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故宫最美的路,被遗忘的女人和最深的寂寞,他都能告诉你 [56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故宫最美的路,被遗忘的女人和最深的寂寞,他都能告诉你 [56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19-08-21 11:05
          

过去的10年里,他造访了故宫上百次,自己也从懵懂的大学生变成了大学老师。
他还记得,《延禧攻略》播出后,延禧宫一下子人满为患,但自己十年前来时,那里空空荡荡,不过是一个钢结构的烂尾楼。他开始查资料,发现延禧宫本来想建一个水下餐厅,因资金不足中止施工。到了清末,又被飞机轰炸过。与今日的热闹不同,延禧宫可谓是最惨的一座宫殿。
他所讲述的是全然不同于影视剧的故宫。武英殿门前的隐秘风景是他的心头爱,回到热闹的太和殿广场和诸如乾清宫、慈宁宫那样的知名宫殿,他热衷于考证各种建筑细节和历史轶事。随着清宫剧流传开来的深宫秘事,他也喜欢去一探究竟。

风全向你吹来
电影《末代皇帝》里,尊龙饰演的溥仪骑着老师庄士敦带来的自行车,穿过红墙和太和殿广场,试图闯过故宫的午门,去寻找刚过世的母亲。小皇帝没能逃出这座如牢笼般的宫殿。将近一个世纪后,同样的地方,31岁的胡政阳则是不断想进去,他很好奇,在故宫里骑自行车是什么感觉?
过去的10年里,他造访了故宫上百次,如今,他还在今日头条上拥有另外一个身份:宫殿君。夏天的早上,他带着我们去逛故宫。穿过幽暗的午门门洞,与一般的游览路线全然不同,他径直拐向西侧,离开了挤满游人、令人燥热的太和殿广场,去往武英殿。
大片绿色出现在眼前,温度降了,风也来了,行人变成了慢悠悠散步的老北京和结伴说笑的女学生,武英殿前,丁香环绕之处,就是宫殿君平时最爱来的地方。他个子不高,戴着黑框眼镜,穿着简单的浅色衬衫和西裤,背着大书包,说起这儿的好,他停不下来。尤其是盛夏时节,有本地人全家出行,带着吃的和小桌布,就地野餐,「绿树成荫,非常凉爽。偶尔下点雨,也浇一浇大家燥热的心,很舒服和休闲的。」


宫殿君已见证了故宫四季的10个轮回,自己也从懵懂的大学生变成了大学老师。如武英殿门前的隐秘风景是他的心头爱,回到热闹的太和殿广场和诸如乾清宫、慈宁宫那样的知名宫殿,他热衷于考证各种建筑细节和历史轶事。随着清宫剧流传开来的深宫秘事,他也喜欢去一探究竟。
还当学生那会儿,他每周都去故宫,下雨要去,下雪要去,小暑要去,冬至要去,跨年要去。只要想去,就一定要搭上特4路公交车,从魏公村晃40分钟到前门,顺着天安门走过去。工作后,受的限制多了,不能随着兴致来,发了工资会去,有了伤心事会去。每年生日,他还是「进宫」,在冰窖餐厅随便买个东西吃,也当是和故宫这个老朋友一块庆祝下。
从2015年开始,不再甘于独自逛故宫,他开始在今日头条上分享有关故宫的科普,第一篇文章是《故宫大叔的曾用名为什么叫紫、禁、城》,不长,图文穿插,语言通俗易懂,获得了1.4万阅读量,没过多久,另一篇名为《这位皇后,婚结的不吉利,竟从纸扎的宫门入宫,凄凉》就获得了35万阅读量。人们对于这座600岁的宫殿既充满好奇,又缺乏高效率的了解途径。涨粉快时,一天可以涨10几万,这激发了他持续创作的欲望。去年5月,他开始用短视频方式讲解,人称「只露声音不露脸」的宫殿君。他常从贴近现实的题材入手,高考时讲讲故宫以前的查分制度,理发后讲讲故宫的理发师。当然,也少不了因《延禧攻略》大火的延禧宫。如今,他在今日头条上已经有240万粉丝。
那天,我们没能待到故宫关门。宫殿君告诉我,故宫下午四点半开始清场,别着急,等到人都走没了,再回到太和殿广场。「没有一个人,你会觉得这才是真的紫禁城。真的有穿越的感觉,」他说,「风全向你吹过来,你感觉整个人心胸变得很宽广、很豁达。这是故宫给我最好的一个感觉,就是让我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够用一个豁达和释然的心去面对这一切。」


