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虎 |
2019-09-12 09:41 |
2018年5月3日,在广州发生了一件趣事: 当天广州大暴雨, 一条有剧毒的银环蛇, 来到中山大学181栋宿舍楼角落避雨, 被学生和保安发现。
为避免出现人员伤亡, 保安果断将毒蛇打死, 后来这条蛇被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接收, 制作成了标本。 这本来是很正常的操作, 而有趣之处在于 这事情引起了学生们“不正常”的评论, 几乎没有学生担心校园里有毒蛇, 但有很多学生“义愤填膺”: 银环蛇为什么拿去做标本了? 不是应该拿来煲汤的吗?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认同这种说法, 有人就提出: 应该拿来煲粥。
不怕蛇, 是在广东上学的大学生应有的修养, 只不过他们还是太年轻, 老广要是看到这条新闻肯定嗤之以鼻: 五月的蛇太瘦, 没什么好吃的。 只有等到秋风吹起, 才是吃蛇的好时候。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不只作物成熟, 动物也到了一年里最肥美的季节, 或是为了交配积攒营养, 例如大闸蟹和鲑鱼; 或是为了越冬而储存能量, 例如蛇。
人类也需要过冬, 贴秋膘就跟美味挂了钩。 “秋风起,三蛇肥”, 这就是广东人吃蛇的信号。 三蛇是三种不同的蛇: 金脚带,即金环蛇; 饭铲头,即眼镜蛇; 过树榕,即水律蛇。 可要是只有这三种, 就太小瞧广东人了。
包括被做成标本的银环蛇, 无毒的“三索线”, 都逃不出广东人的餐桌。 而这五种蛇组成的“五蛇羹”, 则是蛇馔中的极品。 这个极品的发明人, 就是广东著名美食家: 江太史江孔殷。
江太史是个不得了的人物。 他是晚清最后一批进士, 也是冒死安葬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人; 他曾跟十二个老婆一起在大宅门里生活, 也曾和家里三十多口人一起避居香港小宅;
他的儿子江誉镠,是著名的粤剧编剧,人称南海十三郎。他的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和舞台。 他不仅善于做菜, 还改良了荔枝和橙子的品种。 他是真正影响了粤菜发展的人。 而他发明的“太史五蛇羹”, 就是太史菜里的翘楚。 不幸的是,因为这道菜太过繁复, 人们已经没法品尝这道美味了, 只有在一些很出名的饭店, 还保留着这道菜的简化版本—— 菊花水蛇羹。
《寻味顺德》菊花水蛇羹 蛇肉要先过热水, 需要煮得恰到好处,才能让骨肉分离。 再把蛇肉、蛇骨和蛇皮与鸡、猪舌同炖, 释放食材味道,让诸味融合。 盛出之前只需要用盐吊出鲜味, 别的调料一概不加。
最后上场的是洁白的菊花花瓣, 撒在羹汤之上, 吃蛇时与菊花同嚼, 点亮这道美味的神髓。 可别小看这几多花瓣, 当年在江太史家,有四位固定的花匠, 每年不种其它花木, 只负责种五蛇羹里最后加上去的菊花。 即便在今天,在最讲究的餐厅, 菊花水蛇羹的菊花也不能假手他人, 必须自己种植, 才能得到真正属于秋天的顶尖美味。
然而讲到江太史, 就不得不提出一个迷思: 人们公认是他发明了蛇羹, 人们也公认蛇羹是第一种蛇做的美食, 那之前的广东人把蛇做成了什么美味? 从汉代起,就有文献记载说广东人吃蛇, 难道这一千多年,广东人都在将就? 还是说广东人并没有吃蛇, 或者“什么都吃的广东人”是一个假象?
跟泰国人比,广东人吃蛇还是小儿科。
广东人真的是“什么都吃”吗? 确实,广东人的食谱远比北方要宽, 但这可能也是被逼的。 也许跟很多人的认知不同, 广东一直以来都缺少食物, 要不然广东人的祖先也不至于下南洋。
粤东先民下南洋时,都会乘坐这种红头船。 广东有足够的阳光和水源, 却没有足够的耕地, 而且由于温度太高, 也不适合养牲畜, 所以人们不得不捕一些飞禽走兽, 甚至要吃一些奇特的食物。
这样的被逼无奈, 也迫使广东人逐渐进化出一套饮食价值观。 《四库全书》里有一个故事: 苏东坡被贬惠州, 虽然心情郁闷, 却因为能吃到岭南异食而感到开心, 不管是蛙、蛤蟆还是蛇, 他都能大快朵颐。 但他的侍妾朝云就不同, 有一次喝了一碗汤,无比鲜美, 她以为是海鲜,就去问别人具体是什么。 厨师告诉她那是蛇汤, 结果她立马就吐了,然后就生了病, 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惠州西湖畔的王朝云像。 广东人的饮食价值观跟苏东坡很像, 评判标准没有别的, 只在乎是不是好吃。 这也许恰是广东人逐渐远离野味的原因。 在今天的广东, 做野味的餐厅越来越少, 除了法律不让吃之外, 人们也逐步意识到, 野味并没有那么好吃。 在广东,法律可能阻挡不住一个人的食欲, 但难吃肯定可以。 而在野味淘汰浪潮中留下来的蛇, 是当之无愧的美味!
看看这张图,吃蛇的时候就不会怕了。 版权声明: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