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虎 |
2019-07-01 09:58 |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周边高山林立,河流纵横。它有“寺庙之国”美誉,也以“高山之国“著称。人们说,在尼泊尔“屋有多少,庙有多少,人有多少,神有多少。”这话虽然有些夸大,但足以说明宗教文化在尼泊尔的盛行程度。 除此以外,这里还有美丽的雪山、湖泊、原始森林,它就像是世人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发现的藏宝盒。全世界海拔超过8000米的十大高峰有八座汇聚于此,7500米以上的高峰有50座, 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多达240多座。因此,尼泊尔也成为登山者、探险者向往的天堂。 这里有丛林穿越、有滑翔伞、滑翔机、有著名的徒步路线,以及夏尔巴人与珠峰之间的神奇联系。2020年,将迎来尼泊尔旅游年,官方预计全年将迎来200万人次的各国游客。今夜,让我们跟着凤凰网旅游特约撰稿人苏丹卿,一起走进尼泊尔。 图文:苏丹卿 想了解尼泊尔行程及攻略,关注凤凰网旅游微信(travel_ifeng),回复“尼泊尔”即可收取。 尼泊尔很穷是真,人们幸福也不假
网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尼泊尔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知乎上关于这个问题的帖子里,有许多眼见为实的反驳。 加德满都谷地是首都的所在地,自古以来历代王朝均在此建都。至今仍保存完好的马拉王朝旧王宫和遍布谷地的无数寺庙建设以及其他文物古迹。但加德满都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并不令人满意,相信大多数游客下了飞机,在踏入市区之后,都会感到惊诧。 有人形容它不如国内的三四线城市,有人形容它是城中村,也有人形容这里像极了中国清朝时期。
去尼泊尔旅游时,第一站就是加德满都。当时的第一印象是机场距离市区太近,抵达市区之后,眼睛里所看到的画面是一片混乱。 随后的触感是——街巷里,转悠着人群和飞驰的摩托车,商铺里有着廉价的牛排和超级好喝的酸奶,无数庙宇夹杂在简陋的贫民区中。如果不是旅游业的发展,城郊也不会建设越来越多的豪华酒店、餐馆和高档商店。
正因为这里的落后,让外界对它产生了质疑:当人们被贫穷、疾病、失业、社会的落后、残酷的生理苦难等环境所包围时,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只会更明显,急切的心情更为暴露,又怎么会面对这一切,又感到十足的幸福呢?当我们看到加德满都街上肮脏的情况时,又怎么会有好心情呢?
不论是住宿环境、吃喝条件、空气质量包括交通问题,都令大多数游客感到“绝望”,这完全不像是一个靠旅游业发展(包括农业、手工业等)的国家。难道信仰令当地人无视了这一切?人们就不期望得到更好的生活?
这里是野蛮的门户,也有神性的光辉。用这句话形容尼泊尔,或许更恰当。 事实上,面对外界的不可指控性,尼泊尔人一直在改变自己。他们也渴望更幸福,也在努力生活改变现状,只是我们发展得太快,以至于习惯性地以我们的标准衡量尼泊尔。 如果你在尼泊尔参观过烧尸庙,或许会对当地人有更深刻的了解。 在这里,当尸体被燃烧,灵魂随着一道青烟缭绕人世间,最后消失不见,仿佛是对家人、亲属以及世界的最后告别。但这里没有痛苦和哀鸣,没有坟墓灵位,只以简单又神圣的仪式来见证他们的重生之路。而在河对岸,无数人坐在阳光底下聊天、嬉笑、野餐,甚至是约会,似是一种郊外游玩的态度。