     和很多人一样,宫殿君对故宫最初的兴趣来自于文学和影视作品。除了《末代皇帝》,他想去看看《金枝欲孽》里那些每天悠闲散步的小主们住的地方,也因为德龄公主写的《瀛台泣血记》,对珍妃井产生了好奇。
高二那年夏天,他选了文科,父母觉得学文科的人应该来北京看一看,就带他来了北京。他至今仍记得从隧道般的午门里走出来,太和殿广场上的金水桥和中轴线上巍峨的六大殿出现在眼前,「一下子就亮起来了。以至于我现在遇到不开心的事,就从午门走一段路过去,心里面也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跟着导游,他只参观了中轴线,看着太和殿的月台之上陈设着龙、龟、还有仙鹤,完全懵了,不知道皇家竟有这么多讲究。听人解释,龟和鹤中间是空的,用来焚香,上大朝时仿若天宫,让皇帝有天地之子的感觉。到了皇后的住所坤宁宫,他才发现,清朝坤宁宫早做了改动,西边是祭神的场所,东边隔了一间房,作为皇帝皇后大婚的洞房。珍妃井也令他困惑,那么小的口,珍妃莫非瘦成竹竿了?回家他查了书才知道,井要么不在那个位置了,要么就是一块箍井石盖着井口,原井口在下面。
「所以就会觉得,故宫好神秘啊,如果我以后能经常来就好了。回去以后发奋读书,必须要考来北京。」
他如愿来到北京。大学四年,他没事就往故宫跑,经常是下午1、2点到,待到闭馆,再走去王府井或者北海转转。那时来故宫纯属消遣,尤其是保研后的那段时光,「天天都是无忧无虑。」工作后每次来,故宫更像一个朋友,迎接他的满腹心事。最近,城墙开放了,他爱上了傍晚的时候登上城墙去看落日,笼罩在夕阳下的故宫不再是那个磅礴大气的他,而是幻化成她,化解宫殿君所有的负面情绪,「静静地听你倾诉,很温柔,很恬静。」

图源视觉中国
他不放弃任何一个见证故宫关键时刻的机会。有一年夏天,故宫下了特别大的雨,大到三大殿台基两旁的龙头(即螭首)开始往外吐水,形成「千龙吐水」的壮观景象。他佩服古人的智慧,还忍不住联想起水龙头的叫法是否就源自于此。在那个诺基亚黑白机的年代,他没留下任何影像素材,只能在每个下雨的日子里拜访故宫,期待再看一次当时的场景,可惜始终未能重遇。
每年冬至正午时,乾清宫地面上的金砖就会被太阳光线直射,金砖反光到「正大光明」牌匾上,上面的五条金龙会变亮,大放光彩。跨年夜,他要么去景山的至高点,要么沿着城墙走走,试图记下一年里故宫的最后一个夜晚,再发个黑漆漆的朋友圈,「大家都觉得我有病」。
上元之夜,故宫在夜间开放,他没抢到票,就在午门痴痴地看了一晚上灯光秀。尽管当晚炫目的灯光被很多人吐槽,他还是喜欢得不行,「故宫需要不同的面貌展示给大家,可能大家印象中故宫是600岁的老人,里面很沧桑,但是打起灯光我觉得它像个年轻人。」


