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已去过乌镇,也许还没去过,无论去过与否,乌镇确实很美,那它究竟有多美呢?你不妨随我一同去观赏吧。
乌镇是一个有1300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和北栅”。
流淌着千年历史沧桑的河水缓缓穿过乌镇,像落叶一样小巧的乌篷船穿梭而行在古镇河道上
宏源泰染坊,电影似水年华的拍摄地
江南木雕馆,精致的雕刻艺术让人叹为观止
茅盾故居
穿梭在布满青苔的石巷里,两边是有些年代的木制老屋,走在斑斑点点的青石板上,浓郁的江南古镇气息扑面而来。
新落成的乌镇大剧院
和东栅有名的宏源泰染坊一样,西栅草木本色染坊也是游人如织。各种印花布随风飘荡,不同的是,除了蓝印花布,还有红的、黄的、灰的等各式颜色。这些颜色都是从茶叶、桑树皮、乌桕树叶等植物中提取的。游客在其间游走,留影是再好不过的了
石巷和庭院那古色古香的大门,似有穿越年代感受
西栅于2006年建成,其景点设计的比东栅更美,小桥流水到处可见。
沿着河道边上,摆放着许多喝茶喝咖啡的桌椅,你可以走走停停歇歇,慢慢的品味古镇的韵味
日落时分,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河岸边老屋的白墙黛瓦上,漂亮之极
一到晚上,西栅大街上的饭店就热闹了起来,白水鱼、红烧羊肉是那里的特色菜,到那里游玩这些特色菜是必须要尝一尝的
如果白天的乌镇给了你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风情感受,那么夜晚的乌镇会带给你迥然不同的风情,人们常说的“宿在乌镇,枕水江南”就从一个侧面解读了乌镇夜色的美妙
夜色降临,整个乌镇在景区灯光的映射下,显现出与白日截然不同的气氛。
乌镇的夜景确实很耐人寻味,乌镇的古桥,在景区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美
如果仅仅是走马观花,乌镇西栅几个小时足以走上一圈,但是想要细细品味江南水乡的夜晚,感受无人打扰的石板路,那么小住一晚方能感受的更深。
乌镇的美,她体现了南方人那种细腻和优雅,乌镇的河、桥、船、屋,这四大要素紧密汇集,完美的诠释了江南水乡的韵味和秀美。
留下的记忆 每当去过一个地方,留下的不单单是它的风景,还有一份心情,乌镇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走进乌镇,更像走进一幅画,无论是驻住停留又或是穿街走巷都是那么的自然,古朴,典雅,漫步在这里很容易让人忘却时间的存在,又仿佛时光倒流,置身于一段古老的岁月中。
众所周知,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曾经六次借“深入乡间,体察民情”的名义南巡(当然,六下江南也确实帮助乾隆实现了与老百姓近距离接触的目的,对于治国理政和刺激当地旅游业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去了无数个地方游玩。由此可见,江南的景色确实怡人!
但是,后来乾隆却发出了“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感叹!言外之意是,盘山的风景也足以和江南媲美、甚至赛过江南,早知道盘山有如此美景的话,就不用大费周章、舟车劳顿下江南去看风景了!
那么,乾隆口中所说的盘山到底有多美,在什么地方?
其实,乾隆所说的盘山就是指蓟州盘山,也叫田盘山或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天津蓟州城区西北,占地面积106平方公里,是国家5A级景区。
盘山始记于汉,兴于唐,极盛于清,是自然山水与名胜古迹并著,佛家文化与皇家文化共融的旅游休闲胜地,历史上曾建有72座寺庙、13座玲珑宝塔和一座皇家园林——静寄山庄(又名盘山行宫,是乾隆五大行宫之一)。
盘山在全国名山中地位显赫,因为魏武帝曹操、唐太宗李世民、辽太宗耶律德光、辽圣宗耶律隆绪、金世宗完颜雍、清圣祖康熙、清高宗乾隆等历代帝王都曾登临盘山巡幸游赏。因此,以帝王登临次数之多来算,全国名山中恐怕无出盘山之右者。
“海内言名山者,五山之外,若黄山、匡庐……自唐文皇驻跸兹山,辽金诸帝莅止不一。迨于本朝,翠华临幸再至……诸名岳莫敢望焉。”——清代诗人王士祯
盘山古时候称为盘龙山、四正山、无终山,后因东汉末年隐士田畴(人称田盘先生)隐居于此而得名。自唐朝开始,盘山之名渐起,同时以“东五台山”之名著称佛界。发展到清康熙年间,因其似一条巨龙,盘桓雄踞北京之东,盘山便有了“京东第一山”的美誉。民国初年,盘山同泰山、西湖、故宫等并列为“中国十五大名胜”之一。
的确,盘山虽地处中国北方,但景色秀美、风景迷人,甚至还有云海奇观,丝毫不逊江南美景。尤其三盘胜境“松风水韵,潭影岚光”,更令无数文人墨客、善男信女流连忘返。
古人把盘山分为上、中、下三盘,统称三盘胜境——“上盘松,中盘石,下盘水”。自来峰一带为上盘,劲松苍翠,蟠曲翳天,是为“松胜”。古中盘一带为中盘,嶙峋嵯峨,千奇百怪,是为“石胜”。晾甲石一带为下盘,万泉响涧,泻玉喷珠,是为“水胜”。
在盘山的所有拥趸当中,乾隆称得上头号粉丝,他曾在28年间、32次游览盘山,并为盘山留下诗文1702篇。
1739(乾隆四年)年,乾隆第一次巡游至盘山。见惯了江南山水和美景的乾隆,竟然当即就被盘山美景折服,还情不自禁地赞叹道:“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
此外,乾隆还曾御书 “连太行,拱神京,放碣石,距沧溟,走蓟野,枕长城,盖蓟州之天作,俯临重壑,如众星拱北而莫敢与争者也”盛赞盘山,大大提高了盘山在全国名山当中的地位。
有了头号粉丝乾隆的大力“宣传”,再贴上“乾隆帝巡幸32次的地方”的标签,盘山就是想低调,可实力也不会允许啊!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其实唐太宗李世民第一次登临盘山游赏时也发出了和乾隆“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感慨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赞叹!