那一刻,我仿佛明白:在这里,这座城市、这个国家,悲伤和痛苦只是这个世间的俗物。就像我走在加德满都,面对那些损坏严重甚至是消失的宗教古迹时,人们的脸上依旧有一种超然物外的神色。最难忘的,是一位佝偻着身子的老奶奶,不断的捡起地上的碎石,朝一座已经倒塌但依旧高大的古迹上堆去。 就像《僧侣与哲学家》中所说:“如果心灵价值不再成为社会激励人心的事,那么物质进步就变成一种面具,遮蔽了生命没有方向感的事实。”尼泊尔人的幸福有一种“信仰式温和”,是无法用物质去衡量的。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在尼泊尔旅行时,会感到久违的触动。 加德满都,一场关于信仰的流浪 加德满都谷地是尼泊尔历史和文化最古老的中心,正是在这里,尼泊尔文化从公元开始直到今天,持续了2000年的发展和繁荣时期。而加德满都这座古老城市也有1200多年的漫长历史了。作为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似乎并没有什么像样的现代建设,它最具有价值的还是那些古老的宗教建筑,也是游客最其中的地方,围绕着杜巴广场展开,延伸前往泰米尔街。
杜巴广场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所在,不论是宗教信仰还是建筑艺术,尼泊尔的历史和文化在这里一览无遗。虽然2015年的那场大地震摧毁了广场上的一大半古迹,但据当地朋友介绍,今年的古迹重建修复将全部完成。如今的杜巴广场,虽已不是从前的古朴沧桑,但早已从废墟中走出来。在这里,鸽子依旧满天飞,人们的微笑依旧阳光。
每天,广场北侧的一座巨大的黑贝拉伯前的信徒络绎不绝,那是湿婆神化身之一的恐怖之神, 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此祈祷,并用红色或黄色的颜料涂抹在神像的手臂上,周围还有出售金盏花和蜡烛的摊贩。
广场上有许多著名的古迹,包括有独木庙、阿育王比纳亚克寺、库玛丽女神庙、纳拉扬神庙、湿婆-帕尔瓦蒂庙、哈努曼多卡宫、塔莱珠女神庙等。其中,库玛丽女神庙和湿婆-帕尔瓦蒂庙较为令游人熟知。 独木庙是整个杜巴广场最古老的建筑,连加德满都的名字也源于此,据说这是在12 世纪时用一棵树的木料建造而成。每天清晨这里会显得热闹非凡,各种蔬菜摊贩开始营业,熏鱼、香蕉叶和金盏花等摆满了周围走廊。只可惜,2015年的那场地震,令它完全坍塌。
库玛丽女神庙大概是整个广场上最为猎奇的地方了。它是活女神居住的地方,每天有无数信徒前去参拜,包括许多游客也会慕名而来。但活女神禁止被拍照或摄像。湿婆-帕尔瓦蒂庙是杜巴广场的代表性景观之一,寺庙上方刻有湿婆和帕尔瓦蒂两夫妇的雕像。有人说,这座寺庙还象征爱情、婚姻圆满,是许多年轻游人和信徒们不会错过的景点之一。 如果你是一个文化猎奇者,烧尸庙必然会满足你的好奇心,打开你的视野。它是加德满都最受游客欢迎的景点之一,但实际上它并非是景点,它是尼泊尔印度教重要场所之一,名为帕斯帕提纳神庙,有着尼泊尔最大的露天火葬场。它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始建于公元5世纪。每天,除了大量的印度教教徒,还有无数各国游客。
帕斯帕提纳神庙是供奉破坏之神湿婆的地方,是世界上最神圣的印度教圣地之一。从它建起至今,1500多年以来,朝圣者络绎不绝。印度教,作为外来文化,却深深影响着尼泊尔人。
神庙外的巴格马蒂河畔有六座石造的火葬台,是尼泊尔印度教徒举行露天火葬的场所,它与印度圣城瓦拉纳西的露天火葬场的性质差不多。但瓦拉纳西的露天火葬场并不允许拍照,只是不少当地人为了牟利,只要谈好价钱就可以进行拍照。 作为印度教徒,尼泊尔人相信只要在帕斯帕提纳神庙外的火葬台上进行焚化,灵魂便可获得解脱。在这六座火葬台中,位于上游的两座是皇室或贵族专用,位于下游的四座平台则是平民百姓使用。印度的宗教不仅深深影响了尼泊尔人,包括种姓制度也深入当地人的生活与思想之中。