更多的美在日常中,在故宫如同朋友一般静默而美好的陪伴之中。离开武英殿,他常踏上一条种着参天槐树的小路,「这是故宫最美的一条路。」美丽之处在于变化和不变。不变的是树后的红墙黄瓦,春天,树是嫩绿色的,在红墙映衬下,是粉色的感觉,恋爱般的回忆;夏天,绿树成荫,像欢快的青春;秋天,一阵凉风刮过,银杏叶簌簌地掉下,是宁静的感觉;等到第一场雪飘下来,树变成白色,又是一年结束了。
那天的故宫之旅,他还带我们去了慈宁宫花园——另一处他爱的地方。这个袖珍花园是前朝太后太妃们休息的地方,被他戏称为「老太太活动中心」。相比较火热的御花园,这里的游人不多,遍植牡丹、芍药,还有建在水面上的小巧亭子和一座佛堂。可以想像,600年前,有一个太妃站在这里,回忆她在后宫或光辉或黯淡的一辈子。
「很多女人可能一辈子也没有见到皇帝一面,最后就在这个花园度过她的残生。」宫殿君向我们解释,「这里见证了很多女性悲凉、清苦的一生。」
对于宫殿君来说,慈宁宫花园,或者说整个故宫是让他从繁忙的都市生活里逃离出来,抚平燥热的心,静静坐一会的地方。十年里,学生票变全价票,有时检票,屏幕上显示着「高频」,工作人员问他:「你怎么来这么多次?」他答,「我就挺喜欢来这儿的。」与古老宫殿的相处在他身上留下痕迹,「以前遇到点事情就会胡思乱想很多,现在慢慢地就会自己想得很开。」


历史的真实
在网络流传的关于宫殿君的文章里,有一个标题叫,《听我一句劝,看清宫剧之前千万别搜「宫殿君 」》。在今日头条上,宫殿君确实发了不少对于清宫剧中错误知识的纠正。《延禧攻略》播出后,延禧宫一下子人满为患,他还记得十年前来时,空空荡荡,就是一个烂尾的钢结构的楼。
他开始查资料,发现延禧宫本来想建一个水下餐厅,因为资金不足中止施工。到了清末,延禧宫又被飞机轰炸过,可谓是最惨的一座宫殿。而它主人的故事更加凄惨,道光皇帝的恬嫔曾居于此,旁边就是宫女太监进入东六宫的唯一通道,人多嘴杂。恬嫔在这安静地生活了几十年,直到道光25年的一场大火,把她给烧死了——说不上是幸运还是不幸,这反而让她的名字留在了史册里,而不是和众多妃子一样消失在历史里。
故宫里的女人们,经常被宫殿君在头条上提及。他对故宫的兴趣由清宫剧而起,直到现在也常看,他不反对剧情需要的虚构,但也希望大众知道,真实历史上的后宫是什么样的。
踏进东六宫的那一刻,他就告诉我们,历史上对于哪个妃子住在哪个宫殿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而妃子侍寝也并非如同影视剧里刻画的那样,把女人脱光,用被子裹住,抬到皇帝的寝宫。
「正史里面记载很少,但是侍寝的地方有记载,比如养心殿后寝殿东、西围房的侍寝值房,吃过晚饭,妃子们就在这里等着,等皇帝翻绿头牌,翻到谁,就有太监将其带到龙床处,与皇帝过夫妻生活。」
谈话间,我们走到了螽斯门前,这是一扇只容两三人通过的,看上去平凡无奇的小红门。所谓「螽斯」,是《诗经》里面记载的一种生孩子的神虫,一胎能生很多孩子。「这就告诉后妃们,最大的职责是绵延子嗣,尤其是生儿子。」后妃跪在螽斯门前,正是《延禧攻略》和《如懿传》里都出现过的场景,宫殿君每次来这也很感慨,「磕头、乞求我自己能变成一只螽斯,就算是它只是一只蝗虫,我也希望能生孩子。」