当时正值唐太宗李世民东征凯旋之际,途中,李世民顺道到盘山游赏。也许是因为盘山景色真的太美,也许是因为打了胜仗心情舒畅,李世民对盘山的风景赞口不绝,当即吟诗“兹焉可游赏,何必襄城外”,高度赞美了盘山的绚丽景色。
那么,被李世民和乾隆如此盛赞的盘山,到底美在哪儿呢?
盘山风景区集幽林、古洞、奇峰、怪石、秀水于一身,“步步有景”,计有10峰、8岭、3盘、5台、5桥、8峪、9岩、11洞、26名石、1淀、8泉、3井、5桥、4沟、2潭、5地、1寨、1塘、百余座塔(3座佛塔,100余座僧骨塔)、4亭、2轩、22寺、2院、29庵、10静室、9庙等数百处景点。其中,著名景点有:五峰八石、三盘胜境、北少林禅寺、卧佛寺、玉石庄、三盘暮雨、趣石园、入胜、元宝石、迎客松等。
此外,据统计,目前盘山保存完好、清晰可辨的石刻有224处,其中题字102处,题文22处,题诗120处。而在这些石刻中,又以乾隆的石刻为最多,其中题诗118处,题文1处,题字12处,超过了盘山石刻的半数。另外,在盘山63块名石中,有9块为乾隆御题镌刻。再加上乾隆题写的御书楹联匾额等,盘山各类乾隆遗存墨迹共计155处。由此可见,乾隆绝对是“到此一游”狂魔本人了!
作为风景佳境和人文圣地,盘山不论是神奇秀丽的自然景观,还是蕴誉精湛的人文景观,都令中外游客驻足停留、叹为观止。
如今,为了方便游客上山游览,盘山早已建设开通了盘山、云松、挂月三条客运索道,游人乘索道可直达盘山绝顶——挂月峰。因此,人们对于盘山晴岚迭翠的清秀风光就更加钟情了!
走进山东省潍坊市十笏园是一个夏日的清晨,阳光洒满园子的各个角落,光和影相互作用,使这个既有着南方私家园林的秀美,又有着北方建筑宏伟大气的园子里充满了迷幻情景,似乎游荡在前清时代,又似乎看到大家名人品鉴园子的那副神态……
十笏园建于清光绪11年 (1885年) ,是清末潍县富绅丁善宝的一座私人花园,人们也习惯称为丁家花园。
“笏”为古时大臣上朝面圣时拿着的狭长形手板,多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丁家大老爷引用“十笏”为园名,意为“小园子”,整个园子面积仅二千余平方米。
园子虽小,但徘徊在庭院之间,你还是处处能够感受到设计的精巧,匠心独运。景中有景,含蓄曲折,使人有如在画中之感。
整个园林疏密有致、错落相间。客房书斋、假山池塘、楼台亭榭,曲桥回廊分布得体大方,彰显着园子精致、秀美。
在有限的空间里,极尽全力呈现自然山水之美,是十笏园的一大特色。中国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在他的著作《说园》中赞誉说:“潍坊十笏园、清水一池、轩榭浮波……北国小园,能饶水石之胜者,以此为最”。
而我作为摄影人欣赏的是满院子的光影。有的随意洒下,有的刻意编织,那种随着阳光而不停变换的光影艺术更是园子中隐匿的美。
独具匠心的设计不仅仅体现在门、窗之外的景观,还有绿意成荫的交相呼应,走在园子里,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一幅幅绝美的画面。这里没有刻意、没有牵强,有的就是那满院子的阳光、绿树,布局精巧的庭院自然景观。
一座紧致、典雅的小园子为人流连忘返,不仅仅是它的建筑本身、庭院本身,而在于人们徘徊于此所衍生的奇思妙想,或者说情有所悟,境由心动,情景交融。据说当年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在园中居住三个晚上后写了《十笏园留题》:“峻岭寒松荫薜萝,芳池水石立红荷。我来山下凡三宿,毕至群贤主客多。”
走出十笏园,回首门匾上豁然大字“进士第”,欣欣然不虚此行。