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诸葛亮的继承者,以静治国,壮志难酬的蜀汉宰相——蒋琬 --]

武当休闲山庄 -> 四大名著 -> 诸葛亮的继承者,以静治国,壮志难酬的蜀汉宰相——蒋琬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学会弯腰 2019-07-15 09:21
    卓尔不群 深受器重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今湖南湘乡)人。蒋琬年少好学,聪明过人,仪态轩昂,气度不凡。青年时期他就与表弟刘敏因才学而知名当时。后来,他投笔从戎,追随刘备,由于年轻资浅,在当时刘备的统治集团中并不起眼。刘备入蜀时,他只是一名秘书性质的佐吏,之后出任广都县县令。

  广都距成都约70里,号称当时名城,富于渔盐之利。如果在此为官,循序渐进,倒也不无前途,只是对于蒋琬来说,有些大才小用。因此,他有此闷闷不乐,常借酒解愁。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就此而论,蒋琬是比较幸运的。他很快受到了诸葛亮的注意。一次,刘备、诸葛亮等人出巡至广都,发现蒋县令政务不理,而且沉醉不醒。刘备勃然大怒,要把蒋琬就地处置。诸葛亮忙加拦阻,他另有考虑。他知道大才屈居小任,常醉酒误事。当年刘备牧守荆州,满腹经论的庞统开始也不受重视,居官耒阳令时也是不理公务,每日醉酒高卧,被免去官职。鲁肃致信刘备说:“庞士元(庞统字士元)不是百里之才,使他处治中、别驾(州官的重要属官)之任,才能让他一展宏才。”诸葛亮也同样劝说刘备,刘备便召见庞统,一见如故,方知此人满腹经论,从此委之以大任。后来庞统献计,刘备入蜀,立了大功,却不幸为国捐躯。眼前之人与庞统当年所为十分相似,若是平庸之辈,哪敢在成都附近的属县荒废政事,不尽职守?其中必有委曲。于是,他劝刘备说:“蒋琬是国家栋梁,而非百里之才,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望主公明察。”因为诸葛亮的一席话,蒋琬得以免死,但被罢去官职,不久又被起用为什邡县(今四川什邡县)县令。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调蒋琬入中央任尚书郎。在诸葛亮的有意栽培下,蒋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逐步熟悉国家大政、典章制度,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蜀汉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后主刘禅即位,丞相诸葛亮躬亲政事,日理万机,蒋琬进入丞相府为东曹掾,主管二千石长吏的升迁,地位十分重要。诸葛亮对他十分器重,又举他为秀才,蒋琬谦逊不受,一再推荐刘邕、阴化、庞延、廖淳。诸葛亮再三勉励,在给他的文告中说:“如果为了四避亲故而舍弃了有德之人,就会使百姓遭受苦难,众人既然于心不安,确实又使内外官员不明其中道理,你应当尽力施展才能,以此表明这种选举是公正慎重的。”

  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离开了成都,屯兵汉中以备北伐。此时,已提升为参军的蒋琬与长史张裔主持丞相府的一切事务,对于一向谨慎、鞠躬尽瘁的诸葛亮来说,这是基于对蒋琬等人的充分信任而作出的决定。建兴八年(公元230年),蒋琬又代替张裔为长史,成为丞相府的最高副手。蒋琬没有丝毫的骄矜和大意,他以丞相为榜样,处繁理剧,尽心尽力,一方面为北伐筹集粮食,组织运输,补充兵源,讲武训练,一方面谨慎地处理事情,使作为当时政治中心的丞相府保持良好的运作状态,为呕心沥血的诸葛亮实在分忧不少。此时,诸葛亮身在北伐前线,对蒋琬的办事能力和表现深感欣慰:他没有看错这个故意醉酒的县令。他多次深有感触地对家人说:“蒋公琰忠心耿耿,雅量宽和,实在是我复兴汉室的好帮手。”不仅如此,经过对蒋琬多年的考察和培养,诸葛亮决定把蒋琬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这才有了后来的诸葛亮上后主密表。

  蒋琬自从担任丞相掾属以来,诸葛亮一直与他保持频繁的书信往来,评论当时人才,兼及政局时势。诸葛亮爱才若渴,第一次北伐时,收姜维,辟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当时姜维年方27岁,精通武略,深得诸葛亮的喜爱。诸葛亮曾多次在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的信中反复强调姜维人才难得,他写道:“姜伯约(姜维字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马良、李邵等人都不如他,其人可称凉州上士。”又说姜维“敏于军事,既有胆识,又深通兵法,心存汉室,才能过人,我一定要让他进宫觐见主上。”蜀汉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再次出兵北伐。李严负责督运军粮,大雨路坏,运输不继。请诸葛亮回师后,李严不自责反而诬告诸葛亮军粮充足却随便退兵。真相大白以后,李严被废,诸葛亮致信长史蒋琬、侍中董允:“陈震上次出使吴国,临出发时对我说:李严腹藏机心,乡党以为不可接近,我以为只要不去触犯他就行,不料会出现这样的事,可以让陈震知道。”

