,大忌的就是优柔寡断。北伐中唯一的一次机会就是偷袭长安,以诸葛亮的性格自然不会采纳,这也导致了北伐最终的失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