在宫殿君的科普中,故宫的深宫秘事逐渐祛魅,展现出古老皇城里压抑的一面。他指着一处角落,向我说明,清宫剧中宫女太监经常在角落里窃窃私语也是不合理的。在紫禁城里,来往的人脚步匆忙,奴才们非奉本主使命,不能私底下嬉笑打闹,更严禁对食。而妃子们的生活也十分无聊,除早晚请安外,大部分时间就待在自己宫里,听小太监说段书,或者玩玩纸牌游戏。
我问他,「三大殿会热闹一些吧?」
他告诉我,这也是人们的误解之一。除非皇帝登基或册立太子之类的大事,三大殿都是关闭的,只有守卫把守。想象下所有游人突然消失吧,那就是平常日子里的故宫,而无数后宫妃子就在这种安静中耗尽了一生。
除了回应流行文化,宫殿君也常用兼具趣味和专业的视角解读故宫建筑和装饰的各种细节,再引出背后的历史渊源和故事。他带我们去看断虹桥栏板上的雕刻,象征着皇权的龙被雕在荷花莲叶之间,位于狮子下方,似乎并不符合礼制,「很奇葩的设计,龙不应该在云海、江海之间吗?体现威严。」他随后解答,原因是这个栏板可能是元朝的遗物,雕刻则是草原民族放荡不羁、不拘礼法的大气性格的体现。
「故宫屋顶上为什么没有鸟屎?」——他曾分享过这样看上去相当无厘头的冷知识,但其背后却代表着故宫建筑的匠心:由于故宫屋顶的正脊宽度大于鸟爪的抓握宽度,小鸟们无法长期在屋顶停留,也就无形中减少了它们在此「方便」的机会。此外,人工的日常清洁,琉璃瓦鲜亮光滑,也宜于雨水将其冲刷干净。


金水河桥上如大蒜头般的石头,实际上是用来支火把照明的;窗户上的窗花图案,可以体现屋子主人的等级;紫禁城繁复讲究的风水布局、屋顶上方便排水的精妙设计、断虹桥上的小狮子、隆宗门牌匾上插了一百多年的短箭头,他都仔细研究过;皇宫里二十四节气的风俗,珍宝馆里的奇异展品,他也能随口讲上半天。在我们的旅程中,每次他停下来为我们讲述不久,路过的人就一圈又一圈地围上来,形成一个迷你旅行团。
宫殿君新奇有趣的文章和视频吸引了不少粉丝亲自来故宫探秘,这其中也不乏带着孩子的家长。有了指引,他们不再是普通游客,而是如宫殿君所期望的,「把那些所谓宫闱、秘闻、野史稍微地放在一边,光从故宫本身来看故宫它的建筑,它的彩绘,它的历史,包括每块石头,都能看到我们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东西在里面。」
国风
从发烧友转变为与公众分享知识的创作者,宫殿君升级了自己的手机,学了不少做视频的技术,买了加字幕的软件。近些年,故宫官方的书和纪录片越来越多了,他都会买来看,看到感兴趣的地方,标注下来,下次去故宫亲自探索,觉得好玩就拍下来,分享到头条上。
在头条,普通的创作者也可以受到关注,被给予创作空间,收获粉丝和朋友,这让宫殿君感到「被尊重」,「无论你是大咖也好,还是刚入门的人也好,你的东西总会被想看的人看到。」
随着粉丝的增长,宫殿君开始更关注与粉丝的互动。有一次,一位天津妈妈私信问他可不可以带七八个孩子游览故宫,他立刻答应下来。针对孩子,他选择了上书房,告诉他们,清代皇子读书比他们累多了。作为皇子,一年只能休息5天,每天大概是早5晚4,琴棋书画、经史子集,还要上骑射课。他们还会一起去找故宫里的猫,常年趴在景仁宫门口垃圾桶上不理人的「鳌拜」,还有那两只总也不出现的「胆小」和「小胆」。


