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金球奖颁奖礼举行。 汤姆·汉克斯获得终身成就奖。 1956 年出生的他,如今已经 63 岁了。 在好莱坞的名利场混迹几十年,却始终保持着超高的人缘与口碑。 被公认是「美国人最喜爱的电影明星」,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终身成就奖实至名归。 其早年代表作《阿甘正传》是很多国人心目中的经典,慰藉了很多陷入低谷的灵魂。 来,放个片头曲回味一下。 更可贵的是。 老当益壮的汉克斯,近年来也依然活跃在电影圈。 他是 《玩具总动员》里的胡迪,是 《华盛顿邮报》里坚持新闻自由与正义的主编,也是《萨利机长》里冷静睿智的美国英雄。 今年,他再次带来了一部优秀作品——
《邻里美好的一天》 A Beautiful Day in the Neighborhood 最近,汤姆·汉克斯频繁被 媒体称呼为「美国老爹」。 因为他包容慈爱又搞怪顽皮(还忒能挣钱),是很多人理想的父亲形象。
当众偷 ipad 可还得了 而他在此次影片中的角色,也有着「美国老爹」之称—— 罗杰斯先生。 其原型人物,是在美国风靡 30 多年的儿童电视主持人。 咱们国人或许不熟悉他。 但对美国人而言,罗杰斯先生的影响堪称是基因式的。 美国人那种骨子里的乐观,不管你怎么哔哔老子就是贼牛逼的劲儿头,有他独一份的功劳。 更有意思的是。 汤姆·汉克斯和罗杰斯先生,是六代表亲。 我们来看一下造型对比图。
再逼真没有了。 动态图更是不得了。
上图是原型人物,下图是汤姆·汉克斯。 虽然生物学上的面孔完全不一样,但那种温润如玉的气质简直太贴近。 每个细微的动作都仔细研究过。 2 届奥斯卡影帝就是靠着处女座的精神抠出来的。
而且。 汤姆·汉克斯曾经演过一部叫做《地狱来的芳邻》的喜剧恐怖片。 他就在里面躺着看罗杰斯先生的节目。
这档节目 名叫《罗杰斯先生的街坊四邻》(MisterRogers' Neighborhood) 。 从 1968 年开始,由罗杰斯制作并主持。 在美国公共电视网 PBS 播出,30 多年间共播放了 895 集,成为了当代美国青年的集体成长回忆。 这档《四邻》,带有罗杰斯先生强烈的个人风格。 他不仅负责主持、写台本、扮演木偶,更是包揽了节目的词曲和演唱。 一人就是一支团队。 我们熟知的少儿节目,大多爱热闹。 成年的主持人常常捏着嗓子说话,打扮得可爱花哨,永远处于喜气洋洋、活力无限的状态。 但这种「强行嗨」其实非常消耗情绪。 所以如今我们长大才知道,年少时曾经热爱的儿童节目主持人们,私下并不像电视上那么活泼阳光。 甚至不见得本人有多么喜欢小朋友。 对比之下,罗杰斯风格完全不一样。 他的节目不吵不闹,玩玩积木,听听雨声,表演搭帐篷。 用手套玩偶扮演各种小动物,说最简单的故事。 本来吵闹的孩子也看得安静下来了。 他想告诉小朋友「一分钟」是多长时间。 便拿出煮蛋器,定时 1 分钟,看着秒针转一圈。 最特别的是,他会跟小朋友探讨一些严肃的话题。 死亡,离婚和失踪的孩子。 太有勇气了。 正是这样不忌讳的放开谈论的风格,让他收获了全美小朋友的信任。 很多小孩不远千里过来摄影基地,就是为了跟他见面,说一句「我喜欢你」。 在相关纪录片里,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表示,第一次见到罗杰斯的时候,吓个半死。 他离我的脸三英寸近(约 7.6 厘米) 说「很高兴见到你,和你在一起」 把我吓死了! 后来我意识到 就是孩子会对大人做的事 罗杰斯身上,有一种罕见的纯真,这是成年人群体里近乎消失殆尽的。 电影里,汤姆·汉克斯所扮演的罗杰斯,因为赶时间要搭地铁。 他一进入车厢就立马被人认出来。 可大家也不上来搭话,也不骚动,所有人都开始唱起了《四邻》的主题曲。 那么多人,都在他的陪伴下度过童年。 但人越长大越是变得复杂。 尤其热衷于解构自己的过去。 经过了社会的蹂躏,被生活狠狠摩擦后,猛然发现小时候的信以为真不过是大人们精心编织的谎言。 很多人回看曾经痴迷的儿童节目,会大概率不屑地来一句: 好傻X。 罗杰斯先生也是这样吗? 他对小朋友展现的关心,说不定只是他挣饭吃的活计? 所谓的纯真会不会也只是算计与人设?
