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血气盛衰与中医[6P] --]

武当休闲山庄 -> 生活妙招 -> 血气盛衰与中医[6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姜谷粉丝 2019-09-08 08:44
不少人都很看重养生,其实养生就是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最终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中医是如何养生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知识吧!

  中医养生保健

  10岁时,人体内的五脏,也就是心肝脾肺肾的气已经大致稳定了。而且学期和血脉等也都已经达到畅通了,气血也开始流动,流动的气血主要是活动在人体下半身部位,所以10岁左右的小孩子大多喜欢“走”。但是这里所说的“走”可不是现代汉语中走路的意思,而是小跑或者慢跑的意思。

  20岁时,是人生第二个阶段,血气开始强盛,肌肉开始长得结实了,这个阶段的人“好趋”。“趋”是快步走的意思,要比小跑慢一些。



  30岁时,五脏之气更稳定,肌肉更坚固,血脉也盛满了,所以“好步”,就是喜欢行走,比“好趋”又慢了一些。

  当人到点了40岁的时候,身体内的五脏六腑和十二经脉都已经强盛到了顶峰,随后便会开始出现衰落,但是其主要的表现还是在外在。

  比如,皮肤日渐疏松,面部光泽慢慢减退,头发也变得斑白。虽然这个阶段走路还比较平稳,没到摇晃的地步,但已经“好坐”,不喜欢走动了。

  50岁时,肝气开始衰落,人就表现出容易疲倦、头晕目涩、两胁不适、脉弱无力等症状。由于“肝胆相照”,胆汁分泌物也慢慢减少;“肝开窍于目”,眼睛开始看不清楚。养肝最好多吃青色、酸味食品;常吃蒿子秆,能疏肝利胆。

  60岁时,心开始衰落,血气也逐渐松懈、外散,血气不足人就变得“好卧”。这一阶段,还容易心慌气短、头晕乏力、失眠多梦、心烦口干等。养心可以采用一些食疗的办法。茯神15克、桂圆肉10克、冰糖适量泡水饮,适用于心阴虚导致的心神不宁。人参5~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炖乌鸡,可缓解心气阴两虚所致的脉弱无力。

  70岁的时候,人的脾气越来越虚弱,几乎没有什么脾气,而且皮肤也开始出现枯萎的现象。脾弱的症状有四肢无力、大便浠溏、舌淡苔白、脉沉而弱以及食少腹胀等。

  养脾要少吃生冷,多吃好消化、开胃的食物,膳食调理可以用山药炖肉、薏苡仁煮粥,有健运脾胃的功效。

  80岁时,肺气日渐衰落,由于肺是藏魄的,所以魄开始离散,这就是人到80岁,经常说错话的原因。肺气不足主要表现为气短、咳嗽、乏力、盗汗、水肿等。百合、银耳、杏仁、藕、麦冬、黄芪都是养肺的好食物。

  90岁时,肾气衰竭,其他四脏的经脉也都空虚了。肾虚主要表现为神倦乏力、头晕耳鸣、腰酸腿软、手足发凉、小便清长、脉沉无力等。养肾要多吃黑色食品,比如黑桑葚、黑木耳、黑芝麻等。还可以适当吃些自然咸的食品,比如海鱼、海带、紫菜等。

  100岁时,五脏气血全都虚弱不堪,形体还在,神气却已离去。

  中医养生知识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在我国流传发展了几千年,从最早的《黄帝内经》《神农草本》到《伤寒染病论》《脉经》《诸病源候论》,到公元14世纪明代著名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于1578年写成了世界名著《本草纲目》是早期最为完善的医学。

  中医诊断主要靠四诊,即望,闻,问,切。望诊主要看形体,面相。闻诊主要听呼吸和讲话声音,嗅身体的气味;问诊,主要是询问病历史及近期的多种症状;切诊,即是切脉,南方人称“把脉”。把脉需要病人不吃早饭,静坐60分钟。方能准确,而且要相当深厚的中医相应地加强了其它三诊。而我们“好享受”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手诊,因此诊断地准确度高些。



  内部脏腑阴阳失衡,因此治本需调理阴阳平衡。中医诊病首先要明辨阴阳,阴阳不辨,调病往往是南辕北辙。

  例如:肾虚分阳虚和阴虚。阳虚者滋阴,腰越来越痛,阴虚者补阳,腰越来越酸。通过望诊辨阴阳主要从四个方面看。

  1、形体:阴虚形瘦,阳虚形胖。

  2、舌象:阳虚舌质淡,舌形胖,苔白,苔厚;阴虚舌质红,舌形瘦,苔少,苔薄。

  3、神情:阳虚气短,懒语,抑郁不欢;阴虚燥热不安。

  4、寒热:阳虚怕冷,阴虚怕热;阳虚者出凉汗,阴虚者出热汗。

  五脏与六腑的表里关系

  中医通常用“脏腑”来总称人体的内脏。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心外面有心包经)。

  六腑指:小肠、大肠、胆、胃、膀胱、三焦。

  脏腑共同配合,五脏为主帅,六腑为辅佐,才能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功能。由此出现了物种表里关系:肝与胆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

