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g112233 |
2019-06-05 11:26 |
熟悉三国这段历史的人,对这样一个问题不会陌生,就是诸葛亮一生都以曹操为自己的敌人,誓死北伐要恢复汉室。曹操爱才有目共睹,他曾多次发布求贤令,甚至能容忍有杀子之仇的张绣。再比如徐庶,也投奔了曹操。 三国时期有名的谋士,几乎都投到了曹操麾下,唯独诸葛亮选择了颠沛流离的刘备,并且尽全力辅佐刘备抗曹。诸葛亮究竟和曹操有何深仇大恨,要破解这个疑问,还要从《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一句话来说起。
诸葛亮在隆中期间,“好为《梁父吟》。”千百年来,人们只知道诸葛喜欢《梁父吟》,至于原因也就没有多少人深究了。《梁父吟》内容记载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婴,以自己智谋帮助齐景公除掉功高震主三大功臣的故事。 众所周知,古代“鸟尽弓藏”的故事比比皆是,诸葛亮也没有必要如此痴迷《梁父吟》。因此有历史专家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认为诸葛亮以此的暗示叔父诸葛玄被杀。诸葛亮自幼父母早亡,是诸葛玄将其抚养长大的。
而诸葛玄被杀的经过是这样的,据《献帝春秋》记载,诸葛玄曾是刘表的属吏。豫章太守周术病死后,刘表上表朝廷让诸葛玄接替,可朝廷却任命朱皓代替诸葛玄为豫章太守。这就尴尬了,结果朱皓拉来扬州刺史刘繇,两人一同攻打诸葛玄。 走投无路的诸葛玄退守到西城,结果这里出现叛乱,诸葛玄被杀,斩其首级送给了刘繇。专家认为,诸葛玄被杀时,诸葛亮已经16岁了,能分得清爱恨情仇。在诸葛亮看来,诸葛玄虽然不是直接曹操之手,可当时汉廷被曹操掌控,因此曹操需要负责任。
大家认为上面的说法靠谱吗?笔者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且不说上面跟陈寿《三国志》中的记载大相径庭,仅从曹操用人的特点也能略知一二。曹操喜欢和世家大族合作,比如以荀彧为代表的颍川氏族是曹操得以崛起的关键因素。 等诸葛亮出山时,曹操麾下早已谋臣、猛将如云。退一步说,诸葛亮被称为“卧龙”,事实上仅被一小部分人所承认,范围也局限于南阳、襄阳一带。诸葛亮的家族原先是琅琊望族,可到了诸葛亮这一代时,早已没落,即便是投奔了曹操,诸葛亮也很难得到重用。
另外,诸葛亮自视甚高,“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诸葛亮需要更大的舞台,于是像刘备这种有着“崇高理想”的新兴势力,自己加入瞬间做了二当家,这是别的军阀无法提供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