但是对于游客而言,看一场火葬仪式,绝不是对“死者”焚烧的好奇,而是这场仪式的特殊与神秘。实际上,葬礼仪式很简单,却充满了宗教色彩。 遗体火化之前会被抬到木架上,用白布或黄布包起,然后撒上鲜花,众人再将其抬到河畔,进行最后一次洗礼。然后,根据死者的身份,进行上游和下游之分。遗体被抬到火葬台上放下前,众人会转三圈,然后再放下。在家人悲痛的哭喊声和祝福声中,点燃大火。
遗体焚烬后被推到河里,随着巴格马蒂河水的流淌静静而逝,灵魂随着那缕轻烟飘到了另一个世界。巴格马蒂河是尼泊尔印度教的圣河,它的宗教地位和象征意义和印度恒河一样。它源于加德满都谷地北部的肖普里山,向南出西瓦利克山入下游平原,又接纳了北部低山地区两侧的许多小支流,最后汇入印度恒河。 虽然很多游客都会来此参观,但大多数参观者都安静的,除了我遇见的一些当地人在欢声笑语,实际上这也表现了尼泊尔人对生死的超然物外——物质世界的众生都受时间的支配,因此必然忍受生死轮回之苦:死亡不过是重生的前奏。
帕斯帕提纳神庙最大的吸引力,可能就是这露天火葬台了,几乎每天都会有死者在此焚烧升天。而在这里,往往是在河的对岸,还有一种景象颇有吸引力:帕斯帕提拉苦行僧。
这些苦行僧蓄须蓄发、蓬头垢面,全身涂满炉灰,带着象征湿婆神的三叉戟,靠施舍过活。有的还会举着一只手,据说终身不放下。这些苦行僧的模样十分奇特,虽然过着苦修生活,但一身行头极为艳丽,具有神秘色彩。 他们经常出没在烧尸台的对岸,或坐在河边,或坐在神龛附近。但游客不论是要与其合影,还是进行人文摄影都要给一些费用,这些费用将是他们苦修生活的经济来源。 几乎每一座城市旅游都会有一条提供给游客吃喝玩乐购的旅游商业街,即便是尼泊尔这样的贫穷国家,在其首都也有这么一个地方,而且名气相当大。但它不是一条街,而是几条街组成的一个区:泰米尔区,很多小的街道自由的交叉穿过该区域,它是加德满都著名的购物天堂。
街区之内也有无数大小旅馆、酒店、餐厅、酒吧、旅行社、包括寺庙等等。街头那令人感到眼花缭乱的广告牌上不仅有英文、尼泊尔语,还有中文。
但泰米尔区的繁华,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高楼林立、非常有秩序的车水马龙,相反是一片“混乱”、尘土飞扬。但就这样的一个“混乱”街区,却深受游客欢迎。
所有人在这里寻找着自己想要的东西:羊绒、珠宝、饰品、唐卡艺术,菩提等等。但是每一样东西都没有名牌加持,琳琅满目的特色小商店一个挨着一个,游客和尼泊尔商人穿插一起,三轮车夫和推着装满水果的自行车小贩混合其中。
放眼望去,在小巷两旁还有完好保存的纽瓦丽风格建筑,在零星散落各处的众多庙宇之间,数不清的中文标示的餐厅、珠宝店、旅馆、旅行社,让人不禁产生一阵恍惚。 博卡拉,冒险家的天堂和度假胜地 比起加德满都,远在200公里外的博卡拉可算得上是尼泊尔的度假天堂。博卡拉是尼泊尔的第二大城市,是这个国家最为盛名的风景地之一。如果说,加德满都是感受宗教文化的好地方的话,那么博卡拉必然是户外冒险和悠闲度假的天堂。 从加德满都到博卡拉这条公路,是尼泊尔目前为止的唯一一条可以互通的道路,修建于1973年。但据尼泊尔朋友介绍,如今已经在修建第二条公路了,因为这条公路每天都相当拥堵,旺季的时候,更是水泄不通。
博卡拉位于喜马拉雅山谷地,依偎在终年积雪的安娜普纳山峰和鱼尾峰下,傍着迷人的佩瓦湖,与热闹喧嚣的加德满都比起来,博卡拉要恬静很多。即便博卡拉的游客依然很多,但少了宗教氛围的渲染,这座城市就像是一个世外桃源。 博卡拉原为尼瓦人和古伦人居住地,在公路开通之前,这里一直以农业为主,随着公路开通后,旅游业使得这座静谧的城市逐渐繁华起来。
尼瓦尔人是尼泊尔所有民族中,最富有艺术才华的,他们是尼泊尔文化、艺术和文明古迹主要创造者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最好的例证就是现如今加德满都谷地所保留下来的文明古迹,均来自于尼瓦尔族工匠之手。他们是加德满都谷地最早的居民,后来基本上都集中在那生活。 但在博卡拉,像这样的文明古迹并不多见,虽也有古老的寺庙,但比不上加德满都谷地的寺庙那般辉煌。
