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g112233 |
2019-06-12 16:32 |
中国电影市场经过了2015年之前的狂飙突进,2016-2018年的急刹车式减速后,在2019年似乎迎来了彻底的熊市。今年前五个月,全国观影人次五连跌,总跌幅高达13.6%,总观影人次比去年同期较少了1亿多。 这样走阴的结果是,很多影院的营收同步下滑,在没有超级档期和爆款电影拉动的情况下,将持续陷入危机。而投资制作端又正逢资本大撤退,加上观众更加的挑剔,影市的爆款好电影饥渴症越来越明显。 热门档期全“沦陷” 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档,全国票房7.84亿,较去年的9.12亿同比下跌14%。观影人次2238万,较去年的2580万下跌13.27%。 今年以来,这种下跌已经成为常态。尤其是观影人次,基本是无法止住下跌的大趋势了。 开年的两个热门档期,元旦档、春节档,总观影人次就是下跌的。元旦档观影人次同比下跌24.3%,总票房同比下跌21.24%。春节档观影人次同比下跌9.4%,总票房同比增加1.785%,因为平均票价从39.06元涨到了43.6元,每张票涨了4.54元,涨幅11.62%。 清明档观影人次勉强和去年持平,只增长了0.33%,票房增长了1.5%。 五一档因为今年的假期加到了4天,所以总观影人次和总票房都有了提升,但是就国产片来看,表现是不如去年的。去年五一档有《后来的我们》和《幕后玩家》两个赢家,今年五一档《下一任:前任》、《雪暴》、《悟空奇遇记》、《动物出击》、《猫公主苏菲》、《港珠澳大桥》等几部国产片全都成了陪跑,市场完全交给了《复仇者联盟4》和《何以为家》。 进口片黑马频出,国产片爆款稀缺 《复联4》是一直以来都能稳收的超级英雄大片,这次在中国的票房刷新了好莱坞电影的新纪录,达到了42.38亿,大幅超越之前的纪录保持者《速度与激情8》(26.71亿),也代表好莱坞电影追近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冠亚军《战狼2》(56.82亿)和《流浪地球》(46.56亿)。 《何以为家》在2018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审团奖,并提名了2019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按常规的思维来理解,《何以为继》作为一部黎巴嫩电影,而且也不是那种让观众轻松愉快的类型(比如《爱乐之城》),本来应该是很小众的,但它最终却卖了3.73亿票房,可以算作年度黑马。 再往前看,三月还有一部《绿皮书》,趁着奥斯卡获的热度,以及好口碑,最终收获了4.78亿票房,超过《地心引力》的4.35亿票房,仅次于《少年派》的5.72亿票房,成为在中国上映的最卖座的奥斯卡获奖电影。 黎巴嫩和美国外,还有一部印度电影《调音师》也收获了3.25亿票房,成为年度黑马之一。这是一部悬疑类型片,在大众购票及评分平台猫眼、淘票票分别获得了9.1分、9.0分,在影迷聚集的豆瓣获得了8.3分,排片和票房逆袭走强完全是靠口碑发酵。 再看看2019年的“黑马”国产片,除了《流浪地球》、《白蛇:缘起》算同时收获了大众和影迷的好评外,另几部如《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老师·好》、《最好的我们》,要么只是在一部分人看来是好片,要么在大众和影迷平台的评分都不高,但是因为类型或者带有某种情绪宣泄功能,成为让很多业内人士都无法理解的非典型爆款。 还有卖的相对不错的。《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占了类型、明星以及春节档的便利,票房表现在预期内但是没有太大惊喜。《反贪风暴4》、《熊出没6》前作的人气积累起了很大作用。票房3.79亿的《“大”人物》和票房3.67亿的《来电狂响》分别改编自韩国的《老手》和意大利的《完美陌生人》,原作在本土就已经是口碑票房双丰收的炸弹级类型片,中国翻拍可以说是“拿来主义”的完美运用,但这也仅仅是一种市场意义上的成功罢了。 除了以上不多的案例,上半年的国产片就基本没有什么表现突出的了。 一面是各国的进口电影在频频出黑马(但进口片有配额限制,无法成为中国影市的主力),凭着好口碑票房屡次刷新高。一面是国产片爆款供应不足,而且有些仅仅是以偏取胜。 在这样的供给状况下,又正逢资本寒冬,产能萎缩,加上票价普涨,于是热门档期变冷,大盘下调,就成了必然。 观影人次连续五月下跌 时间拉长到月份,以及近半年看。 