  一、肝与胆

  肝与胆互为表里。“肝主藏血”,肝有储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液”之说。肝气条达有升发疏泄的作用,可舒畅全身,令人精力旺盛又心平气和、神情怡然。



  (1)“肝开窍于目”,肝是眼睛的根,肝的精气充足,眼睛明亮、黑白清晰,炯炯有神,如果肝火上炎,可是双目肝赤、肝虚则会双目干涩,视物不清。

  (2)“肝主筋,其华在爪”,肝的精气充足能养筋、筋壮肢体灵活自如,指甲丰满光洁、透明、呈粉色;肝虚则筋发硬,活动迟钝不灵,指甲糟脏,凹陷不透明,缺少血色。

  (3)“怒则伤肝”肝气调达顺畅,人的精力旺盛而又能心平气和,与人交往亲和友善,肝瘀气滞则易生怒火,目光凶狠,脸趁呈绛色,体内臭气鼓胀,令人厌恶而避之。

  肝阴包括血液和全身筋与肌肉运动时所需的润滑液——阴津,肝阴足,身体轻松自如,内心自信,不愠不和。肝的不适之证分阳亢和阴虚,无论属于哪一种情况都会影响形象美,调肝要区别阳亢和阴虚,其不同的特点分别如下:

  1.肝阳亢者性情急躁尚有气力;肝阴者性情焦躁但疲惫不堪。

  2.肝阳亢眼红,干涩和YAN角膜有斑,或眼袋鼓胀,下垂或眼球外突;肝阴虚者眼窝内凹,或干涩视物模糊,或迎风流泪,或眼花,或色盲,或视网膜脱落,黄斑性病变,白内障,重则患神经炎。

  3.肝阳亢饭后两肋下胀满,或右肋常胀痛;阴虚右肋常隐隐作痛。

  4.肝阳亢者双脚躁动不安;阴虚者两腿酸软。

  5.肝阳亢者遇事焦躁,处事不周;阴虚者办事心余而力不足。

  二、心与小肠

  中医讲的心包括心脏和大脑。例如:心里想,不是指心脏在想而是讲大脑在思考。

  心主神明是精神意识,思维等高级中枢神经活动的主宰,对其它脏腑的功能起领导作用,气足血旺的人精神愉悦,神采奕奕。容光焕发,心气虚的人心悸,二目无光,兴致索然,重则厌食。

  (1)心气足面有光华

  心气足者脸色白里透红,皮肤光滑柔软,细嫩;心气虚者面色无光,毛孔粗大,因其锁不住毛孔而汗水自出,重者大汗亡阳。

  (2)心气足声圆音亮

  心气足的人声如响铃,乐于言表,喜形于色;心气虚者声音低沉,常吁短叹,少言寡语,抑郁不欢,心气虚者病因各异;或劳累过度,或心情抑郁而暗耗心阴;或受刺激郁郁不欢;或步入中年气虚;或大病初愈气已伤矣。

  调心也有阴阳之分;心阳不足,耗阴生热;心阴不足,欠热伤气,阳虚或阴虚的特点分别如下:

  A、“舌为心之苗”舌嫩胖而苔白为阳虚,舌瘦而苔躁红者为阴虚。

  B、舌尖有溃疡者,舌白为阳虚,舌红为阴虚。

  C、长吁短叹自汗者为阳虚,面红燥热自汗者为阴虚。

  D、心区憋闷,透不过气,心里怯懦者为阳虚,心区燥热,烦闷易发火者为阴虚。

  三、肺与大肠

  肺位胸中上走气道,喉为门户,开窍于鼻,为气体出入之所,“肺朝血脉”肺吸进的清气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相结合,生化为元气,维持人的生命,肺与心同为上焦,相互依存,肺主气,心主血,气离血死,血离气枯。

  1、肺气是精力旺盛,肺气是人的血液中含氧充足,必然精力旺盛,健康的年轻女性皮肤白嫩,与肺气足有关。



  2、肺主皮毛,肺气足,皮肤层面气血充足营养物质丰富,皮肤柔嫩,光滑,毛孔细,肺气虚,皮肤抵抗力弱,皮肤容易出现下列症状:皮下红疹、皮癣、面有红斑、粉刺,面部毛孔显粗,皮肤过敏。

  3、肺气足鼻子精巧:肺开窍于鼻,肺气足,鼻子发亮,精巧,肺气虚,鼻子毛孔渐粗,或鼻翼变红,重则为“酒糟鼻”。

  4、肺气足不虚胖,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调节人体水分,需要脾、肾相互配合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出了毛病,都会引起体内水液代谢不利,形成虚胖,重则浮肿。

  肺气足鼻不生炎症,嗅觉灵敏。肺气虚,易患鼻咽,容易过敏,有时不辨香臭,“肺主忧”肺气足,人常欢笑,肺气虚,人多忧愁。肺有阴虚,阳虚之分,不同症状如下:肺阳虚时咳喘无力,流清鼻涕,甚则喘促或呼吸困难,痰多清稀,疲倦,懒语,声低,怕冷,自汗,脸色青色,舌胖淡嫩。肺阴虚时干咳少痰,潮热盗汗,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咽燥喑哑,舌红干燥,苔少。