博卡拉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城市,安娜普纳山脉终年积雪,美丽的鱼尾峰倒映在佩瓦湖里,不论是去看一眼鱼尾峰日出,还是去佩瓦湖泛舟,都深深迷倒了每一个旅行者。据说,这个藏于喜马拉雅山谷地的小城市,最早是被一位瑞士探险家发现,继而西方的旅行者,探险家们络绎不绝的前往这个景色优美的喜马拉雅山谷地,去感受属于“喜马拉雅山国”的慢节奏生活。
对于大多数来尼泊尔旅行的人,一定不会错过博卡拉。在这里,有许多事情不得不做:泛舟费瓦湖、体验滑翔伞、看鱼尾峰、徒步ABC等等。
滑翔伞是博卡拉最受欢迎的户外项目之一,如果你看过《等风来》,就一定不会对它陌生。神秘、美丽的喜马拉雅群山给博卡拉带来得天独厚的滑翔条件和环境,当人们驾着滑翔伞,在山坡奔跑起飞,在空中遨游,与山野对话,与白云握手,这种融入大自然的身心,只有体验过的人才会明白其中的美妙。
曾经有个流浪诗人跟我说,尼泊尔最浪漫的地方不是去看寺庙,而是在费瓦湖上坐着小船,于夕阳下迎着微风,享受孤独。费瓦湖是尼泊尔第二大湖,曾是古代尼泊尔的皇家度假胜地。它是博卡拉境内最迷人的风景之一,与鱼尾峰是绝配。
无论是自己划着小船在湖上享受费瓦湖的宁静,还是傍晚时分,沿着湖边一边漫步,一边看着对面安娜普纳雪山金色的落日照耀在湖水中,这种难以描述的感受就恍如是诗人的心境。
当然,最烂漫的惬意还是躺在岸边或坐在小舟里,慢慢享受这旖旎的湖光山色,一人一岛一木舟,尼泊尔的浪漫呈现出古老东方的另一番情调。
湖上有一座孤岛,那是著名的尼泊尔印度教的夏克蒂女神庙所在,这座庙是博卡拉最有名气和地位的一种标志性建筑,供奉着力量女神夏克蒂,她是女性的保护神,每天有许多女信徒坐船前往,带来许多雌性动物和家禽奉献给女神。整座岛屿不大,主要建筑就是女神庙,但岛上的鸽子同游客一样密集。
湖的北岸是游客云集的费瓦湖畔区,也是整个博卡拉的最热闹的地方,大部分的旅馆、餐馆、酒吧、旅游纪念品店等都沿湖滨而建,称为湖滨区(Lake side),就像是加德满都的泰米尔区。
在博卡拉,最浪漫的两件事,就是看费瓦湖上的日落和安纳普尔纳群峰日出。 安纳普尔纳雪山日出是博卡拉非常著名的户外风光体验。它地处喜马拉雅山位于尼泊尔的中段山脉,是一座被禁止攀登的神山。如果你对安纳普尔纳这个名字感到很陌生的话,那么“鱼尾峰”你或许听闻过。
我曾在某个图片app中就见识过它的美,那是一张竖图:像是鱼尾一般的高山伫立我的眼前,在其之上是浩渺的星空,在其之下是万家灯火。当时,我一直以为这张图是在瑞士哪个角落所拍摄。直到今年,当我站在萨朗科山的观景台看安纳普尔娜群峰时,瞬间就有种梦中惊醒的感觉,虽然日出还没有出来,但熟悉的鱼尾造型山峰让我眼前一亮。我曾经误以为是在瑞士的哪个角落的山峰,原来是在尼泊尔。 当早霞和日光从侧边扑面而来的时候,本是安静的观景台上顿时发出一阵惊叹声。想必在场的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是第一次看安纳普尔娜雪山日出,那般惊艳超乎了我的想象。那种初见鱼尾峰的浪漫,原谅我难以用文字形容。
当时,一个领着游客的当地人说:“这还不是鱼尾峰最漂亮的时候,如果山尖上冒出了火一般的色彩,那真是迷人,但很可惜,今天并没有。” 加德满都+博卡拉4日游 详细行程请后台回复“尼泊尔” DAY1:加德满都杜巴广场——帕斯帕提纳神庙——加德满都博达哈大佛塔——泰米尔街 DAY2:加德满都——奇特旺国家森林公园 DAY3:奇特旺国家森林公园(晨起骑大象穿越原始森林、徒步体验)——博卡拉 DAY4:博卡拉——萨朗科山——费瓦湖——博卡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