  此外,蒋琬等人作为丞相掾属还负有监察巡行的任务。廖立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被刘备征为侍中,刘禅继位,徙为长水校尉。廖立自以为才名仅次于诸葛亮,现在地位却在李严之下,很不服气,后来蒋琬等人来到,廖立放论蜀汉君臣,包括对先主刘备、关羽等人都极不客气。蒋琬将其言论向诸葛亮如实汇报,不久,廖立被废为民。

  无论是书信往来还是亲临指教,蒋琬在诸葛亮的悉心指导下,在多年的公务处理中越来越成熟,具备了作为一名最高管理者的必要条件。

    遵守成规 选贤举能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一代名相诸葛亮心力交瘁,在前线五丈原病逝。灵柩运回成都,举国上下一片哀声,上上下下一时无所适从,惶惶不安:谁能继承英才盖世的丞相料理军国大计呢?谁能填补这个巨大的空白昵?

  重任落在蒋琬的肩上。按照丞相遗愿,蒋开始为蜀国掌舵。一连串的名号包括尚书令、益州刺史、大将军、录尚书事,把蒋推至无可争辩的中枢地位。延熙元年(公元238年),刘禅又加蒋琬为大司马,使他总揽军政大权。

  泰山崩如前而面不改色,蒋琬从容自如,料理一切,既不带荣登台辅的喜色,也没有让哀戚形于面容,他的言行举止,一如平常,只在心里默默掂量肩上的重担,这种气魄和定力渐渐消除了蜀汉人民的不安和观望情绪,使蒋琬赢得了众人的敬服。

       偏安一隅的蜀汉,国力薄弱,人才日渐凋零,又面临着北伐中原的既定任务,蒋琬知道自己与丞相相差很远,他要做的是让蜀国在原有秩序上保持稳定。为此,他基本上继承了丞相的各种政策,尽量避免引起社会大的波动,包括北伐在内,要点是以安民为本,人尽其用。

  杨戏(字文然)是诸葛亮比较赏识的人物,论法决疑,公平允当,蒋琬为益州刺史,举他为治中从事史,后在大将军任上又辟其为东曹掾,信任有加。大学者谯周曾被诸葛亮任命为邓学从事,蒋琬用他为典当从事,总管一州的学术文化事业。成都人杜琼精术数,蒋琬和费仪对他礼遇敬重。汉嘉人王元泰容止蕴藉,操守贞亮,曾为益州别驾,蒋琬询问张休:“汉嘉前辈有王元嘉,现在谁可与他媲美?”张休回答说:“像他这样的人,州里都找不到,何况汉嘉郡?”虽有溢美之词,仍可看出王的声望和蒋琬一心选贤的赤诚之心。甚至曾经批评刘备称帝太早的费诗,因为直言刚正,也被蒋琬任命为谏议大夫,尽其所长。至于王平、姜维两位杰出的将领,均在蒋琬北伐时随军听用。延熙元年(公元238年),大将军蒋琬驻军沔阳,任王平为前护军,六年(公元243年)蒋琬还住涪县(今四川绵阳附近),拜王平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管汉中。姜维也随蒋琬进驻汉中,蒋琬升其为大司马,又命他多次率偏师西征。延熙六年(公元243年),姜维又迁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这些任命,都是蒋琬出于北伐的需要而作出的安排。

  此外,董允和费祎,是诸葛亮生前极为看重的人物,蒋琬任尚书令并领益州刺史时,极力让位于二人。董允充任侍中多年,执政严明,正色匡辅,使后主刘禅不得亲近小人,对于安定蜀汉的政治局面功不可没。蒋琬曾建议对他赐爵封土,董允推辞不受。由于蒋琬的让位,费祎代为尚书令,领益州刺史分领宰相之事。从延熙元年(公元238年)到延熙六年(公元243年)蒋琬出屯汉中,费祎则在成都处理国务,二人配合得十分默契。延熙六年,蒋琬回军涪县,以尚书令费祎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意味着宰相的人事交接提前完成。

jj自然 2019-07-15 10:14
国是不能以静制理,不信看看历史,用这种方法的最终都是玩完。

至尊狼王 2019-07-16 00:12
这个时候无论谁都是无力回天的了。

假正经也 2019-07-17 18:27
能拖多少日子就拖多少日子吧。尽人力,听天命!

白海豚 2019-09-03 14:14
到了这时已经是回天无力了。

快乐无天 2019-09-29 14:28
蒋琬经营谋略总归是差了一大截,守成而已,只是人品不错。

7842949 2020-04-09 20:28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查看完整版本: [-- 诸葛亮的继承者,以静治国,壮志难酬的蜀汉宰相——蒋琬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