所以,影片还把一大重点放在了探究「罗杰斯与成年人」的关系上。 劳埃德是一名深度调查记者,一个怀疑论者。 带着不信任的目光审视身边的一切。 善于挖掘伟光正人物最隐秘的脆弱和不堪。 其原型人物是就职于《时尚先生》杂志(Esquire)的汤姆·朱诺。 他曾在 1997 年采访凯文·史派西,文章标题是《凯文·史派西有一个秘密》。 里面披露了在游泳池听来的一个传闻: 凯文·史派西是个 Gay。 当时凯文·史派西看完这篇文章后非常气愤,发表声明斥责杂志,并否认自己是 Gay。 结果呢? 20 多年后,凯文·史派西被超过 10 位男性公开指控性侵和猥亵,丢掉了在好莱坞里受人尊崇的地位。 汤姆·朱诺就像一个眼光毒辣的鹰犬。 一击即中。 他采访罗杰斯,也是带着武器去的。 于是在电影里,我们看到劳埃德率先提出的问题就非常犀利—— 「你所扮演的罗杰斯先生,他是个英雄吗?」 什么意思? 劳埃德已经挖好坑,直指 那个温和平静有无限爱心的罗杰斯先生,只不过是被扮演出来的。 在那张温和的皮囊之下,必定藏着另一张面孔。 罗杰斯察觉出了。 他身体往后仰了一下,眯着眼睛问: 你脸上的伤,到底是怎么来的? 答:跟我父亲打架搞的。 本来是劳埃德采访罗杰斯的,一下子角色互换了。 原来,劳埃德是个有着严重心灵创伤的人。 他童年时期母亲病重,父亲抛弃他们母子,一个人去外面花天酒地。 如今父亲癌症晚期,前来儿子面前,以期得到原谅。 哎呀,又是老套的「美式父子和解」戏码。 说实话,当鱼叔看到这个桥段时,也是感到厌倦的。 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罗杰斯并没有大段大段地去灌输鸡汤, 「训诫」晚辈。 而只是单手撑着下巴,聚精会神地与劳埃德交谈。 询问他的工作和生活,好奇他小时候喜欢什么玩具,直至问出来他曾经跟母亲度过的美好岁月。 当母爱环绕的记忆在体内复苏时,愤怒也就渐渐散去了。 与其说罗杰斯是在引导 劳埃德化解心中对父亲的恨,毋宁说是在鼓励他 重新拥抱母亲的爱。 鱼叔并不鼓励大家「圣母」。 只是当我们深陷不幸找不到出口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去试着去抓去那些稀有的美好事物。 「幸福」这个事情,很玄乎。 有时候,它纯粹是主观的,所有的一切不过就在一念之间。 罗杰斯先生被称为「美国英雄」,但他做的事情非常简单。 不过是 30 多年来反复对美国儿童说: 你很特别。 你不需要做任何惊天动地的事情,就值得被爱。 很反直觉是不是? 我们惯常的思维是,劳有所得。 如果你想要别人来爱你,必须要优秀,要强大,要懂得付出,这样才有资格谈「被爱」。 可罗杰斯却说: 不需要。 你什么都不做我也爱你。 I Like you as you are(我喜欢原本的你)。 他遵循的逻辑非常简单: 他人朝你微笑,你才学会微笑 他人与你说话,你才学会说话 他人对你唱歌,你才学会唱歌 他人爱着你,你才学会如何去爱人 一个人对待周遭的方式,往往放映了 TA 曾经是如何被对待的。 冷暴力孩子的家长,自己小时候也遭受过父母的严重暴力; 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成年人,必定曾经被家人或朋友温柔相待过。
杨烁从小被打到大 小孩子新新鲜鲜来到人间,在要求他们做出什么贡献之前,应该无条件给予他们充足的养料。 就像汽车有了燃油才能跑起来,灯泡有了电力才能发出光亮。 只有曾经被爱过的人,才会懂得如何爱这个世界。 另外。 本片已经确定内地会引进,尚未定档。 安心坐等官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