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空城计:不是司马懿的败笔,反而是他最精彩的一次胜利 [3P] --]

武当休闲山庄 -> 四大名著 -> 空城计:不是司马懿的败笔,反而是他最精彩的一次胜利 [3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wcg112233 2019-12-19 11:33
开始先要说明一下,这篇文章是在下以演义为背景来写的,所以也是以演义为根据,不牵扯史实,《三国志》里的东东不在这里说,既然是说演义,就轻松一点,主要是搬史实来太消耗脑细胞了,呵呵,好了,闲话不谈,开始正题:
空城计: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空城计作为三十六计中败战计,自古以来都是极其神妙的一步奇计,一旦运用成功,就可以死里求生,败中取胜。无论是春秋时期的郑国上卿叔詹计退楚国兵车六百乘,还是西汉时期飞将军李广勇退匈奴大兵,都是非常成功的范例,在这许多战例中,最成功的一次恐怕就要说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空城“吓”退司马懿了。在下这次想说的,正是这空城计中最成功的一战。
空城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一个战例,平时大家在谈论时大多是在赞叹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胆气过人,耻笑司马懿的优柔寡断,胆小多疑。但真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
首先我们来看看司马懿当时的处境,诸葛亮在出祁山之前,为了铲除司马懿这个最大的敌手,曾经散布流言说司马懿有谋反之心,结果怎么样大家都很清楚,曹睿接着就除去了司马懿的兵权,后来因为曹真一而再再而三的败给诸葛亮,所以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曹睿才重新启用司马懿。这里得到的答案就很肯定了,有诸葛亮在才有司马懿在,不然的话,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每个帝王都常做的事,没什么好稀奇的,功高震主的人没有存在的价值,即使你不想谋反,要是有人给你“黄袍加身”呢?所以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才能被传为佳话。
再来我们看看当时战场的形式,诸葛亮把所有的精兵分派在外,身边只有几千老弱残兵和一帮文职官员,虽然这些情况司马懿可能不知道(这里只说可能),但那么小小的西城,任凭诸葛亮去尽情的埋伏兵马,能够盛下多少人?而当时司马懿有多少兵马?
有人说司马懿胆小多疑,这一点在下也不敢苟同。司马懿的临机决断是很有名的,从千里奔袭斩杀孟达的事例中我们就可见一斑。但当时司马懿为什么不冲进城去,活捉或斩杀诸葛亮,因为他知道诸葛亮一天不死,自己的地位就不会受到威胁,当时的主要兵权还是在大将军曹真手里,司马懿自己的势力并没有得到巩固,所以如果现在杀了诸葛亮,也就等于是给自己判了死刑。
再者说,诸葛亮生平谨慎,从不行险进兵,司马懿已经从诸葛亮不敢从子午谷直接兵进长安里看透了诸葛亮的性格,所以以这个来作为说服大家的理由,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而且最关键的是当时除了司马懿之外,魏国的其它将领都在诸葛亮身上吃过败仗,所以没有人会否定诸葛亮的价值。那么如此以来,即使是知道当时“受骗”了,谁也不能怪罪司马懿。
还有就是对于胜利的见解了,到底何谓“胜利”?胜利一词并不是单就战斗本身而言的,它包含很多方面,战场上的胜利,战场外的胜利,个人的胜利,国家的胜利。。。。。。。。。不战而逃可能是司马懿战场上的失败,但却是战场外的胜利,虽然是国家的失败,但却是个人的胜利。战争的目的何在,无非就是想得到利益,不论是权利,地位,名誉,金钱。这些都是利益的具体表现,所以说,真正判断一场战争胜败与否的标准,是看得到了多大的利益。这里希望大家搞清楚战争与战斗的概念。战争包含很多方面,人事,策略,补给,调动,战斗等等,而战斗只是一战的胜败。司马懿对诸葛亮的战斗,也许经常以失败告终,空城计一场战斗跑的是司马懿,但在整个战争上来看,诸葛亮从来没有赢过,因为他没有从司马懿那里得到任何的利益,六出祁山耗费的军力财力是超乎寻常的,而战争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在国力上,蜀国是无论如何也没法与魏国想抗衡的。
司马懿知道自己在智略上比不上诸葛亮,但那有什么关系?因为只要不让诸葛亮得到他想得到的利益,那么司马懿就是胜利者,这是谁也不能否定的。
讨论战争问题也不能只谈战术。战术只是战略的一部分,它是为战略服务的。脱离了战略,单独把战术拿出来还有什么意义可言?使用战术是为了达到战略目的,达不到战略目的的战术再好又有什么用?战略是根本,战术是表象。战术上虽然诸葛亮胜利,但战略上他是失败的,所以史书上只会记载诸葛亮伐魏以失败告终,也就是说司马懿虽然受到了战术上的失败,但他确保了战略上的胜利,这才是最主要的。只有战略层次上的胜利才是决定意义上的胜利,一旦战略上失败了,那么战术层次上积累的所有胜利都没有意义了。司马懿想要的,不是打到蜀国去,也不是在战场上打败诸葛亮,而是只要他能让诸葛亮最终退兵,那么他的战略目的就达到了,他就是胜利者。而诸葛亮想要的却是攻进长安,打到洛阳去,但他最后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所以在下才说他是失败者。
所以,个人认为“空城计”不仅不是司马懿的败笔,反而是他最精彩的一次胜利

ldx111 2019-12-19 13:25
司马懿,也是一代枭雄

假正经也 2019-12-19 13:39
诸葛亮后来死了,按照帖子的说法,此时就到了曹叡卸磨杀驴的最佳时刻了。为何曹叡不仅没有卸磨杀驴,反而将司马懿委以重任了呢?!还有,曹爽专权时候,干嘛也没有立即把手无寸柄的司马懿卸磨杀驴,永除后患了呢??!!空城计究竟是司马懿的精彩之笔,还是帖子的写实胡编乱造的败笔啊???!!!

