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g112233 |
2019-11-02 08:52 |
曹操之所以早东汉末年的天下乱象中,击败袁术、袁绍、吕布等诸侯,平定整个北方,开创曹魏基业,为儿子曹丕建立强大魏国奠基,除了天时地利等各种因素之外,恐怕他自身的智慧和眼光之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他一路走来,也是一个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过程。而在那时候的社会舞台上,出身豪族的汝南(今天河南省汝南一带)袁氏二兄弟——袁绍和袁术的实力比较强大。按照《后汉书》的说法,“袁氏树恩四世”,家族的门生故吏遍于天下。 可以说,作为袁门之后的袁绍、袁术拥有得天独厚的基础。那么,袁绍为什么不和弟弟袁术联合攻打曹操,夺取天下霸权呢? 东汉末年,宦官和外戚争权夺利,朝廷一片混乱。这时候的袁绍横扫宦官集团,一时间势如中天。正当宫中充满杀气的时候,少帝刘辩的舅舅何进为了保全外戚实力,暗中引诱董卓入京。本来就觊觎皇权的董卓犹如瞌睡遇见了枕头,心里窃喜。进入洛阳之后,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持朝政。 为了尽快稳定局面,董卓必须争取袁绍等人的支持。 他向袁绍、袁术抛出了橄榄枝。 然而,因为董卓的霸道、奸诈,袁绍注定要和分道扬镳。 袁绍、袁术二人分别逃出洛阳,一个前往河北地区,一个到了淮南地区。 尽管如此,为了谋得空间和时间,董卓分封袁绍袁术担任渤海太守、南阳太守。 但是,作为同父异母的兄弟,袁绍、袁术几乎成为两条道路上的马车。 在董卓废掉刘辩而立了刘协之后,朝野怨声载道。讨伐董卓的火把迅速在各地燃烧起来。袁绍、袁术、曹操都成为倒董的地方力量。 但这之后,袁绍、袁术始终没有相向而行,甚至成为互相针对的敌手,后来更不可能联起手来攻打曹操。 不同的出身,让袁绍和袁术有了与生俱来的间隙。都是司空袁逢的儿子,袁绍是庶长子(生母为袁逢的小妾),而袁术是嫡次子(袁逢的正室所生),从那时候的等级来看,袁术的身份比袁绍有着先天优势。以正统继承者自居的袁术,自然看不起哥哥袁绍。甚至出现不顾弟兄情面的事情。据《后汉书》记载,袁绍、袁术分别在自己的地盘上发展实力的时候,不少人投奔了袁绍。袁术知道情况后很是生气,甚至大骂:“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 称哥哥为“我家的下人”,可见在袁术心中,袁绍是何等低贱。 在给公孙瓒的书信中,袁术十分露骨地提出,袁绍根本不算是袁家的子嗣。袁绍听说这件事后,勃然大怒,二人的矛盾没有调和的可能,由口舌之争终于发展到兵戎相见。 不同的主张,让袁绍和袁术不可能同坐在一条凳子上。三观不同,就是胶水也把他们粘合不到一起。面对董卓挟持皇帝,借助皇权封官、封爵等等。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袁绍想另立新帝。 当时,担任幽州牧的汉室宗亲刘虞不但德高望重,还因为施行仁政而得到了百姓的爱戴,于是袁绍便想拥立他为皇帝,希望消弭董卓的影响。 为了顺利实现目标,袁绍四处寻找盟友。他说服曹操,曹操以尊重汉室为由拒绝了。 他又找到袁术,但袁术却“好放纵,惮立长君,托以公义不肯同。” 袁术觉得天下混乱正好,自己不受约束,想干啥干啥, 立了皇帝后,自己反倒不能随心所欲。他也拒绝了哥哥的请求。 袁绍把汉室光复看得很重,自觉把自己置于人臣的位置上。而袁术恰恰相反,谁当皇帝好像都跟自己没有关系,他只想要的是自己更加自由。 三观不同,让他们成为不同道路上的两辆战车。 不同的力量对比,让袁绍没有和袁术结盟的需求。我们知道,在官渡之战前,袁绍的势力强于曹操。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就曾经说过:“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可见,曹操以弱胜强、击败袁绍,成为北方霸主前,实力远远不如袁绍。袁绍当时自然不认为要和袁术结盟才能击败曹操。 袁绍从心底里看不上袁术。我们说袁术歧视自己的哥哥,认为他是外人,是家奴。而相反,袁绍则从能力、势力等方面瞧不起袁术。袁绍的才能和势力范围几乎始终强于袁术。 袁绍和袁术虽然叱咤风云,但最终都没有走出自己的宿命,成为曹操的盘中餐,成为那个时代的匆匆过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