前五个月,每个月的总观影人次较去年都是同比下跌的,一月跌幅34.74%,二月跌幅1.5%,三月跌幅17%,四月跌幅1.75%,五月跌幅21.3%。五个月合计观影人次从2018年的7.96亿减少到2019年的不足6.88亿,净减少1.08亿,总跌幅13.6%。 前五个月合计总票房269.79亿,较去年的284.48亿下跌5.16%。 票房的跌幅没有观影人次的跌幅那么大,是因为有场次增加(每个月都有更多的新建影院及影厅)以及电影票整体涨价的支撑。 2019年前五个月排映场次5097.38万场,较2018年的4387.69万场增加16.17%。平均票价38.38元,较2018年的35.30元每张涨3.08元,涨幅8.73%。 观影人次在降,排映场次在增加,这就导致场均人次大幅的下降,也即平均到每个影厅的人数在减少。2019年前五个月每个月的场均人次较上年都是下降的,最突出的一月份,场均人次从上年一月的17.55人降为9.26人,降幅达到了47.24%,接近折半。前五个月平均来看,场均人次从2018年的18.25人降为2019年的13.41人,降幅为26.5%。 影院面临生死问题 这直接影响到了影院的生意。 在总人次下跌(爆米花等卖品的销售同时会受影响),以及更多影院来分流的情况下,如果影院还像以前那样经营,那是无法承受的。而且,网上售票平台及电影宣发方给观众和影院的“票补”也在逐年减少。 这就导致电影票价上涨。或者换个角度看,是票价逐渐回到正常的市场价格。 票价的上涨又导致观众在选择上更加挑剔(那些可看可不看的电影就放弃),观影人次下降。 这其实是一个循环和在涨票价和留住观众之间寻找平衡的过程。 具体到单个影城来看。 比如年票房排全国第一的北京耀莱国际影城(五棵松店),2019年前五个月的总观影人次66.3万,较上年的78万下降15%,超过全国平均降幅13.6%。但是耀莱的平均票价从42.5元涨到了49.4元,每张票涨了6.9元,涨幅16.24%。这样,耀莱前五个月的总票房收入较去年只跌了1.1%,等于是在下降通道里稳住了阵脚。 比如年票房排在全国大约200名的成都峨影1958电影城,2019年前五个月的总观影人次24.6万,较上年的33.8万下降27.22%,跌幅非常明显。即使平均票价从34.96元到39.44元涨了4.48元,最终总票房还是跌了18.88%,远远超过5.16%的全国平均跌幅。 再举一个县级影城的例子。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票房第一的影城是金逸影城(安溪宝龙店),这个影城在全国年票房榜上排在700名左右,算是很厉害了。要知道,全国的总影院数是超过10000家的。安溪金逸影城2019年前五个月的观影人次14.1万,较上年的19.5万减少27.18%。总票房625.3万,较上年的808.6万下跌22.67%。平均票价从39.4元涨到了42.68元,比二线城市的成都峨眉1958电影城还要贵。 再对比一下安溪县总票房排名第三的安溪大地茗城影院。该影院票价比较亲民,2018年、2019年前五个月的平均票价分别是28.5元、28.18元,不涨反降。但也没能留住观众。前五个月观影人次从4.63亿跌到3.09亿,跌幅33.16%。总票房从142.4万跌到90.8万,跌幅36.24%。 举这几个例子说明,影院的日子都不好过。在这个影市从牛转熊的过程中,有些有竞争优势(包括地段、硬件等等)和周边观众对价格不是那么敏感的影院,会相对有抵抗力。而那些本身就没有多强竞争力,又处在三四五线城市的影院,可能会面临生死的问题。 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互联网电影主题论坛”上,爱奇艺CEO龚宇说自己得到的数据是现在大概一半的电影院是亏损的。从现实来看,这并不像是危言耸听。 熬着过冬? 亏损了可以先熬着看。现在问题的关键是,这个熬暂时还看不到尽头。 经过了两三年增速放缓,再加上税收风波和资本大撤退,大大小小的电影公司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影响,有些直接处在了资金危机中,很多积压的项目甚至无法开机。在这样的状况下,最近两三年很难让人看好影市,除非有什么超级利好来刺激。 不过,好的是,中国电影的盘子很大这个事实不会变,广大群众对好电影的热情也并没有减少,只是更挑剔一些罢了。这就对做电影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钱少了,但作品质量还要更高。老一套和糊弄已经被证明不再那么灵验了,有效地解决供需矛盾才应是电影人的本分。 只是,苦了依赖爆款好电影的影院。不过,影院投资端这几年来盲目地看多,毫无节制地扩张,也该是时候承担相应的后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