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0728710 |
2019-10-06 10:48 |
鲁智深和武松,都是大家非常喜爱的梁山好汉,两人都是力量型的高手,步战功夫都是一流的境界。至于两人相比较,谁的功夫略胜一筹?一直以来争论不休,各执己见,没有定论的依据。不过,但从单臂的力量上来说,两人的差距至少在三百斤以上,原著里早已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attachment=1974682] 武松一生的光辉事迹,好多人如数家珍,景阳冈赤手空拳打虎,狮子楼手刃西门庆,十字坡降服孙二娘,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每一次都会从逆境里逆转,精彩纷呈,堪称经典。光凭景阳冈打虎的事迹,武松就能藐视一大批梁山好汉。但是,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无法对力量进行量化,实在显示不出武松到底有多厉害。虽然原著里说他“浑身上下有千百斤气力”,但是,那是说他整体的力量,不是指单臂的力气。比如说你能双手托举两百斤,并不代表单臂能够托举两百斤。不过,武松单臂的力量,原著里还是给了个大概的数字,这得从天王堂前的石墩说起。[attachment=1974683] 天王堂前石墩的重量,施恩给出了大概数字,大约有四五百斤重。武松能够单手提起来,往空中掷起一丈多高,单臂的力量应该在六七百斤之间。有人会反驳,不能以石墩的重量来测算武松的臂力,因为石墩可轻可重,只是刚巧石墩重五百斤而已。假如石墩重六七百斤,武松还是照样能够举起来。各位,武松是作者施耐庵老先生笔下至爱的人物之一,花了大量的篇幅来刻画他,施耐庵的心里早就对武松这个角色进行了设定。他用石墩来衬托武松的力量大,石墩重量的设定,是依据人物力量大小来设定的。[attachment=1974684] 假如说,武松的臂力有千斤之巨,作者就会把石墩的重量设定为七八百斤重。这是小说写作的技巧,作者内心里先设定了武松的力量大小,然后才会用相应重量的石墩来进行衬托。施耐庵是文学巨匠,这一点写作的技巧,他是应用得十分到位的。言语到此,相信读者们应该明白了,石墩的重量,是根据武松的力量大小,预先设定的,武松单臂的力量,应该不会超过七百斤。[attachment=1974685] 鲁智深曾经三拳打死镇关西,可是武松一拳就将人打得昏死,似乎但从拳力来看,武松稍胜一筹。不过,这样测算并不准确,因为一是与挨打人的身体状况有关,二是与挨打的部位有关。鲁智深本来存心煞煞镇关西的威风,并没有把他打死的本意,而且郑屠之所以敢狂妄地号称“镇关西”,必然有些本事,身体素质自然杠杠的。鲁智深三拳打死他,完全是无心之过,并没有出尽全力。[attachment=1974686] 武松打人则不一样,一是酒醉,打人必然全力,这也符合武松毒狠的个性,一出手必然置人于死地,二是被打者是官衙中人,不是捕快军士之类的,身体素质比较差,三是武松可能打在死穴上了。假如鲁智深存心打死郑屠,一上来就竭尽全力,一拳打在郑屠的太阳穴上,郑屠估计就会一命呜呼。光从打人上,看不出两人力量的大小,因为挨打者不是同一个个体,没法进行具体的量化。[attachment=1974687] 鲁智深最得意的杰作,就是倒拔垂杨柳,这可是一气呵成的,中间没有停顿。且看原著里写道:“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把腰只一趁,何其迅速,可不像电视剧里把脸挣得变了形,慢慢地拔将上来。惊得小混混们大叫道:“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当然,千万斤气力是一种夸张的说法,那是拍鲁智深的马屁之言,当不得真。[attachment=1974688] 对于鲁智深的力量,施耐庵大概知道读者难以量化,在书中也做了具体的交代。鲁智深和呼延灼进行马战的时候,作者对鲁智深有一段赞美之词,其中有一句就交代了鲁智深的力量大小。“臂负千斤扛鼎力,天生一片杀人心。”就是说,鲁智深天生的千斤神力,能将鼎扛将起来。历史上传说楚霸王项羽举起过鼎,鲁智深的神力,可与项羽相媲美。施耐庵老先生,为鲁智深的单臂神力,给出了一个具体的量化指标,那就是一千斤以上。[attachment=1974689] 如此一换算,就可以知道,如论单臂的力量,鲁智深比武松多了大约三百多斤的神力。《水浒传》是施耐庵老先生的力作,每一个人物,他心里都会有一个具体的设定。鲁智深和武松,都是他笔下着墨甚多的人物,两者之间力量的差距,他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说服力是最大的,可信度百分百,毫无反驳的余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