ad123456 2019-12-19 17:33
司马不简单,诸葛能知道司马不简单才敢于弄险
话说假如有一天司马大败亏输,诸葛是不是非要掐死他呢

至尊狼王 2019-12-19 17:52
这事变成了皆大欢喜之事了。。。

p2p2p2 2019-12-22 13:38
实际上就是战术胜利与战略胜利的差别。诸葛亮的胜利基本上都是战术级别的,在战略级别上的胜利几乎没有。就是重术而轻略。

ldx111 2019-12-24 10:07
假正经也:诸葛亮后来死了,按照帖子的说法,此时就到了曹叡卸磨杀驴的最佳时刻了。为何曹叡不仅没有卸磨杀驴,反而将司马懿委以重任了呢?!还有,曹爽专权时候,干嘛也没有立即把手无寸柄的司马懿卸磨杀驴,永除后患了呢??!!空城计究竟是司马懿的精彩之笔,还是帖子的写实胡编乱造的败 .. (2019-12-19 13:39) 

诸葛亮演空城计的时候,司马懿选择退兵以保全对手来保护自己,是司马懿当时的想法;至于后来曹叡没有卸磨杀驴,并将司马懿委以重任,那曹叡是对时局作出判断后作出的决定,司马懿不可能预测到后来的实际情况,只能根据诸葛亮演空城计时的时局作出判断退兵.所以司马懿做出的这个选择还是很睿智的.

快乐无天 2019-12-25 15:52
空城计也反映了诸葛亮也是敢于冒险的,司马懿也有过分小心的一面。

假正经也 2019-12-26 14:27
ldx111:诸葛亮演空城计的时候,司马懿选择退兵以保全对手来保护自己,是司马懿当时的想法;至于后来曹叡没有卸磨杀驴,并将司马懿委以重任,那曹叡是对时局作出判断后作出的决定,司马懿不可能预测到后来的实际情况,只能根据诸葛亮演空城计时的时局作出判断退兵.所以司马懿做出的这个选择还是 .. (2019-12-24 10:07) 

诸葛亮都死了,又不是没死。这个消息不会传不到曹叡的耳朵里吧?何况曹叡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已经将司马懿卸磨过一次,只是没有杀驴而已。现在诸葛亮死了,曹叡凭什么还有将驴留着?曹叡难道担心诸葛亮会死而复生这个时局的判断吗??还是对蜀汉会出现第二个诸葛亮这种时局判断才留着司马懿???如果说司马懿是在空城计时睿智的撤军以保全自己。那何不干脆除了诸葛亮,一举成名,举国讴歌不更好?!因为曹叡还肯定要让他干脆统兵灭了蜀国永除后患的。除非曹叡一心一意要保存蜀汉,来作为魏国的敌人!!!

smen 2019-12-26 20:54
这出戏 唱的是司马懿 听的不是猪哥

jj自然 2019-12-27 09:28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是他最大的对手,也是他能保命的人,一但没了诸葛亮就也会被杀掉的。诸葛亮怕他不明白就理,所以弹琴用琴声告诉司马懿。小司你不敢杀我的。

假正经也 2019-12-27 11:14
jj自然: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是他最大的对手,也是他能保命的人,一但没了诸葛亮就也会被杀掉的。诸葛亮怕他不明白就理,所以弹琴用琴声告诉司马懿。小司你不敢杀我的。 (2019-12-27 09:28) 

后来诸葛亮死了,司马懿怎么还活着?!难道是诸葛亮临死前弹奏一曲远距离传送给曹叡:小叡你不能杀司马懿的???!!!

ldx111 2019-12-27 12:03
假正经也:诸葛亮都死了,又不是没死。这个消息不会传不到曹叡的耳朵里吧?何况曹叡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已经将司马懿卸磨过一次,只是没有杀驴而已。现在诸葛亮死了,曹叡凭什么还有将驴留着?曹叡难道担心诸葛亮会死而复生这个时局的判断吗??还是对蜀汉会出现第二个诸葛亮这种时局判断 .. (2019-12-26 14:27) 

不能用诸葛亮后来死了以后的事来解释前面空城计时的事情。司马在诸葛的空城计时只会考虑到当时自己在曹叡心目中的作用和位置,所以才作出了退兵的决定。

假正经也 2019-12-27 12:13
ldx111:不能用诸葛亮后来死了以后的事来解释前面空城计时的事情。司马在诸葛的空城计时只会考虑到当时自己在曹叡心目中的作用和位置,所以才作出了退兵的决定。 (2019-12-27 12:03) 

那我们今人就更不能用现在的思维来判断司马懿当时就一定是出于睿智的原因,而不是他就是比诸葛亮更笨了!!!

7842949 2020-04-15 11:39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查看完整版本: [-- 空城计:不是司马懿的败笔,反而是他最精彩的一次胜利 [3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