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十一假期“逼疯”了3000万重庆人,这部电影却解释了他们本性[28P] --]

武当休闲山庄 -> 娱乐影评 -> 十一假期“逼疯”了3000万重庆人,这部电影却解释了他们本性[28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厨爹 2019-10-14 17:16
在刚过去的小长假里,三千万重庆人民都快被“逼疯”了。
据权威部门统计,今年十一,去重庆玩的游客人数创下新高,让新闻联播都忍不住报道:十一小长假间,重庆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859.61万人次,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全市总人口。
这么恐怖的人流量,在七天假期内密集出现,谁能顶得住?
好在,山城自有妙计。
重庆市在“热情好客”方面绝不认输,这边有市公安给本地市民发短信:大家注意错峰出行啊,给来旅游的朋友们腾地方——
那边的市文旅委,则忙着给外地游客发送内容完全不同的短信:欢迎大家来玩,咱们吃火锅、泡温泉、看夜景去,地儿都给你们腾好啦~
这波“双标”操作,让我一个外地人看了都替重庆市民委屈:咋的?你们来我家玩,就不让我出门了?
不过,天性豪爽乐观的重庆人非但不生气,还积极配合了起来:有人来咱们这里玩,是好事啊~
在家宅着的重庆人民,收到这种自动 群发的提示短信都不忘回复:游客们玩得开心就行,等能出门了通知我一声。
还有身在外地的重庆人热情表示:要得要得,用不用请游客来我屋住住?
假期要工作的重庆人,发出了灵魂叹息:放心吧,我这加班呢,不去跟游客挤。
而不用工作、专心家里宅的重庆人,则自觉修改了作息时间,每天半夜才出门觅食:
更搞笑的是,仿佛生怕有市民收不到提醒、出去挤到了外地游客,这条短信时不时就要群发一次,在所有重庆人的手机页面里刷爆存在感。
不夸张地说,整个十一假期,重庆市民都是这样过的:
有的重庆人面对此情此景,十分无奈:晓得了,你莫在紧到发了!(你不要一直发嘛)
有人十分霸道总裁地回复:你莫管,我有哈数。
有人看大家都连着收到好几条短信,居然还不服气:凭啥我只有一条?
想回个短信质问,才发现原来是自己停机了,信息都发不出去。
如此过了几天后,终于有机智的重庆妹子发现了盲点:等等,你不让我出门,外地游客岂不是看不到本地美女?
外地游客表示十万个赞同
而宅了好几天后,很多重庆人也快憋不住了:天天让我们呆家里,我就只好打麻将,现在钱都要输完了,我太难了。
有人小心翼翼试探了一下:假期都快过完了,游客们也玩差不多了,我是不是可以出去了?
第二天,果然收到了市公安局的感谢短信:谢谢本地市民的配合。
行了,这回总算可以出门了。
这些个短信一发不要紧,彻底暴露了重庆人霸气又可爱的本性。
试问,还有哪个城市,会在假期持续短信轰炸,撺掇自家市民错峰出行,给游客提供方便?
又有哪个城市的人,对这样的提议积极响应,还主动回复短信玩梗,不但让游客们玩得开心,还能逗笑广大网友?
如果说人们爱去重庆旅游,是“粉”上了这座城市,那么重庆为游客们打开大门、各种封路修道、提醒本地居民错峰出行、努力营造更好的游览环境,自然就是一种“大型宠粉行为”。
而这次的刷屏短信和重庆人的耿直回复,则又完成了一场完美的“吸粉+固粉”活动。
很多人就这么顺手入了粉籍,给重庆花点钱,必须安排:
本次十一假期,重庆接待游客人数国内领先
而再瞧重庆人那一条条短信发的,萌中透着飒,谁能不喜欢?
网友们光是看着短信截图,都忍不住语音念出来,还越念越上头,可见这重庆话的洗脑功力也十分了得。
在我看来,重庆话之所以有这样的魔力,不光是因为语言本身的韵律,更因为字里行间透露出重庆人独特的魅力。
在很多人眼里,重庆是一个美食天堂,是有历史沿革的好客山城,是魔幻主义8D城市,是中国赛博朋克之都,是一个让GPS原地失效、自行车毫无用武之处的地方。