后来,他把这种线下互动发展成公益,义务带残障人士、打工子弟、环卫工人等参观故宫。主要就是走一下中轴线和东西六宫,当然,延禧宫是少不了的。最近他感慨最多的一次,是带着几位视障人士参观故宫,「我的语速会放得非常慢,讲好几遍,让他们用手摸摸大水缸,站在太和殿广场上感受下风吹过来的空旷,」他说,「他们真的很想了解这些东西,只是缺一个引导的人。」
他也和粉丝共同成长。有时候做视频着急了,上面的标注出现错误,立刻就会有懂行的粉丝出来,他也会积极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与粉丝就某些史实产生分歧,他也本着尊重对方的原则,「我有我的史料支撑,你自己坚持就行,这个也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事儿。」
在今日头条,宫殿君也会从其他类似创作者身上汲取营养,例如他从高中时就很喜欢的历史学家阎崇年、马未都和故宫钟表修复师亓昊楠。专注于历史领域、擅长大开脑洞看历史的文史作家「脑洞历史观」也和宫殿君的风格颇为相似。他们都参与了今日头条2018年4月推出的「国风计划」,和4万个国风文化创作者一起,以更加多元的方式帮助传统文化增添更具时代气息的元素。
在平台、创作者和粉丝的良性互动中,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国风文化,传统文化在这里焕发出新的活力。年轻人在像宫殿君一样的科普创作者的影响下,在周末的闲暇时间里,选择听一场戏曲演出,逛博物馆,顺着宫殿君的足迹走进宫殿园林中,与历史对话。
「我希望大家能够多关注一下这些可能看起来很枯燥、单调、很古老的东西,但实际上这是我们作为中国人最最基本的一个素质吧。一套我们中国自己的东西,还有很多非遗的一些,都快被大家遗忘的。尤其现在年轻人用手机,外来文化接触太多了,我们本国文化很多人都不知道,或者很陌生,这是一个很不好的趋势。」
对于宫殿君来说,他没有办法想象自己有一天离开了北京,不能再去故宫。他总感觉,人在故宫面前实在是太渺小了,「不要试图去掌握它,我们应该去爱它、尊重它。」带着敬畏之心去面对这位600岁的老人和他所承载的历史,宫殿君已从故宫得到了太多。他也毫不怀疑,无论来访者来自哪里,带着怎样的心情,只要细心去发现,「每个人都可以从故宫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们心中的胡同,或许是大杂院房顶上行走的猫,上空盘旋的哨鸽,院儿门口儿有坐着的大爷大妈在那儿下棋侃大山。胡同里常常有大树,很粗,高高密密地长上去。走在底下,风一吹只听见树叶和鸽哨的响动,心也就安了。在胡同里走也不必担心迷路,只要心里知道自己是要往东西南北哪个方向去,只管走就好了,正南正北的格局总会把你带去想去的地方。接下来我们就走进北京的几条胡同,感受一下时光的流逝。
国子监
这里历史悠久,因孔庙和国子监而得名,仅仅是孔庙的历史就可以追溯到元朝,历史光芒可见一斑。在这条有着700多年的历史老街上,有着传统文化记忆留存的建筑,如松堂博物馆和北京老物件陈列室;还有许多朴素且不平庸的店铺点缀着这条充满古朴的街道,如梵几客厅和好白商店,是感受京味文化的好地方。

帽儿胡同
相信很多北京人对帽儿胡同并不陌生,它东起南锣鼓巷,南与东不压桥胡同相通,西至地安门外大街,北与豆角胡同相通。之所以叫帽儿胡同,是因为清代有制帽作坊。这里有京城最具代表性的私家园林可园,末代皇后婉容、明代将领洪承畴、北洋军阀冯国璋都曾居住在这里。胡同两端连着繁华喧嚣的大街,茂密的林荫下,时尚跑车与古老三轮车交错行驶在红门灰墙间,隐隐成为地位的象征。

砖塔胡同
“胡同”这个词最早开始于大都时期,当时出现了29条胡同,但只有一条胡同是有文字记载的,那就是砖塔胡同。从元明清民国,再到今天,砖塔胡同北京是唯一一个始终有文献可考的胡同,可以说它就是北京的胡同的“根”。如此悠久的历史,自然少不了名人故居。鲁迅在与周作人反目后搬来这里并写出了多部作品,而鸳鸯蝴蝶派作家张恨水则在这里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

五道营胡同
五道营最早叫武德卫营,营是一种军事单位,驻军之地一般也称为营。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小头条、小二条并入,正式改叫五道营胡同。五道营胡同挨着雍和宫和国子监街,这条胡同形似南锣鼓巷,神韵却不同,它既有商业化的喧闹,也有独属于自己的魅力。各种咖啡,酒馆,文艺小店,是北京小资们的聚集地,也是外国人最爱住的地方之一。