  四、脾与胃

  “脾胃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和精微输布全身,供应人体多方面的需求,维持内脏功能正常的运行,食物入口皆由脾而散,脾与胃为营血化生之源,所以,人白天的身体状况健康与否,与脾有重要关系。

  1、脾气足肌肉丰活,“脾主肌肉”脾气足,肌肉丰润、鲜活,面部生动而富有活力,有的人长相不漂亮,但仍然可人,这就是民间讲的脸上长着“爱人肉”。

  2、脾气足脸不臃肿,女性面部白里透红的胖是正常的胖,可谓“富贵之美”,除此外的胖,多数为肿胖。脾主运化水湿,输布体内水份,脾虚湿滞,则导致水肿,肾虚引起的水肿在腿脚,脾虚引起的水肿在脸部及全身。

  引起脾虚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吃;二是思,多吃冰冷食物,贪吃水果,暴饮暴食都能伤脾,思虑过多,也可能伤脾。

  3、“脾开窍于口,其荣在唇,脾气通于口,脾足能知五谷”脾气足着嘴唇丰盈红润,呼出的气无异味,吃五谷杂粮可品出其中的香味,脾气弱者唇白而粗糙,若寒凝脾中则唇紫或黑,呼出的气息异味浓得令他人躲闪,且饮食无味。

  4、“脾统血,使血液在脉管内运行顺畅不致外溢”脾气虚而无力统血时,血溢出脉管之外称为“血不循经”,有人会皮下出血形成瘀斑,严重的人流出的汗为红色,有的女性会经血不止。脾和胃相表里,脾相当于车间,二者缺一不可,相互配合,但是他们的习性却不同,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气上升,人中气足,胃气下降,人才能顺利完成消化吸收,脾和胃的功能正常与否,其症状分别如下:

  1、脾气虚时唇偏白,重则无血色,胃火上行,唇干,重则有裂纹。



  2、脾气虚得太久,上牙龈萎缩,胃气虚弱久了,下牙龈萎缩。

  3、脾气虚弱便溏稀,重则泻肚,胃火上行大便干硬。

  4、脾气虚时四肢不温,胃火旺时人燥热。

  5、胃阳不足,胃脘胀痛,呕吐清涎。

  五、肾与膀胱

  “肾为先天之本”肾气旺,人耳聪目明,精力充沛,颈直肤亮,可延缓衰老数十年之多;肾气虚,人易恐惧,严重者可出现精神疾病。

  1、“肾主水”肾气时可调节体内水分并将多余水分及时排出体外,女性肾气衰时,体内该排掉的水份不能及时排出,造成腰以下部位虚胖甚至浮肿,若脸也肿胖时表明已相当严重了,而补充肾气,人的腰围即可减小,但体重可能不减,这是因为“肾主骨”,人的肾气足了,骨质密度便随之增加,体重也会增加。

  2、“肾主毛发”,肾气足,头发浓密而黑亮,肾气不足时则头发脱落,发质枯干,所以治理脱发的根本是调养肾。肾气足颈项直挺,牙齿坚固,因为肾主骨,而牙是骨之余,肾气虚是颈椎无力挺直,重则骨质增生,因此当人到中年出现骨质增生或出现牙齿松动时,不要急于动手术,应从调肾入手,这样既能从根本上解决病患,又可保住牙齿。

  3、“肾纳肺气,肺主皮毛”,肾气足可接纳肺气,肺朝百脉可养皮肤,肾气虚时令肺的肃降功能受阻,面部易生斑等,而有的人会因肾虚不纳肺气引起脸上长粉刺。

  4、肾气足夫妻生活和谐,“肾下开窍于二阴,上开窍于耳”,肾气足,听力好,肾为肝之母,肝肾同源,肝肾足者耳聪目明,肾虚易导致听力差,或耳鸣,眩晕,甚者耳聋。



  补肾,首先要确定肾阳虚还是阴虚,阳虚补阳,阴虚滋阴,调反了非但达不到补肾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南辕北辙,肾阳虚或肾阴虚的特点分别如下:

  阳虚:怕冷,手或脚易凉。

  阴虚:怕热,手心、脚心及其内心燥热,即“五心烦热”。

  1、舌虚舌嫩胖,苔白;阴虚舌瘦,舌红,苔少而燥。

  2、阴虚易瘦,阳虚易胖。

  3、阳虚精神疲惫,阴虚燥热不安。

  4、阳虚面色青白无光,阴虚颧红,脸呈绛色。

  总结:通过上述的文章对中医养生保健以及中医养生知识等有关知识的具体介绍,朋友们是否已经对中医养生有了非常全面的了解,如果你觉得这些知识能够帮助你更好的养生,那么,不妨把这些知识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让他们也能够健康长寿吧!


查看完整版本: [-- 血气盛衰与中医[6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