同时,它也是一座嘻哈之城。
看看重庆人回个短信都充满节奏感的遣词造句,你就知道,在这里人人都能自创flow,随时随地slay全场。
这不是说重庆人都是嘻哈音乐的行家,而是因为他们耿直洒脱的天性,与嘻哈精神的内核生来就不谋而合。
这让我想到,有一部纪录短片,非常直观地呈现出了重庆人的这种范儿——《川渝陷阱》。
影片不长,只有不到四十分钟。
主持人带领观众走进成都和重庆,探究这里的地下音乐文化。
全片以嘻哈音乐的独特视角,解读了这两座城市,出发点新奇,落点也很有意思。
关于重庆的部分,主持人在拍摄中走访了后来出名的GAI、Bridge等多个在当地很有代表性的说唱歌手。
有趣的是,这部片子恰好拍摄于《中国有嘻哈》前夕。
那时的GAI还在酒吧驻唱,未曾料到,几个月后,他将在一档席卷全国的综艺中夺冠。
这或许是他们在成名前,最没有包袱的一场拍摄任务。每个人的状态都轻盈而放松,浑身上下有的只是对音乐的热爱,以及重庆这片土地给他们打上的烙印。
成名前的重庆rapper们,脸上偶尔带着被生活打磨的疲惫,却依然保有野蛮向上的冲劲。
他们聊起音乐时眼神熠熠发光,提到自家兄弟朋友,语气里都是满满的自豪,说起看不惯的人和事,劈头盖脸就是一顿diss。
我们不难回忆起两年前的夏天,正是这种真实和不加遮掩的情绪张力,让说唱综艺在中国撕开了最初的那道口子。
对他们来说,这不是一种表演,更不是什么人设,只是他们从小到大的生活方式:简单,直接,别想太多。
如今,这些重庆rapper们一句标志性的“勒是雾都”,和地道的方言flow表演,已经随着说唱文化在国内的崛起,逐渐深入人心。
听到这些音乐时,人们便会知道,这是重庆人在唱歌,是他们在表达自我。
同时,也是外地人通过音乐去了解重庆的机会。
GAI在片中说:“我觉得音乐性还是要跟民族、跟你来自哪儿挂钩,不是那个地儿的人,就别唱那个地儿的歌,有些东西是学不来的。”
事实证明,的确少有人能写出GAI歌词里那痞气与侠气奇妙的融合,提笔铸就的意气风流。
当我们惊叹于这种诗意盎然的风格,被他用重庆话唱出来竟然毫无违和感时,我们也该意识到——或许这就是重庆话本来的样子。
这既是艺术创作的精妙绝伦,也是方言与文化天衣无缝的结合。
经过成百上千年的历史变迁,重庆人的个性早已渗入日常使用的语言,每一个字、每一个声调都浸透了他们的江湖侠气。
歌词也好,音乐也好,诗文也好,一条随手回复的短信也好,都是重庆文化内核投影于现实中的模样。
古时有客自远方来,好酒好菜招待,今日游人如织,本地人关起门来给客人让道,看起来,似乎是同一种场景在不同时空上演。
重庆人一句“放心嘛,我不出去”的实力宠粉,和古人“呼儿将出换美酒”的豪气,有什么不一样呢?
在我看来,这都是同样的江湖味,它属于我们的重庆,属于我们的中国。
实际上,与其说网友们为重庆的“宠粉行为”感动,不如说他们是在为这种热情仗义的性子点赞。
虽然七天内三千多万人次的游览量,肯定会让重庆变得人山人海,但走在路上的游客们,想到本地人为了他们连门都不出了,谁能不说上一句“到重庆旅游,巴适得板”?
PS:本文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旅游局非独家没赞助,哪位小伙伴认识他们的话,转告一下,自来水可只有这么一回,还不赞助的话,下次我要写成都了哦~

suohan888 2019-10-14 19:06
黄金周扎堆游玩,人满为患

smen 2019-10-14 20:02
去重庆的时候还在四川呢

hotant 2019-10-14 21:24
反正也没打算出门

至尊狼王 2019-10-15 00:05
有人还游玩当然是好事。。可以多赚点银子


查看完整版本: [-- 十一假期“逼疯”了3000万重庆人,这部电影却解释了他们本性[28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