东西琉璃厂
琉璃厂位于和平门外,起源于清代,当时各地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多集中住在此处,所以也有了很多出售书籍和笔墨纸砚的商铺。如今这里依然有不少出售古玩、文房四宝的老店,从最开始的琉璃窑厂到古玩字画古籍善本的集散地,只要在这条街上走一走,历史的喧嚣寂静,书墨的优雅韵味,都会扑面而来。

八大胡同
八大胡同曾是烟花柳巷的代名词,八条胡同由西往东依次为: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北京的胡同确实很多,其中八大胡同是最出名的,你也一样不能错过。

百花深处
听名字就让人喜欢的胡同:百花深处,胡同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这胡同的名字带给人无限的遐想与诗意。人们念着“百花深处”的胡同名字,感觉仿佛步入了百花环绕的春深处,这就是中国文字具有的特殊意蕴。胡同的深处,是张晓微的百花录音棚的所在。百花应该是北京最早的几个录音棚之一,当年不少音乐人在这里折腾过音乐、折腾过梦想。如今的百花深处里,是否还能找到摇滚的味道?


无论东方或是西方,人类总是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在这一点上没有本质上的差别。西方久有“天堂”之说,东方早存“仙境”之想。而“蓬莱”则作为中国仙境文化杰出代表流传至今。

传说秦王朝时代,方士试图寻找一个藏有仙丹的神仙居住的地方,而乘船东行,带童男童女三千,一去不归,那个地方就是蓬莱。

蓬莱,确实是一个沾满了仙气的地方。但那个令方士们乐不思蜀,不愿归来的蓬莱,会不会就是丽江的这一处呢?

泸沽湖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之间,四周青山环抱,湖岸曲折多湾。
其中,嬉娃娥岛、里务比岛和里格岛,是湖中最美的岛屿,被誉为“蓬莱三岛”。
里务比岛——重归繁盛
里务比岛原是湖上摩梭人居住最早的一个岛屿,岛上有寺——里务比寺。香火繁盛,为上香祈福的好去处。

该寺属黄教喇嘛寺,始建于公元1634年,20世纪80年代由罗桑益世活佛主持重建了里务比寺,1983年又修建了阿云山总管墓,岛上一下从之前的萧条状态里苏醒过来。
经过多年沧桑岁月的洗礼,今天的里务比岛,再次如同四面环水。

岛屿四面环水,岛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林木意龙昨日繁盛。岛屿的景致吸引了不少游客的到来。
媳娃娥岛一一重现辉煌
媳娃娥岛位于西北半湖的中央,离泸沽湖岸2000多米,土司阿云山大约于1916年在此修建别墅,因此该岛也叫土司岛。

不过昔日的辉煌在动乱的年代里被摧毁。唯留下些许当年昌盛的遗迹,变成游蛇的世界,因此也被称作蛇岛。

今日岛上经幡飘飘,大殿内香火绵延,可遥想当年活佛转世的盛況。西藏三大寺庙之一的哲蚌寺活佛甘丹赤珠第四世圆寂后,经紫过寻访,土司总管阿云山的儿子被正式认定为拉萨哲蚌寺大活佛甘丹赤珠第四世转世灵童。
里格岛——宁静梦幻
里格岛是泸沽湖七个珍宝岛中的一个半岛,它似湖里的一只大蝌蚪游弋在东北部格姆女神山山麓,全然一副漫不经心的态势、又是那样的恰如其分,它三面环水,宁静地躺在这纯澈的映衬着蓝天白云的湖面上。

里格岛上空气新鲜,气候宜人,居住着十几户摩梭人家,母系大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整个里格因此显得那么和谐安宁。

岛上建有摩梭客栈,从精致的湖景房中观看窗外的无尽美景,那样的感受是珍贵的,夜晚住在湖景房中细数天上的繁星点点,那样的经历是梦幻的。

因年代久远,秦王朝时代的那个“蓬莱”已无据可考,但仙境的传说却一直流传至今,它一直都在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去追寻。

但其实人生就如同那一场追寻,去哪个地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行程中要有友人同行,如若再配以美景、美食、美酒,就是仙境般的时光了。


查看完整版本: [-- 故宫最美的路,被遗忘的女人和最深的寂寞,他都能告诉你 [56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